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5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潘文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因的认识 被引量:6
1
作者 康开彪 牛崇信 潘文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8期22-23,共2页
潘文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多样,发病多与肾、脾、肝关系密切,多由肾精不足,冲任乏源;脾肾阳虚,痰湿内生;肝气郁结,化火化热;加之痰湿体质所致。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因 潘文
下载PDF
潘文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机的认识 被引量:9
2
作者 康开彪 李淑玲 +2 位作者 陈毓庆 王磊 潘文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11期44-46,共3页
潘文教授认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者多由肾虚、脾虚所致,实者多由瘀血、痰湿、肝郁所致,临床单纯表现为实证或虚证者较少,往往二者兼夹致病。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机 潘文
全文增补中
澳大利亚昆士兰:发掘惊艳之美 专访澳大利亚昆士兰旅游及活动推广局大中华区局长潘文博士
3
作者 潘文 《旅游世界》 2016年第2期108-109,共2页
Q:请您分享下,近年来到昆士兰最推荐的经典路线?A:如果强调"经典"的话,我会推荐沿着昆士兰的海岸线旅行,把黄金海岸-布里斯班-圣灵群岛-阳光海岸/费沙海岸-凯恩斯这些著名的目的地串联起来,从北向南或者反之从南向北都可以。建议... Q:请您分享下,近年来到昆士兰最推荐的经典路线?A:如果强调"经典"的话,我会推荐沿着昆士兰的海岸线旅行,把黄金海岸-布里斯班-圣灵群岛-阳光海岸/费沙海岸-凯恩斯这些著名的目的地串联起来,从北向南或者反之从南向北都可以。建议时间为10-12天或更长。上述每一个目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北部的凯恩斯大堡礁地区拥有两处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昆士兰 大中华区 黄金海岸 活动推广 世界自然遗产 布里斯班 北都 文博士 市场推广 日至
下载PDF
潘文国画作品欣赏
4
作者 潘文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下载PDF
基于混合消能减震技术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5
作者 蔡正 潘文 +2 位作者 周强 Ghafar Wahab Abdul 杨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8-300,共13页
以某非对称双塔连体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选取与建筑所在场地相匹配的地震波作为激励,通过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混合消能减震连体结构在各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消能减震效果,探讨了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B... 以某非对称双塔连体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选取与建筑所在场地相匹配的地震波作为激励,通过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混合消能减震连体结构在各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消能减震效果,探讨了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BRB)与黏滞阻尼悬臂桁架的位置变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同时对结构进行了全面的抗震性能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连体结构中、上部的加强层中布设阻尼器时,结构具有更佳的减震效果;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BRB与黏滞阻尼悬臂桁架耗能阶段不同且具有不同的耗能效率,混合消能减震技术可以综合不同类型阻尼器的优势作用,使连体结构具有更全面的抗震性能。在控制变形方面,其能够降低连体结构的扭转效应和层间位移角;在构件耗能方面,其减轻了主体构件进入塑性的程度,降低了结构主要受力构件的应力水平。将为混合消能减震技术在连体超高层结构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结构 混合减震 时程分析 耗能机制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考虑周期折减的结构弹性时程分析调整方法
6
作者 吴克川 陶忠 +3 位作者 潘文 兰香 余文正 张龙飞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8-556,583,共10页
