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米CT扫描尺度下构造煤微裂隙结构特征及其对渗透性的控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相龙 潘结南 +3 位作者 王凯 李建新 程南南 李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5-1334,共10页
煤中裂隙是煤层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是影响和控制煤储层渗透性的直接因素。我国构造煤普遍发育,不同类型构造煤中裂隙特征差异显著,对煤储层渗透性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对构造煤中裂隙与渗透性的研究十分必要。选取河南平煤十三矿和山西... 煤中裂隙是煤层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是影响和控制煤储层渗透性的直接因素。我国构造煤普遍发育,不同类型构造煤中裂隙特征差异显著,对煤储层渗透性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对构造煤中裂隙与渗透性的研究十分必要。选取河南平煤十三矿和山西晋城胡底矿中、高煤阶的2种变形程度构造煤,首先利用环氧树脂制作了柱状构造变形煤样品,解决了构造变形煤制样难的问题;其次通过扫描电镜、微米CT扫描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展现了2种构造煤中开度大于15μm裂隙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形态与结构的差异性;最后基于泊肃叶定律、三轴渗透实验结合CT扫描裂隙结构参数建立了渗透率预测模型,并探讨了裂隙结构对渗透性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度>15μm尺度下弱构造变形煤(偏向原生结构煤)多发育形态简单的大裂隙,裂隙连通性与连接强度均较差,而强构造变形煤中微裂隙形态复杂,裂隙的连通性与连接强度均较好,强构造变形煤的裂隙率大于弱构造变形煤。2种构造煤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增大均呈负指数下降趋势。煤储层渗透率受多因素综合控制,包括裂隙开度、数量、体积、连通性与连接强度,其中裂隙开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到这些控制渗透率的因素以及裂隙分形维数与粗糙度建立了管状裂隙渗透率预测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在此尺度下预测渗透率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裂隙 渗透性 微米CT 煤层气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煤大分子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南南 石梦岩 +2 位作者 侯泉林 潘结南 韩雨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1-1324,共14页
煤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岩石,其主体组成物质为大分子聚合物。准确刻画并定量表征煤大分子的结构特征,能够为探讨煤结构演化机理提供重要信息。拉曼光谱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快速无损的碳材料表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煤大分子结构的表征研... 煤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岩石,其主体组成物质为大分子聚合物。准确刻画并定量表征煤大分子的结构特征,能够为探讨煤结构演化机理提供重要信息。拉曼光谱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快速无损的碳材料表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煤大分子结构的表征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拉曼光谱技术在煤大分子表征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和总结,得到:①对于煤的拉曼光谱测试,对样品进行煮胶和抛光打磨、选用不同激光光源和激光能量以及信号收集时间,都会对拉曼光谱产生影响,并且对拉曼光谱进行分峰拟合时要充分考虑样品煤级以及谱峰所蕴含的结构信息。②温度对煤中有机质结构演化的影响分为石墨化前拉曼光谱无规律性变化和高温石墨化过程中拉曼无序性参数逐渐降低两阶段特征。常温加压条件下拉曼光谱的特征峰会向高峰位出现线性移动,这与拉曼光谱对应力的响应变化规律一致,并且构造应力产生的结构缺陷会降低煤系石墨的结构有序度。③拉曼光谱无序性参数与煤化程度之间并无严格对应关系,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这可能与煤大分子结构有序性的演化和化学结构的演化并不完全同步以及构造应力通过引入结构缺陷造成结构无序性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④拉曼光谱在煤结构表征中的其他应用包括计算芳香层片的大小、特殊峰的指示意义以及二阶拉曼光谱表征煤结构信息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大分子结构演化 煤化程度
下载PDF
煤的多尺度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潘结南 张召召 +2 位作者 李猛 毋亚文 王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3,共10页
