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筛查尿液中150种药物与毒物
1
作者 滕小梅 汪蓉 +2 位作者 倪春芳 梁晨 张玉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93-999,共7页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MS^(E))筛查尿液中150种药物与毒物的方法。尿液样品经液液萃取后,采用ACQUITY UPLC HSS C_(18)色谱柱分离,以不同体积比的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溶液和5mmol·L^(-1)...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MS^(E))筛查尿液中150种药物与毒物的方法。尿液样品经液液萃取后,采用ACQUITY UPLC HSS C_(18)色谱柱分离,以不同体积比的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溶液和5mmol·L^(-1)甲酸铵溶液(pH 3.0)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全扫描模式筛查。根据化合物的保留时间、母离子和碎片离子信息鉴定150种化合物。结果表明,150种化合物中有13组同分异构体,基于不同的保留时间或独特的碎片离子,13组同分异构体中的10组可以成功地彼此区分;尿液中150种化合物的检出限(3S/N)为0.2~25.0μg·L^(-1)。68个代表性化合物的绝对基质效应为23.1%~119%,提取回收率为30.8%~115%。方法用于120个实际尿液案例的筛查分析,有10个样品呈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MSE) 药物与毒物 尿液
下载PDF
PRM1,一个新的候选结肠癌相关CT抗原基因的识别及其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滕小梅 韩泽广 黄健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筛选新的肿瘤/睾丸抗原相关基因,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文献报道的大规模平行信号测序技术获得的人类33种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睾丸富集表达基因。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 目的筛选新的肿瘤/睾丸抗原相关基因,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文献报道的大规模平行信号测序技术获得的人类33种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睾丸富集表达基因。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在15种人类正常组织中对候选基因进行验证,最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睾丸特异基因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在15种人类正常组织中,PRM2,PRM1,TNP1,AKAP4,TCP11为睾丸特异性表达,在其它组织中均无表达。其中PRM1基因在50%(6/12)的结肠癌组织中有明显的上调(>2倍)。其它基因在结肠癌中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RM1可能是一个新的CT基因,结果显示PRM1基因可能会在结肠癌的分子诊断或者免疫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睾丸抗原 结肠癌 PRM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核素三维显像诊断肝血管瘤 被引量:2
3
作者 滕小梅 欧阳巧洪 +1 位作者 刘加昌 文志道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43-343,共1页
关键词 肝血管瘤 核素三维显像 诊断
下载PDF
直视下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初步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滕小梅 贺继刚 沈振亚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成功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减少动物死亡率。方法28只SD大鼠,采用直视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分析各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对大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成功率100%。28只心肌梗死组大鼠,术... 目的探讨如何成功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减少动物死亡率。方法28只SD大鼠,采用直视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分析各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对大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成功率100%。28只心肌梗死组大鼠,术中死于心室颤动和心跳呼吸骤停4只,术后7d内死于心力衰竭2只、死于肺部感染2只,存活4周大鼠共20只,存活率71.4%。11只假手术组大鼠全部存活。结论本实验采用较常用的冠状动脉结扎制作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并在手术过程中作了相应的改进,结果证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模型成功率高,结果可靠,为进一步研究心肌梗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PNMA5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5
作者 滕小梅 邓庆 +1 位作者 韩泽广 黄健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1-915,共5页
目的:研究功能未知基因PNMA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生长的关系;方法:利用肝癌基因表达谱数据研究发现PNMA5基因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采用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mt quantitative PCR,RFQ-PCR)方法检测... 目的:研究功能未知基因PNMA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生长的关系;方法:利用肝癌基因表达谱数据研究发现PNMA5基因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采用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mt quantitative PCR,RFQ-PCR)方法检测PNMA5在人类正常组织以及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肝癌细胞株(Focus和PLC)内PNMA5基因的表达;CCK-8实验定量分析内源性PNMA5基因被沉默前后的Focus和PLC细胞生长曲线的变化。结果:在14种人正常组织中,PNMA5只在睾丸、卵巢和脑组织中高表达,PNMA5基因在42%(5/12)的肝癌组织中有明显的上调(与癌旁组织比大于2倍以上,P<0.05)。沉默肝癌细胞株Focus和PLC中内源性PNMA5基因表达后,2种肝癌细胞的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P<0.01),同时,从G1期进入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PNMA5在维持肝癌细胞恶性表型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可能是一个新的肿瘤-睾丸相关基因。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有可能发现肝癌发病的新机制,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RNA 小分子干扰 基因 PNMA5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亚群心肌分化基因的筛选
