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 被引量:41
1
作者 滕彦国 左锐 +4 位作者 苏小四 王金生 苏洁 李仙波 张文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32-1539,共8页
针对我国在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储备不足的问题,提出区域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应遵循逐级筛选、分类分级评价的思路,突出对不同尺度的控制,将区域地下水尺度划分为区域(流域、平原)、局部地区(城市、单元)和场地(水源地、... 针对我国在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储备不足的问题,提出区域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应遵循逐级筛选、分类分级评价的思路,突出对不同尺度的控制,将区域地下水尺度划分为区域(流域、平原)、局部地区(城市、单元)和场地(水源地、污染场地)3个层次.通过分析区域地下水环境中风险源—受体—危害分析—生态终点的暴露响应途径,提出适宜大尺度区域地下水环境风险的评价方法;选用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表征区域污染源,以地下水水质以及供水量变化为生态终点,采用相对风险模型分析大尺度区域环境风险.针对大尺度区域内高环境风险区,采用源—路径—受体控制模型建立城市区域尺度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理论模型,并结合当地污染源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及水质现状进行局部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针对局部地区的高污染风险区,基于健康风险评价理论,突出水质安全保障,确定小尺度场地地下水健康风险的内涵与评价方法,提出场地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流程采用过程模拟方法确定污染物在包气带—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定量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下辽河平原区域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高环境风险区位于沈阳浑河冲洪积扇区域,而细河是区域内地下水高健康风险区,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区域 环境风险 评价方法 尺度 污染
下载PDF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2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1 位作者 林学钰 王金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76,共13页
近年来地球科学越来越多地面向城市 ,城市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 ,自然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地球化学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是应用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研究城市土壤、沉积物、尘埃... 近年来地球科学越来越多地面向城市 ,城市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 ,自然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地球化学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是应用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研究城市土壤、沉积物、尘埃、地表水、地下水、生物、空气等介质中化学元素及同位素的分布、演化、环境作用及健康效应 ,重点解决城市地球化学环境质量变化的原理及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及人体健康效应。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传统工业城市、典型矿业城市及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城市地球化学概念出现之后短短的 10余年时间内 ,很多国家开展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工作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进展 ,并发展成为环境地球化学与城市环境的重要方向 ,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需要深入研究。目前 ,城市环境系统的地球化学填图、城市地球化学与环境污染研究、城市地球化学与生态风险研究、城市地球化学与人体健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 研究综述 生态环境问题 应用地球化学 人体健康效应 生态环境效应 环境质量变化 地球化学调查 地球化学填图 城市环境系统 人类活动 地球科学 化学问题 城市土壤 化学元素 环境作用 工业城市 矿业城市 化学概念
下载PDF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选择地球化学背景的影响 被引量:110
3
作者 滕彦国 庹先国 +1 位作者 倪师军 张成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9,共3页
地质累积指数是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常用参数。选择地球化学背景对地质累积指数的影响 ,在应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时 ,应选择与该沉积物有直接联系的地球化学背景 ,由此而进行的污染状况分析才更真实。
关键词 地质累积指数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地球化学背景
下载PDF
应用标准化方法评价攀枝花地区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46
4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1 位作者 庹先国 张成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4-379,共6页
应用标准化方法建立了攀枝花地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模型 ,在此基础上 ,评价了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 :该区Cd没有污染 ,Co、Cr、Ni、Pb为轻微污染 ,As、Zn以轻微污染到中度污染为主 ,污染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工矿区。
关键词 标准化方法 攀技花地区 表层土壤 重金属污染 环境污染评价
下载PDF
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5