煤中孔隙大小分布不均且分布范围较广,因而利用单一的方法难以对煤的多尺度孔隙结构进行有效地表征。为此,综合运用扫描电镜、低温液氮吸附、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实验方法,对煤的多尺度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揭示变质作用对煤孔... 煤中孔隙大小分布不均且分布范围较广,因而利用单一的方法难以对煤的多尺度孔隙结构进行有效地表征。为此,综合运用扫描电镜、低温液氮吸附、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实验方法,对煤的多尺度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揭示变质作用对煤孔体积、孔比表面积的影响,以及煤岩渗透率与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随煤变质程度增强,煤中纳米孔体积及孔比表面积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且在R_(o,max)为1.8%左右时达到最小值;(2)煤样孔隙半径、喉道半径整体均呈现正态分布,并且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加,最大分布频率对应的孔隙半径增大;(3)低煤阶烟煤煤样的喉道半径分布范围最宽,最大连通喉道半径及喉道半径平均值均最大;(4)无烟煤煤样的喉道半径分布范围最窄且最大连通喉道半径最小;(5)低、中煤阶烟煤煤样的孔喉比分布存在着单一主峰,并且主峰对应孔喉比相对较小;(6)煤岩渗透率与孔隙度、喉道半径平均值表现出了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其与孔喉比平均值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孔隙半径平均值的关系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孔隙结构 扫描电镜 液氮-压汞联合实验 恒速压汞 渗透率 变质程度
下载PDF
R/S分析及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分形预测 被引量:25
4
作者 潘结南 陈江峰 徐文鹏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15,共2页
介绍了分形理论中的时间序列 (R/S)分析方法 ,讨论了赫斯特指数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计算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通过对矿井瓦斯涌出量时间序列的分形处理 ,根据极差、标准差的结构分维值的大小 。
关键词 R/S分析 瓦斯涌出量 预测 矿井 分形理论 赫斯特指数
下载PDF
矿山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潘结南 孟召平 甘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矿山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研究 ,是“数字地球”、“数字矿山”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现代矿山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空间插值方法和目前比较流行的三维地质构模和可视化技术 ;并针对我国矿山开采和工程... 矿山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研究 ,是“数字地球”、“数字矿山”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现代矿山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空间插值方法和目前比较流行的三维地质构模和可视化技术 ;并针对我国矿山开采和工程建设的特点 ,提出了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为我国矿山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可视化 空间插值 体视化
下载PDF
煤系岩石的成分、结构与其冲击倾向性关系 被引量:41
6
作者 潘结南 孟召平 刘保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4422-4427,共6页
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是发生冲击地压的固有属性和必要条件,且影响煤岩体冲击倾向性的因素很多;而煤岩体的物质成分、岩性组构是煤岩体的内在属性,是决定煤岩冲击倾向性的内在因素。从煤岩的微观结构出发,研究煤岩的受力情况、强度特征、... 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是发生冲击地压的固有属性和必要条件,且影响煤岩体冲击倾向性的因素很多;而煤岩体的物质成分、岩性组构是煤岩体的内在属性,是决定煤岩冲击倾向性的内在因素。从煤岩的微观结构出发,研究煤岩的受力情况、强度特征、变形破坏过程,构建煤岩的微观组构与煤岩的宏观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煤岩蓄能和耗能的作用机理,从而构建煤岩体的物质成分、岩性组构与煤岩的冲击倾向性大小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碎屑颗粒(石英)含量的增加,岩石的强度和刚性增强,受载过程中积蓄的弹性应变能增大而耗散的永久变形能减少,发生应变型冲击地压的可能性增加。随着碎屑颗粒粒径的减小,粗粒的粒柱状矿物(石英、长石等)逐渐减少,而细粒的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蒙脱石和高岭石等)增多,岩石的刚性减弱,在集中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所耗散的永久变形能增加,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减小,岩石的冲击倾向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冲击倾向性 冲击地压 弹性应变能 耗散能
