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巢国俊应用“扶阳消阴,培本通络”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经验
1
作者 史随随 高君 +4 位作者 潘红丽 盛倩 杨海静 周剑 巢国俊(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415-418,440,共5页
介绍巢国俊教授诊治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验案。阳气为人之根本,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本质为脾肾阳虚,阳虚气化不足导致阴邪内生,阴盛则寒,内生阴邪加之外寒之邪,寒性凝滞,进而影响阳气的通达及气血的运行,气血不能到达、濡养视网膜周边,故... 介绍巢国俊教授诊治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验案。阳气为人之根本,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本质为脾肾阳虚,阳虚气化不足导致阴邪内生,阴盛则寒,内生阴邪加之外寒之邪,寒性凝滞,进而影响阳气的通达及气血的运行,气血不能到达、濡养视网膜周边,故有夜盲之象。临床诊治视网膜色素变性应当以阴阳为纲,补虚扶本,兼顾气血,遵循“病在阳者,扶阳抑阴”,先温补脾肾之阳,固守先后天之本,扶阳消阴,散邪通络,阳气通达,阴实消散,气血畅通,则视物夜盲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阳虚阴盛 目络不通 温补脾肾 扶阳消阴 巢国俊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2种绿绒蒿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黄琴 牟皓 +4 位作者 贺丽 陈春桦 潘红丽 黄文军 王鑫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对比不同GA_(3)浓度、GA_(3)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处理对全缘叶绿绒蒿和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寻找出最有利于这两种绿绒蒿种子萌发的方法。结果表明:(1)100 mg·L^(-1)GA_(3)处理最能促进全缘叶绿绒蒿种子萌发,总... 对比不同GA_(3)浓度、GA_(3)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处理对全缘叶绿绒蒿和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寻找出最有利于这两种绿绒蒿种子萌发的方法。结果表明:(1)100 mg·L^(-1)GA_(3)处理最能促进全缘叶绿绒蒿种子萌发,总状绿绒蒿用300 mg·L^(-1) GA_(3)处理最优,其次为200 mg·L^(-1) GA_(3)处理。(2)而12 h处理和18 h处理为不同GA_(3)处理时间对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中最优的两个处理;全缘叶绿绒蒿种子GA_(3)三个处理均优于对照。(3)25℃处理与25℃/15℃处理最能促进全缘叶绿绒蒿种子萌发,25℃处理最能促进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4)12 h光照/12 h黑暗交替处理均最能促进全缘叶绿绒蒿种子和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缘叶绿绒蒿 总状绿绒蒿 种子萌发 GA3
下载PDF
价值创造视域下国企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分析
3
作者 潘红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1期0071-0074,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国有企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需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转型路径。财务共享中心可构建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国有企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需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转型路径。财务共享中心可构建标准化、集约化、流程化的财务管理体系,通过专业技术手段提升财务工作效率,实现价值创造。国企集团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结合自身特点,考虑运营成本、风险控制、组织变革等因素。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价值创造视域下国企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创造 国企财务 财务共享 共享中心
下载PDF
海拔梯度上的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173
4
作者 潘红丽 李迈和 +3 位作者 蔡小虎 吴杰 杜忠 刘兴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2-730,共9页
环境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各种不同的生境中聚生着特定的植物种类。全球气候变化迅速而显著地改变着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这必将导致山地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分布界限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对气候变化造成深远影响。因此... 环境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各种不同的生境中聚生着特定的植物种类。全球气候变化迅速而显著地改变着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这必将导致山地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分布界限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对气候变化造成深远影响。因此,研究山地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揭示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科学意义。海拔梯度由于包含了温度、湿度、光照等诸多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而成为了研究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大气压及CO2分压降低、光强增加等,植物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将产生巨大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植物种类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一些亟待回答的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高山植物的生长环境?环境变化如何影响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植物群落的分布、结构和组成将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将怎么样影响气候进一步变化?众多的研究报导了树木的生理生态特征、生长速率和生产力等对海拔的响应。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海拔梯度上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差异对高山植物的生长及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以及植被分布的变化,旨在阐明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为与生理生态响应,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植物生长 形态特征 光合作用 生化组成 物种多样性 分布边界
下载PDF
热收缩带补口加热机具的研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潘红丽 王洪涛 +1 位作者 蔡培培 任增珺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3-375,共3页
