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立统一中的和谐尘世之思--解析《荷塘月色》中的哲理 被引量:2
1
作者 潘正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荷塘月色》其实不是大家所公认的一般意义上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是借月下荷塘所悟之道,来说一个人生哲理:人活于尘世,应该像荷与淤泥共存却又不失高洁一样,保持内心的安宁和自由,精神的超脱;不是去逃避尘世的纷扰,而是要立于尘世而... 《荷塘月色》其实不是大家所公认的一般意义上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是借月下荷塘所悟之道,来说一个人生哲理:人活于尘世,应该像荷与淤泥共存却又不失高洁一样,保持内心的安宁和自由,精神的超脱;不是去逃避尘世的纷扰,而是要立于尘世而不为尘世所困,从而达到内心的和谐。因此,这是一篇哲理散文,或者说是散文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塘月色》 对立统一 和谐 哲理
下载PDF
高中语文学科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正文 《浙江考试》 2023年第8期25-31,共7页
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内涵进行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近几年语文高考全国卷的命题实践,指出其主要考查项目为作品的语言表达、艺术形象、内涵意蕴、构思与艺术手法、创作意图等,对综合性、主观性、创造性的重视是近年命题的重要原... 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内涵进行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近几年语文高考全国卷的命题实践,指出其主要考查项目为作品的语言表达、艺术形象、内涵意蕴、构思与艺术手法、创作意图等,对综合性、主观性、创造性的重视是近年命题的重要原则。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高考 审美鉴赏与创造 素养考查
原文传递
《再别康桥》的情感基调
3
作者 潘正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49,共6页
研究界与中学语文教学界普遍认为,《再别康桥》的情感基调是“潇洒”“洒脱”“飘逸”的,认为“淡化离愁”是本诗的诗美核心。本文通过意象考析、语义考辨、文本内在逻辑等方面的考察,认为此诗的情感基调是“生怕情多累美人”式的“多情... 研究界与中学语文教学界普遍认为,《再别康桥》的情感基调是“潇洒”“洒脱”“飘逸”的,认为“淡化离愁”是本诗的诗美核心。本文通过意象考析、语义考辨、文本内在逻辑等方面的考察,认为此诗的情感基调是“生怕情多累美人”式的“多情”:“我”把悲伤留给自己,绝不惊扰“你”的安宁,不让“你”为离别而伤心。对于告别对象无尽的情感“呵护”,才是本诗的美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别康桥》 情感基调 主题
下载PDF
从2023年高考作文谈“教—学—评”一体的写作教学
4
作者 潘正文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33期81-85,共5页
结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实施以来的作文趋向,通过对2023年高考作文的分析,提出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为目标,以“教—学—评”一体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语言品质的方案,主张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为一,通过日积月... 结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实施以来的作文趋向,通过对2023年高考作文的分析,提出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为目标,以“教—学—评”一体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语言品质的方案,主张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为一,通过日积月累的能力训练来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作文 “教—学—评”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中国“世界文学”观念的“逆向发展”与“正向发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潘正文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9-168,共10页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发展是非常独特的,它与西方的“世界文学”观念“正向发展”的情形不同,同时还存在着“逆向发展”的情形。因为中国对于外来文学的引进,一直受制于“民族救亡”问题,而“世界文学”观念的发展成熟,...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发展是非常独特的,它与西方的“世界文学”观念“正向发展”的情形不同,同时还存在着“逆向发展”的情形。因为中国对于外来文学的引进,一直受制于“民族救亡”问题,而“世界文学”观念的发展成熟,需要的是超越于“民族立场”的“人类”眼光。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发展之所以时顺时逆,正是受制于这一对矛盾因素的交叠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观 逆向发展 正向发展
下载PDF
“改造联合”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倾向 被引量:4
6
作者 潘正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55,共21页
本文认为,文学研究会除了秉承《新青年》的文学传统之外,其文学倾向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成立于1920年8月的“改造联合”团体的影响。这一团体不仅为文学研究会提供了主要的成员,同时也奠定了文学研究会“著作同业公会”式的社团组织形... 本文认为,文学研究会除了秉承《新青年》的文学传统之外,其文学倾向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成立于1920年8月的“改造联合”团体的影响。这一团体不仅为文学研究会提供了主要的成员,同时也奠定了文学研究会“著作同业公会”式的社团组织形式;并且,兴起于《新青年》而鼎盛于“改造联合”的“互助”实现“大同”的理想,不仅影响了文学研究会“爱”与“美”的文学创作,而且这种向往“大同”的“世界主义”思想倾向,也对文学研究会对于“为人生”与“为艺术”“两无所袒”的“兼容包并”式译介取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会 文学倾向 改造 《新青年》 “世界主义” “大同” “为人生” 文学传统
下载PDF
立人中的本体论内涵──鲁迅早期文化思想的佛学透视 被引量:3
7
作者 潘正文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3-18,共6页
立人中的本体论内涵———鲁迅早期文化思想的佛学透视●潘正文较长时间,鲁迅研究界都流行这样一种观点:执著于实践理性的鲁迅只关注现实问题,拒绝作形而上的本体追问①。这实质上是说,鲁迅是没有本体论思想的。因为在许多研究者的... 立人中的本体论内涵———鲁迅早期文化思想的佛学透视●潘正文较长时间,鲁迅研究界都流行这样一种观点:执著于实践理性的鲁迅只关注现实问题,拒绝作形而上的本体追问①。这实质上是说,鲁迅是没有本体论思想的。因为在许多研究者的观念之中,本体问题属于“玄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早期文化思想 本体论 章太炎 创造性动力 本体精神 创造力 哲学精神 中国文化 佛学