下载PDF
河南省中-高煤阶构造变形煤甲烷吸附/解吸特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潘结南 徐海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2,37,共5页
煤体变质程度和变形结构不同,其对甲烷的吸附/解吸能力及特征也不同,通过对河南典型矿区5种中高煤阶构造变形煤的等温吸附/解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高煤阶弱脆性构造变形煤的甲烷吸附能力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增大;甲烷吸附量增量... 煤体变质程度和变形结构不同,其对甲烷的吸附/解吸能力及特征也不同,通过对河南典型矿区5种中高煤阶构造变形煤的等温吸附/解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高煤阶弱脆性构造变形煤的甲烷吸附能力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增大;甲烷吸附量增量随着压力升高逐渐减小趋近于0,且甲烷吸附量增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单位压力段内甲烷解吸量随压力降低呈幂函数增大趋势,且变质程度越高,单位压力段内甲烷解吸量越大。不同类型构造变形煤单位压力段解吸量随压力降低呈单调递增的对数函数,且甲烷解吸量随着构造变形程度的增强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煤阶 构造变形煤 甲烷 吸附/解吸特征
下载PDF
煤岩单轴压缩变形破坏机制及与其冲击倾向性的关系 被引量:19
8
作者 潘结南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共4页
煤岩冲击倾向性是煤岩的固有属性,是决定其产生冲击破坏的能力和发生冲击地压的必要条件。煤岩单轴压缩条件下变形破坏机制和全应力-应变曲线蕴含有冲击倾向的丰富信息,是测定和分析煤岩冲击倾向性的比较简便和实用的方法。通过对不同... 煤岩冲击倾向性是煤岩的固有属性,是决定其产生冲击破坏的能力和发生冲击地压的必要条件。煤岩单轴压缩条件下变形破坏机制和全应力-应变曲线蕴含有冲击倾向的丰富信息,是测定和分析煤岩冲击倾向性的比较简便和实用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煤级煤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表明:煤岩的单轴压缩变形破坏形式主要有4种类型(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单斜面剪切破坏、楔劈型张剪破坏以及拉伸破坏);煤岩的单轴压缩全应力—应变曲线也可以概括为4种类型(Ⅰ、Ⅱ、Ⅲ及Ⅳ),其中类型Ⅰ的冲击能指数最大,而类型Ⅳ的冲击能指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倾向性 变形破坏 冲击能 应变能 耗散能
下载PDF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潘结南 陈江峰 《煤炭技术》 CAS 1999年第2期41-43,共3页
煤层气作为一种优质洁净能源,其勘探与开发在中国正紧罗密鼓地进行。对影响煤层气富集和运移的主要储层参数进行分析,充分利用有利的储层条件,减轻不利储层条件的影响。
关键词 煤层气 参数分析 渗透率 孔隙度 天然气勘探
下载PDF
煤微生物溶解性与反射率及组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结南 赵帅伟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39,共4页
选育出细菌N6,真菌M6和放线菌G1三株菌株,与5种煤进行正交实验,运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方法,分析煤的微生物溶解性与镜质组反射率及显微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煤的镜质组反射率越低,其微生物溶解性越好;煤的镜质组和矿物组含量越高,其微... 选育出细菌N6,真菌M6和放线菌G1三株菌株,与5种煤进行正交实验,运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方法,分析煤的微生物溶解性与镜质组反射率及显微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煤的镜质组反射率越低,其微生物溶解性越好;煤的镜质组和矿物组含量越高,其微生物溶解性越好;煤的壳质组和惰质组含量越低,其微生物溶解性越好.其中,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对煤微生物溶解性的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溶煤 反射率 显微组分 正交实验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围压下砂岩孔渗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97
11
作者 彭苏萍 孟召平 +2 位作者 王虎 马春丽 潘结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42-746,共5页
