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对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莹琪 潘祥宾 +1 位作者 夏兆晨 刘影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首位致病因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传统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潜力作用,丹参作为活血化瘀药代表,具有活血祛瘀、清心除烦之功。经研究发现,丹参含有丹酚酸、... 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首位致病因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传统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潜力作用,丹参作为活血化瘀药代表,具有活血祛瘀、清心除烦之功。经研究发现,丹参含有丹酚酸、丹参酮、挥发油、多糖、含氮类化合物等多种成分,能够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改善肾小球超滤过状态和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其中丹酚酸类和丹参酮类是丹参发挥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糖、调脂、抗炎、抗氧化应激、改善血流动力学、纠正肠道菌群紊乱、调节自噬水平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参考近年来丹参相关制剂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对丹参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应用丹参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更好的治疗策略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糖尿病肾病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课程思政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泽宇 潘祥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2期0103-0106,共4页
“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 “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核心,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通过在《中医内科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本文就课程思政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医内科学 教育学 教学应用
下载PDF
PBL联合CBL混合式教学法在本科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的应用及研究
3
作者 王楠楠 潘祥宾 黄秋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0133-0137,共5页
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在本科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的应用实践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脾胃科课间... 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在本科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的应用实践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脾胃科课间实习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级针灸推拿专业两个班(共计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11月1日-11月30日采用传统教学法临床带教,在2021年12月1日-12月31日采用PBL联合CBL混合式教学方法临床带教。临床带教结束后,评估学生对疾病的掌握能力和水平,并进行理论考核,完成应用效果和教学方法满意度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显著提高,且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结论 PBL联合CBL混合式教学法在本科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中取得了较好的反馈效果和满意度,具有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联合CBL 混合教学 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古代经典名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历史沿革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金朋 潘祥宾 +7 位作者 潘立民 李虹霖 宋行行 李保龙 李宏玉 张倩 郑红杰 王亚楠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84-90,共7页
古代经典名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小柴胡汤衍变而来,此方主治少阳枢机不利,气郁津凝,热邪扰神,为和解少阳之邪、通阳泄热、重镇安神之剂。文章通过查阅古今医籍和大量文献,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来源追溯、历史发展、变化... 古代经典名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小柴胡汤衍变而来,此方主治少阳枢机不利,气郁津凝,热邪扰神,为和解少阳之邪、通阳泄热、重镇安神之剂。文章通过查阅古今医籍和大量文献,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来源追溯、历史发展、变化进程以及临床应用均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定位、新药研发转化研究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经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与临床实践,临床应用不断丰富,凡属于“少阳枢机不利”出现的病证均可采用本方随证加减,主治疾病包括神经类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疾病、妇科病、男科病、儿科病、皮肤病、消化系疾病、肿瘤、综合征、肺病、肾病、骨病及传染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经典名方 临床应用 历史沿革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强 潘祥宾 +3 位作者 夏兆晨 吕蓉 岳媛 刘影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2期60-63,68,共5页
痛风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规西药价格昂贵,不良反应众多,效果参差不齐,中医药特别是中医外治法在缓解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症状,改善局部炎症反应,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现总结近5年来中医外治法中中... 痛风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规西药价格昂贵,不良反应众多,效果参差不齐,中医药特别是中医外治法在缓解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症状,改善局部炎症反应,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现总结近5年来中医外治法中中药熏洗、中药外敷、中药足浴、中药灌肠、针刺、电针、火针、温针灸、刺血、艾灸等治疗方法在防治痛风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中医药尤其是中医外治法在预防和治疗痛风方面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痛风 中医外治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复方柴枳导滞汤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与瘦素的影响