原文传递
“东学西渐”与中国“世界文学”观的发生 被引量:6
8
作者 潘正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文以陈季同为个案,尝试指出,近代以来的“东学西渐”在促进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发展方面,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中外文学交流中的“东学西渐”不可一概否定。
关键词 东学西渐 陈季同 “世界文学”观 发生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潮与“世界文学”观念的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潘正文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2-39,共8页
本文从"发生学"的研究视角切入中国近现代"世界文学"观念发展史,重点探讨了"全球"、"进化"的启蒙时空意识与及启蒙的"人学"思想、"人类主义"思潮在推动中国近现代"... 本文从"发生学"的研究视角切入中国近现代"世界文学"观念发展史,重点探讨了"全球"、"进化"的启蒙时空意识与及启蒙的"人学"思想、"人类主义"思潮在推动中国近现代"世界文学"观念之酝酿、发生、发展、成熟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从而揭示出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从起步走向成熟的历史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启蒙思潮 人类主义 世界文学
下载PDF
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之发生、发展、成熟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正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44,共10页
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之发生发展,是一个“发生学”的问题。它的要义在于超越近代以来以“民族救亡”为坐标的“选择”性译介取向,而将世界各家各派文学纳入“人类/人”的文学“交流”体系之中。
关键词 中国“世界文学” 发生发展 人类一人学
下载PDF
重释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之间的论争——长期遭受误解的一桩现代文学史公案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正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197,共6页
现代文学史论著一直认为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之争缘于“为人生”与“为艺术”的对峙,这其实是一个重大误解。文学研究会的初衷在于建立“著作工会”,所以它明确宣称对于“为艺术”与“为人生”两不偏袒。这种网罗天下的姿态使得它迅速壮... 现代文学史论著一直认为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之争缘于“为人生”与“为艺术”的对峙,这其实是一个重大误解。文学研究会的初衷在于建立“著作工会”,所以它明确宣称对于“为艺术”与“为人生”两不偏袒。这种网罗天下的姿态使得它迅速壮大并居于新文坛的中心,给“后来者”创造社的崛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对于“为人生”与“为艺术”本无偏见的创造社,为了自身崛起的需要,只能采取“挑战”姿态,不得不对作为“著作工会”的文学研究会一切从文坛需要出发的“功利化”倾向进行抨击。因此,“为人生”与“为艺术”并不是双方之争的根源,相反,由于论战的需要,反而造成了文学研究会的眼光变得更加“现实”而创造社则进一步偏向于“浪漫”激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史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中国
下载PDF
“后现代”误读与当代文学的困境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正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9-93,共5页
本文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界在理解“后现代主义”时,抽空了其巨大的理性文化背景,而造成了严重的误读。由于这种误读,“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表现完全丧失了其原初的解放性意义,而成了市场和欲望的同谋。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作家... 本文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界在理解“后现代主义”时,抽空了其巨大的理性文化背景,而造成了严重的误读。由于这种误读,“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表现完全丧失了其原初的解放性意义,而成了市场和欲望的同谋。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作家批判立场的丧失和审美表达被欲望展示所代替:晚生代作品的肉身消费,女性主义文学的天平向女“性”商业主义倾斜,反腐小说自身走向腐化。而解救之道则在于重新回到启蒙的批判立场和审美的灵性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误读 肉身化写作 晚生代 女性主义 反腐小说
下载PDF
浙东文化传统与周氏兄弟“为人生”文学的奠基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正文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0-55,共6页
奠定了中国新文学"为人生"方向的周树人、周作人兄弟的《域外小说集》,无论是在翻译对象、翻译主题的选择上,还是在翻译文体上,都不止于日本文坛和欧洲文学的影响,其中还包含着浙东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内源性"因素... 奠定了中国新文学"为人生"方向的周树人、周作人兄弟的《域外小说集》,无论是在翻译对象、翻译主题的选择上,还是在翻译文体上,都不止于日本文坛和欧洲文学的影响,其中还包含着浙东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内源性"因素。浙东文化传统中的"人本"思想,及其对"既成道德的反抗"传统、"求真务实"精神及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启蒙性特征,都为周氏兄弟"为人生"的翻译选择和审美取向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生的文学 《域外小说集》 鲁迅 周作人
下载PDF
小说的“叙述”与“诗意乌托邦”——评张学昕新著《唯美的叙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正文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小说评论 叙述 诗意 美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乌托邦 艺术感觉 当代小说 当代作家 心灵空间
下载PDF
从《小说月报》看近现代小说从全知叙事到限制性叙事的演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正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86,共6页