作者 滕彦国 左锐 +1 位作者 王金生 林学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由于区域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气候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性,导致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区域地下水化学演化研究大量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系统分析方法,地下水演... 由于区域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气候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性,导致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区域地下水化学演化研究大量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系统分析方法,地下水演化研究的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和技术以及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和技术及常用软件。指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区域地下水自然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复合作用、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水-岩相互作用将是区域地下水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物理、化学、生物的耦合作用将是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球化学 化学演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攀枝花地区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2 位作者 庹先国 张成江 徐争启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9-573,共5页
攀枝花市是长江流域经济带上游区第一城,几十年的开发建设使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影响。采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了该区水系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水系沉积物中各元素的污染程度由高... 攀枝花市是长江流域经济带上游区第一城,几十年的开发建设使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影响。采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了该区水系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水系沉积物中各元素的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为:Ti、Cu、V、Pb、Zn、Cr、As;总体上看,各元素在攀钢采矿场、选矿厂、冶炼厂及尾矿坝等地的污染程度较高,表明该区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和攀枝花地区金沙江水质的污染主要与该区钒钛磁铁矿的采、选、冶等矿业活动有关。该区应采取如下措施减轻环境影响:(1)加强矿区环境恢复和环境管理,确保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加强城市环境监测,特别是重金属和其他微量元素污染的监测,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安全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地区 河流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水系沉积物 地质积累指数 水体污染
下载PDF
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方法研究——以攀枝花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滕彦国 庹先国 +2 位作者 倪师军 张成江 马玉孝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2-428,共7页
地球化学基线指的是地球表层物质中化学元素浓度的自然变化 ,是区分自然的和人为的环境影响的重要参照。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方法和相关方法技术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地球化学基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作者采用标准化方法、相对累积频率方法、... 地球化学基线指的是地球表层物质中化学元素浓度的自然变化 ,是区分自然的和人为的环境影响的重要参照。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方法和相关方法技术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地球化学基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作者采用标准化方法、相对累积频率方法、地层对比方法确定了攀枝花地区土壤的地球化学基线 ,结果表明 ,根据不同方法确定的地球化学基线值略有不同。应根据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的不同并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基线 标准化方法 相对累积频率分析 地层对比方法 攀枝花地区
下载PDF
攀枝花矿区表层土壤中钒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滕彦国 矫旭东 +1 位作者 左锐 王金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8-283,共6页
在系统采集攀枝花采矿区周边地带的表层土壤样品及土壤剖面样品的基础上,通过地球化学调查和实验,研究了表层土壤中钒的分布规律、地球化学活动性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攀枝花矿区大部分地带的表层土壤受到了钒的污染,表层土... 在系统采集攀枝花采矿区周边地带的表层土壤样品及土壤剖面样品的基础上,通过地球化学调查和实验,研究了表层土壤中钒的分布规律、地球化学活动性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攀枝花矿区大部分地带的表层土壤受到了钒的污染,表层土壤钒的平均含量是中国土壤背景值的2.79倍;(2)土壤剖面中钒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明土壤中钒的来源受母质影响较小;(3)采用富集因子得到的表层土壤钒的人为污染以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为主;(4)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干沉降是引起表层土壤钒污染的主要原因;(5)表层土壤中钒以残渣态为主,其次为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而酸溶态所占的比例最小,但生物可利用的钒含量较高,存在轻微的生态风险。因此,应加强矿区钒污染的监测,制定有效控制对策,降低钒污染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分布 化学形态 表层土壤 攀枝花地区
下载PDF
攀枝花公园土壤中钒的地球化学形态及潜在生态风险 被引量:12
9
作者 滕彦国 张庆强 +3 位作者 肖杰 王金生 王蕾 矫旭东 《矿物岩石》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又会给动植物及人体健康造成损害。近年来随着钒矿的开采,土壤钒污染及其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改进的BCR方法(按顺序提取元素形态的方法),系统测定旱季和雨季攀枝花公园土壤中钒的地球化学形... 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又会给动植物及人体健康造成损害。近年来随着钒矿的开采,土壤钒污染及其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改进的BCR方法(按顺序提取元素形态的方法),系统测定旱季和雨季攀枝花公园土壤中钒的地球化学形态,研究土壤中钒地球化学形态的分布及变化特征,以此评价土壤钒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土壤中不同形态钒的含量顺序为残渣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酸可溶态,旱季和雨季土壤中钒的形态变化不明显;攀枝花公园入口处各形态钒的质量分数均较高,与该处人员流动密度大有一定的关系,而在儿童游乐区、休闲区、休憩区各形态的钒无明显的高异常;采用中国土壤背景值计算得到的土壤中钒的污染指数较高,超标率为100%,而采用加拿大城市公园土壤中钒环境质量标准计算得到的污染指数较低,但仍有近一半的样点超标,雨季较旱季钒的污染指数高;通过风险评估编码方法得到的土壤中钒的生态风险为低风险等级,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形态 土壤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 BCR
