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砷酸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和副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焦力 王书杰 +9 位作者 庄俊玲 赵永强 周道斌 许莹 韩冰 张薇 段明辉 邹农 朱铁楠 沈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比较亚砷酸(ATO)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1例APL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TO组(n=41)和ATRA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 目的比较亚砷酸(ATO)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1例APL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TO组(n=41)和ATRA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和达CR的时间。结果ATO组和ATRA组患者的CR率分别为97.5%和93.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O组患者达到CR的中位时间为29 d(21-45 d),明显短于ATRA组患者的38.5 d(24-63 d)(P〈0.001)。52.9%的ATRA组患者出现维甲酸综合征,常影响进一步治疗。结论ATO和ATRA对APL患者均有很高的诱导缓解率。ATO诱导达到CR的时间短于ATRA,不良反应更易于控制,可作为AP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的一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亚砷酸 全反式维甲酸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血药浓度监测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焦力 周道斌 +9 位作者 王书杰 张薇 段明辉 李剑 韩冰 许莹 赵永强 沈悌 王强 叶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血液系统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给予10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217例次大剂量MTX(1.5-9.0 g)治疗,根据MTX的血药浓度,以不同剂量及不同给药方式给予四氢叶酸钙(CF)解救... 目的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血液系统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给予10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217例次大剂量MTX(1.5-9.0 g)治疗,根据MTX的血药浓度,以不同剂量及不同给药方式给予四氢叶酸钙(CF)解救。于开始用药44 h起,间隔6-12 h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MTX血药浓度,监测至MTX浓度〈0.1μmol/L止。结果6例次(2.8%)患者开始用药44 h后MTX浓度(CMTX/44 h)≥5μmol/L,平均浓度为11.67μmol/L(6.01-20.15μmol/L),平均解救中止时间为开始用药170 h(92-272 h);23例次(10.6%)患者1μmol/L≤CMTX/44 h〈5μmol/L,平均浓度为2.23μmol/L(1.07-4.69μmol/L),平均解救中止时间为开始用药116 h(68-188 h)后。CMTX/44 h≥1μmol/L者基本出现于使用MTX剂量≥5 g的患者中。除个别患者出现轻度黏膜炎症外,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发应。结论MTX的代谢过程存在个体差异,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排泄延迟更易出现于使用高剂量药物时。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大剂量MTX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血药浓度 排泄延迟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吸烟对人体外周血白介素2及其受体系统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焦力 甘德坤 方友春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85-388,共4页
选取北京城区及近郊42例健康吸烟者和与之年龄、生活方式相配对的健康非吸烟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在37℃、5%CO2条件下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活化。采用免疫化学技术检测活化48小时后... 选取北京城区及近郊42例健康吸烟者和与之年龄、生活方式相配对的健康非吸烟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在37℃、5%CO2条件下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活化。采用免疫化学技术检测活化48小时后的白介素2(IL-2)分泌细胞百分数、活化72小时后的膜白介素2受体(mIL-2R)阳性细胞百分数和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在体外条件下,吸烟组mIL-2R阳性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5);血清中sIL-2R水平吸烟组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5);吸烟组IL-2分泌细胞百分数有高于非吸烟组的趋势(P=0.08)。指标的变化与吸烟的状况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下载PDF
论古筝的滑音 被引量:13
4
作者 焦力 《音乐探索》 2006年第2期59-64,共6页
中国民族音乐最讲究的是“韵”,中国的民族乐器在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致“韵”手法。古筝的致“韵”手法便是“以韵补声”。“滑音”是“以韵补声”中一个重要的技法。在发展好弹弦技术的同时,更要发展其致“韵”技术。... 中国民族音乐最讲究的是“韵”,中国的民族乐器在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致“韵”手法。古筝的致“韵”手法便是“以韵补声”。“滑音”是“以韵补声”中一个重要的技法。在发展好弹弦技术的同时,更要发展其致“韵”技术。只有加强其民族属性,发展其独立品格,古筝艺术才能永远无愧为中国民族器乐中的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筝 以韵补声 滑音 要点
下载PDF
多氯联苯对儿童发育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焦力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3-88,共6页
多氯联苯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持续性有机污染物。本文就父母的事故性暴露和自然暴露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综述,多氯联苯虽已禁用多年,但作为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因素。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儿童 发育 生长 毒理
下载PDF
吸烟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被引量:1
6
作者 焦力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7-300,共4页
吸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良环境因素的主动暴露,可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紊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是1985年发现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标志物,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近几年应用于与吸烟有关的研究,发现吸烟使人体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 吸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良环境因素的主动暴露,可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紊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是1985年发现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标志物,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近几年应用于与吸烟有关的研究,发现吸烟使人体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可溶性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下载PDF
多饮、多尿、生长发育停滞、甲状腺肿大
7
作者 焦力 韩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6-208,共3页
关键词 甲状腺肿大 生长发育 多饮 多尿
下载PDF
非程控降温、-80℃冻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研究
8
