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阳培土汤对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清白蛋白、BNP、内皮素1影响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滕嘉嘉 王志萍 +4 位作者 张颖 王建杰 董磊 陈琳 刘新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价温阳培土汤对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临床研究方法。61例膜性肾病患者在基础治疗之上,予自拟温阳培土汤口服,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实验室理化指标改善情... 目的: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价温阳培土汤对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临床研究方法。61例膜性肾病患者在基础治疗之上,予自拟温阳培土汤口服,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实验室理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24周,临床控制9例,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2%。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Alb、BNP、ET-1、24 h UTP、TC、LDL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培土汤对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减少尿蛋白定量,改善水肿情况,降低B型钠尿肽及内皮素ET-1水平具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培土汤 膜性肾病 血清白蛋白 BNP 内皮素1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滕嘉嘉 王志萍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6期20-23,共4页
膜性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临床发病类型复杂,现代医学常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细胞毒类药物治疗,但效果敏感度不一,且不良反应较大。膜性肾病归属于中医学“水肿”“尿浊”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为本,水湿、瘀血为标。... 膜性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临床发病类型复杂,现代医学常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细胞毒类药物治疗,但效果敏感度不一,且不良反应较大。膜性肾病归属于中医学“水肿”“尿浊”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为本,水湿、瘀血为标。脾气虚衰则水无所制而泛滥,肾气衰惫则水失所主而妄行,以致水湿泛滥,发为“水肿”。脾气虚不能摄精,精微下陷;肾气虚不能固精,精微失藏而外泄,脾肾功能失司,共同引发“尿浊”。故各医家均视脾肾气虚为本病发生发展之基本病机。脾肾气虚则不能化生宗气,气虚则血不行,滞而为瘀;脾虚不能运化则水湿内停,肾虚不能气化则水湿潴留;故衍生“湿、瘀”等病理产物。根据膜性肾病病因病机的特点,结合各家治疗经验,认为脾土制守中焦,有制约肾水、固摄肾精的重要作用。脾土得健则升清于上,运湿于中,水精四布,升清降浊,则湿邪无以内聚;肾阳得温,强封藏之本,则精微无外泄之虞。对于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则兼以祛湿活血通络等对症治疗。总结性提出“温阳培土,祛湿活血通络”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对临床治疗膜性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脾肾亏虚 温阳培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