采用三轴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分析了砂岩储层岩石在全应力-应变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和不同围压下岩石的孔渗性,建立了砂岩岩石应力-应变与渗透率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研究表明:岩石在全应力-应变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的总体规律是在弹性... 采用三轴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分析了砂岩储层岩石在全应力-应变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和不同围压下岩石的孔渗性,建立了砂岩岩石应力-应变与渗透率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研究表明:岩石在全应力-应变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的总体规律是在弹性阶段渗透率随应力的增大而略有降低,进入弹塑性阶段后随着新生裂隙的扩展、贯穿,岩石的渗透率先是缓慢增加然后急剧增大,在峰前或峰后达到极大值,残余流动阶段原有裂隙开始压密闭合,渗透率开始降低。砂岩的孔渗性与其所承受的有效侧压大小密切相关,表现为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随侧压的增大而减小,且服从对数函数变化规律;成岩作用不同的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减小的速度和程度不同,表现为在侧压的作用下,成岩作用程度较弱的砂岩储层的孔隙度或渗透率减小的速度和程度明显地高于成岩作用程度较强的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围压 砂岩 孔掺性 油气开发
下载PDF
基于地震属性的煤层厚度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85
12
作者 孟召平 郭彦省 +2 位作者 王赟 潘结南 芦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2-517,共6页
地震属性技术在岩性和构造解释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煤、油气资源勘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淮南矿区谢桥1区131煤层地震勘探资料,提取了28种地震属性数据;通过地震属性的分析,优选出平均峰值振幅、振幅的峰态、最大... 地震属性技术在岩性和构造解释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煤、油气资源勘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淮南矿区谢桥1区131煤层地震勘探资料,提取了28种地震属性数据;通过地震属性的分析,优选出平均峰值振幅、振幅的峰态、最大绝对振幅、瞬时频率斜率等4种地震属性作为煤层厚度预测模型基本参数,结合已知钻孔资料,利用多元多项式回归以及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求出了各属性与煤厚之间的多元多项式回归模型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和应用结果对比分析,反映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煤厚预测中具有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煤层厚度 多元统计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含水量对沉积岩力学性质及其冲击倾向性的影响 被引量:49
13
作者 孟召平 潘结南 +2 位作者 刘亮亮 孟贵希 赵振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637-2643,共7页
通过试验和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不同含水条件下煤系沉积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冲击倾向性,建立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冲击倾向性与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模型,揭示含水量对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冲击倾向性的控制机制。研究表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 通过试验和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不同含水条件下煤系沉积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冲击倾向性,建立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冲击倾向性与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模型,揭示含水量对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冲击倾向性的控制机制。研究表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值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岩性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值受含水量的影响程度不同,降低的速率受岩性所控制。在干燥或较少含水量情况下,应力–应变曲线在峰值强度后岩石表现为脆性和剪切破坏,具有明显的应变软化特性,且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峰值强度后岩石主要为塑性破坏,应变软化特性不明显。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岩石脆性指标修正值(BIM)逐渐增加,弹性变形指数逐渐减小,岩石在受力过程中储存的弹性应变能随含水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少,而消耗的塑性永久变形能相对增加,即岩石的冲击倾向性随含水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含水量 力学性质 脆性指标 冲击倾向性
