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大学地学类专业外语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聂军胜 耿豪鹏 +1 位作者 潘保田 李素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2期20-26,共7页
高校专业外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词汇,轻应用”“重阅读,轻撰写”“重语法,轻逻辑”等共性问题,阻碍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进度。笔者发现通过全英文课堂、研讨式和情景式多元化教学改革,借鉴国际名校写作教材,采用以训代评的考核方式... 高校专业外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词汇,轻应用”“重阅读,轻撰写”“重语法,轻逻辑”等共性问题,阻碍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进度。笔者发现通过全英文课堂、研讨式和情景式多元化教学改革,借鉴国际名校写作教材,采用以训代评的考核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本科生利用英语进行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英语交流技能,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外语 课程改革 地球科学 多元化教学
下载PDF
兰州东盆地最近1.2Ma的黄河阶地序列与形成原因 被引量:75
2
作者 潘保田 苏怀 +4 位作者 刘小丰 胡小飞 周天 胡春生 李吉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80,共9页
毗邻青藏高原的兰州地区的黄河阶地系列是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的信息载体。通过古地磁、光释光测年及黄土一古土壤地层序列对比,初步确定了兰州东盆地1.2Ma以来主要有两个阶地发育时期。第1个时期是1.24—0.86Ma,黄河至少发育了4级... 毗邻青藏高原的兰州地区的黄河阶地系列是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的信息载体。通过古地磁、光释光测年及黄土一古土壤地层序列对比,初步确定了兰州东盆地1.2Ma以来主要有两个阶地发育时期。第1个时期是1.24—0.86Ma,黄河至少发育了4级阶地,其形成时代分别为:1.24Ma,1.05Ma,0.96Ma和0.86Ma;第2时期为最近0.13Ma,黄河发育3级阶地,时代分别为0.13Ma,0.05Ma和0.01Ma。每级阶地河漫滩顶部都有一层古土壤发育,表明黄河下切形成阶地发生在古土壤开始发育的冰期向间冰期的过渡阶段,但是并非1.2Ma以来的每次冰期一间冰期的气候交替都能引起黄河下切形成阶地。气候变化只是阶地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不是充分条件。对比黄河下切速率和阶地年代序列发现,地面上升仍然是影响黄河下切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地面上升速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例如:1.2~0.8Ma和最近0.13Ma),气候变化才能导致黄河堆积与下切交替形成阶地;而在地面上升缓慢时期(例如:0.80—0.13Ma),即使发生了大幅度的气候变化,黄河也没有阶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阶地 气候变化 地面抬升 黄河 兰州东盆地
下载PDF
青藏高原层状地貌与高原隆升 被引量:93
3
作者 潘保田 高红山 +1 位作者 李炳元 李吉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7,T005,共9页
夷平面、剥蚀面和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面是长周期地貌演化研究的主要对象 ,它们不仅记录了区域地貌的发育历史 ,而且可以用来反演区域构造活动、气候变化等内动力过程的演变。深入研究青藏高原上这些地貌面的特征、变形、成因和形成时代 ... 夷平面、剥蚀面和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面是长周期地貌演化研究的主要对象 ,它们不仅记录了区域地貌的发育历史 ,而且可以用来反演区域构造活动、气候变化等内动力过程的演变。深入研究青藏高原上这些地貌面的特征、变形、成因和形成时代 ,是探讨青藏高原隆升年代、幅度和过程的重要途径。野外考察与室内制图表明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山地普遍存在两级夷平面 (山顶面、主夷平面 )、一级剥蚀面和多级河流阶地。主夷平面形成于 7.0~3.6MaB .P .,形成时其高度在 1 0 0 0m以下。大约 3.6MaB .P .前主夷平面开始大规模解体 ,标志着青藏高原强烈抬升的开始。剥蚀面和河流阶地揭示 ,1 .8MaB .P .,1 .2MaB .P .,0 .8MaB .P .和 0 .1 5MaB .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平面 剥蚀面 河流阶地青藏高原 隆升时代 幅度
下载PDF
关于夷平面的科学问题——兼论青藏高原夷平面 被引量:65
4
作者 潘保田 高红山 李吉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0-526,共7页
