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处理对鲜食枣新品种“云密”坐果率的影响
1
作者 包杭盖 包文慧 +2 位作者 潘青华 张玉平 白玉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北京地区选育的新鲜食用枣品种“云密”为试材,在盛花期采用主干环剥、喷施赤霉素、主干环剥+喷施赤霉素等多种处理方法,研究其对坐果率、生长结果及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坐果率的影响呈现反向结果,而... 以北京地区选育的新鲜食用枣品种“云密”为试材,在盛花期采用主干环剥、喷施赤霉素、主干环剥+喷施赤霉素等多种处理方法,研究其对坐果率、生长结果及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坐果率的影响呈现反向结果,而环剥宽度的递减可提高坐果率,但反之可增加果实单果重。主干环剥+喷施赤霉素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果实质量,还可增大果形指数,改善外观指标,并提高坐果率。因此,采用2 mm+10 mg/L主干环剥+喷施赤霉素的处理是提高“云密”枣果产量及品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剥 赤霉素 坐果率
下载PDF
药食同源枣果营养成分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包文慧 包杭盖 +3 位作者 路东晔 潘青华 张玉平 白玉娥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6期136-140,145,共6页
食疗果品众多,枣是其中之一。枣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重要的药用成分,是其成为药食同源果品的重要原因。本文从药食同源的角度出发,聚焦枣果的养生、可食疗、大众化等特点,对枣果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 食疗果品众多,枣是其中之一。枣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重要的药用成分,是其成为药食同源果品的重要原因。本文从药食同源的角度出发,聚焦枣果的养生、可食疗、大众化等特点,对枣果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为提高枣资源利用率、增加枣产品附加值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营养价值 食疗保健 综合利用
下载PDF
扶芳藤种质资源及变异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潘青华 宋婉 +1 位作者 鲁韧强 续九如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62,共5页
通过对扶芳藤野生资源及主要栽培种 (品种 )进行调查和收集 ,对其形态特征、生育期、年生长节律、繁殖习性、攀附特性、叶形、叶序及叶色季节性变化、花序及种子形态变异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和研究 ,得出扶芳藤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种质资源... 通过对扶芳藤野生资源及主要栽培种 (品种 )进行调查和收集 ,对其形态特征、生育期、年生长节律、繁殖习性、攀附特性、叶形、叶序及叶色季节性变化、花序及种子形态变异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和研究 ,得出扶芳藤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种质资源丰富、种内变异类型多 ,且生长期长、易繁殖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并根据其主要特征将扶芳藤种质资源初步划分为 1 9个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种质资源 变异类型
下载PDF
扶芳藤遗传多样性RAPD鉴定及类型划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潘青华 鲁韧强 张开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53-57,共5页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56份扶芳藤、3份大叶黄杨和1份胶东卫矛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35个引物扩增出205条稳定、清晰、可重复的DNA片段,其中32个引物扩增出100条带具有多态性,其多态性频率48.78%;不同引物及不同位点谱带所揭示的...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56份扶芳藤、3份大叶黄杨和1份胶东卫矛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35个引物扩增出205条稳定、清晰、可重复的DNA片段,其中32个引物扩增出100条带具有多态性,其多态性频率48.78%;不同引物及不同位点谱带所揭示的扶芳藤遗传差异较大,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为0.0331 ̄0.8904;根据引物L04和U12扩增的RAPD带型和以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可明显地区分扶芳藤与大叶黄杨、冬季全部落叶的与冬季不落或部分落叶的扶芳藤类型、从中国收集的扶芳藤资源与从捷克和美国引入的3个品种;同时聚类分析还可区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收集扶芳藤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RAPD鉴定 类型划分 RAPD标记技术 遗传多样性分析 RAPD带型 东南沿海地区 大叶黄杨 DNA片段 多样性指数 遗传差异 分布范围 分析结果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多态性 引物 可重复 区分 落叶 冬季 资源 收集 中国 卫矛
下载PDF
扶芳藤叶片粗蛋白和氨基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潘青华 张维海 鲁韧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204-207,共4页
对9个扶芳藤品种叶片中的粗蛋白及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扶芳藤叶片中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其中含有动物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不同品种间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差异极显著,同一品种不同氨基酸种类含量之间差异极... 对9个扶芳藤品种叶片中的粗蛋白及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扶芳藤叶片中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其中含有动物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不同品种间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差异极显著,同一品种不同氨基酸种类含量之间差异极显著。谷氨酸在各个品种中含量最高;胱氨酸、色氨酸和氨在扶芳藤叶片中的含量低且相对稳定,三者与粗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其他16种氨基酸与粗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且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扶芳藤品种叶片中粗蛋白和氨基酸特性具有一致性。并建议进行开发扶芳藤牧草、饲料和保健茶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叶片 粗蛋白 氨基酸 成分分析 中药材