针对结构弹性时程分析时无法考虑周期折减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比结构时程分析的过程中,地震波的选取是否考虑周期折减的差异,提出采用增大系数放大时程分析法输入地震波有效峰值加速度以及地震响应;考虑弹性时程分析过程中,周期折减... 针对结构弹性时程分析时无法考虑周期折减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比结构时程分析的过程中,地震波的选取是否考虑周期折减的差异,提出采用增大系数放大时程分析法输入地震波有效峰值加速度以及地震响应;考虑弹性时程分析过程中,周期折减对结构地震作用的增大效应。理论分析增大系数取值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单自由度体系对比两种调整方法的效果及差异,采用实际算例以验证所提出弹性时程分析中考虑周期折减调整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增大系数的取值与周期折减系数、结构自振周期及场地特征周期等因素有关;对于单自由度体系,两种调整方法具有完全相同的调整效果;按文章提出方法考虑周期折减的算例结构,弹性时程分析所得各楼层地震剪力及层间位移角与考虑周期折减的反应谱(CQC)计算结果均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时程分析 周期折减 增大系数 反应谱 地震波调整
下载PDF
桩基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郑海源 缪易辰 +3 位作者 潘文 白恺霖 陈康亮 朱豪伟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期4-10,共7页
桩基础虽然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深基础形式,但桩基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工程质量往往不容易控制,一旦质量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用恰当的检测技术对桩基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桩基检测方... 桩基础虽然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深基础形式,但桩基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工程质量往往不容易控制,一旦质量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用恰当的检测技术对桩基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桩基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开展研究,综合国内外应用广泛的桩基检测技术发展动态,对桩身完整性、桩基承载力与强度、新型桩基检测技术与机器学习三方面展开讨论。研究表明:尽管传统的桩基检测方法仍是实际工程中最常用的检测技术,但已逐渐无法满足当下对桩基工程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的要求。相比常规的单一检测方法,适用性更强的新型桩基检测技术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桩基的真实情况。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桩基检测技术也朝着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下载PDF
绝热-近等温压缩空气耦合储能过程热压匹配规律
8
作者 潘文 令兰宁 +4 位作者 李瑞雄 王海洋 陶瑞 金鹏 王焕然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25-3434,共10页
利用液体活塞机构强化储能过程压缩空气与环境的热量传递,可以有效降低压缩热耗散,提升储能过程电能向空气压力势能的转换效率。考虑到绝热压缩与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优势,本工作将近等温压缩与绝热压缩方式进行合理融合提出了复合压... 利用液体活塞机构强化储能过程压缩空气与环境的热量传递,可以有效降低压缩热耗散,提升储能过程电能向空气压力势能的转换效率。考虑到绝热压缩与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优势,本工作将近等温压缩与绝热压缩方式进行合理融合提出了复合压缩空气储能,通过建立不同压缩空气方式的热力计算模型,深入分析了绝热压缩与近等温压缩耦合作用下的高效储能特征,澄清了近等温压缩对储能系统高效运行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压缩空气储能过程的㶲效率高于传统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同时,近等温压缩空气对复合压缩空气储能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即变压排气液体活塞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㶲效率比恒压排气高3%,且变排气压工况下能够更好适应储气室内压力的变化,弱化储气室充气过程的温度效应;近等温压缩空气过程增加喷淋能够使㶲效率提升3.3%,且不同时段喷淋对液体活塞近等温压缩空气效能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塞 复合压缩 空气储能 喷淋 恒压与变压排气
下载PDF
我国棱果花天然主要分布区叶片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斌 易礼江 +4 位作者 林子湛 陈新宇 廖焕琴 潘文 杨会肖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80,共8页
为了解棱果花(Barthea barthei)种质资源叶片表型的多样性,对棱果花6个种群的139株的叶片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棱果花种群间和个体间的叶片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为0.14~0.84,平均为0... 为了解棱果花(Barthea barthei)种质资源叶片表型的多样性,对棱果花6个种群的139株的叶片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棱果花种群间和个体间的叶片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为0.14~0.84,平均为0.32,说明棱果花叶片性状变异较大。叶面积、叶周长与叶长间的相关系数为0.75~0.99。叶片性状可提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8%,其中叶片的面积、周长、宽度、长/宽和叶形是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将139株棱果花分为6组,第Ⅰ组包含34株材料,第Ⅱ组7株,第Ⅲ组1株,第Ⅳ组15株,第Ⅴ组37株和第Ⅵ组45株,说明来自不同种群的棱果花植株分散在不同的组中,棱果花叶片表型与来源无显著关系。因此,棱果花叶片表型多样性丰富,其中种群间和单株间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可为棱果花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果花 种质资源 叶片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述评
