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在乳酸菌细菌素合成中的作用
1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4-220,共7页
乳酸菌细菌素具有抑菌谱广、稳定性高、安全性高等优势,作为新型生物防腐剂备受青睐,但目前工业化应用的细菌素数量有限,合成量低是其应用受限的重要原因。国内外研究显示与特定的微生物共培养是提高乳酸菌细菌素合成量的有效方法,该过... 乳酸菌细菌素具有抑菌谱广、稳定性高、安全性高等优势,作为新型生物防腐剂备受青睐,但目前工业化应用的细菌素数量有限,合成量低是其应用受限的重要原因。国内外研究显示与特定的微生物共培养是提高乳酸菌细菌素合成量的有效方法,该过程受到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文章从乳酸菌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的组成及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在乳酸菌细菌素合成中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为乳酸菌细菌素合成量的提高和工业化应用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 乳酸菌 细菌素 合成
下载PDF
共培养诱导乳酸菌细菌素合成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4-220,共7页
乳酸菌细菌素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腐剂,具有来源广泛、成本较低、抑菌谱广、安全性高等特点,合成量低是细菌素在食品中应用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共培养是提高乳酸菌细菌素合成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群体感应系统在共培养诱导细菌素合成过程中... 乳酸菌细菌素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腐剂,具有来源广泛、成本较低、抑菌谱广、安全性高等特点,合成量低是细菌素在食品中应用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共培养是提高乳酸菌细菌素合成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群体感应系统在共培养诱导细菌素合成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群体感应系统包括信号分子和双组分调控系统(组氨酸蛋白激酶和反应调节蛋白)。因此,对调控机制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论述了共培养中诱导菌与乳酸菌细菌素合成的关系、诱导因子/信号分子AI-2的特征、双组分调控系统及共培养诱导乳酸菌细菌素合成的分子机制。了解诱导机制及特征将有助于筛选和开发共培养诱导细菌素合成系统和新产品,提高细菌素合成量,近而对人体产生益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培养 乳酸菌 细菌素 诱导菌 AI-2
下载PDF
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体外益生特性的研究
3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3-189,209,共8页
分离和鉴定产细菌素乳酸菌,通过抑菌特性、耐受性、黏附特性及药敏性研究体外评价及益生效果,为其应用奠定基础。从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中筛选到一株产广谱细菌素的乳酸菌菌株NMD-17,经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为植物... 分离和鉴定产细菌素乳酸菌,通过抑菌特性、耐受性、黏附特性及药敏性研究体外评价及益生效果,为其应用奠定基础。从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中筛选到一株产广谱细菌素的乳酸菌菌株NMD-17,经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为植物乳杆菌,其代谢稳定性高,抑菌活力强。经体外益生效果评价可知,菌株对40~60℃的耐受性较好,经pH 1、pH 10、胆盐0.5%、氯化钠5%、过氧化氢5 mmol/L处理4 h存活率均达到45%以上,表明植物乳杆菌NMD-17具有良好的酸碱耐受性、渗透压耐受性、胆盐耐受性及氧化耐受性,对Caco-2细胞的黏附性高,对42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NMD-17极具益生潜能,在调味品、发酵食品、新型生物防腐剂和药品等诸多领域均具有开发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细菌素 鉴定 体外益生特性
下载PDF
群体感应系统在乳酸菌产细菌素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满丽莉 孟祥晨 +1 位作者 王辉 赵日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360-364,共5页
许多乳酸菌能够产生抗菌活性肽——细菌素,细菌素具有不同的结构、作用方式、抑菌谱和效价,通常认为乳酸菌和其所产的细菌素都是安全的,乳酸菌所产细菌素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已显示了巨大的潜能。基于群体感应的细胞间交流已成为细菌素... 许多乳酸菌能够产生抗菌活性肽——细菌素,细菌素具有不同的结构、作用方式、抑菌谱和效价,通常认为乳酸菌和其所产的细菌素都是安全的,乳酸菌所产细菌素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已显示了巨大的潜能。基于群体感应的细胞间交流已成为细菌素合成的关键调控机制,群体感应作为细胞密度函数,可使细菌素产生保持同步性。群体感应需通过信号分子介导感知菌体密度,信号分子随着菌体密度增加而增加,并激活信号转导级联使菌体产生细菌素。本文通过对乳酸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种类、信号转导机制及群体感应系统对两类细菌素合成的调控进行综述,以初步了解群体感应系统在乳酸菌产细菌素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细菌素 信号分子 乳酸菌
下载PDF
部分乳酸菌对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细菌素合成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满丽莉 孟祥晨 赵日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0-184,共5页
植物乳杆菌KLDS1.0391与76株乳酸菌分别共培养后,测定培养物的抑菌活性和活菌数,判断与乳酸菌共培养对植物乳杆菌细菌素合成的影响及细菌素合成与菌体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KLDS1.0706、KLDS4.0315、KLDS4.0351、罗伊氏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KLDS1.0391与76株乳酸菌分别共培养后,测定培养物的抑菌活性和活菌数,判断与乳酸菌共培养对植物乳杆菌细菌素合成的影响及细菌素合成与菌体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KLDS1.0706、KLDS4.0315、KLDS4.0351、罗伊氏乳杆菌KLDS1.0736这4株菌与植物乳杆菌KLDS1.0391共培养后,抑菌活性显著增加(P<0.01)。与罗伊氏乳杆菌共培养过程中细菌素的抑菌活性与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的细胞密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并且发现只有活的诱导菌与植物乳杆菌KLDS1.0391共培养才能够诱导细菌素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细菌素 共培养 群体感应