6
作者 夏兆晨 刘影哲 +8 位作者 周亚滨 付亚杰 兰冬雪 刘志平 崔莹莹 王楠楠 姚丹 王馨 潘祥宾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8-44,共7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柴枳导滞汤对糖尿病模型大鼠体质量、糖脂代谢、瘦素等指标和舌乳头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取8只作为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余下采用“高糖高脂喂养4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方法建立糖尿...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柴枳导滞汤对糖尿病模型大鼠体质量、糖脂代谢、瘦素等指标和舌乳头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取8只作为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余下采用“高糖高脂喂养4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柴枳导滞汤组并分别给药8周。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及尾静脉血糖,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等生化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胰岛素(FINS)、瘦素(LEP)、脂联素(AD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计算ISI和HOMA-IR,HE染色法观察舌乳头病理形态。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FBG、TG、TC、UA、FINS、LEP、MDA、IL-6、TNF-α水平及HOMA-IR升高(P<0.05),HDL-C、ADP、SOD水平及ISI降低(P<0.05),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相比,柴枳导滞汤组大鼠体质量下降缓慢,FBG、TC、UA、FINS、LEP、TNF-α水平及HOMA-IR降低(P<0.05),HDL-C、ADP、SOD水平及ISI升高(P<0.05),与二甲双胍组相比指标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枳导滞汤能够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调节瘦素与脂联素水平、具有抗氧化与抗炎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枳导滞汤 糖尿病 糖脂代谢 瘦素 脂联素
下载PDF
中药面膜粉治疗湿热质痤疮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邓湖影 刘晨昱 +1 位作者 刘权霆 潘祥宾 《中医学》 2023年第12期3687-369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面膜治疗湿热质痤疮的疗效及其机理。通过对湿热质痤疮的定义、诊断、中西医对其理解、病因病机的分析,以及个案图片分析,为临床治疗湿热质痤疮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中药面膜 湿热质痤疮 诊断 病因病机 个案图片分析
下载PDF
养心颗粒对易损斑块家兔模型胆固醇7-α-羟化酶和MMP-9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潘祥宾 刘影哲 +1 位作者 周亚滨 孙静 《中医药信息》 2012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养心颗粒对易损斑块家兔模型胆固醇7-α-羟化酶和MMP-9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球囊损伤家兔颈总动脉,同时给予家兔高脂饮食喂养8周,8周后注入p53腺病毒载体,将造模成功家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组、辛伐他汀组,每组6只... 目的:探讨养心颗粒对易损斑块家兔模型胆固醇7-α-羟化酶和MMP-9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球囊损伤家兔颈总动脉,同时给予家兔高脂饮食喂养8周,8周后注入p53腺病毒载体,将造模成功家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组、辛伐他汀组,每组6只,另取6只家兔作为空白对照组,药物治疗2周后进行药物触发,用ELISA法检测胆固醇7-α-羟化酶和MMP-9含量。结果:养心颗粒组与治疗前比较,CYP7A1含量升高、MMP-9含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与治疗前比较,CYP7A1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颗粒可升高易损斑块家兔模型血清CYP7A1含量,降低MMP-9表达水平,这可能是养心颗粒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颗粒 易损斑块 胆固醇7-α-羟化酶 MMP-9
下载PDF
“脾实证”在高脂血症成因中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潘祥宾 刘影哲 《中医药信息》 2007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针对现代医家对于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多责之于脾虚”观点,笔者提出不同观点,认为“脾实”为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并从理论和临床应用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脾实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加味魏氏便秘方治疗功能性便秘51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祥宾 刘影哲 周亚滨 《中医药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魏氏便秘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1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加味魏氏便秘方,100mL/次,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麻仁滋脾丸,9g/次,早晚分服,14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排便... 目的:观察加味魏氏便秘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1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加味魏氏便秘方,100mL/次,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麻仁滋脾丸,9g/次,早晚分服,14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排便持续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结果:加味魏氏便秘方组临床治愈10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麻仁滋脾丸临床治愈3例,好转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排便持续时间(15.30±9.37)min,平均排便间隔时间(42.36±24.15)h;对照组平均排便持续时间(23.15±11.27)min,平均排便间隔时间(63.25±25.7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魏氏便秘方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加味魏氏便秘方 排便持续时间 排便间隔时间
下载PDF
张金良“组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祥宾 杨沈秋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13期61-62,共2页