长期地貌演化研究表明 ,夷平面的形成有 4种基本方式 :准平原、山麓剥蚀平原、双层水平面和冻融剥夷平原。它们的形成都需要上千万年至数亿年的构造相对稳定时期。青藏高原上的层状地貌面可以划分为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蚀面。山顶面形成... 长期地貌演化研究表明 ,夷平面的形成有 4种基本方式 :准平原、山麓剥蚀平原、双层水平面和冻融剥夷平原。它们的形成都需要上千万年至数亿年的构造相对稳定时期。青藏高原上的层状地貌面可以划分为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蚀面。山顶面形成于渐新世至中新世早期 ;主夷平面是以双层水平面或山麓剥蚀平原形式发育的 ,大致形成于 2 0~ 3 .6MaB .P .期间 ,完成时的高度低于 10 0 0m ;剥蚀面形成于 3 .6~ 1.7MaB .P .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平面 形成方式 时代 高度 剥蚀作用 夷平作用
下载PDF
从三门峡黄河阶地的年代看黄河何时东流入海 被引量:29
5
作者 潘保田 王均平 +3 位作者 高红山 陈莹莹 李吉均 刘小丰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0-705,共6页
黄河三门峡峡谷入口地区发育了4级黄河阶地,阶地上普遍堆积了厚层黄土-古土壤系列,这为阶地测年提供了方便,古地磁测年、黄土-古土壤定年及热释光测年表明阶地T2,T3,T4分别形成于0.129,0.625,0.865Ma前,阶地的形成标志着0.865Ma以来黄... 黄河三门峡峡谷入口地区发育了4级黄河阶地,阶地上普遍堆积了厚层黄土-古土壤系列,这为阶地测年提供了方便,古地磁测年、黄土-古土壤定年及热释光测年表明阶地T2,T3,T4分别形成于0.129,0.625,0.865Ma前,阶地的形成标志着0.865Ma以来黄河在该区先后进行了4次强烈的下切过程,黄河东流入海的格局最迟在0.865Ma前就已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阶地 三门峡 入海 黄土-古土壤 年代 古地磁测年 堆积 定年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面抬升证据讨论 被引量:43
6
作者 潘保田 李吉均 李炳元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0-111,共12页
当前学术界在青藏高原地面何时达到现代高度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同观点 ,概括起来主要有 3种 :14Ma前已达到高于现代的最大高度 ,8Ma前已达到或超过现代高度 ,距今 3.4 Ma来分阶段强烈上升并逐步达到现代高度 .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意见分... 当前学术界在青藏高原地面何时达到现代高度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同观点 ,概括起来主要有 3种 :14Ma前已达到高于现代的最大高度 ,8Ma前已达到或超过现代高度 ,距今 3.4 Ma来分阶段强烈上升并逐步达到现代高度 .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意见分歧 ,除高原面积广阔、研究程度不深和覆盖面不够的原因外 ,不同研究者所使用研究方法和证据的差异也是重要因素 .在分析了各种证据对高原地面上升的记录机理后 ,我们认为夷平面、河流阶地、山麓相砾岩和高原周围盆地物质堆积速率等证据较准确地记录了高原的地面抬升 ,今后必须加强这类证据的研究 ;断层活动、地层褶皱、火山喷发、岩体热演化、生物演化、气候变化等记录不是高原地面抬升的直接证据 ,但可以作为推断高原隆升的辅助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抬升证据 青藏原高 地貌
下载PDF
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Ⅲ.青藏高原隆起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94
7
作者 潘保田 李吉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新生代出现的几次重大气候变化事件与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几次强烈构造运动在发生年代上的良好对应关系表明两者存在紧密的联系.或许正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了气候的巨大变化和现代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加强.高大的高原对大气系统有... 新生代出现的几次重大气候变化事件与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几次强烈构造运动在发生年代上的良好对应关系表明两者存在紧密的联系.或许正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了气候的巨大变化和现代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加强.高大的高原对大气系统有两个重要影响,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它们在亚洲冬季形成蒙古高压、夏季形成印度低压,从而导致东亚季风出现.青藏高原越高,其对大气的作用越显著,形成的蒙古高压、印度低压和东亚季风越强大.因此,东亚季风的形成和加强是青藏高原隆起的结果.东亚季风的加强和高原动力作用使西风带波动增加,造成冰期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侵、气候波动变大.青藏高原抬升和季风造成的化学风化增强还使大气CO2含量降低、气候变冷.因此,青藏高原隆起是控制新生代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隆起 驱动机 放大器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部季风演化的黄土沉积记录 被引量:54
8