下载PDF
沙棘保健酸乳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李晓红 《保鲜与加工》 CAS 2013年第3期33-36,共4页
以沙棘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以感官品质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沙棘酸乳的配方进行研究,确定的优化配方为:蔗糖添加量为8%,复合稳定剂(PGA∶果胶=1∶1)添加量为0.2%,沙棘汁添加量为8%,采用优化配方生产的沙棘酸乳感官品... 以沙棘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以感官品质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沙棘酸乳的配方进行研究,确定的优化配方为:蔗糖添加量为8%,复合稳定剂(PGA∶果胶=1∶1)添加量为0.2%,沙棘汁添加量为8%,采用优化配方生产的沙棘酸乳感官品质评分为94分,产品风味独特,色泽淡黄,营养丰富,是一种新型的优良保健饮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酸乳 配方 工艺
下载PDF
高职院校乳制品加工与检测课程实训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3 位作者 钱峰 牛墨 赵影 王林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3年第5期80-81,共2页
实训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针对高职院校乳制品加工与检测课程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乳品企业的岗位要求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乳制品加工与检测 实训教学 高职院校
下载PDF
菊芋的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7 位作者 牛墨 李凤玉 孟祥晨 李晓红 杨静 王菲菲 隋春光 张春凤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年第5期50-52,共3页
菊芋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天然绿色食品,极具开发价值。论述了菊芋的营养功能、生理功能、生态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 菊芋 功能 应用
下载PDF
菊芋酸乳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7 位作者 牛墨 李凤玉 孟祥晨 李晓红 杨静 王菲菲 隋春光 张春凤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年第6期24-26,共3页
以菊芋和牛乳为基质,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菊芋酸乳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菊芋酸乳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菊芋汁添加量8%,蔗糖添加量8%,发酵剂接种量3%,发酵时间4 h;优化条件下生产的菊芋酸乳感官评分为9... 以菊芋和牛乳为基质,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菊芋酸乳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菊芋酸乳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菊芋汁添加量8%,蔗糖添加量8%,发酵剂接种量3%,发酵时间4 h;优化条件下生产的菊芋酸乳感官评分为94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酸乳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纳豆激酶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满丽莉 张丽萍 《农产品加工(下)》 2007年第5期4-7,10,共5页
从5种不同样品中分离得到30株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出1株纳豆激酶高产菌株T-3,其产酶活性可达到3158.97IU/mL,并对菌株的个体形态、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鉴定,确认菌株T-3属于枯草芽孢杆菌属。该菌株对温度、pH值和胆盐具... 从5种不同样品中分离得到30株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出1株纳豆激酶高产菌株T-3,其产酶活性可达到3158.97IU/mL,并对菌株的个体形态、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鉴定,确认菌株T-3属于枯草芽孢杆菌属。该菌株对温度、pH值和胆盐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并且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菌株 筛选 特性
下载PDF
纳豆菌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农产品加工(下)》 2008年第8期51-53,84,共4页
以OD600为指标,研究了培养条件对纳豆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37℃,pH值6.0,接种量3%,培养时间9h,装液量1/5,摇床转数180r/min,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
关键词 纳豆菌 培养条件 发酵
下载PDF
菊芋紫薯酸乳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7 位作者 牛墨 李凤玉 孟祥晨 李晓红 杨静 王菲菲 隋春光 张春凤 《轻工科技》 2014年第7期13-14,16,共3页
以菊芋、紫薯和牛乳为基质,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菊芋酸乳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紫薯与水配比2∶8,菊芋汁的添加量8%,蔗糖添加量6%,发酵剂接种量3%,发酵时间4.5h,优化条件下生产的菊芋紫薯... 以菊芋、紫薯和牛乳为基质,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菊芋酸乳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紫薯与水配比2∶8,菊芋汁的添加量8%,蔗糖添加量6%,发酵剂接种量3%,发酵时间4.5h,优化条件下生产的菊芋紫薯酸奶感官评分为94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紫薯 酸乳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蓝莓酸乳的工艺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农产品加工(下)》 2013年第4期45-47,共3页