自"五四"时代,礼拜六派等受到新文化界的批评之后,学界普遍认为,前期《小说月报》主要属于传统的俗文学范畴,对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并没有作出多少贡献。但是,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并非是自"五四"一蹴而就的,从前期... 自"五四"时代,礼拜六派等受到新文化界的批评之后,学界普遍认为,前期《小说月报》主要属于传统的俗文学范畴,对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并没有作出多少贡献。但是,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并非是自"五四"一蹴而就的,从前期《小说月报》中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小说从全知叙事为主向限制性叙事过渡的轨迹,后期《小说月报》则对来自西方现代小说的限制性叙述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在这一前一后之间,可以看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现代转型的完整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月报》 全知叙事 限制性叙事 转型
下载PDF
女性主义误读与90年代女性文学天平的倾斜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正文 《晋阳学刊》 2004年第5期78-81,共4页
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在接受女性主义理论时存在着严重的误读,只片面地接受了女性“身体写作”的部分成果,而抛弃了女性主义的多元维度。其“零度写作”不仅丧失了女性主义从事妇女解放的批判性立场,而且蜕变成为了“性”消费主义的借口... 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在接受女性主义理论时存在着严重的误读,只片面地接受了女性“身体写作”的部分成果,而抛弃了女性主义的多元维度。其“零度写作”不仅丧失了女性主义从事妇女解放的批判性立场,而且蜕变成为了“性”消费主义的借口,致使女性主体被性游戏消解。而解救之道则在于重新回到女性主义的多元维度,重立女性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误读 后现代 身体写作 零度写作
下载PDF
人的抽象存在与虚无——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人性观
17
作者 潘正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9-193,共5页
本文认为,学界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现有研究只注重叙事形式的探讨是其不足。如果研究要更进一步,就不能忽略先锋小说人性观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蕴含。先锋小说撇开社会文化因素写人的抽象存在,在哲学的意义上赋予人与... 本文认为,学界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现有研究只注重叙事形式的探讨是其不足。如果研究要更进一步,就不能忽略先锋小说人性观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蕴含。先锋小说撇开社会文化因素写人的抽象存在,在哲学的意义上赋予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地位,超越了庸俗社会学的机械决定论,为人的解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先锋小说人性虚无主义的悲观态度,也导致了它艺术上的不足,使得这种创作无法继续而最终转向了新的写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中国先锋小说 人性观 抽象 社会文化因素 机械决定论 庸俗社会学 叙事形式 意识形态 人的解放 悲观态度 虚无主义 写作方式 人与人 哲学
下载PDF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一)——“道德形而上主义”之争与文学的两难选择
18
作者 潘正文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1期84-84,95-99,共6页
张光芒的《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一文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论争。在此文中,张光芒从现象学角度出发,认为启蒙之所以至今仍是“未完成时”。是因为它一直未从事道德形而上的建设,超越性维度的缺失导致启蒙的根基只... 张光芒的《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一文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论争。在此文中,张光芒从现象学角度出发,认为启蒙之所以至今仍是“未完成时”。是因为它一直未从事道德形而上的建设,超越性维度的缺失导致启蒙的根基只能建立在沙滩上,作为“反启蒙”文学的“红色经典”对于当下文学建设可资借鉴的地方恰好在于它具有道德形而上的超越性“形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 道德形而上 启蒙 伦理革命 张光芒 《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
下载PDF
“后现代”困境中的中国当代文学
19
作者 潘正文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5期112-116,共5页
本文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界在理解“后现代主义”时,抽空了巨大的理性文化背景,而造成了严重的误读,由于这种误读,“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表现完全丧失了其原初的解放性意义,而成为了市场和欲望的同谋。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作家批... 本文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界在理解“后现代主义”时,抽空了巨大的理性文化背景,而造成了严重的误读,由于这种误读,“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表现完全丧失了其原初的解放性意义,而成为了市场和欲望的同谋。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作家批判立场的丧失和审美表达被欲望展示所代替:晚生代作品的欲望化叙事,女性主义文学向女“性”商业主义滑落,反腐小说自身走向腐化。而解救之道则在于重新回到启蒙的批判立场和审美的灵性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理性文化背景 误读 欲望化叙事 女性主义 反腐小说
下载PDF
文学研究会的社团运作与整体文学倾向
20
作者 潘正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8-111,共4页
从“社团本体研究”的独特视角看,文学研究会社团的基本姿态是“著作同业公会”。这不仅是它能迅速壮大并推动新文学第一个高潮到来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与创造社论争的起因。这种“公会”式的社团运作,还导致了文学研究会对各种流派和“... 从“社团本体研究”的独特视角看,文学研究会社团的基本姿态是“著作同业公会”。这不仅是它能迅速壮大并推动新文学第一个高潮到来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与创造社论争的起因。这种“公会”式的社团运作,还导致了文学研究会对各种流派和“主义”所采取的兼容包并主义态度,以及对于“为人生”和“为艺术”两不偏袒的折衷主义文学倾向。从而为我们对于文学研究会“为人生”“、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认识局限加以了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会 著作同业工会 社团运作 文学倾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