下载PDF
断层分层信息维及其在深部煤炭开采地质条件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武昱东 琚宜文 +3 位作者 侯泉林 潘结南 张杨 范俊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23-1330,共8页
以淮北煤田临涣矿区为例,对3个不同采区的二叠系含煤地层进行了断层带面积信息维的分层计算,获得了不同开采层位的断层带面积信息维分布等值线图,并结合各煤层内构造状态和瓦斯含量对信息维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 以淮北煤田临涣矿区为例,对3个不同采区的二叠系含煤地层进行了断层带面积信息维的分层计算,获得了不同开采层位的断层带面积信息维分布等值线图,并结合各煤层内构造状态和瓦斯含量对信息维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断层带面积信息维的分维值较好地反映了断层的构造复杂程度,高分维值单元的构造相对复杂;大(中)型断裂穿过不同层位时,对应单元的分维值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并且随着开采层位的加深,各煤层信息维的分维值从统计学特征上表现为均值减小、标准差增加。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临涣矿区深部未开发层位的断层带面积信息维分布特征,推测深部煤层中受到断层带影响的单元可能较少,但在局部单元会有密集的小断层,不利于瓦斯的逸散,因而很可能具有相对更高的瓦斯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信息维 深部煤炭资源 分层评估 瓦斯逸散 两淮煤田
下载PDF
煤微观结构三维表征及其孔-渗时空演化模式数值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金毅 宋慧波 +2 位作者 潘结南 郑军领 祝一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632-2641,共10页
探讨煤岩微观孔隙结构统计意义上的等效构建方法,并于孔隙尺度下模拟流体运移行为的时空演化过程。首先,结合煤岩孔隙结构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特征,采用修正的四参数随机生长(QSGS)算法构建煤岩多孔介质模型。随后,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 探讨煤岩微观孔隙结构统计意义上的等效构建方法,并于孔隙尺度下模拟流体运移行为的时空演化过程。首先,结合煤岩孔隙结构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特征,采用修正的四参数随机生长(QSGS)算法构建煤岩多孔介质模型。随后,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拟孔隙中气体单相流的运移过程,并基于数值试验结果,分析煤岩介质中影响渗透率的主要因素及流体运移达到平衡态前的演化模式。分析结果表明:(1)多孔介质的渗透性能受控于少量、连通性好的大孔所形成的通道,而小孔及微孔中气体的行为基本属于浓度扩散过程;(2)孔隙属性空间变异条件相同情况下,孔隙度同渗透率之间满足乘幂关系,但幂率系数随孔隙属性变异因子的降低而增加;(3)渗透率随时间呈减少趋势,自运移开始达到动态平衡的耗时量同孔隙度之间是一种负相关的幂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煤岩 孔-渗关系 多孔介质 QSGS 格子BOLTZMANN方法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型储集层的三维重构及启示意义 被引量:18
16
作者 牛永斌 崔胜利 +2 位作者 胡亚洲 钟建华 潘结南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1-702,共12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鹰山组和一间房组生物扰动型储集层发育。在岩心观测的基础上,通过典型岩样切片、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和X射线显微镜观测以及XRD测试分析,对研究区奥陶系生物扰动型储集层的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奥陶系可识... 塔河油田奥陶系鹰山组和一间房组生物扰动型储集层发育。在岩心观测的基础上,通过典型岩样切片、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和X射线显微镜观测以及XRD测试分析,对研究区奥陶系生物扰动型储集层的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奥陶系可识别的生物扰动分为2类,分别是Thalassinoides和Helminthopsis,但以Thalassinoides最为发育,扰动体积可达90%;生物潜穴充填物以白云石颗粒为主,可达90%以上;宿主围岩为泥晶灰岩。随着塔河油田早—中奥陶世海侵、海退沉积环境的变化,生物潜穴的发育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演化规律。在综合提取生物扰动型储集层特征信息的基础上,以沉积学和遗迹学理论为指导,应用3ds Max软件对研究区奥陶系生物扰动型储集层进行了三维重构。该研究虚拟再现了塔河油田生物扰动型储集层的内部结构与微观特征,不仅为后续研究这类储集层的宏观非均质性与微观各向异性、定量表征该类储集层微观尺度上的渗流特征奠定了基础,而且还为完善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模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扰动 定量表征 三维重构 奥陶系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夏浩 刘全润 +1 位作者 马名杰 潘结南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89,共4页