以蓝莓和牛乳为基质,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蓝莓酸乳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蓝莓汁的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9%,发酵剂接种量2.5%,优化条件下生产的蓝莓酸奶感官评分为93分。
关键词 蓝莓 酸乳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树莓保健酸乳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轻工科技》 2012年第12期16-17,共2页
以感官评分为指标,以树莓和牛乳为基质,通过正交试验对树莓酸乳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树莓汁添加量为6%,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4%,蔗糖添加量为8%,接种量为3%。采用优化条件生产的树莓酸乳感官评分为95分,产品风味独... 以感官评分为指标,以树莓和牛乳为基质,通过正交试验对树莓酸乳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树莓汁添加量为6%,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4%,蔗糖添加量为8%,接种量为3%。采用优化条件生产的树莓酸乳感官评分为95分,产品风味独特,色泽粉红色,营养丰富,是一种新型的优良保健饮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酸乳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冻干乳酸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农产品加工(下)》 2010年第3期17-19,共3页
综述了乳酸菌的冻干工艺、冻干损伤、冻干乳酸菌存活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生长因素、非致死性处理、冻干保护剂、贮藏和复水),提出了制备冻干乳酸菌的建议。
关键词 乳酸菌 冻干 存活率
下载PDF
生菜低温胁迫转录因子LsICE1的克隆、特征分析及其转化水稻 被引量:7
16
作者 向殿军 殷奎德 +1 位作者 满丽莉 徐正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340-4349,共10页
【目的】克隆生菜(Lactuca sativa L.)低温胁迫转录因子LsICE1,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和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超表达LsICE1基因对水稻耐低温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技术获得生菜LsICE1基因保守区域,再通过SON-PCR技术获得L... 【目的】克隆生菜(Lactuca sativa L.)低温胁迫转录因子LsICE1,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和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超表达LsICE1基因对水稻耐低温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技术获得生菜LsICE1基因保守区域,再通过SON-PCR技术获得LsICE1基因的5′端和3′端,拼接得到全长的cDNA。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RT-PCR研究LsICE1的低温表达模式。最后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水稻进行遗传转化。通过比较低温处理后对照和转基因株系的存活率和生理指标,鉴定超表达LsICE1基因对水稻耐低温能力的调控作用。【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拼接后的cDNA片段长1 622 bp,包含一个1 497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98个氨基酸残基,命名为LsICE1,GenBank登录号为HQ848932。半定量RT-PCR研究表明,LsICE1基因是冷诱导条件下差异表达的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LsICE1蛋白与葡萄的ICE1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进化分枝。PCR和RT-PCR分子检测证明,LsICE1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后超表达LsICE1基因的转基因株系存活率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积累速率明显下降。【结论】首次从生菜中克隆了低温胁迫转录因子LsICE1,超表达LsICE1基因水稻株系提高了抗低温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水稻 低温胁迫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单侧寡聚核苷酸巢式PCR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大白菜低温胁迫转录因子BcICE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向殿军 殷奎德 +3 位作者 满丽莉 陈温福 赵明辉 徐正进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64-369,共6页
本研究采用RT-PCR结合SON-PCR技术从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中分离了BcICE1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HQ902162)。该基因全长1591bp,含有一个1494bp长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9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该蛋白C端含有一个典型的bHL... 本研究采用RT-PCR结合SON-PCR技术从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中分离了BcICE1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HQ902162)。该基因全长1591bp,含有一个1494bp长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9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该蛋白C端含有一个典型的bHLH结构域,与其他植物的ICE1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BcICE1蛋白与盐芥和山嵛菜的bHLH蛋白处在同一进化分枝。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BcICE1基因是冷诱导条件下差异表达的基因。利用所构建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实现了BcICE1基因在原核系统的特异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BcICE1基因 单侧寡聚核苷酸巢式PCR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下载PDF