下载PDF
扶芳藤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潘青华 王惠宁 +1 位作者 鲁韧强 张玉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2期298-302,共5页
观察扶芳藤的物候期,研究扶芳藤的生长规律及攀附特性。扶芳藤萌芽早,花蕾生长期长,种子成熟期晚,当年生叶片冬季不脱落,休眠期晚;扶芳藤年生长期长,一个生长周期会出现两次生长高峰,其新梢的年生长、节间及叶片生长规律遵循Logistic方... 观察扶芳藤的物候期,研究扶芳藤的生长规律及攀附特性。扶芳藤萌芽早,花蕾生长期长,种子成熟期晚,当年生叶片冬季不脱落,休眠期晚;扶芳藤年生长期长,一个生长周期会出现两次生长高峰,其新梢的年生长、节间及叶片生长规律遵循Logistic方程的拟合曲线;常绿直立型向阳性好,匍匐生长型耐荫能力强;不同的扶芳藤类型适宜于攀援不同角度,常绿直立生长的扶芳藤类型攀援于近90o的攀附物时生长速度大,随角度的减小高生长量成规律性递减;冬季红叶匍匐生长的扶芳藤类型则在攀援于近50o的角度时生长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生物学特性 攀附特性
下载PDF
扶芳藤资源特性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潘青华 孙浩元 +1 位作者 路丙社 鲁韧强 《河北林果研究》 2003年第3期250-255,共6页
详细介绍了扶芳藤的形态特征、天然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扶芳藤的用途和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扶芳藤 攀援植物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枣鲜食优质新品种京枣39 被引量:4
8
作者 潘青华 白金 王保强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共2页
枣鲜食优质新品种京枣 39,果实圆柱形 ,单果重 2 8.3g,最大单果重 4 5g;果实阳面深红色 ,背面浅绿色 ;果皮薄 ,果肉绿白色 ,质地松脆 ,汁液较多 ,味酸甜 ,品质上等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 5.4 % ,9月中旬成熟 ,较耐贮藏。2 0 0 2年 9月通... 枣鲜食优质新品种京枣 39,果实圆柱形 ,单果重 2 8.3g,最大单果重 4 5g;果实阳面深红色 ,背面浅绿色 ;果皮薄 ,果肉绿白色 ,质地松脆 ,汁液较多 ,味酸甜 ,品质上等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 5.4 % ,9月中旬成熟 ,较耐贮藏。2 0 0 2年 9月通过果树专家鉴定并命名。目前示范推广面积 6 .6 h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品种 京枣39品种 审定 选种 特征特性 区域试验 栽培要点
下载PDF
黄栌新品种(新类型)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潘青华 李海龙 张玉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368-370,共3页
在对黄栌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观察过程中,发现了2个新类型,命名为长叶黄栌和光叶黄栌,同时观测了新品种紫霞的植物学特征,并对其物候期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分析.3个黄栌新品种(新类型)与红叶黄栌的相同点是生长规律基本一致,即年生长... 在对黄栌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观察过程中,发现了2个新类型,命名为长叶黄栌和光叶黄栌,同时观测了新品种紫霞的植物学特征,并对其物候期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分析.3个黄栌新品种(新类型)与红叶黄栌的相同点是生长规律基本一致,即年生长周期中分3个小生长期;不同点是紫霞黄栌的叶片全年呈现紫红色;3个黄栌品种的物候期和生长期存在差异,长叶黄栌生长期最长,光叶黄栌生长期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栌新品种 新类型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京枣39’果实膨大期解剖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青华 李海龙 张玉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7-181,共5页
为探讨枣果的裂果机理,笔者采用显微法对‘京枣39’新品种不同位置果实处于膨大期时的角质层、表皮、亚表皮、中果皮、维管束和空腔等解剖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逐渐发育成熟,枣果体积逐渐增大,角质层厚度、... 为探讨枣果的裂果机理,笔者采用显微法对‘京枣39’新品种不同位置果实处于膨大期时的角质层、表皮、亚表皮、中果皮、维管束和空腔等解剖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逐渐发育成熟,枣果体积逐渐增大,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亚表皮细胞大小、中果皮细胞大小和维管束粗细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空腔大小的变化趋势略有差异,呈现出"低—高—低"单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枣39’ 果实膨大期 解剖结构
下载PDF
优质鲜食大枣新品种——京枣39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青华 白金 郑立梅 《农业新技术》 2003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大枣 鲜食品种 京枣39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枣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9
12
作者 潘青华 《农业新技术》 2002年第3期4-8,21,共6页