10
作者 潘文 王强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44-46,51,共4页
以土地利用为代表的人类活动是促进或减缓土壤侵蚀的活跃因素。土地利用的方式和强度不同会影响土壤的抗蚀性进而影响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本文论述了从土壤侵蚀的重要环节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变化对土壤抗蚀性、土壤侵蚀强度和广度... 以土地利用为代表的人类活动是促进或减缓土壤侵蚀的活跃因素。土地利用的方式和强度不同会影响土壤的抗蚀性进而影响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本文论述了从土壤侵蚀的重要环节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变化对土壤抗蚀性、土壤侵蚀强度和广度的的影响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在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当前研究趋势,指出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方面亟待强化的研究问题,以期为土壤侵蚀防治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土地利用强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予以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侵蚀 土壤抗蚀性 人类活动
下载PDF
HATO-AP复合物点火燃烧特性
11
作者 冯博 冯晓军 +4 位作者 张坤 薛乐星 潘文 陶俊 王晓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0-176,共7页
采用干混法和溶剂-非溶剂重结晶法分别制备了1,1’-二羟基-5,5’-联四唑二羟胺盐(HATO)和高氯酸铵(AP)的混合物和复合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国军标方法分析了HATO、AP、HATO+AP混合物以及HATO-AP复合物的微观形貌和机械感度,并... 采用干混法和溶剂-非溶剂重结晶法分别制备了1,1’-二羟基-5,5’-联四唑二羟胺盐(HATO)和高氯酸铵(AP)的混合物和复合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国军标方法分析了HATO、AP、HATO+AP混合物以及HATO-AP复合物的微观形貌和机械感度,并试验对比了它们的点火和燃烧压力特性,结合热重-质谱(TG-MS)分析结果讨论了HATO-AP复合物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HATO-AP复合物中可能存在HATO和AP共晶、混晶或者相互包覆的情况,使其机械感度相比HATO+AP混合物大幅降低。HATO的燃烧压力峰值和压力上升速率均远高于AP,而HATO-AP复合物能够消除AP的不利影响,使其燃烧压力峰值比HATO提高17.3%。由于HATO-AP复合物实现了2种材料在更小的微观尺度上良好接触,复合物中HATO与AP两分子趋向于直接反应,反应过程中N元素可能直接通过反应生成NH3、HCN、NO或者其它NOx,而反应过程不再有N2生成,复合物反应历程的改变可能导致其具有不同的燃烧压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羟基-5 5’-联四唑二羟胺盐(HATO) 复合物 燃烧 反应特性 重结晶
下载PDF
不同类型养分对棱果花苗期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
12
作者 杨晓慧 桑贤东 +6 位作者 杨会肖 廖焕琴 林晓莹 陈新宇 潘文 张卫华 徐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15-126,共12页
【目的】棱果花是我国特有的野牡丹科棱果花属灌木,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然而,棱果花主要分布于野外,其人工栽培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大大限制了其作为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潜力。通过比较不同养分类型、不同施加浓度对棱果花幼苗生长和... 【目的】棱果花是我国特有的野牡丹科棱果花属灌木,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然而,棱果花主要分布于野外,其人工栽培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大大限制了其作为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潜力。通过比较不同养分类型、不同施加浓度对棱果花幼苗生长和根系指标的影响,确定影响棱果花苗期生长的主要养分用量,旨在为棱果花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棱果花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移栽至黄心土为栽培基质的育苗杯中培养3个月后,分别施加6种N素养分(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普通复合肥、尿素、长效控施肥)、3种施用量(0.7、1.4、2.8 mg/株),每月测定棱果花的苗高、叶绿素含量,试验结束时测定棱果花根系指标。