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荞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滕俊英 邱继红 +2 位作者 张月红 刘英华 薛长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苦荞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并与阿卡波糖作用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2在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实验室完成。①苦荞购自内蒙,苦荞粉碎,用体积分数0.9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脱醇浓缩后加水溶解4℃过夜,... 目的:观察苦荞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并与阿卡波糖作用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2在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实验室完成。①苦荞购自内蒙,苦荞粉碎,用体积分数0.9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脱醇浓缩后加水溶解4℃过夜,滤去不溶物,滤液冷冻干燥,得到苦荞提取物。②采用Watanabe等的方法测定苦荞提取物和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苦荞提取物终浓度为15.625~250mg/L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A值)分别为1.193,1.171,1.067,0.893,0.75;阿卡波糖终浓度为15.625~250mg/L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A值)分别为1.275,1.215,1.097,0.813,0.512。结论:苦荞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阿卡波糖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植物提取物 血糖 α葡糖苷酶类
下载PDF
苦瓜粗多糖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子新 滕俊英 +3 位作者 刘剑英 邱继红 欧阳红 薛长勇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 研究苦瓜粗多糖提取物(CPS)对正常及糖尿病小鼠血糖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2 4只正常小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一次性经口给予动物葡萄糖3g kgbw ,实验组同时一次性给予CPS 1g kgbw ,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应用1型和2型糖尿... 目的 研究苦瓜粗多糖提取物(CPS)对正常及糖尿病小鼠血糖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2 4只正常小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一次性经口给予动物葡萄糖3g kgbw ,实验组同时一次性给予CPS 1g kgbw ,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应用1型和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分别在随机进食和空腹情况下一次性经口给予CPS(1g kgbw) ,测定给药后2h、4h血糖水平,并与对照组血糖进行比较。结果 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实验组小鼠给予CPS 0 . 5h、1h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低于对照组16 4 %和16 . 5 % ) ,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和P <0 . 0 1)。2种糖尿病模型动物服用CPS后,各时点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0 . 0 5 )。结论 苦瓜多糖粗提物对正常小鼠糖耐量有改善作用,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动物随机及空腹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多糖提取物 降血糖 糖尿病
下载PDF
苦荞提取物对餐后血糖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月红 郑子新 +4 位作者 刘英华 滕俊英 张荣欣 刘新焕 薛长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苦荞提取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并分析该作用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实验室完成。①体外实验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以721分光光度计405nm测定的吸光度(A值)反... 目的:观察苦荞提取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并分析该作用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实验室完成。①体外实验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以721分光光度计405nm测定的吸光度(A值)反映阿卡波糖和苦荞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②体内实验采用健康昆明雄性小鼠72只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6组:淀粉组、淀粉+苦荞提取物组、蔗糖组、蔗糖+苦荞提取物组、葡萄糖组、葡萄糖+苦荞提取物组,每组12只。禁食12h后测体质量并取尾尖血测空腹血糖,按实验分组灌胃(淀粉、蔗糖剂量均为3g/kg,葡萄糖剂量为1.5g/kg;苦荞提取物浓度为2g/kg,与淀粉、蔗糖、葡萄糖混合后灌胃),淀粉耐量实验在灌胃1h后测动物尾尖血血糖,蔗糖、葡萄糖耐量实验在灌胃0.5h后测动物尾尖血血糖。