作者 潘保田 王建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2-335,共4页
对青藏高原东部甘孜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地层的磁化率、粒度、CaCO3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等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部冬、夏季风分别经历了5次和6次较为强大的时期;其演化阶段基本可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 对青藏高原东部甘孜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地层的磁化率、粒度、CaCO3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等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部冬、夏季风分别经历了5次和6次较为强大的时期;其演化阶段基本可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SPECMAP)对比。与同期印度洋季风强度变化存在极高的一致性(特别是在氧同位素阶段3)。我们认为,全球冰量变化可能不是控制青藏高原季风演化的决定因素,而其它因素如太阳辐射变化及高原下垫面状况对高原季风演化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季风 黄土沉积 末次间冰期 古气候
下载PDF
青海高原东部三万年来自然环境变迁的序列与幅度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潘保田 徐叔鹰 +2 位作者 陈发虎 曹继秀 张宇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21,共8页
本文在野外考察和室内样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风沙堆积、冰缘现象、冰川遗迹、湖泊演化、孢粉分析和古土壤等的研究,将青海高原东部三万年来的自然环境变迁划分了八个阶段:末次冰盛期早期(30000-23000a.B.P)、末次冰盛期(23000-14000a.B... 本文在野外考察和室内样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风沙堆积、冰缘现象、冰川遗迹、湖泊演化、孢粉分析和古土壤等的研究,将青海高原东部三万年来的自然环境变迁划分了八个阶段:末次冰盛期早期(30000-23000a.B.P)、末次冰盛期(23000-14000a.B.P)、晚冰期(14000-12000a.B.P)、早全新世温暖期(12000-8500a.B.P)、早全新世寒冷期(8500-7000a.B.P)、中全新世高温期(7000-3500a.B.P)、新冰期(3500-2500a.B.P)和晚全新世温和期(2500a.B.P以后):并恢复了各期年平均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自然环境变迁 序列 幅度
下载PDF
黄河中游的地貌与地文期问题 被引量:37
10
作者 潘保田 李吉均 曹继秀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上起积石峡下至三门峡的黄河中游地区在晚新生代期间发育了一级夷平面、一级剥蚀面和七级河流阶地。夷平面形成于2.4Ma以前的晚第三纪,剥蚀面形成于2.4~1.8MaB.P的第四纪初期;黄河的七级阶地分别是开始于1300、... 上起积石峡下至三门峡的黄河中游地区在晚新生代期间发育了一级夷平面、一级剥蚀面和七级河流阶地。夷平面形成于2.4Ma以前的晚第三纪,剥蚀面形成于2.4~1.8MaB.P的第四纪初期;黄河的七级阶地分别是开始于1300、1100、780、590、140、50、10kaB.P的河流下切形成的,其原因在于构造的脉动式上升。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将每一地貌面形成的时期定义为一个地文期,它与其后因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形切割或河流下切构成一个地文期旋回。在晚新生代黄河中游至少存在九个地文期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平面 阶地 地文期 黄河 地貌
下载PDF
兰州地区1.0Ma黄河阶地的发现和0.8Ma阶地形成时代的重新厘定 被引量:24
11
作者 潘保田 苏怀 +3 位作者 胡春生 胡小飞 周天 李吉均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1-1418,共8页
通过对阶地砾石层上覆风成黄土的地层分析及其磁性地层学研究,在兰州地区墩洼山黄河阶地和五一山黄河阶地之间发现了一级新的阶地,其形成时代为1.0 Ma BP,记录了兰州地区在这一时期发生的黄河强烈下切事件.对黄河第四级阶地(T4)上五... 通过对阶地砾石层上覆风成黄土的地层分析及其磁性地层学研究,在兰州地区墩洼山黄河阶地和五一山黄河阶地之间发现了一级新的阶地,其形成时代为1.0 Ma BP,记录了兰州地区在这一时期发生的黄河强烈下切事件.对黄河第四级阶地(T4)上五一山和枣树沟两个黄土剖面的光释光(OSL)和古地磁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兰州地区黄河T4阶地的形成时代不是以前所认为的0.6 Ma BP,而是0.86 Ma BP,从而解决了地貌学界对兰州地区是否存在形成时代为0.8 Ma BP左右阶地的长期疑问.兰州地区黄河1.0 Ma BP新阶地的发现和T4阶地形成时代的重新厘定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黄河 阶地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15万年来的多年冻土演化 被引量:26
12