肝硬化腹水中医称之为鼓胀,为中医四大顽症之一,其发病机理为酒食不节,感受虫毒,以及黄疸、积聚失治等因素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终致气、血、水互结积于腹内而成。张老认为该病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故治疗时如果固守一方一法,往往... 肝硬化腹水中医称之为鼓胀,为中医四大顽症之一,其发病机理为酒食不节,感受虫毒,以及黄疸、积聚失治等因素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终致气、血、水互结积于腹内而成。张老认为该病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故治疗时如果固守一方一法,往往不能切合病情,必须多法联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治法上既要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以治其标,又要补肾健脾、益气疏肝以治其本,如此才能达到标本兼治、虚实兼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金良 肝硬化 腹水 中医治疗 经验
下载PDF
养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沈秋 张禹 +2 位作者 潘祥宾 刘定 姚丹 《中医药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64-165,共2页
目的:观察养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养胃散,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35例,给予阴虚胃痛颗粒10g,每天3次,餐前口服。两组均... 目的:观察养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养胃散,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35例,给予阴虚胃痛颗粒10g,每天3次,餐前口服。两组均以12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及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74.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胃散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下病变,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养胃散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中医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影哲 张洋 +2 位作者 刘梦佳 贺丹 潘祥宾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21-23,共3页
近年,随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推出,标志着中医对该病的诊疗逐渐规范。在此基础上,首先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及瘀血、痰湿的产生进行了探讨;并参考《指南》的辨证分型,进行治疗用药的整理... 近年,随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推出,标志着中医对该病的诊疗逐渐规范。在此基础上,首先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及瘀血、痰湿的产生进行了探讨;并参考《指南》的辨证分型,进行治疗用药的整理,其中对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阳虚寒凝证、肝肾精亏证的治疗,应用《指南》推荐方即取效显著,且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研究,对影响推荐方疗效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值得参考;对于痰瘀阻络证、湿热瘀阻证的治疗,因其病机复杂,则以各家论治为主,多从脾肾论治,疗效尚可;同时针对该病经络阻滞的特点,临床常合用通经活络药以达到治疗效果,故将此类药进行分类整理,为随证用药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因病机 中医论治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养心汤对家兔心肌缺血模型血清NO和NOS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影哲 周亚滨 +1 位作者 韩佳瑞 潘祥宾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1期978-979,共2页
目的观察养心汤对家兔心肌缺血模型血清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含量、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确切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在高脂饮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观察养心汤对家兔心肌缺血模型血清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含量、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确切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在高脂饮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复制成类似于人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理变化的家兔心肌缺血模型。治疗组予养心汤灌胃,4g/kg每日1次。连续2周观察NO、NOS含量。结果正常组兔NO、NOS含量8周与10周时无明显改变高脂喂养8周后模型组与治疗组NO、NOS分别(37.05±1.99)μmol/L,(10.20±0.97)U/mL,均优于模型组(P<0.01)。结论养心汤通过调整血管内皮功能,提高NO、NOS的产生,从而保护缺血心肌,这可能是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汤 冠心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肝脾肾同治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定 杨沈秋 +3 位作者 张禹 潘祥宾 黄秋思 王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30期3307-3312,共6页
目的研究肝脾肾同治法对肝纤维化大鼠病理及TGF-β1、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脾肾同治组、鳖甲煎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肝脾肾同治组... 目的研究肝脾肾同治法对肝纤维化大鼠病理及TGF-β1、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脾肾同治组、鳖甲煎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肝脾肾同治组和鳖甲煎丸组分别灌胃相应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6周。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窦内皮下基底膜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Smad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组织HE、Masson染色显示,肝脾肾同治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和鳖甲煎丸组,肝窦结构接近正常。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组和肝脾肾同治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肝脾肾同治法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其可能通过减少TGF-β1、Smad3蛋白的过表达,切断TGF-β/Smad信号通路传递,阻止肝组织纤维化进程,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肾同治法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TRP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影哲 李永华 +1 位作者 潘祥宾 林洁 《中医药信息》 2016年第4期125-128,共4页