③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苦荞提取物终质量浓度为15.625~250mg/L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A值)分别为1.193,1.171,1.067,0.893,0.75;阿卡波糖终质量浓度为15.625~250mg/L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A值)分别为1.275,1.215,1.097,0.813,0.512。体内实验结果:小鼠7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各耐量实验两组间小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差异不明显(P>0.05)。淀粉+苦荞提取物组小鼠餐后1h血糖明显低于淀粉组(t=1.701,P<0.05);蔗糖+苦荞提取物组小鼠餐后0.5h血糖明显低于蔗糖组(t=1.69,P<0.05);葡萄糖+苦荞提取物组小鼠餐后0.5h血糖与葡萄糖组相近(P>0.05)。结论:①苦荞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阿卡波糖相当。②苦荞提取物可降低餐后血糖,可能与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荞麦 植物提取物 葡糖耐量试验 α葡精苷酶类
下载PDF
自制新型膳食纤维对血糖、血脂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郑子新 滕俊英 +4 位作者 薛长勇 张效良 李溪雅 陈国锋 马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6-17,共2页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水溶性膳食纤维对高脂血症及糖耐量异常 (IGT)患者及便秘患者的调节作用。方法 每天补充剂量为 10 g,高脂血症患者、便秘患者观察 30天 ,糖耐量异常患者观察半年。结果 膳食纤维组血清甘油三酯由 (4 .39± 4 .0...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水溶性膳食纤维对高脂血症及糖耐量异常 (IGT)患者及便秘患者的调节作用。方法 每天补充剂量为 10 g,高脂血症患者、便秘患者观察 30天 ,糖耐量异常患者观察半年。结果 膳食纤维组血清甘油三酯由 (4 .39± 4 .0 9) m mol/ L 降为 (2 .5 6± 1.91) mmol/ L,血清总胆固醇由 (6 .6 3± 0 .6 3) m mol/ L 降为 (5 .4 9± 1.11) m mol/ L;试验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IGT转为糖尿病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膳食控制组。结论 新型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脂及调节血糖作用 ,并能显著改善便秘患者的通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高血脂症 糖耐量 便秘 糖尿病
下载PDF
商品与自制匀浆膳对卧床病人营养及生化状况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英华 滕俊英 +4 位作者 欧阳红 邱继红 张永 张月红 薛长勇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比较商品匀浆膳与传统自制匀浆膳对长期卧床病人营养状况及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病人39例,采用人群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每一位病人分别进行传统自制匀浆及商品匀浆管饲喂养,时间均为6个月。每月对其进行一次人体测量... 目的:比较商品匀浆膳与传统自制匀浆膳对长期卧床病人营养状况及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病人39例,采用人群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每一位病人分别进行传统自制匀浆及商品匀浆管饲喂养,时间均为6个月。每月对其进行一次人体测量,收集三头肌皮皱厚度(TSF)和上臂围(MAC)结果。每月检测两次血清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三酰甘油(TG)、血胆固醇(TC)和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血清总胆红素(STB)、直接胆红素(CB)、血钙(Ca)、血磷(P)、血钠(Na)、血钾(K)等。取各种指标结果的平均值,比较两种不同匀浆膳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39例病人在观察期内服用自制或商品匀浆膳均未出现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除血Na商品匀浆膳组低于自制匀浆膳组(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配比合理的匀浆膳是老年卧床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制剂,自制与商品匀浆膳均具有独自的特点和优势,应同时存在,配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浆膳 营养 管饲
下载PDF
桑叶提取物对餐后血糖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英华 滕俊英 +4 位作者 郑子新 张月红 张荣欣 刘新焕 薛长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7期5896-5897,共2页
目的:探讨桑叶提取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以拜唐苹为阳性对照,比较其与桑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以昆明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以取鼠尾尖血测血糖值的方法进行淀粉、蔗糖、葡萄糖耐量... 目的:探讨桑叶提取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以拜唐苹为阳性对照,比较其与桑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以昆明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以取鼠尾尖血测血糖值的方法进行淀粉、蔗糖、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桑叶提取物终浓度为15.625~250mg/L时,表示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289,0.234,0.216,0.151,0.109;拜唐苹终浓度为15.625~250mg/L时,表示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269,0.221,0.182,0.168,0.13,说明桑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强于拜唐苹。糖耐量实验结果显示,口服桑叶提取物与淀粉、蔗糖、葡萄糖混合物后的小鼠血糖值分别为8.71,8.0,9.67,均低于单独口服淀粉、蔗糖、葡萄糖的小鼠血糖,即11.88,11.6,11.5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7,P<0.05。表示桑叶提取物可降低餐后血糖。结论:桑叶提取物可降低餐后血糖,可能与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直接抑制葡萄糖吸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