作者 潘保田 陈发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青藏高原东北部最近15万年中至少存在4次多年冻土强烈扩展时期。第一次发生在140kaBP的倒数第二次冰期,各地广泛发育冰楔;第二次发生在末次冰期早期(80~53kaBP),若尔盖盆地发育融冻扰曲;第三次发生在27~2... 青藏高原东北部最近15万年中至少存在4次多年冻土强烈扩展时期。第一次发生在140kaBP的倒数第二次冰期,各地广泛发育冰楔;第二次发生在末次冰期早期(80~53kaBP),若尔盖盆地发育融冻扰曲;第三次发生在27~23kaBP,高原东北缘出现冰楔;第四次发生在21~10kaBP,巴颜喀拉山以南地区和若尔盖盆地发育冰楔,黄河源、共和及青海湖周围出现原生砂楔。不考虑构造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冻土演化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渭河上游陇西段河流阶地的形成时代及其成因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保田 刘小丰 +2 位作者 高红山 王勇 李吉均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63-1068,共6页
野外考察发现渭河在其上游陇西县城附近共发育了七级河流阶地,阶地都具有砾石层和河漫滩组成的二元相结构,并且上覆不同厚度的黄土地层.应用古地磁、OSL、14C和黄土-古土壤序列等定年方法,初步确定了各级阶地的形成时代.同时根据阶地的... 野外考察发现渭河在其上游陇西县城附近共发育了七级河流阶地,阶地都具有砾石层和河漫滩组成的二元相结构,并且上覆不同厚度的黄土地层.应用古地磁、OSL、14C和黄土-古土壤序列等定年方法,初步确定了各级阶地的形成时代.同时根据阶地的沉积特征和年代数据的分析,发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共同控制着该区渭河阶地的形成,构造抬升为河流提供了下切空间,气候变化则控制着渭河侧蚀堆积和下切过程,河流加积作用一般发生在冰期,而下切过程发生在从冰期向间冰期转型时期.另外通过阶地形成年代和拔河高度的线性分析,得到了870ka以来该区渭河平均下切速率为0.2m/ka,与区域其他河流下切速率有所不同,可能反映了秦岭造山带更新世期间构造活动的时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层 河流阶地 气候变化 渭河上游
下载PDF
化隆盆地地貌演化与黄河发育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潘保田 李吉均 +1 位作者 曹继秀 陈发虎 《山地研究》 CSCD 1996年第3期153-158,共6页
黄河上游的化隆盆地在第三纪期间为古湖占据.上新世晚期古湖开始缩小,约1.1MaBP时消失,从而导致黄河在化隆盆地的出现.化隆盆地演化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始于上新世中期,以后经多次快速构造抬升,以1.1和0.8M... 黄河上游的化隆盆地在第三纪期间为古湖占据.上新世晚期古湖开始缩小,约1.1MaBP时消失,从而导致黄河在化隆盆地的出现.化隆盆地演化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始于上新世中期,以后经多次快速构造抬升,以1.1和0.8MaBP的抬升最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发育 构造隆升 化隆盆地 地貌演化
下载PDF
河西经济带建设在大西北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保田 石生仁 朱俊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文论述了建设河西经济带对开发大西北,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缩小东西部差异,减轻人口压力及发展边境贸易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河西经济带 西北开发 区域经济 中国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最近两次冰期降温幅度的初步估算 被引量:7
16
作者 潘保田 邬光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24,共8页
基于冰楔假型和原生沙楔证据,青藏高原东北部倒数第二次冰期的气温比现在低12℃以上,末次冰期最盛期低11℃以上.高原上冰期的降温幅度明显大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因此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的放大作用在其本身也有表现.青藏高原冰期降... 基于冰楔假型和原生沙楔证据,青藏高原东北部倒数第二次冰期的气温比现在低12℃以上,末次冰期最盛期低11℃以上.高原上冰期的降温幅度明显大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因此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的放大作用在其本身也有表现.青藏高原冰期降温幅度增大的原因可能主要在于冰期中冰川与荒漠面积增加导致的地面反射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更新世 降温幅度 古气候
下载PDF
以科技创新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兰州大学科研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保田 李万里 徐鹏彬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8-121,共4页