6
作者 滕小梅 贺继刚 +1 位作者 王霄琳 吴伟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个亚群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心肌分化特异性基因。方法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CD45和CD31的磁珠分选,获得SCA-1^+/CD45^-/CD31^-、SCA-1^+/CD45^-/CD31^+、SCA-1^+/CD45^+/CD31^+及S...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个亚群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心肌分化特异性基因。方法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CD45和CD31的磁珠分选,获得SCA-1^+/CD45^-/CD31^-、SCA-1^+/CD45^-/CD31^+、SCA-1^+/CD45^+/CD31^+及SCA-1^+/CD45^+/CD31^-4群细胞。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完成Agilent小鼠全基因4*44K芯片表达谱基因检测,分析差异表达基因。根据基因芯片中所检测的基因表达量在SCA-1^+/CD45^+/CD31^+亚群中最高,且为其他亚群表达量的两倍以上为原则,通过RT-PCR验证各亚群及未分选细胞中的差异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根据皮尔森关联算法计算4组细胞亚群之间的关联值位于0.979~0.995之间,通过RT-PCR检测发现,Rock2基因在SCA-1^+CD45^-CD31^-亚群中表达最高,而在SCA-1^+CD45^+CD31^+亚群中表达很低,Itga4在未分选群中表达最高;Cxadr在SCA-1^+CD45^-CD31^-亚群中表达最高;Epor在SCA-1^+CD45^-CD31^+亚群中表达最高;myl3在SCA-1^+CD45^+CD31^+亚群中表达最高。结论 Rock2、Cxadr、Itga4、Epor和myl3基因在干细胞亚群向心肌分化中发挥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分化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滕小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年第6期159-160,共2页
网络教育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克服空间、时间上的限制,使教师、学生可以实现异地异步的教学活动。这不仅节约师资,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给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本文就当前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应用于临床医学教育中的问... 网络教育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克服空间、时间上的限制,使教师、学生可以实现异地异步的教学活动。这不仅节约师资,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给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本文就当前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应用于临床医学教育中的问题逐一展开讨论,提出意见与建议,希望推动临床医学的网络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教学平台 临床医学 教育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
8
作者 滕小梅 吴伟华 +1 位作者 赵饮虹 沈振亚 《中外医疗》 2008年第16期123-124,共2页
探索近年发展起来的激光捕获显微切割(1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技术形成及发展在肿瘤研究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肿瘤研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身高、体重对青少年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7
9
作者 刘加昌 欧阳巧洪 +2 位作者 张瑾 刘青 滕小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1期3226-3227,共2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时期(6~18岁)男女骨密度(BMD)和身高、体重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1008例健康男女学生行全身扫描,按性别不同,每1岁分一个组。结果6~14岁女孩和6~16岁男孩其身高、BMD和BMC年增长较快(P<0.05~0.00... 目的观察青少年时期(6~18岁)男女骨密度(BMD)和身高、体重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1008例健康男女学生行全身扫描,按性别不同,每1岁分一个组。结果6~14岁女孩和6~16岁男孩其身高、BMD和BMC年增长较快(P<0.05~0.001),其后男女孩的身高、BMD和BMC年增长就都不明显(P>0.05)。12岁以前女孩和14岁以前男孩其身高与BMD呈明显正相关(P<0.01~0.001,r=0.402~0.814),之后身高与BMD无相关性。6~18岁男女孩体重与BMD始终呈显著性正相关(P<0.001,r=0.654~0.864)。结论青少年男女身高、BMD和BMC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女孩在14岁以前,男孩在16岁以前。身高和体重对BMD都有影响,但以体重对BMD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骨密度 骨矿含量 身高 生长发育
下载PDF
^(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0