对枣疯病病原、症状、发病机理、影响发病的因素、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合客观的论述和评价。总结了防治枣疯病的具体措施 ,并提出了枣疯病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对枣疯病研究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 枣疯病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设计在研究扶芳藤攀援特性中的应用
13
作者 潘青华 白金 +1 位作者 张玉平 鲁韧强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9-81,共3页
按照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设置5个水平的栽培基质及攀援角度。拟合二次回归方程,并进行模似寻优。得出常绿直立生长的扶芳藤类型在攀援近90°角度的物体时生长速度最快,适宜于立体绿化;而冬季叶色变红的匍匐生长类型的扶芳藤在攀援... 按照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设置5个水平的栽培基质及攀援角度。拟合二次回归方程,并进行模似寻优。得出常绿直立生长的扶芳藤类型在攀援近90°角度的物体时生长速度最快,适宜于立体绿化;而冬季叶色变红的匍匐生长类型的扶芳藤在攀援近50°角度的边坡时生长速度最快,适宜于边坡绿化和沙地治理。栽培基质均适宜于沙与粘土的比例近似为2:1的沙性土壤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二次回归正交设计 攀援特性
下载PDF
鲜食枣新品种‘京枣60’
14
作者 潘青华 张玉平 +2 位作者 白金 金万梅 李少宁 《果农之友》 2012年第1期9-10,共2页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2004年从西城区官房胡同发现一株大果鲜食类型的实生枣树.2005年进行高枝改接,并与主栽品种‘京枣39’(潘青华等,2003)对比.发现该类枣裂果率明显较低.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2007—2009年分别在...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2004年从西城区官房胡同发现一株大果鲜食类型的实生枣树.2005年进行高枝改接,并与主栽品种‘京枣39’(潘青华等,2003)对比.发现该类枣裂果率明显较低.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2007—2009年分别在北京顺义区、河北沧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枣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新品种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果树研究所 主栽品种 西城区 裂果率
下载PDF
盐胁迫对几种苗木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1
15
作者 张川红 沈应柏 +2 位作者 尹伟伦 潘青华 赵毓桂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31,共5页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对国槐、绒毛白蜡、核桃和中林 4 6杨四种苗木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杨树的死亡率最高 ,核桃次之 ,绒毛白蜡再次之 ,国槐没有死亡植株。杨树、核桃、绒毛白蜡和国槐的生物量、单株总叶面积受盐胁迫后都明显...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对国槐、绒毛白蜡、核桃和中林 4 6杨四种苗木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杨树的死亡率最高 ,核桃次之 ,绒毛白蜡再次之 ,国槐没有死亡植株。杨树、核桃、绒毛白蜡和国槐的生物量、单株总叶面积受盐胁迫后都明显下降。根据盐胁迫后试验树种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不同 ,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核桃和中林 4 6杨为下降型 ,即苗木受盐胁迫后短期内净光合速率便发生明显地下降 ,且高盐时光合速率下降多。绒毛白蜡为中间型 ,它受盐胁迫后净光合速率也发生下降 ,但下降幅度小 ,并且能忍受一定时间和一定盐浓度的胁迫。第三种类型为上升型 ,国槐受盐胁迫后净光合速率上升 ,并且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盐浓度的胁迫条件下能维持其净光合速率不低于对照。盐胁迫条件下 ,单叶净光合速率和单株总叶面积的下降是杨树生长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影响核桃和绒毛白蜡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单株总叶面积的下降 ,对于国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苗木 生长 光合作用 国槐 绒毛白蜡 核桃 中林46杨
下载PDF
腹盆腔巨大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影像诊断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青华 吴立源 +3 位作者 顾洪炳 汤群峰 翟晓东 陈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探讨腹盆腔横纹肌肉瘤(RMS)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腹盆腔RMS患者的CT、MR表现及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临床表现有腹部肿块、腹痛等症状;CT平扫3例均见腹盆腔内巨大混合... 目的:探讨腹盆腔横纹肌肉瘤(RMS)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腹盆腔RMS患者的CT、MR表现及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临床表现有腹部肿块、腹痛等症状;CT平扫3例均见腹盆腔内巨大混合密度肿块,周围组织器官受压移位;MRI检查示盆腔内巨大的团块状异常信号影,信号不均;增强后不均匀轻中度强化,以周边明显,动脉期病灶内可见较多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影,延迟期斑片状持续性强化。镜下所见肿块由弥漫异型细胞构成,呈圆形或梭形,疏密不均,核深染,易见核分裂;免疫组化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原调节蛋白(MYOD)、CD99均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细胞角蛋白(AE1/AE3)均阴性。病理诊断:胚胎性RMS。结论:RMS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间充质源性恶性肿瘤,腹盆腔少见,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确诊需要依据病理和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盆腔 横纹肌肉瘤 胚胎性 CT MRI 病理
原文传递
北京山地不同海拔人工油松林枯落物及其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26
17