萝卜低温胁迫转录因子的克隆及遗传转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向殿军 殷奎德 +1 位作者 满丽莉 徐正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33-1941,共9页
采用RT-PCR和电子克隆技术从抗寒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L.)中分离了一个低温胁迫转录因子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RsICE1(GenBank登录号为HQ891287).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全长1 375 bp,编码区为1266 bp,编码421个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 采用RT-PCR和电子克隆技术从抗寒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L.)中分离了一个低温胁迫转录因子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RsICE1(GenBank登录号为HQ891287).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全长1 375 bp,编码区为1266 bp,编码421个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该蛋白C端含有一个典型的bHLH结构域,与其他植物的ICE1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RsICE1编码的蛋白与油菜的ICE1编码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处在同一进化分枝.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RsICE1是冷诱导条件下差异表达的基因.构建该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粳稻品种龙粳24,经PCR和RT-PCR分子检测,证明RsICE1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正常表达.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后转基因株系存活率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相对电导率积累速率明显下降,提高了抗低温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RsICE1基因 冷胁迫 基因克隆
下载PDF
LsICE1基因表达及调控转基因水稻抗冷通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向殿军 满丽莉 +4 位作者 张娣 王丽娜 殷奎德 宋群雁 徐正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24-1430,共7页
LsICE1基因是从生菜中分离的一个低温胁迫转录因子,过表达LsICE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提高了抗寒能力。LsICE1基因在生菜的根、茎、叶中为组成型表达,其中叶的表达量较强。LsICE1基因的表达水平能被冷、ABA和NaCl处理所上调,但不被脱水处理... LsICE1基因是从生菜中分离的一个低温胁迫转录因子,过表达LsICE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提高了抗寒能力。LsICE1基因在生菜的根、茎、叶中为组成型表达,其中叶的表达量较强。LsICE1基因的表达水平能被冷、ABA和NaCl处理所上调,但不被脱水处理上调。卡方测验表明,转基因T1水稻潮霉素抗性发生了3∶1抗性分离模式,大多数转基因植株中LsICE1基因是以单拷贝、单位点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3个抗冷的转基因株系中LsICE1基因均是以单拷贝、单位点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正常表达。冷胁迫下,LsICE1基因的超表达对水稻的OsDREB1A基因影响较大,表明LsICE1基因对转基因水稻抗寒性影响依赖OsDREB1冷反应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LsICE1基因 表达分析 冷胁迫 冷诱导基因
下载PDF
转低温胁迫转录因子BcICE1基因水稻提高抗寒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向殿军 殷奎德 +5 位作者 满丽莉 可庆波 王丽娜 陈温福 赵明辉 徐正进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96-701,共6页
低温冷害是制约黑龙江省水稻安全生产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为提高寒地水稻抗低温冷害能力,本研究将从大白菜分离的低温胁迫转录因子BcICE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HQ902162)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上,利用... 低温冷害是制约黑龙江省水稻安全生产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为提高寒地水稻抗低温冷害能力,本研究将从大白菜分离的低温胁迫转录因子BcICE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HQ902162)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上,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粳稻品种龙粳24中。PCR、Southern杂交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BcICE1基因已经成功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正常表达。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后超表达BcICE1基因的转基因株系存活率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积累速率明显下降,提高了抗低温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BcICE1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遗传转化 转基因株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