针对喷枪补口加热存在的热收缩带加热不均匀的问题,研制了以LPG催化燃烧为核心技术的管道热收缩带补口加热机具。现场试验证明,该机具加热均匀,各项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且具有节能、省时、操作简单等特点,提高了管道的补口质量和效率,... 针对喷枪补口加热存在的热收缩带加热不均匀的问题,研制了以LPG催化燃烧为核心技术的管道热收缩带补口加热机具。现场试验证明,该机具加热均匀,各项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且具有节能、省时、操作简单等特点,提高了管道的补口质量和效率,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补口 热收缩带 LPG 催化燃烧 加热机具 研制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生态学特征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潘红丽 田雨 +3 位作者 刘兴良 蔡小虎 何飞 李迈和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32-2839,共8页
海拔梯度由于包含了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而成为研究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沿海拔梯度研究了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Mitford)T.P.Yi)分株的丛结构,比叶面积(SLA)、基... 海拔梯度由于包含了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而成为研究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沿海拔梯度研究了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Mitford)T.P.Yi)分株的丛结构,比叶面积(SLA)、基径、株高、枝下高、单株地上部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结果表明:华西箭竹丛结构表现为平均单丛面积和丛密度随着海拔升高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而单丛分株数先减少后增大;华西箭竹分株生长特征除SLA和枝下高线性降低,其他各调查变量随着海拔升高,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变化趋势,高峰值在2 800 m附近。反映了环境因子随海拔升高的非线性变化。分析认为,高海拔地区的华西箭竹对温度较为敏感,气候变暖将有利于它的生长,因此其分布上限可能会提高。本研究结果拓展和丰富了海拔梯度上植物对异质性环境的适应和响应的规律研究,也可对地震后保护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气候变暖 种群结构 SLA 地上生物量 华西箭竹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油竹子形态学特征及地上部生物量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9
7
作者 潘红丽 李迈和 +5 位作者 田雨 蔡小虎 何飞 贾程 樊华 刘兴良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30-36,共7页
海拔梯度由于包含了温度、湿度等诸多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而成为了研究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沿海拔梯度研究了油竹子(Fargesia angustissima(Mitford)T.P.Yi)分株的比叶面积(Specific Lea... 海拔梯度由于包含了温度、湿度等诸多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而成为了研究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沿海拔梯度研究了油竹子(Fargesia angustissima(Mitford)T.P.Yi)分株的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基径(Basal Diameter,D)、株高(Height,H)、分株节数及节间长、单株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及生物量分配。除分株节数随海拔升高近似线性增加,和分株枝生物量随海拔升高线性降低外,其他各调查因子对海拔的响应均是非线性的,反映了环境因子随海拔的非线性变化。分析认为,油竹子的生长受降水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对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模式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特征 地上生物量分配 生长模型 海拔梯度 油竹子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潘红丽 冯秋红 +2 位作者 隆廷伦 何飞 刘兴良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41-46,共6页
物种的消亡日益严重,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四川省是我国野生植物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类众多,所受威胁较大,其拯救和保护研究工作相对薄弱。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已有计划在我国实施极小种群野生... 物种的消亡日益严重,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四川省是我国野生植物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类众多,所受威胁较大,其拯救和保护研究工作相对薄弱。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已有计划在我国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在此背景下,本文首次研究了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名录、分布格局、致濒原因,并提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对策。该研究对于全面推进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促进野生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种群 生存现状 保护策略 四川省
下载PDF
石漠化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潘红丽 张利 +3 位作者 文智猷 宿以明 刘千里 刘兴良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44-47,共4页
石漠化由于其分布面积广,生态环境差,治理难度大,影响程度深,扩展趋势快,而被喻为地球"生态癌症"。本文通过总结全国3年石漠化试点工程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及面临的主要难题,旨在为下一步综合治理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关键词 石漠化 生态恢复 工程治理
下载PDF