作者 焦力 沈悌 陈嘉林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非程控降温、-80℃冻存的方法对自体外周血十细胞(APBSC)的保存效果。方法:以6%羟乙基淀粉(HES)、5%二甲基亚砜(DMSO)及4%人血白蛋白(ALB)的混合物为冷冻防护剂,将APBSC直接置于-80℃下保存,冻存前反复苏后测... 目的:观察非程控降温、-80℃冻存的方法对自体外周血十细胞(APBSC)的保存效果。方法:以6%羟乙基淀粉(HES)、5%二甲基亚砜(DMSO)及4%人血白蛋白(ALB)的混合物为冷冻防护剂,将APBSC直接置于-80℃下保存,冻存前反复苏后测定APBSC的CFU-GM、BFU-E;观察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情况。结果:13例患者白细胞在十3~+7天下降至(0.0~0.1)×10/L,白细胞(0.0~0.2)×109/L持续时间3~6天,于+9~+11天恢复至1.0X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于+9~+11天达到0.5X109/L。血小板在+3~+7天下降至(2.0~21)×109/L,于+8~+15天恢复至20×109/L以上。CFU-GM、BFU-E回大率分别为76.5%、78.4%。结论:非程控降温、-80℃冻存是一简便、经济、有效的自体外周血于细胞保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存 自体 外周血干细胞 白血病 APBSCT
下载PDF
环境香烟烟雾对非吸烟人群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9
作者 甘德坤 焦力 +2 位作者 朴文花 马玲 何兴舟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采用环境香烟烟雾 (ETS)和被动吸烟与健康危害有关的关键词 ,对近五年的国内外文献作了回顾 ,就1 .室内 ETS污染水平和生物监测 ;2 .ETS对非吸烟人群的非癌性健康影响 ,包括 :被动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 ,被动吸烟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妊娠... 采用环境香烟烟雾 (ETS)和被动吸烟与健康危害有关的关键词 ,对近五年的国内外文献作了回顾 ,就1 .室内 ETS污染水平和生物监测 ;2 .ETS对非吸烟人群的非癌性健康影响 ,包括 :被动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 ,被动吸烟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妊娠与哺乳妇女被动吸烟危害 ,儿童及青少年被动吸烟危害 ;3.处于环境香烟烟雾中的非吸烟人群患肺癌的风险评价包括 :被动吸烟 (ETS)是人类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ETS致癌的理论依据 ,ETS致肺癌的危险度 ,ETS致肺癌的剂量 -反应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烟雾 被动吸烟 健康影响 环境卫生 空气污染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低温保存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进展
10
作者 焦力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70-271,共2页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 低温保存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血液科2388例次住院患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韩冰 邸海侠 +11 位作者 周道斌 赵永强 王书杰 许莹 陈嘉林 段云 焦力 段明辉 张薇 朱铁楠 邹农 沈悌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327-329,共3页
目的了解血液科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易患因素。方法对我院血液科2388例次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不同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发生感染的关系。结果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和肺脏(16%)、败血症(4%... 目的了解血液科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易患因素。方法对我院血液科2388例次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不同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发生感染的关系。结果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和肺脏(16%)、败血症(4%)、肛周感染(4%)、皮肤软组织(2.9%)。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254例次初治者和96例次复发患者感染发生率为80.9%和66.7%,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患者(19.0%)。中性粒细胞总数<0.5×109/L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98.1%,高于粒细胞总数正常的患者(8.8%)。随着住院天数的延长,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安置导管、老龄以及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发生率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初治或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住院时间≥20d、置管、糖尿病和年龄>60岁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房中血液肿瘤感染发生率高,肺部感染和败血症多见。白血病初治和复发时、粒细胞缺乏、住院时间长、安置导管、老龄及合并糖尿病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房 感染 易患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年龄界值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海雁 周道斌 +8 位作者 王书杰 韩冰 张薇 焦力 李剑 武永吉 赵永强 沈悌 徐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9-563,共5页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年龄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病例资料较完整的507例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病例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08年10月。结果小于60岁、60-6...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年龄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病例资料较完整的507例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病例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08年10月。结果小于60岁、60-64岁、65-69岁、70-74岁和大于75岁年龄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4.6%、53.0%、32.8%、40.0%和19.8%,8年生存率分别为45.7%、44.1%、17.5%、22.8%和0。75岁以上组与65-70岁组、60-65岁组和60岁以下组,65-70岁组与60岁以下组间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对患者生存状态有影响。结论可以考虑将65岁作为老年NHL患者的年龄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非霍奇金淋巴瘤 预后 年龄界值
下载PDF
吸烟对血小板粘附率及血液粘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玲 甘德坤 +8 位作者 焦力 陈亮 华珂 韩京秀 张文学 王德义 李文龙 张明海 周丽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 探讨吸烟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病增加的机理。方法 从人体指标着手,对52名健康男性吸烟者的血小板粘附率和100名健康男性吸烟者的血液粘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进行测定,并与健康男性非吸烟者进行配对比较。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 目的 探讨吸烟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病增加的机理。方法 从人体指标着手,对52名健康男性吸烟者的血小板粘附率和100名健康男性吸烟者的血液粘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进行测定,并与健康男性非吸烟者进行配对比较。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吸烟组血小板粘附率(69.89+15.57)显著高于非吸烟组(33.82+17.96)(P〈0.01);吸烟年限越长血小板粘附率越高[吸烟年限〈11年:(63.63+16.23)%;11~20年:(71.61+14.35)%;〉20年:(81.13+11.59)%]。