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要依靠学科搭建平台,依靠平台培育团队,依靠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依靠重大项目提升平台和学科层次.兰州大学在2007年1月召开的"科技与社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实现科技创新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要... 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要依靠学科搭建平台,依靠平台培育团队,依靠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依靠重大项目提升平台和学科层次.兰州大学在2007年1月召开的"科技与社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实现科技创新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要建设一些对全局和科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争创国内外一流学科;要充分凝炼并发挥特色和优势,实现以特色求创新;要加大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组建科技创新团队;要打造有特色的重点科研基地,以科技创新提升科研水平,实现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平台 创新团队 研究基地 科技创新
下载PDF
贵德盆地地貌演化与黄河上游发育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潘保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3-50,共8页
贵德盆地是黄河上游所流串的重要新生代断陷盆地之一,早第三纪开始呈现堆积洼地形态;晚第三纪是其发育的鼎盛时期,其内的水体与共和、兴海、青海湖和西宁等盆地的水体相连,构成一浩瀚的“青东古湖”,堆积了上千米厚的含三趾马(Hip... 贵德盆地是黄河上游所流串的重要新生代断陷盆地之一,早第三纪开始呈现堆积洼地形态;晚第三纪是其发育的鼎盛时期,其内的水体与共和、兴海、青海湖和西宁等盆地的水体相连,构成一浩瀚的“青东古湖”,堆积了上千米厚的含三趾马(Hipparionsp)等动物化石的贵德群。早、中更新世,盆地有所收缩,但仍为河湖环境。大约14×104年前开始的构造运动使盆地抬升,黄河在这里出现,自那以来黄河累计下切了900-10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发育 盆地演化 贵德盆地
下载PDF
创新高等理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被引量:13
19
作者 潘保田 郭明宙 乔振峰 《高等理科教育》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高等理科教育是培养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是为基础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后备人才的主渠道。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本文通过梳理高等理科教育国内外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围绕我国高等理科教... 高等理科教育是培养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是为基础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后备人才的主渠道。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本文通过梳理高等理科教育国内外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围绕我国高等理科教育急需解决的顶层设计、体系建设、专业革新、过程优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加快构建高水平的高等理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理科教育 战略 培养目标 因材施教
下载PDF
新时代 新要求 新征程 全面提升高等理科教育水平 被引量:7
20
作者 潘保田 《高等理科教育》 2019年第5期3-7,共5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常务理事、理事单位代表:大家好!这次大会选举我担任第六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衷心感谢各位代表、各位理事对我本人以及兰州大学的充分信任。上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领导...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常务理事、理事单位代表:大家好!这次大会选举我担任第六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衷心感谢各位代表、各位理事对我本人以及兰州大学的充分信任。上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领导的讲话对新一届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具体方向,使我们对专业委员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科教育 兰州大学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新征程 全面提升 高等教育司 明确要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