TRP通道是广泛存在于细胞膜上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其亚型包括TRPV,TRPA,TRPC,TRPM和TRPP。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现代医学对TRPV1、TRPA1和TRPM8的阐述相对完善,而中医药对其调控作用研究较少。对近几年中医药对TRPV1、TRPA1... TRP通道是广泛存在于细胞膜上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其亚型包括TRPV,TRPA,TRPC,TRPM和TRPP。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现代医学对TRPV1、TRPA1和TRPM8的阐述相对完善,而中医药对其调控作用研究较少。对近几年中医药对TRPV1、TRPA1和TRPM8通道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整理,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V1 TRPA1 TRPM8 中医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养心汤对家兔不稳定型心肌缺血模型血浆TXB_2含量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影哲 周亚滨 潘祥宾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2期1067-1068,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汤对家兔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血浆血栓素B2(TXB2)含量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在高脂饮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采取颈总动脉球囊扩张引起...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汤对家兔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血浆血栓素B2(TXB2)含量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在高脂饮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采取颈总动脉球囊扩张引起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方法复制成类似于人类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理变化的家兔心肌缺血模型。结果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模型组与治疗组血浆TXB2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P<0.01)。结论养心汤通过调整血管内皮功能,减少TXB2的产生,从而保护缺血心肌,并且阻止高脂饮食所引起的动脉厚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心汤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栓素
下载PDF
从“五脏相关”理论探讨肝脾肾同治法抗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定 杨沈秋 +2 位作者 张禹 潘祥宾 黄秋思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11期1959-1962,共4页
目的从"五脏相关"理论探讨肝脾肾同治法对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 目的从"五脏相关"理论探讨肝脾肾同治法对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作4组:正常组,模型组,肝脾肾同治组,鳖甲煎丸组,每组12只。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治疗结束后检测大鼠肝组织TNF-α、NF-κB p65、α-SMA、TIMP-1 mRNA表达情况。结果肝纤维化模型组Metavir病理分期、NF-κB p65、TNF-α、α-SMA、TIMP-1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肝脾肾同治法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病理,减少肝组织NF-κB p65、TNF-α、α-SMA及TIMP-1 mRNA的过表达(P<0.01)。结论肝脾肾同治法有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肝细胞周围的炎症微环境,促进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五脏相关 NF-ΚB TNF-α Α-SMA TIMP-1 大鼠
下载PDF
艾塞那肽注射液联合中药汤剂和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痰湿内盛型肥胖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影哲 刘金玲 潘祥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注射液联合中药汤剂(导痰汤合四苓散加减)和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痰湿内盛型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单纯性痰湿内盛型肥胖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注射液联合中药汤剂(导痰汤合四苓散加减)和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痰湿内盛型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单纯性痰湿内盛型肥胖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艾塞那肽注射液联合中药汤剂和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汤剂口服联合穴位埋线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统计2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25/3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22/3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艾塞那肽注射液联合中药汤剂和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痰湿内盛型肥胖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 痰湿内盛型 艾塞那肽注射液 导痰汤 四苓散
下载PDF
软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沈秋 郑丽红 +3 位作者 潘祥宾 张禹 王楠楠 张金良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2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观察软肝散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软肝散口服,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检测肝功能生化指... 目的:观察软肝散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软肝散口服,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彩超检查门静脉直径和脾脏厚度。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优于对照组(75.0%)。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LN、Ⅳ-C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肝门静脉内径明显减小,脾脏厚度明显变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软肝散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具有可靠疗效,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中医药疗法 肝硬化/中医药疗法 @ 软肝散/治疗应用 人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