下载PDF
攀枝花地区不同工业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的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1 位作者 张成江 庹先国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4-256,262,共4页
作者在本文中研究了攀枝花地区不同工业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元素组合。结果表明 ,煤矿区以Cd、Ni、Cu、Zn污染为主 ,攀钢工业区以Ni、Cu、Cd、Cr污染为主 ,其它工业区以Cd、Ni污染为主。不同工业区的重金属元素组合特征基本... 作者在本文中研究了攀枝花地区不同工业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元素组合。结果表明 ,煤矿区以Cd、Ni、Cu、Zn污染为主 ,攀钢工业区以Ni、Cu、Cd、Cr污染为主 ,其它工业区以Cd、Ni污染为主。不同工业区的重金属元素组合特征基本一致 ,即分为As-Cd -Cu -Ni-Pb和Cr-Zn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元素组合 表层土壤 工业区 攀枝花地区
下载PDF
攀枝花地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1 位作者 张成江 马玉孝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8-42,共5页
研究以攀枝花地区为例 ,探讨了地质背景、样品粒级、取样深度、样品的矿物组成、分析测试方法以及基线模型等因素对确定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影响。在确定地球化学基线的过程中必须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确保获得的地球化学基... 研究以攀枝花地区为例 ,探讨了地质背景、样品粒级、取样深度、样品的矿物组成、分析测试方法以及基线模型等因素对确定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影响。在确定地球化学基线的过程中必须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确保获得的地球化学基线值科学、合理、适用。同时还应根据研究目标和区域地质背景的不同 ,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采样方法、分析测试手段 ,建立有广泛代表性的基线模型确定地球化学基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 土壤 攀枝花地区 粒度 取样深度
下载PDF
攀枝花市土壤微量元素分布 被引量:16
12
作者 滕彦国 庹先国 +1 位作者 倪师军 张成江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攀枝花市为例,初步研究了该市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城市环境污染特征。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层土壤中的元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引起城市土壤污染的重金属元素,另一类则是以稀土元素为代表的微量元素。城市土壤微量元素污... 以攀枝花市为例,初步研究了该市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城市环境污染特征。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层土壤中的元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引起城市土壤污染的重金属元素,另一类则是以稀土元素为代表的微量元素。城市土壤微量元素污染的分布特征表明,该市土壤微量元素的污染与该市的采矿冶炼等工业活动有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 城市环境 土壤污染 攀技花市
下载PDF
应用地气、X荧光、氡气测量方法识别金矿含矿及无矿构造——以川西北阿西金矿和石棉田湾金矿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2 位作者 张成江 庹先国 童纯菡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7-630,共4页
寻找构造带对于矿产勘查具有积极意义 ,对构造的含矿性进行判别 ,尤其对于野外地表露头无矿化显示及隐伏构造的含矿性更为关键 .为了对构造的含矿性进行快速识别 ,采用X荧光测量方法、α杯测氡方法、地气测量方法等现场方法及不同方法... 寻找构造带对于矿产勘查具有积极意义 ,对构造的含矿性进行判别 ,尤其对于野外地表露头无矿化显示及隐伏构造的含矿性更为关键 .为了对构造的含矿性进行快速识别 ,采用X荧光测量方法、α杯测氡方法、地气测量方法等现场方法及不同方法技术的配合进行了金矿含矿与无矿构造的识别研究 .川西北阿西金矿及石棉田湾金矿的试验结果表明 ,上述方法技术及其组合可以有效地判别金矿含矿和无矿构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含矿性 地气测量 X荧光测量 氡气测量 金矿床 隐伏构造
下载PDF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简介 被引量:25
14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张成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地球化学基线提出的背景及定义 ,阐述了地球化学基线与地球化学背景的区别。标准化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确定地球化学基线的方法。地球化学基线是判别地球表层物质中元素富集的重要参照基准 ,通过它可以计算元素的富... 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地球化学基线提出的背景及定义 ,阐述了地球化学基线与地球化学背景的区别。标准化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确定地球化学基线的方法。地球化学基线是判别地球表层物质中元素富集的重要参照基准 ,通过它可以计算元素的富集系数、地质累积指数 ,从而进行沉积物中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分析和环境污染的地球化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 标准化方法 富集因子 污染程度 地质累积指标 沉积物
下载PDF
兰坪盆地及邻区岩浆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滕彦国 刘家铎 +2 位作者 张成江 倪师军 彭秀红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4,共5页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云南省兰坪盆地内永平卓潘、云龙皂角场及邻区二龙山、剑川、甸南、马登、北衙、老君山等岩体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组成 ,探讨了岩浆岩系的稀土元素特征、成岩物质来源、成岩方式、构造环境。该区岩浆岩...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云南省兰坪盆地内永平卓潘、云龙皂角场及邻区二龙山、剑川、甸南、马登、北衙、老君山等岩体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组成 ,探讨了岩浆岩系的稀土元素特征、成岩物质来源、成岩方式、构造环境。该区岩浆岩系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 :(1)稀土元素组成特征相似 ,配分型式为轻稀土富集向右倾型 ;(2 ) (L a/Yb) n 较高 ,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 ;(3) Eu负异常不明显 ,无 Ce负异常或略显正 Ce异常。该区岩浆岩系的微量元素以富集 Rb,Ba,Sr,Th,U ;而亏损 Ta为特征。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结合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该区岩浆岩系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并有地壳混染 ,成岩方式以地幔部分熔融为主 ,成岩环境为大陆裂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物质来源 成岩方式 构造环境 兰坪盆地 岩浆岩