作者 欧阳巧洪 田嘉禾 +3 位作者 滕小梅 刘加昌 张瑾 文志道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 探讨15 3 Sm 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 (EDTMP)治疗癌性骨痛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 76例首次应用15 3 Sm EDTMP治疗的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 ,分别按主要疼痛部位、原发癌类型、病灶骨与正常骨组织 (T/NT)放射性比值、骨转移灶数目、骨... 目的 探讨15 3 Sm 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 (EDTMP)治疗癌性骨痛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 76例首次应用15 3 Sm EDTMP治疗的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 ,分别按主要疼痛部位、原发癌类型、病灶骨与正常骨组织 (T/NT)放射性比值、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灶占全身骨骼放射性总计数的百分率以及骨转移灶占全身骨骼总面积的百分率进行分组疗效与统计检验 ,并对以上 6种因素及性别、年龄和治疗剂量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76例患者首次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6 9 74 %。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疗效明显好于肺癌 ( χ2 =1 1 .1 86 ,P <0 .0 1 ) ;腰痛和腰痛伴其他部位疼痛疗效明显好于髋关节或下肢疼痛 ( χ2 =1 8.980 ,P <0 .0 1 ) ;T/NT比值为 1 .2~ 2 .0时疗效明显好于T/NT <1 .2 0时 ( χ2 =1 2 .894 ,P <0 .0 1 )。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影响疗效的显著因素依次为主要疼痛部位、原发癌类型、骨转移灶占全身骨骼放射性总计数的百分率 ,而治疗剂量、骨转移数目、性别、年龄等对疗效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原发癌为前列腺癌与乳腺癌骨转移者、疼痛主要以腰痛或腰痛伴其他部位疼痛者及T/NT为 1 .2~ 2 .0者 ,行15 3 Sm EDTMP治疗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3SM-EDTMP 治疗 影响因素 骨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疗法 EDTMP 统计学
下载PDF
siRNA对小鼠血管内皮细胞NF-κBp65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晓彤 沈振亚 +5 位作者 于曙东 余云生 叶文学 黄浩岳 焦鹏 滕小梅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8-212,共5页
探索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激活中的应用前景。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化学合成的小鼠NF-κBp65的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转染入小鼠EOMA细胞,RT-PCR测定细胞... 探索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激活中的应用前景。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化学合成的小鼠NF-κBp65的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转染入小鼠EOMA细胞,RT-PCR测定细胞内NF-κBp65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NF-κBp65蛋白水平。同时观察siRNA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NF-κB激活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转染siRNA后的第24小时,细胞内NF-κBp65mRNA水平降低,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而在第48小时、72小时细胞内NF-κBp65蛋白已经无法测出;在TNF-α刺激后,转染siRNA的细胞组内NF-κBp65的表达也明显受到抑制。说明RNAi技术可以抑制NF-κBp65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小干扰RNA 核因子KB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北京城区10~12岁女孩骨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加昌 张瑾 +2 位作者 欧阳巧洪 刘青 滕小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观察 10~ 12岁女孩骨密度 (BMD)的变化。方法 对 375例健康女孩行全身扫描和左前臂扫描 ,按首次 (10岁 )平均体重指数 (BMI)分组为超重组 (BMMI >19.6 )、正常组 (BMI =14 2~ 19 6 )、偏轻组 (BMI<14 2 )。 1年和 2年... 目的 观察 10~ 12岁女孩骨密度 (BMD)的变化。方法 对 375例健康女孩行全身扫描和左前臂扫描 ,按首次 (10岁 )平均体重指数 (BMI)分组为超重组 (BMMI >19.6 )、正常组 (BMI =14 2~ 19 6 )、偏轻组 (BMI<14 2 )。 1年和 2年后 ,利用同台双能X线骨密度仪再次扫描 ,连续 3年追踪观察该年龄段女孩每年BMD的变化。结果 全身各部位的BMD值和全身总的骨矿含量(BMC)值第 2年明显高于第 1年 (P <0 0 1~ 0 0 0 1)。第 3年 (12岁 )与第 2年 (11岁 )相比 :仅前臂远端 1/ 10处BMD值有明显增加 (P <0 0 0 1) ,前臂远端 1/ 3处BMD值和全身总的BMD值无增加 ,且全身总的BMD值略有下降 (P >0 0 5 ) ;但全身总的BMC值有明显增加 (P <0 0 0 1)。BMD、BMC值均以超重组最高 ,正常组次之 ,偏轻组最低。结论 青春期女孩不同部位的BMD值年增长率快慢不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骨密度 骨矿含量 女孩 体重指数 骨质疏松
下载PDF
600例学龄少女前臂骨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加昌 张瑾 +2 位作者 欧阳巧洪 刘青 滕小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7-338,334,共3页
目的 了解少女 (10~ 11岁 )前臂骨密度 (BMD)年增长情况以及BMD与身高、体重的关系。方法 对 6 0 0例健康少女行左前臂扫描 ,按首次平均体重指数 (BMI)分组 ,正常组 (BMI =14 2~ 19 6 ) ,超重组 (BMI>19 6 ) ,偏轻组 (BMI<14 ... 目的 了解少女 (10~ 11岁 )前臂骨密度 (BMD)年增长情况以及BMD与身高、体重的关系。方法 对 6 0 0例健康少女行左前臂扫描 ,按首次平均体重指数 (BMI)分组 ,正常组 (BMI =14 2~ 19 6 ) ,超重组 (BMI>19 6 ) ,偏轻组 (BMI<14 2 )。一年后 ,采用同台双能X线骨密度仪再次扫描 ,追踪观察一年中BMD的变化。结果  6 0 0例少女前臂远端 1 10、1 3处BMD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 9%和 10 6 % ,年增长率以正常组最快 ,超重组次之 ,偏轻组最慢。前后两次前臂远端 1 10、1 3处BMD与身高、体重均呈明显正相关 (r =0 30 7~ 0 6 49,P <0 0 0 1)。结论 该年龄段发育正常者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前臂 体重指数 青少年