下载PDF
1506例不同疾病住院病人营养不良的分布规律调查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康照梅 薛长勇 +4 位作者 滕俊英 邱继红 张荣欣 郑子新 刘新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1561-1564,共4页
目的 了解营养不良在我院住院病人疾病中的分布规律。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 15 0 6例住院病人进行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1)体质指数低于 18 0kg m2 的病人主要分布于外科 (约 1 13) ;而体质指数 >2 5 0kg m2 者占全部住... 目的 了解营养不良在我院住院病人疾病中的分布规律。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 15 0 6例住院病人进行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1)体质指数低于 18 0kg m2 的病人主要分布于外科 (约 1 13) ;而体质指数 >2 5 0kg m2 者占全部住院病人 1 3以上。 (2 )血甘油三酯 >1 2 4mmol L的病人占病人总数 1 2以上 ,在各科中所占比例分布情况为内科 >糖尿病 >外科。 (3)血糖 >6 0mmol L、血总淋巴细胞数低于 1 5× 10 9 L及高血尿酸的病人主要是糖尿病病人 ,分别高达 1 2以上、 1 2及 2 15 ;其次是内科 ,分别约为 2 5左右、 1 5以上及不足 1 10。 (4 )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低于 35g L、血钙 <2 2mmol L、血清总蛋白低于 6 0g L的病人主要分布于内科。 (5 )血胆固醇 >6 0mmol L的病人主要分布于外科 ,在外科病人中所占比例是内科及糖尿病病人的 2倍多。血胆固醇 <2 83mmol L的病人不足 1 15。(6 )在评价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参数方面 ,发病率较高的指标依次为TG (>1 2 4mmol L)、TLC、BMI (≥ 2 5kg m2 )、HGB、Glu (>6 0mmol L)、ALB。结论 营养不良发病率较高的病区主要为内科。消瘦的病人主要集中于外科。肥胖病人占全部住院病人的 1 3,患糖尿病者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营养不良 内科 外科 糖尿病病人 体质指数 血胆固醇 结论 总数 比例
下载PDF
咖啡酸对正常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子新 宋瑞霞 +1 位作者 滕俊英 薛长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小鼠服用咖啡酸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及血脂的变化,并分析其对糖脂代谢的过程中α-葡萄糖苷酶及血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1在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及解放军总医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 目的:观察正常小鼠服用咖啡酸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及血脂的变化,并分析其对糖脂代谢的过程中α-葡萄糖苷酶及血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1在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及解放军总医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相关实验室完成。①观察体外实验中咖啡酸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拜唐苹(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800mg/L)组,咖啡酸(终浓度分别为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800mg/L)组,并以拜唐苹组作为标准对照,观察咖啡酸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②咖啡酸对小鼠糖耐量影响:60只正常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淀粉对照组以3.0g/kg体质量灌胃,淀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咖啡酸1.0g/kg体质量灌胃;蔗糖对照组以2.0g/kg体质量灌胃,蔗糖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咖啡酸1.0g/kg体质量灌胃;葡萄糖对照组以2.0g/kg体质量灌胃,葡萄糖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咖啡酸1.0g/kg体质量灌胃。淀粉组灌胃后1h测尾静脉血糖和蔗糖,葡萄糖组灌胃后0.5h测尾静脉血糖。③观察咖啡酸对小鼠脂肪吸收的影响:40只正常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对照组按20%脂肪乳20mL/kg体质量、胆固醇1.0g/kg体质量混合后灌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咖啡酸1.0g/kg体质量灌胃,灌胃3h后取眼眶静脉血,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测定用日立7600-1000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结果:实验共取10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咖啡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结果:咖啡酸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R50(酶活性抑制一半时的受试物浓度)为307mg/L,拜唐苹IR50为258mg/L,两者强度相当。