【结果】养分类型与施用量对棱果花幼苗早期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以2.8 mg/株天冬氨酸处理(T9)棱果花幼苗1个月后苗高增量最大、达5.18(±0.13)cm,4~5个月后增量变小;1.4 mg/株丙氨酸处理(T5)的苗木前2个月苗高增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而第4、第5个月后苗高增量显著高于对照;2.8 mg/株长效控释肥处理(T18)的苗高增量在第4、5个月后最大;1.4 mg/株尿素(T14)、2.8 mg/株天冬氨酸(T9)、2.8 mg/株尿素(T15)处理的根生物量最大,分别为0.71(±0.40)、0.65(±0.21)、0.64(±0.24)g;T9处理下直径≤2 mm的根表面积为273.63 c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以苗高、直径≤2 mm的根表面积为筛选指标,适合棱果花早期生长的养分类型为天冬氨酸,施用量为2.8 m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果花 组培苗 生长指标 叶绿素含量 养分管理 根系发育
下载PDF
基于弹性振动和深度学习的变压器状态识别
13
作者 马裕超 汪欣 +2 位作者 周文晋 王旭 潘文 《信息技术》 2024年第4期126-130,136,共6页
针对当前传统的变压器状态识别算法需要人工干预的问题,研究了一种能够自动提取特征并分类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该算法通过3层卷积池化层自动提取信号特征,并通过全连接层展为一维矢量,最终通过Softmax层进行分类。鉴于弹性振动信... 针对当前传统的变压器状态识别算法需要人工干预的问题,研究了一种能够自动提取特征并分类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该算法通过3层卷积池化层自动提取信号特征,并通过全连接层展为一维矢量,最终通过Softmax层进行分类。鉴于弹性振动信号抗干扰能力较强,选择弹性振动信号作为信号处理研究对象,运用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弹性振动的方法对变压器状态进行识别,并通过采集500kV变压器的弹性振动信号获取的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准确率优于BP、SVM和SAE算法,能对变压器的不同状态实现自动有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状态识别 深度学习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下载PDF
可压缩超弹橡胶隔震支座压剪大变形的双非线性理论和应用研究
14
作者 杨静 潘文 +2 位作者 苏何先 王道航 蔡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37-248,共12页
受到钢板的高强度约束,橡胶隔震支座中橡胶不可压缩性假设并不符合实际。该文基于单层橡胶压、弯理论,采用解析法将橡胶材料的可压缩变量K引入其约束方程中,结合实际工程判断虚宗量贝塞尔函数的稳定性,求解本构方程,得到隔震支座压、弯... 受到钢板的高强度约束,橡胶隔震支座中橡胶不可压缩性假设并不符合实际。该文基于单层橡胶压、弯理论,采用解析法将橡胶材料的可压缩变量K引入其约束方程中,结合实际工程判断虚宗量贝塞尔函数的稳定性,求解本构方程,得到隔震支座压、弯状态下等效弹模Ec和等效抗弯刚度(EI)_(eff)及内部各点应力p解析式,并比较分析考虑橡胶可压缩的必要性及橡胶材料参数K,G及支座几何形状系数S_(1)对以上结果的影响;再将隔震支座等效为符合GAs,(EI)_(eff)的均质体,基于Haringx压剪作用下隔震支座内力与变形的理论,开展与理论对应的足尺寸的隔震支座的压剪试验,结合试验,得出支座每个受力状态的G-γ,F_(H)-γ的理论与试验曲线均吻合较好,解决了压剪状态下隔震支座大剪切变形的几何、材料双非线性问题。基于以上结论,得出压剪隔震支座内力和变形分布,及支座随着轴压增加,力与变形呈非线性增长的趋势,其附加倾覆弯矩M增加较大,应力随轴压的变化也较明显;最后,设计了由支座内部局部应力反演宏观力和变形的监测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隔震支座 橡胶体积模量 剪切模量 超弹性本构方程 虚宗量贝塞尔方程 几何、材料非线性
下载PDF
硼镁铁精粉的烧结性能试验及工业应用
15
作者 王春来 潘文 +2 位作者 辛越 杨志宇 贺道山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了拓展可用铁矿资源的来源途径,本文对一种含硼、镁的铁矿资源(丹东硼镁铁精粉)的烧结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开展相关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硼镁铁精粉的同化性能与杨迪粉接近,液相流动性能与PB粉接近;在现有烧结原料和工艺条件下,硼... 为了拓展可用铁矿资源的来源途径,本文对一种含硼、镁的铁矿资源(丹东硼镁铁精粉)的烧结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开展相关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硼镁铁精粉的同化性能与杨迪粉接近,液相流动性能与PB粉接近;在现有烧结原料和工艺条件下,硼镁铁精粉等比例替代地方磁精粉,有利于提高烧结矿的成品率,降低固体燃料消耗,改善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该铁精粉配比低于10%对提高烧结机利用系数和烧结矿转鼓强度有利,高于10%对上述两个指标有负面影响。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配加3%的硼镁铁精粉后,烧结矿的全铁品位略有降低,烧结矿中B_(2)O_(3)质量分数增加,达到0.56%;烧结矿的粒度组成得到优化,(5,10)mm和≤5 mm的粒级占比分别降低0.79%和1.29%,>40 mm的粒级占比增加3.01%;烧结机利用系数由1.60 t/(m^(2)·h)提高到1.62 t/(m^(2)·h),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2.22个百分点,低温还原粉化指数(>3.15 mm)由58.80%上升至60.29%,烧结矿产、质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精粉 烧结性能 同化性 液相流动性 低温还原粉化率