攀枝花市入侵植物马缨丹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红丽 李慧超 +3 位作者 余志祥 蔡蕾 李旭华 刘兴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77-1182,共6页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攀枝花市5种生境中的马缨丹入侵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谱、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马缨丹入侵群落中,植物种类共有71种,隶属34科67属,以菊科、豆科、大戟科植物居多,且外来植物多达3...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攀枝花市5种生境中的马缨丹入侵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谱、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马缨丹入侵群落中,植物种类共有71种,隶属34科67属,以菊科、豆科、大戟科植物居多,且外来植物多达31种,约占调查植物种类的44%。(2)不同群落中植物生活生活型均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平均达58%),其中矿山迹地人工促进自然恢复地的高位芽植物比例高达68%,而四旁地块中高位芽植物比例最低,为44%;一年生植物所占比例平均达30%,这类植物主要是以入侵的菊科植物为代表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芽、地面芽和地下芽植物所占比例平均均低于10%。群落植物的生活型组成,一方面反映了植被所处环境的干热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群落受干扰的程度,干扰程度越低,高位芽植物所占的比例越大。(3)马缨丹入侵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群落所处的生境有明显的相关性:矿山迹地人工促进自然恢复地的各指数最高,荒山撂荒地的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二者各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显著性差异,矿山迹地人工开荒的柑橘园、芒果园,以及四旁的各指数居于中间,且柑橘园与芒果园的各指数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人工干预程度增加的情况下(如Ⅱ和Ⅲ矿山迹地人工开荒果园),打破了马缨丹占绝对优势的状况,新物种的增加产生了新的种间关系,进而引起生物多样性发生改变。由于该区外来入侵物种种类较多,且多种外来入侵植物和当地乡土物种共同挤占生存空间的前提下,研究外来入侵植物对原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将变得更为复杂,必须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丹 入侵植物 区系 植物生活型谱 物种多样性 攀枝花市
下载PDF
高含硫天然气集输管网的技术经济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红丽 杨强 +1 位作者 宋飞 李建和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2-35,共4页
针对高酸性气田集输过程中存在的腐蚀、水合物堵塞等问题 ,从集气站站场选址、集气管网的设置形式、干湿气的输送工艺、紧急截断阀室的设置及清管等方面 ,分析了集输系统的工艺要点及防止水合物形成的措施 ,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集输工... 针对高酸性气田集输过程中存在的腐蚀、水合物堵塞等问题 ,从集气站站场选址、集气管网的设置形式、干湿气的输送工艺、紧急截断阀室的设置及清管等方面 ,分析了集输系统的工艺要点及防止水合物形成的措施 ,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集输工艺方案与防腐技术 ,可为气田的开发与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天然气 集输管网 技术经济 集输工艺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困难地带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潘红丽 刘兴良 +5 位作者 李君成 张利 代英 杨华 宿以明 骆宗诗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21-25,共5页
受损山体边坡、荒漠化(干热/干旱河谷、退化沙地、贫瘠石质地)等困难立地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造林困难地带和生态治理重点地区,被称为地球的"生态癌症"。我国的困难地带大都位于江河源头,其功能区一般被归为"江河源"... 受损山体边坡、荒漠化(干热/干旱河谷、退化沙地、贫瘠石质地)等困难立地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造林困难地带和生态治理重点地区,被称为地球的"生态癌症"。我国的困难地带大都位于江河源头,其功能区一般被归为"江河源"和"生态源"。未经治理的困难立地往往是造成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世界各国发展的瓶颈,生态工程是全球生态危机爆发和寻求解决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目前最先进的困难地带生态恢复的工程技术与手段,旨在为困难立地的生态恢复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地带 工程技术措施 生态恢复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碳周转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红丽 谢祖彬 +3 位作者 朱建国 刘钢 张雅丽 蔡祖聪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9-274,共6页
采集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平台下运行3年的水稻(Oryza sativa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轮作土壤(0~15 cm耕作层土壤),利用超声波分散-湿筛分法对烘干土样进行颗粒分级,分析土壤各粒级及其碳、氮的分布特征,研... 采集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平台下运行3年的水稻(Oryza sativa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轮作土壤(0~15 cm耕作层土壤),利用超声波分散-湿筛分法对烘干土样进行颗粒分级,分析土壤各粒级及其碳、氮的分布特征,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碳周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大气CO2条件下稻/麦轮作3年后,土壤颗粒组成较对照发生了改变,>53 μm粒级的质量分数减小27%(p<0.05),约占土壤总质量20%;53~25 μm粒级的质量分数增大35%(p<0.05),约占土壤总质量25%;<25 μm无明显变化,约占土壤总质量55%,三种粒级之间质量分数呈显著差异(p<0.05).FACE条件下,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碳质量分数在两个氮水平下平均为:>53 μm(30.60 g·kg^-1),<25 μm(13.08 g·kg^-1),25~53 μm(12.85 g·kg^-1,氮质量分数分别为2.42 g·kg^-1,1.33 g·kg^-1,1.12 g·kg^-1.>53 μm粒级的土壤颗粒碳、氮质量分数均极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粒级(p<0.001).FACE条件下土壤总碳、氮质量分数高于对照,增幅分别为6.2%和6.7%.从各粒级土壤颗粒碳、氮质量分数变化分析,新增碳、氮主要进入>53 μm粒级中,表明该粒级土壤颗粒对土壤碳氮循环(转化和保存)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大气CO2条件下,稻/麦轮作农田土壤将成为大气CO2的汇,这将为预测我国未来农田土壤碳的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土壤粒级 土壤碳稳定性 土壤有机碳周转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油竹子(Fargesia angustissima)生理生态特征的海拔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红丽 田雨 +3 位作者 刘兴良 蔡小虎 何飞 李迈和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25-30,共6页