②咖啡酸对空腹和餐后血糖的影响:小鼠餐后血糖葡萄糖对照组明显高于葡萄糖实验组[雄性(15.44±2.40,6.58±2.22)mmol/L,(P<0.01)];雄性小鼠实验组餐后血糖低于雌性小鼠实验组[(10.70±1.39,8.58±1.13)mmol/L,(P<0.05)]。③咖啡酸对小鼠三酰甘油、餐后总胆固醇的影响:小鼠口服咖啡酸与脂肪乳的混合液后其血脂水平稍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咖啡酸能降低正常小鼠餐后血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与拜唐苹相当,本实验未观察到咖啡酸对脂肪吸收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类 血糖 代谢
下载PDF
成品与自制匀浆膳对卧床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英华 邱继红 +2 位作者 欧阳红 张永 滕俊英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比较成品匀浆膳与传统自制匀浆膳对长期卧床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9例,采用传统自制匀浆及成品匀浆进行鼻饲喂养,分别收集使用这两种匀浆膳患者的人体测量结果(TSF和MAC,每月测量1次)、生化检测结果(TP、ALB、G l... 目的:比较成品匀浆膳与传统自制匀浆膳对长期卧床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9例,采用传统自制匀浆及成品匀浆进行鼻饲喂养,分别收集使用这两种匀浆膳患者的人体测量结果(TSF和MAC,每月测量1次)、生化检测结果(TP、ALB、G lucose、TG、TC、Ua、HDL-C、LDL-C,每月记录两次),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两种不同匀浆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29例患者在观察期内服用自制或成品匀浆均未出现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各项指标两组间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清尿酸成品组低于自制组(P<0.05)。结论:成品匀浆与自制匀浆是维持卧床患者营养状况的保证,且具有独自的特点和优势,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应同时共存两种方式,配合使用,以方便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浆膳 营养 插管法 胃肠
下载PDF
植物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与机理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庆 滕俊英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年第8期41-42,共2页
多糖(polysaccharides)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又称为多聚糖.研究表明,多糖不仅作为组成人体所必需的4大基本物质之一,存在于一切细胞膜结构之中,参与多种生命功能活动,且广泛存在自然界的许多植物中.早期人们在研究... 多糖(polysaccharides)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又称为多聚糖.研究表明,多糖不仅作为组成人体所必需的4大基本物质之一,存在于一切细胞膜结构之中,参与多种生命功能活动,且广泛存在自然界的许多植物中.早期人们在研究植物的有效成分时,多糖曾作为无效成分弃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糖 降血糖 作用机理 保健功能 生物活性
下载PDF
β-1,6葡聚糖纤维素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欧阳红 滕俊英 +1 位作者 邱继红 刘新焕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 :观察以 β 1,6葡聚糖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素对血脂和血糖的调节作用。 方法 :根据相应的标准从体检人员中筛选出高脂血症、糖耐量减低和便秘患者。高脂血症患者每天服用纤维素 8g ,其间不控制饮食 ,不服降脂药物 ,观察 1个月 ,测定... 目的 :观察以 β 1,6葡聚糖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素对血脂和血糖的调节作用。 方法 :根据相应的标准从体检人员中筛选出高脂血症、糖耐量减低和便秘患者。高脂血症患者每天服用纤维素 8g ,其间不控制饮食 ,不服降脂药物 ,观察 1个月 ,测定观察前后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 ;糖耐量减低者分为三组 ,均不服用降糖药物 :对照组只进行一次饮食控制教育 ;而饮食控制组每 2个月进行一次膳食控制教育 ;服用纤维素组在饮食控制教育的基础上、每天服用 8g纤维素。实验前及观察 6个月后 ,分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每日服 8g纤维素 1个月 ,受试者血清甘油三酯由 (4 .39± 4 .0 9)mmol/L降到 (2 .5 6± 1.91)mmol/L ;血清胆固醇由 (6 .6 3± 0 .6 3)mmol/L降到 (5 .4 9± 1.11)mmol/L。与对照组相比 ,纤维素组口服葡萄糖后 2h血糖略有下降 ,但差别不显著。对照组转归为糖尿病的比例最高 ,达 36 .36 % ,而纤维素组仅为 18.8%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服用纤维素可减少糖耐量减低者转归为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6葡聚糖纤维素 血脂 血糖 高胆固醇血症
下载PDF
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分布规律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康照梅 薛长勇 +4 位作者 邱继红 滕俊英 张荣欣 郑子新 刘新焕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3期4700-4701,共2页
