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迈克尔·卡米尔的三重目光:“边缘”视角下的中世纪艺术史 |
潘桑柔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波斯细密画中的“欧洲风”:16—17世纪欧洲绘画在西亚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
潘桑柔
|
《美术大观》
|
2024 |
0 |
|
3
|
对话策展人:学术转化为艺术——《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独家解读 |
潘桑柔
李军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18 |
3
|
|
4
|
艺术史的《变形记》——李军教授谈“跨媒介艺术史” |
李军
潘桑柔
|
《美术大观》
|
2023 |
3
|
|
5
|
传统与视觉的维度——评罗兰·雷希特《信仰与观看:哥特式大教堂艺术》 |
潘桑柔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17 |
2
|
|
6
|
描绘东方世界的三重视角——《考卡雷利抄本》“东方影响”问题新探 |
潘桑柔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19 |
1
|
|
7
|
“肉体之爱”与“精神之爱”-《考卡雷利抄本》与13-14世纪意大利北部地区爱神形象的流变 |
潘桑柔
|
《美术大观》
|
2021 |
1
|
|
8
|
观形求神——试析《人物志》的美学维度 |
潘桑柔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21 |
1
|
|
9
|
分裂的天堂:14世纪《史集》文本与图像中的“伊赖姆城” |
潘桑柔
|
《美术大观》
|
2023 |
0 |
|
10
|
“墙壁上的劳动”:一种被神话化的媒介(上) |
潘桑柔
|
《油画艺术》
|
2017 |
0 |
|
11
|
青金石与“中国风”——13世纪至14世纪西亚和中国陶瓷中的蓝色趣味 |
潘桑柔
|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跨界的图像:“科学与艺术中的图像与符号”学术工作坊 |
潘桑柔
|
《艺术工作》
CSSCI
|
2024 |
0 |
|
13
|
迈克尔·卡米尔的后现代态度:中世纪艺术及其历史的回归 |
潘桑柔
|
《世界美术》
|
2024 |
0 |
|
14
|
“无”与“有”的相遇:《史集·印度、信德与克什米尔史》山水与涅槃主题插图再研究 |
潘桑柔
|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5
|
页边上的蒙古人——巴杰罗国家博物馆藏《考卡雷利抄本》新探 |
潘桑柔
|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
2019 |
1
|
|
16
|
吉尔派克教堂“绿人”雕刻研究 |
潘桑柔
|
《世界美术》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7
|
“空白恐惧”的另一面:伊斯兰艺术与“虚空”的威胁 |
潘桑柔
|
《世界美术》
|
2023 |
0 |
|
18
|
《无题》 |
潘桑柔
李军
陈洁
刘庆和
邓元初
边凯
陈平
刘荣
邱挺
叶江
刘小东
杨山河
周吉荣
王希民
武艺
司康
叶南
高美琳
邱志杰
张梓倩
王沂
胡海涛
宋协伟
靳军
韩涛
常志纲
谢雨帆
王环宇
王文栋
王子耕
周宇舫
|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