全球气候变化(如温度升高)迅速而强劲地影响着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致使植物生长发生变化,因此高山地区成为研究植物环境适应性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为了认清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竹子的生长和生理生态特性,本文系统调查研... 全球气候变化(如温度升高)迅速而强劲地影响着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致使植物生长发生变化,因此高山地区成为研究植物环境适应性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为了认清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竹子的生长和生理生态特性,本文系统调查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典型主食竹种油竹子(Fargesia angustissima(Mitford)T.P.Yi),从其天然分布下限至上限,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沿海拔梯度研究了分株的比叶面积(SpecificLeaf Area,SLA)、基于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叶质量的叶氮含量(Narea,Nmass),以及组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及其组分。研究结果表明,各调查因子对海拔的响应均是非线性的,表现为随着海拔升高,各调查值先降后升,高峰值出现在分布上限区域(1 810 m),而最低值出现在中海拔区域(1 620 m),反映了环境因子随海拔的非线性变化。分析认为,油竹子的生长受不同海拔环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比叶面积 叶氮含量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全球气候变化 油竹子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四川省野生岷江百合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潘红丽 汤欢 +3 位作者 张利 任君芳 杨华 刘兴良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90-93,共4页
对四川省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的资源分布进行了初步踏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岷江百合在四川省集中分布于岷江上游汶川县、理县、茂县、黑水县等地干旱河谷地区海拔1 200 m^2 360 m的山体中、下部坡度较大的草丛、低矮灌木丛及岩石缝中... 对四川省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的资源分布进行了初步踏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岷江百合在四川省集中分布于岷江上游汶川县、理县、茂县、黑水县等地干旱河谷地区海拔1 200 m^2 360 m的山体中、下部坡度较大的草丛、低矮灌木丛及岩石缝中,生长较分散。在干旱河谷地区常见以伴生种为主,偶见以优势种出现。调查结果对摸清"5·12"大地震后百合资源生存现状,以及开展原生境保护重要植物资源,恢复和稳定岷江上游生态平衡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百合 种质资源 群落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林业发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红丽 田雨 +3 位作者 代英 王玲 蔡小虎 文智猷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43-46,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城市化、工业化水平达到历史最高。城市环境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出于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城市林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城市林业产...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城市化、工业化水平达到历史最高。城市环境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出于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城市林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城市林业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念及其内涵,讨论了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林业的影响,及该背景下中国城市林业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业 环境问题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东北管网腐蚀坑焊接补强技术要求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红丽 王强 +3 位作者 李景昌 滕延平 姜征峰 赵卿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9-42,共4页
对东北管网钢级为Q345(φ720×8.9mm)的钢管试样进行了管道抢修腐蚀坑补强工艺试验,提出了可焊接的腐蚀坑最大允许深度、补板间最小距离、补板与环焊缝和螺旋焊缝的距离等技术要求。试验结果表明,低流速流体和流体压力对烧穿和硬度... 对东北管网钢级为Q345(φ720×8.9mm)的钢管试样进行了管道抢修腐蚀坑补强工艺试验,提出了可焊接的腐蚀坑最大允许深度、补板间最小距离、补板与环焊缝和螺旋焊缝的距离等技术要求。试验结果表明,低流速流体和流体压力对烧穿和硬度影响较小;在立焊位置发生烧穿的可能性比其它位置大,需要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 管网 腐蚀 焊接 补强 技术要求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红丽 周华祥 雷剑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5-437,共3页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 中药制剂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音乐疗法对分娩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潘红丽 刘菊 井广芝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音乐疗法 分娩 产程 胎儿窘迫
下载PDF
岷江上游杓兰属植物资源及其海拔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红丽 刘怀君 +1 位作者 周听鸿 刘兴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以岷江上游杓兰属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法、样线结合样方法,调查研究杓兰属植物的种类及其海拔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分布有17种杓兰属植物,分别占全国和全省杓兰属植物资源的47.22%、73.91%。该区的杓兰属植物资源特有性较... 以岷江上游杓兰属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法、样线结合样方法,调查研究杓兰属植物的种类及其海拔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分布有17种杓兰属植物,分别占全国和全省杓兰属植物资源的47.22%、73.91%。该区的杓兰属植物资源特有性较高,紫点杓兰、对叶杓兰、离萼杓兰、山西杓兰和西藏杓兰为世界广布种,其他12种杓兰均为中国特有种(占本区杓兰属植物资源的70.59%),特有种中,小花杓兰、巴郎山杓兰、四川杓兰为四川省特有的极小种群植物。(2)岷江上游杓兰微生境较为多样,有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生境,巴朗山杓兰既分布于阳坡多石生境,也分布于针叶林下苔藓层较厚的半阴湿生境,无苞杓兰表现出明显的喜阳特征,而小花杓兰则生于密闭阔叶林下,其他杓兰大都喜生于半阴湿、地被苔藓层厚、腐殖质丰富的钙化土壤。(3)本区杓兰属植物分布于海拔1700~4150 m之间,海拔2000~4000 m是其主要分布区;广布性种类分布点位多、海拔跨度大,中国特有种类的海拔分布范围相对较窄。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展杓兰属植物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杓兰属植物 微生境 分布格局 岷江上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