目的了解营养不良在综合性医院各病区的分布规律。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1401例住院患者进行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①体质量指数低于18.0kg/m2的患者主要分布于外科;体质量指数大于25.0kg/m2者,见于大多数科室,约占全部住院患者的1/3... 目的了解营养不良在综合性医院各病区的分布规律。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1401例住院患者进行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①体质量指数低于18.0kg/m2的患者主要分布于外科;体质量指数大于25.0kg/m2者,见于大多数科室,约占全部住院患者的1/3。②血清总蛋白低于60g/L、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以及血总淋巴细胞数低于1.5×109L-1的患者主要分布于内科。③低血红蛋白的患者主要分布于特一病房。④用血总淋巴细胞数来判断营养不良时其发病率最高,以体质量指数判断时,发病率最低,且仅对外科较敏感。结论营养不良发病率较高的病区主要为内科、特一病房。消瘦的患者主要集中于外科。肥胖的患者占全部住院患者的1/3,特一病房最多。在评价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参数方面,比较敏感的参数指标是血总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不敏感,体质量指数只对外科患者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营养障碍 营养调查
下载PDF
成年人身高与去脂组织重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荣欣 刘新焕 +3 位作者 滕俊英 郑子新 王伟琴 薛长勇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 :研究成年人身高与去脂组织重 (fatfreemass,FFM)之间的关系 ,并建立预测FFM的简单方程。方法 :对 95 5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人体测量和生物电阻抗测量 ,按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 ,按年龄分为 4 5岁以下组和 4 5岁以上组 ,分析FFM与... 目的 :研究成年人身高与去脂组织重 (fatfreemass,FFM)之间的关系 ,并建立预测FFM的简单方程。方法 :对 95 5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人体测量和生物电阻抗测量 ,按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 ,按年龄分为 4 5岁以下组和 4 5岁以上组 ,分析FFM与年龄和肥胖的关系。根据FFM是身高的异速生长指数的模型关系 ,进行非线性回归 ,建立指数曲线回归方程。结果 :健康成年人的FFM并不随年龄增加 ,非肥胖组与肥胖组的FFM也是相对不变的。预测男性FFM的适宜方程为 :FFM (kg) =2 4 .98×Height1.68,女性为 :FFM(kg) =2 2 .84×Height1.42 。结论 :以身高为变量能估计出正常成年人FFM的近似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身高 去脂组织重 FFM 甲状腺 脑力活动
下载PDF
成年人身高与去脂组织重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荣欣 刘新焕 +3 位作者 滕俊英 郑子新 王伟琴 薛长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5期2968-2970,共3页
目的:研究成年人去脂组织重(fat-freemass,FFM)与身高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预测FFM的简单方程。方法:对955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人体测量和生物电阻抗测量,按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按年龄分别45岁以下组和45岁以上组,分析FFM与年龄和肥胖的... 目的:研究成年人去脂组织重(fat-freemass,FFM)与身高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预测FFM的简单方程。方法:对955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人体测量和生物电阻抗测量,按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按年龄分别45岁以下组和45岁以上组,分析FFM与年龄和肥胖的关系。根据FFM是身高的异速生长指数的模型关系,进行非线性回归,建立指数曲线回归方程。结果:18~45岁健康成年人的身高为(1.65±0.07)m,体质量为(62.03±10.69)kg,体脂质量(11.28±6.75)kg,体脂含量(17.91±8.67)%,去脂组织含量(82.02±8.87)%,BMI(22.85±2.99)kg/m2,而46~74岁健康成年人的相应指标为(1.62±0.08)m,体质量为(66.08±10.21)kg,体脂质量(14.56±6.44)kg,体脂含量(22.09±9.23)%,去脂组织含量(77.58±10.07)%,BMI(25.19±2.95)kg/m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8~45岁与46~74岁的健康人的FFM分别为(50.93±10.23),(51.53±10.07)kg,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健康成年人的FFM并不随年龄增加;非肥胖组与肥胖组的FFM也是相对不变的。预测男性FFM的适宜方程为:FFM(kg)=24.98×身高1.68,预测女性FFM的适宜方程为:FFM(kg)=22.84×身高1.42。结论:以身高为变量能估计出正常成年人FFM的近似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身高 去脂组织重 肥胖
下载PDF
癌症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子新 张力 +2 位作者 邱继红 滕俊英 薛长勇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7期532-535,共4页
