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和抗坏血酸处理对老化梭梭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恬 柳旭 +5 位作者 周文楠 潘胜难 张钰靖 钟元 蒋文博 王佺珍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333-1343,共11页
种子在长期的贮存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逆的衰老现象,从而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合理的修复处理可以提高老化种子的活力和幼苗质量。本研究采用四因素[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抗坏血酸(ascrobic acid, AsA)浓度、抗坏血酸浸种时间]三水平L_9(3... 种子在长期的贮存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逆的衰老现象,从而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合理的修复处理可以提高老化种子的活力和幼苗质量。本研究采用四因素[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抗坏血酸(ascrobic acid, AsA)浓度、抗坏血酸浸种时间]三水平L_9(3~4)正交试验,对人工老化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种子进行超声波和AsA混合处理,研究超声波和As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其是否可以修复老化造成的损伤,并选出最优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适当剂量的超声波和AsA能够对老化种子产生修复作用,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长度均得到显著提高(P <0.05),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增强,其中超声温度为影响种子活力的最重要因素。研究分析得出,老化梭梭种子的最优修复处理条件为:超声温度25℃,超声时间20 min,AsA浓度300 mg·L^(–1),AsA浸种时间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老化 梭梭 超声波 抗坏血酸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数码相机图像和群落冠层结构调查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超 李平 +3 位作者 武运涛 潘胜难 贾舟 刘玲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80-1288,共9页
草地地上生物量是影响其生态系统功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草地生态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监测指标。草地地上生物量监测多采用收割法进行,但这种破坏性取样方法会对研究区域带来巨大干扰,尤其是面积较小的长期定位监测或者控制实验研究样... 草地地上生物量是影响其生态系统功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草地生态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监测指标。草地地上生物量监测多采用收割法进行,但这种破坏性取样方法会对研究区域带来巨大干扰,尤其是面积较小的长期定位监测或者控制实验研究样地,从而使得地上生物量监测的频次受到很大限制。因此,通过获取某些原位易测变量,建立地上生物量的估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依托内蒙古典型草地刈割控制实验平台,通过数码照片获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植被覆盖度,并对样方内的叶面积指数、植被高度、物种多样性等参数进行了测定,最后利用一元回归模型、逐步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对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植被平均高度、植被最大高度和物种丰富度是影响地上生物量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构建适宜于本地的逐步回归模型,可以实现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准确预测。在该研究区域中,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1,均方根误差(RMSE)=35.60 g·m^(-2)。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且非破坏性测定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方法,可作为传统收割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叶面积指数 植被高度 逐步回归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最大似然分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