下载PDF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CA-1^+/CD45^+/CD31^+亚群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贺继刚 沈振亚 +4 位作者 滕小梅 余云生 叶文学 黄浩岳 丁英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06-3708,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亚群SCA-1+/CD45+/CD31+在心肌修复中作用。方法:以小鼠心脏干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检测mBMSCs后以CD45、CD31为标准分选得到四个亚群。各亚群及未分选群和心肌细胞共培养后检测α-actin、Cx43、Desmi...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亚群SCA-1+/CD45+/CD31+在心肌修复中作用。方法:以小鼠心脏干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检测mBMSCs后以CD45、CD31为标准分选得到四个亚群。各亚群及未分选群和心肌细胞共培养后检测α-actin、Cx43、Desmin、cTnI的表达。将SCA-1+/CD45+/CD31+注入心梗小鼠体内完成心功能测定及心脏DIR成像检查。结果:各组均表达心肌特异性分化抗原。SCA-1+/CD45+/CD31+表达的量更多。心脏彩超及心脏DIR成像提示SCA-1+/CD45+/CD31+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其他亚群及未分选群。结论:mBMSCs为一多克隆的细胞群体。SCA-1+/CD45+/CD31+向心肌定向分化及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其他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亚群
下载PDF
三种阳离子转染试剂对小鼠血管瘤内皮细胞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晓彤 沈振亚 +5 位作者 于曙东 余云生 叶文学 黄浩岳 焦鹏 滕小梅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从三种常用的阳离子转染试剂中筛选出对小鼠血管瘤内皮细胞(EOMA)有较高转染效率和较低细胞毒性的转染试剂。方法以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为报告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Lip... 目的从三种常用的阳离子转染试剂中筛选出对小鼠血管瘤内皮细胞(EOMA)有较高转染效率和较低细胞毒性的转染试剂。方法以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为报告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LipofectamineTM PLUS和阳离子聚合物JetPEITM为转染试剂,按照转染试剂盒的说明优化其转染条件,分别转染EOMA细胞,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率、MTT法检测各转染条件下对EOMA的细胞毒性。结果经优化转染条件,LipofectamineTMPLUS和JetPEITM转染的细胞中阳性细胞的最高比例分别为45%和47%,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的细胞中荧光蛋白表达的比例最高(>80%),Lipofecta-mineTM2000试剂在最高转染效率的剂量下仍然保证了80%的细胞存活率。结论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对小鼠EOMA细胞有较高的转染效率和较低的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内皮细胞 基因转染 阳离子脂质体 阳离子聚合物 细胞毒性
下载PDF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小干扰RNA转染EOMA细胞时转染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晓彤 沈振亚 +5 位作者 于曙东 余云生 叶文学 黄浩岳 焦鹏 滕小梅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优化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下将小鼠NF-κB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入EOMA细胞时的转染条件。方法将1.0μl和1.5μl的LipofectamineTM2000与20 pmol、30 pmol4、0 pmol5、0 pmol6、0pmol的带荧光标记的siRNA分别组合... 目的优化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下将小鼠NF-κB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入EOMA细胞时的转染条件。方法将1.0μl和1.5μl的LipofectamineTM2000与20 pmol、30 pmol4、0 pmol5、0 pmol6、0pmol的带荧光标记的siRNA分别组合,制备成相应的转染混合物,转染小鼠血管瘤内皮细胞(EOMA细胞),于转染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率、MTT法检测各转染条件下EOMA的细胞活性。结果在siRNA量相同的情况下,分别采用1.0μl和1.5μl的LipofectamineTM2000进行转染其转染效率、细胞毒性无明显差异(P>0.05);转染混合物中siRNA浓度为50 pmol时,转染效率最高达到86%,继续增加siRNA的浓度,转染效率提高并不明显;siRNA浓度为60 pmol时转染混合物表现出较高的细胞毒性。结论以1.0μl LipofectamineTM2000与50pmol的siRNA组成转染混合物可以实现对EOMA细胞高效转染并保持较高的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脂质体 小干扰RNA 转染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瓣膜置换手术同期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贺继刚 李洪荣 +2 位作者 桂龙升 沈振亚 滕小梅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手术同期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完成100例瓣膜疾病手术治疗,同时术中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后随访6—33个月,平均(19.8±8.7)个月,其中70例患者维持窦性心率,304...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手术同期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完成100例瓣膜疾病手术治疗,同时术中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后随访6—33个月,平均(19.8±8.7)个月,其中70例患者维持窦性心率,304例患者再次转为房颤心率。回顾两组患者的左房直径、房颤病史的长短、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瓣膜置换类型。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瓣膜置换类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左房直径、房颤病史的长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窦性心律组的左房直径、房颤痛史均较房颤心律组明显较小、较短。结论左房直径(〈60mm)、房颤病史的长短(〈7年)是影响房颤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手术 直视射频消融 房颤