目的分析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营养素摄入及膳食结构。方法采用膳食回顾法和称量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20例患者进行了营养素摄入量及膳食结构调查;通过体格测量及血液中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和总淋巴细胞(totallymphocyt... 目的分析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营养素摄入及膳食结构。方法采用膳食回顾法和称量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20例患者进行了营养素摄入量及膳食结构调查;通过体格测量及血液中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和总淋巴细胞(totallymphocytecount,TLC)等生化指标分析了解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放疗患者热能摄入不足,平均为5862kJ(1400kcal),占参考摄入量(dietaryrecommendedintakes,DRIs)的76%;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来源不足,脂肪摄入过高,占DRIs的123%;Ca、Fe、Zn、维生素A和维生素B1摄入不足。膳食结构中存在谷类、水产品和豆制品摄入较少的问题。贫血患病率为40%左右,消瘦[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18.5]比例为23%。结论癌症放疗患者肥胖与消瘦并存,蛋白质储备及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脂肪摄入过高,膳食结构需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射疗法 营养状况 膳食调查
下载PDF
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性肥胖大鼠急性期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研究
16
作者 郑子新 邱继红 +2 位作者 滕俊英 张荣欣 薛长勇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 : 观察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性肥胖大鼠在自由进食状态下脂肪合成与分解代谢的变化。方法 : 雌性 SD大鼠分为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肥胖组 (VMH)和下丘脑腹内侧核非损伤对照组 (假手术 ) ,于下丘脑腹内侧核手术 1 w后 ,留取血样、肝... 目的 : 观察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性肥胖大鼠在自由进食状态下脂肪合成与分解代谢的变化。方法 : 雌性 SD大鼠分为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肥胖组 (VMH)和下丘脑腹内侧核非损伤对照组 (假手术 ) ,于下丘脑腹内侧核手术 1 w后 ,留取血样、肝脏、皮下脂肪、子宫外周和肠系膜脂肪组织以及腓肠肌分别测定生化指标、脂肪合成酶和分解酶活性。结果 : 在自由进食状态下VMH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血浆游离脂肪酸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肝脏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 (MTP)、肝脏磷脂酰磷酸水解酶 (PAP)、苹果酸酶 (ME)、葡萄糖 - 6-磷酸脱氢酶(G6PDH)以及子宫外周脂肪组织 ME和肠系膜脂肪组织 ME、G6PDH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 ,VMH组子宫外周、肠系膜脂肪组织和腓肠肌激素敏感脂酶 (HSL)活性没有变化 ,皮下脂肪组织的 HSL活性升高。在 VMH组 ,皮下脂肪组织、子宫外周脂肪组织、肠系膜脂肪组织以及腓肠肌中的脂蛋白脂酶活性均显著升高。结论 : 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性肥胖大鼠自由进食状态下肝脏合成和转运甘油三酯能力增强 ,脂肪组织如子宫外周和肠系膜脂肪组织的脂质合成和储存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腹内侧核 肥胖 急性期 脂肪代谢 酶活性
下载PDF
桑叶多糖-肽复合物的降血糖血脂作用 被引量:34
17
作者 薛长勇 滕俊英 +3 位作者 邱继红 欧阳红 郑子新 张荣欣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桑叶 糖肽复合物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茶多糖对KKAy糖尿病小鼠葡萄糖代谢和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γ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薛长勇 邱继红 +3 位作者 滕俊英 欧阳红 郑子新 张荣欣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绿茶的茶多糖(teapolysaccharides,TPs)对KKAy遗传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gamma,PPAR-γ)活性的影响。方法:将TPs按500mg/kg剂量灌胃给予糖尿病KKAy小鼠,分... 目的:探讨绿茶的茶多糖(teapolysaccharides,TPs)对KKAy遗传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gamma,PPAR-γ)活性的影响。方法:将TPs按500mg/kg剂量灌胃给予糖尿病KKAy小鼠,分别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异生、胰岛素敏感性和果糖胺。体外CV-1细胞培养检测TPs对PPAR-γ活性的影响。结果:TPs不仅能改善KKAy糖尿病小鼠葡萄糖耐量,而且能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果糖胺。TPs也能抑制糖异生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此外,TPs还能激活PPAR-γ,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茶多糖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而使其介导的胰岛素敏感性增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KKAY糖尿病小鼠 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