从微波加热对煤的除湿干燥,微波辐照对煤可磨性的影响,微波在煤炭脱硫领域的应用和煤的微波热解等方面对微波技术在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指出微波技术具有选择性加热材料、穿透性强、升温速率快、加热效率高、易于... 从微波加热对煤的除湿干燥,微波辐照对煤可磨性的影响,微波在煤炭脱硫领域的应用和煤的微波热解等方面对微波技术在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指出微波技术具有选择性加热材料、穿透性强、升温速率快、加热效率高、易于控制和安全卫生无污染等特点,使其在煤炭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干燥除湿 可磨性 脱硫 热解
下载PDF
三轴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煤样的声发射特征 被引量:53
18
作者 何俊 潘结南 王安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90,共7页
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对煤样进行常规三轴、三轴循环加卸载作用下声发射试验,对不同加载条件下煤样的声发射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三轴压缩过程中声发射能量、累计计数和累计能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能较好反... 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对煤样进行常规三轴、三轴循环加卸载作用下声发射试验,对不同加载条件下煤样的声发射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三轴压缩过程中声发射能量、累计计数和累计能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能较好反映煤样内部的破坏过程;在煤样循环加卸载过程间隔出现声发射信息,其能量、计数和幅值变化趋势一致,与煤样所受应力相吻合;煤样在常规三轴和循环加卸载破坏过程中声发射突变点在峰值应力的85%左右,可以作为判定煤样破坏的前兆;在循环加卸载过程中Felicity效应较明显,Felicity比值FR远小于1,随着循环应力水平提高,FR值不断降低,表明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声发射记忆具有超前特征,Kaiser效应的记忆效果较差,Kaiser效应作为煤体稳定性指标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压缩 循环加载 声发射 KAISER效应 Felicity效应
下载PDF
工作面粉尘污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傅贵 张江石 +1 位作者 潘结南 李永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6,共4页
用CXF-2F型个体可吸入粉尘采样器对工作面各工种多班测量确定作业人员平均吸尘情况,得出上巷工作人员受粉尘危害最严重,每班吸尘量达到407 mg,平均接触呼吸性粉尘尘浓度达424 mg/m3.用AFC-20A型粉尘测定仪,定点监测不同生产状况下粉尘浓... 用CXF-2F型个体可吸入粉尘采样器对工作面各工种多班测量确定作业人员平均吸尘情况,得出上巷工作人员受粉尘危害最严重,每班吸尘量达到407 mg,平均接触呼吸性粉尘尘浓度达424 mg/m3.用AFC-20A型粉尘测定仪,定点监测不同生产状况下粉尘浓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粉尘浓度基本在1 000 mg/m3以下;通过加强管理可以使全尘浓度控制在300 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在100 mg/m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煤尘 污染
下载PDF
东濮凹陷老第三系沙河街组盐类沉积模式新见 被引量:24
20
作者 林又玲 吴贤涛 +1 位作者 潘结南 肖继潮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6-75,共10页
提出了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成盐环境解释的新观点。认为在东濮凹陷中自沙河街组四段沉积中晚期开始 ,海水随着海面升降 ,间歇性地进入由北东向的兰聊断裂和长垣断裂构成的古河谷。高位期 ,海水以相对暂时性抬高的形式淹没本区 ,致使凹陷... 提出了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成盐环境解释的新观点。认为在东濮凹陷中自沙河街组四段沉积中晚期开始 ,海水随着海面升降 ,间歇性地进入由北东向的兰聊断裂和长垣断裂构成的古河谷。高位期 ,海水以相对暂时性抬高的形式淹没本区 ,致使凹陷南部成为向东南或南开口的河口湾 ,构成盐湖沉积的先期沉积环境 ;到低位期 ,海水退出凹陷区 ,部分海水因受东西向同沉积走滑断裂 (高平集—习城集一线 )高地的阻隔而潴留 ,局限在高平集—习城集断层至文明寨—范县断层的同沉积构造凹陷中 ,潴留海水蒸发、浓缩 ,形成盐类。在较深的凹地 ,受陆源淡水的影响较小 ,卤水浓度相对较高 ,依次沉积了具有深水沉积特点的碳酸盐岩、石膏、石盐等 ;而在水体较浅的凹地 (如砂坪、泥坪环境 ) ,则易受季节性洪水影响 ,卤水淡化 ,沉积了具有明显浅水特征的灰质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老第三系 沙河街组 沉积模式 河口湾 沉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