下载PDF
EDXRF方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滕彦国 庹先国 +2 位作者 倪师军 张成江 程渤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0-443,共4页
高灵敏度CIT-3000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分析仪采用低能X光管和同位素源双激发方式,以电致冷半导体探测器作为探测系统,使该分析仪具有分辨率高、检出限低、分析元素多的特点。采用该仪器成功地分析了攀枝花地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高灵敏度CIT-3000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分析仪采用低能X光管和同位素源双激发方式,以电致冷半导体探测器作为探测系统,使该分析仪具有分辨率高、检出限低、分析元素多的特点。采用该仪器成功地分析了攀枝花地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评价了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征,结果表明该区重金属污染主要与工矿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XRF 环境污染评价 重金属 土壤
下载PDF
地表水-地下水的交错带及其生态功能 被引量:32
17
作者 滕彦国 左锐 王金生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在全球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错带是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并成为生态水文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地表水-地下水的交错带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混合区域,该区域内生物地球化学活...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在全球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错带是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并成为生态水文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地表水-地下水的交错带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混合区域,该区域内生物地球化学活动强烈。地表水-地下水的交错带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交错带内常发生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过程,并影响交错带中水分的运动过程、溶质迁移过程和生物活动过程。交错带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缓冲作用、提供生物栖息地、提供食物、提供残留物种的保护区。交错带过程的模拟、观测方法和交错带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示踪以及交错带的生态功能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带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 生态功能 生态水文学
下载PDF
攀枝花工矿区土壤重金属人为污染的富集因子分析 被引量:52
18
作者 滕彦国 庹先国 +1 位作者 倪师军 张成江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自然异常与人为异常往往同时存在,因此要判断环境污染状况,从自然异常中分离人为异常是十分重要的。文章根据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采用富集因子来判别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人为污染情况,攀枝花工矿区的实... 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自然异常与人为异常往往同时存在,因此要判断环境污染状况,从自然异常中分离人为异常是十分重要的。文章根据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采用富集因子来判别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人为污染情况,攀枝花工矿区的实例研究表明,应用富集因子可有效区分工矿区重金属污染的自然影响和人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工矿区 富集因子分析 人为污染 土壤污染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兰坪盆地深源流体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 被引量:11
19
作者 滕彦国 刘家铎 +2 位作者 张成江 倪师军 彭秀红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4-319,共6页
兰坪盆地两侧的金沙江—红河大断裂、澜沧江大断裂以及盆地中轴深大断裂是该区深源流体活动主要通道 ,并成为该区深源流体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通过贯穿兰坪盆地及两侧造山带剖面上不同部位方解石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讨论了盆地内... 兰坪盆地两侧的金沙江—红河大断裂、澜沧江大断裂以及盆地中轴深大断裂是该区深源流体活动主要通道 ,并成为该区深源流体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通过贯穿兰坪盆地及两侧造山带剖面上不同部位方解石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讨论了盆地内外成矿流体活动的差异 ,并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 ,认为兰坪盆地及其两侧矿床的成矿物质均与深部流体活动有关。同时 ,不同蚀变过程 (热接触交代变质与热液蚀变 )中 REE地球化学变化行为相似 ,反映了构造岩浆活动与该区成矿作用具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深源流体 流体成矿 兰坪盆地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川西北巴西金矿田流体成矿地球化学界面及核技术识别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2 位作者 张成江 童纯菡 赵友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0-62,共3页
流体成矿地球化学界面是成矿环境条件变化、流体性质演化、流体—环境作用的突变部位,这些部位往往是流体成矿定位的重要场所。在巴西金矿田,应用X射线荧光测量方法可以探测流体成矿过程中元素在浅地表的地球化学异常及蚀变分带,识别流... 流体成矿地球化学界面是成矿环境条件变化、流体性质演化、流体—环境作用的突变部位,这些部位往往是流体成矿定位的重要场所。在巴西金矿田,应用X射线荧光测量方法可以探测流体成矿过程中元素在浅地表的地球化学异常及蚀变分带,识别流体成矿定位地球化学界面在浅地表的位置及分布特征;地气测量方法可以查明深部的地球化学异常和断裂破碎带的位置及特征,确定深部地球化学界面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田 流体成矿 地理化学界面 核技术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