作者 鲁绍伟 陈波 +3 位作者 潘青华 李少宁 张玉平 任翠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8,70,共6页
本文对北京山地4个海拔梯度(480,540,690,820m)的人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均随海拔先升高而后减小,最大持水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而后增... 本文对北京山地4个海拔梯度(480,540,690,820m)的人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均随海拔先升高而后减小,最大持水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而后增大,枯落物总储量在10.63~31.42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在17.27~37.17t/hm2之间,有效拦蓄能力在6.72~28.71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64.32%~185.77%之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对数关系(R〉0.93),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0.73)。土壤容重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变化范围为0.97~1.22g/cm3,总孔隙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土壤层有效持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6)。综合分析各项因子,低海拔地区的油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普遍高于高海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北京山地 油松 海拔 枯落物 土壤水文
下载PDF
北京典型园林植物区空气负离子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李少宁 王燕 +3 位作者 张玉平 潘青华 金万梅 白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0-135,共6页
对北京典型园林植物区香山、颐和园、植物园等地开展了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测定,并结合空旷地和市区的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园林植物的存在可以明显提高空气负离子的浓度,有植被地区空气负离子数值明显高于无植被区... 对北京典型园林植物区香山、颐和园、植物园等地开展了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测定,并结合空旷地和市区的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园林植物的存在可以明显提高空气负离子的浓度,有植被地区空气负离子数值明显高于无植被区。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形式,与各海拔高度的植被状况关系密切,并随着空间梯度的增加而减小。空气负离子浓度在园林植物区日动态变化明显,呈双峰曲线形式。不同生境空气负离子浓度随季节不同变化明显,夏秋季节浓度较高。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和相对湿度成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区 空气负离子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山地不同密度侧柏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29
19
作者 鲁绍伟 陈波 +2 位作者 潘青华 张玉平 李少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4-229,共6页
以北京市八达岭石佛寺浅石山区5种密度(1 500,2 000,2 550,2 700,2 900株/hm2)侧柏人工纯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在22.94~34.35t/hm2之间,且随林分密度增加枯落物储量增加... 以北京市八达岭石佛寺浅石山区5种密度(1 500,2 000,2 550,2 700,2 900株/hm2)侧柏人工纯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在22.94~34.35t/hm2之间,且随林分密度增加枯落物储量增加,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13.37~56.47t/hm2,有效拦蓄能力在26.97~52.02t/hm2之间,2 700株/hm2有效拦蓄能力最强,为52.02t/hm2;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R>0.88),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9);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1.09~1.37g/cm3,总孔隙度的变化范围为38.66%~54.30%;土壤层有效持水能力以密度为1 500株/hm2的最强,为157.27t/hm2;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4)。综合分析得出,密度为2 000株/hm2的侧柏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地 侧柏人工林 枯落物 土壤水文效应
下载PDF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转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0
作者 金万梅 潘青华 +5 位作者 尹淑萍 董静 姜立杰 杨丽 陈青华 赵剑波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64-868,共5页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的转基因植物是一种人工创造的新种质。外源基因在无性培养阶段和有性阶段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转基因植物的利用。外源基因拷贝数、整合位点、位置效应、外源基因丢失、甲基化、共抑制等均影响其在转基因植物中的...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的转基因植物是一种人工创造的新种质。外源基因在无性培养阶段和有性阶段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转基因植物的利用。外源基因拷贝数、整合位点、位置效应、外源基因丢失、甲基化、共抑制等均影响其在转基因植物中的稳定性;同时也影响外源基因在转育材料中的表现;最后简单讨论了外源基因鉴定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外源基因 遗传稳定性 外源基因转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