原文传递
红锥优树无性系群体表型变异研究及综合选择
16
作者 李娜 杨袁木 +5 位作者 徐放 陈新宇 李子玥 魏瑞研 潘文 张卫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84,共12页
【目的】揭示红锥优树无性系群体表型变异水平,为优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确定育种群体。【方法】测定红锥226个优树无性系生长、形质和材性共15个表型性状指标,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布... 【目的】揭示红锥优树无性系群体表型变异水平,为优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确定育种群体。【方法】测定红锥226个优树无性系生长、形质和材性共15个表型性状指标,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等方法对红锥优树无性系群体表型性状进行多种比较分析和综合选择,为红锥良种再选育和定向培育提供依据。【结果】红锥优树无性系间的变异系数范围为5%~41%。树干通直度的变异系数最大(41%),纤维素的变异系数最小(5%)。除微纤丝角外,红锥优树无性系各表型性状存在显著(P<0.01)或极显著(P<0.001)差异。且无性系14个指标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254~0.764,其中树高、胸径的重复力达0.7以上,属于中高水平遗传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树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系,树干通直度与胸径、枝下高和树高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与东西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微纤丝角和木材基本密度分别与纤维长度、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纤维宽度与木材基本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间相关性较强,可考虑联合选择。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2%,保留了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对红锥生长性状影响较大,第二、三主成分对材性性状影响较大,树高、冠幅、纤维长宽比、木质素4个性状是引起红锥表型差异大的主导因子。依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对无性系进行评价筛选,以10%为入选率,筛选出22个无性系,入选无性系树高、胸径、东西冠幅和南北冠幅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0.35%、24.49%、11.17%和16.41%。【结论】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利用生长性状初选出22个优良无性系,为红锥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可作为下一代育种群体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优树无性系 表型多样性 综合选择
下载PDF
防屈曲支撑外伸连接段破坏失效机理及试验研究
17
作者 吴克川 陶忠 +4 位作者 潘文 戴必辉 兰香 余文正 张龙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9,共9页
防屈曲支撑(BRB)外伸连接段的稳定控制是保证其正常发挥耗能作用的关键。基于已有试验中出现的BRB外伸段破坏形式及特征,分析BRB外伸连接段的失稳破坏过程及破坏失效机理,研究不同失效模式下外伸连接段失稳破坏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改善... 防屈曲支撑(BRB)外伸连接段的稳定控制是保证其正常发挥耗能作用的关键。基于已有试验中出现的BRB外伸段破坏形式及特征,分析BRB外伸连接段的失稳破坏过程及破坏失效机理,研究不同失效模式下外伸连接段失稳破坏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改善外伸连接段稳定性能的端部构造形式。基于理论分析推导不同失效模式下相应外围约束单元与外伸连接段控制截面上的轴力与弯矩计算公式,建立不同失效模式下外伸连接段的稳定分析模型,并通过拟静力试验验证所提出端部构造形式的合理性及稳定分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BRB外伸连接段的失稳破坏为约束单元或外伸段控制截面上的压弯作用效应超过其极限承载力;外伸段的稳定性与支撑端部转角变形的大小密切相关,且BRB耗能单元的高阶多波屈曲变形是引起支撑端部转动变形的直接原因;满足稳定设计准则条件下,减小外伸段长度及耗能单元与约束单元间的间隙值,增加约束过渡段长度,可进一步提高外伸段工作性能的稳定性;符合外伸段稳定条件及端部构造形式的3根BRB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外伸段的失稳破坏,其外伸段控制截面上的压弯作用效应均处于弹性范围内。研究为BRB外伸连接段的稳定设计及相应的稳定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 外伸连接段 失稳破坏 拟静力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