下载PDF
北京郊区12~14岁男女学生骨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青 刘加昌 +2 位作者 欧阳巧洪 张瑾 滕小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 了解本市郊区 1 2~ 1 4岁少年男女骨密度 (BMD)的变化规律。方法 利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 30 6例健康男女中学生行左前臂、腰椎和全身扫描 ,按性别不同 ,每 1岁分 1个组。结果 该年龄段男女孩各部位BMD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 目的 了解本市郊区 1 2~ 1 4岁少年男女骨密度 (BMD)的变化规律。方法 利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 30 6例健康男女中学生行左前臂、腰椎和全身扫描 ,按性别不同 ,每 1岁分 1个组。结果 该年龄段男女孩各部位BMD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女孩高于男孩。各部位BMD以腰椎最高 ,全身总的BMD次之 ,前臂BMD最低。 1 2~ 1 3岁女孩身高与各部位BMD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1 ,r=0 331~ 0 62 1 ) ,1 3~ 1 4岁男孩身高与各部位BMD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1 ,r =0 339~0 662 )。体重与BMD始终相关 ,腰椎与全身总的BMD相关性最后 (P <0 0 0 1 ,r =0 674~ 0 81 1 )。结论 不同部位BMD的增长快慢不一 ,测量腰椎BMD能够较好地反映全身BMD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学生 骨密度 研究 青春期 体重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小鼠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晓彤 沈振亚 +1 位作者 滕小梅 夏漫辉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相应的技术手段。方法手术显微镜辅助下取小鼠主动脉,去除外膜及脂肪组织,将血管剪成1 mm×1 mm大小的组织块,用植块法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倒... 目的探讨小鼠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相应的技术手段。方法手术显微镜辅助下取小鼠主动脉,去除外膜及脂肪组织,将血管剪成1 mm×1 mm大小的组织块,用植块法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vWF)鉴定。结果60 h后,相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内皮细胞从组织块边缘游出,12天左右细胞开始融合成片,免疫染色相关抗原检测呈阳性。结论用组织块培养方法可以获取较为满意的小鼠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下载PDF
曲美他嗪预处理BMSCs移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小武 惠杰 +3 位作者 沈振亚 滕小梅 杨君杰 陈维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799-3802,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到缺血再灌注(I/R)微环境下细胞生存及对心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TMZ预处理或未预处理的BMSCs与心肌细胞H/R上清液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RT-PCR检测Bcl-2、Bax的基...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到缺血再灌注(I/R)微环境下细胞生存及对心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TMZ预处理或未预处理的BMSCs与心肌细胞H/R上清液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RT-PCR检测Bcl-2、Bax的基因表达水平。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I/R组、干细胞移植组(BMSCs组)及TMZ预处理干细胞移植组(BMSCs+TMZ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当再灌注平稳后于损伤心肌边缘注入干细胞(细胞数5×105)。1 w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BMSCs存活数,4 w后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TTC法检测梗死面积,Western印迹分析移植周围区域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BMSCs与心肌细胞H/R上清液共培养后细胞活性显著下降,但TMZ预处理后使其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逆转。RT-PCR结果表明,与未预处理BMSCs相比,在TMZ预处理BMSCs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上调,Bax基因表达水平下调。在体内,术后1 w,BMSCs+TMZ组每个高倍镜下双标记细胞数显著高于BMSCs组。术后4 w,BMSCs+TMZ组和BMSCs组均较I/R组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两组间进一步比较,BMSCs+TMZ组表现出了更进一步的心功能改善与更小的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与未预处理BMSCs相比,在TMZ预处理BMSCs组中,Bcl-2表达上调,Bax蛋白下调。结论血运重建联合TMZ预处理B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增加BMSCs存活和心功能的恢复上优于单纯BMSCs移植,可能通过上调Bcl-2及下调Bax的表达而发挥抗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再灌注 曲美他嗪预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