吸烟组每个切变率的血液粘度均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5);但在吸烟者中,各年龄组间及各吸烟年限组问的血液粘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烟组的血沉及红细胞压积与非吸烟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吸烟可显著增加血小板粘附率及血液粘度,从而改变吸烟者的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血小板粘附率 血液粘度 血沉 红细胞压积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雪峰 韩冰 +13 位作者 冯俊 周道斌 王书杰 许莹 陈嘉林 焦力 张薇 李剑 段明辉 朱铁楠 邹农 华宝来 蔡华骢 赵永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目的总结恶性血液病患者继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52例恶性血液病继发IPF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 目的总结恶性血液病患者继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52例恶性血液病继发IPF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中IPFI发病率分别为4.6%、3.2%、2.8%和2.5%。在AML继发IPFI者中,88.5%(23/26)发生于未缓解期(包括复发),11.5%(3/26)发生于完全缓解期。86.5%(45/52)恶性血液病继发IPFI者存在粒细胞缺乏或减少,67.3%(35/52)在抗真菌治疗前存在≥96 h的广谱抗生素应用。抗真菌治疗后总死亡率为13.7%(7/51)。首选氟康唑与首选伊曲康唑者一半以上因感染未控制而需更换为其他抗真菌药物。结论IPFI在恶性血液病中最常见于AML。AML未缓解、粒细胞缺乏或减少和长时间广谱抗生素应用时易发生IPFI。氟康唑与伊曲康唑的有效率偏低,需重视其他强效抗真菌药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男性吸烟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亮 甘德坤 +4 位作者 马玲 郭炳衡 朱立岁 华轲 焦力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5-415,共1页
关键词 男性 吸烟者 血清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测定方法 SOD
下载PDF
基于大剂量地塞米松的化疗方案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剑 周道斌 +4 位作者 焦力 段明辉 张薇 赵永强 沈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7-569,共3页
目的评估基于大剂量地塞米松的化疗方案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08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基于大剂量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的22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目的评估基于大剂量地塞米松的化疗方案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08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基于大剂量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的22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接受中位4个疗程基于大剂量地塞米松的化疗方案后,22例患者中,有7例(31.8%)肾功能恢复,中位至恢复时间为31 d;16例(72.7%)有效,其中7例(31.8%)完全或接近完全缓解。3-4级副作用包括粒细胞减少(13.6%)、感染(22.7%)、周围神经病变(9.1%)和肠梗阻(4.5%)。结论基于大剂量地塞米松的化疗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多发性骨髓瘤 肾功能不全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红春 刘跃华 +1 位作者 方凯 焦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8-630,I0004,F0003,共5页
关键词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组织病理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剑 焦力 +4 位作者 张薇 段明辉 邹农 周道斌 沈悌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4-577,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PP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30例PPL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段、病理类型以及预后。结果病例中,男性占46.7%,中位年龄为46岁。PPL患者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甚至20%...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PP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30例PPL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段、病理类型以及预后。结果病例中,男性占46.7%,中位年龄为46岁。PPL患者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甚至20%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中位发病至诊断时间为8个月,经支气管肺活检及经CT引导下肺活检的诊断率分别为33.3%和50%,而胸腔镜下肺活检及开胸肺活检的诊断率为100%。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最为常见,占56.7%。在中位随诊39个月后,3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23.3%)死亡。MALT组患者较非MALT组患者有着更低的IPI评分及更好的预后。结论 PP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淋巴瘤,其诊断较为困难,非MALT类型的淋巴瘤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原发性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加味四草汤配合西药对风湿热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焦力 《陕西中医》 2014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四草汤配合西药对风湿热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指数疗效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本院风湿科诊治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片与英太青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四... 目的:探讨加味四草汤配合西药对风湿热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指数疗效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本院风湿科诊治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片与英太青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四草汤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对比,无显著性意义( P>0.05),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且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 R明显低于各组治疗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加味四草汤治疗风湿热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风湿热郁型 @加味四草汤
下载PDF
知柏地黄汤加减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8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焦力 《河南中医》 2014年第8期1526-1528,共3页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开始服用时每次1片,第1天每日3次,第2天、第3天每日2次,第4...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开始服用时每次1片,第1天每日3次,第2天、第3天每日2次,第4天症状缓解后保持每次1片,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知柏地黄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15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发热、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也以治疗组变化更为明显,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沉、尿酸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以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91.6%,治疗组有效率为78.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柏地黄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降低血尿酸、血沉水平,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知柏地黄汤 中药外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