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附注射液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郝政焘 焦宪法 牛杏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8期53-55,97,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8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8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7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水平、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PCT、cTnⅠ、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脓毒症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可降低致炎因子及cTnⅠ和NT-proBNP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效果较佳,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参附注射液 常规治疗
下载PDF
心脏康复锻炼联合心理干预在稳定性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邓雪 刘恒亮 焦宪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锻炼+心理干预对稳定性冠心病伴焦虑和抑郁患者心功能、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5例稳定性冠心病伴焦虑和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42例和双...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锻炼+心理干预对稳定性冠心病伴焦虑和抑郁患者心功能、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5例稳定性冠心病伴焦虑和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42例和双心护理组43例。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双心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锻炼+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CO)、每搏的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早期(VA)/晚期速度峰值(VE)]、焦虑和抑郁状态[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和抑郁评分量表(BDI)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PSQI)评分]、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3个月后,双心护理组SV、CO、EF低于常规护理组,VA/VE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双心护理组BAI评分、BDI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双心护理组PSQI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双心护理组服药依从率为95.35%(41/43),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6.19%(32/42)(P<0.05)。结论:稳定性冠心病伴焦虑和抑郁患者实施心脏康复锻炼+心理干预后,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可得到有效缓解,服药依从性显著提升,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冠心病 焦虑 抑郁 心脏康复锻炼 心理干预
下载PDF
早期和晚期肠内营养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焦宪法 牛杏果 +4 位作者 张科 王明强 李伟丽 郭宇红 王小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9-82,共4页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ICU需要肠内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患者66例,均在入住ICU后48 h内,给予胃镜下空肠置管。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3例,于24~48 h内行肠内营养;晚期肠内营养组33...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ICU需要肠内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患者66例,均在入住ICU后48 h内,给予胃镜下空肠置管。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3例,于24~48 h内行肠内营养;晚期肠内营养组33例,于入住ICU 48 h后开始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参数(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肠内营养耐受性及并发症(腹泻腹胀、肝功能受损、高血糖、应激性溃疡、肺炎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较营养支持前升高(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较晚期肠内营养组为少(P<0.01)。两组肠内营养耐受性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及时改善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 危重症
下载PDF
胃镜下胃管代替鼻肠管在重症患者中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焦宪法 李伟丽 +3 位作者 牛杏果 张科 王小雯 赵玉洁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在重症患者中胃镜辅助下以鼻胃管代替普通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需要肠内营养重症患者70例,分为胃管代鼻肠管组和螺旋型鼻肠管组,每组35例。胃管代鼻肠管组在胃镜下用异物钳钳夹鼻胃管,推送胃镜和异物... 目的探讨在重症患者中胃镜辅助下以鼻胃管代替普通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需要肠内营养重症患者70例,分为胃管代鼻肠管组和螺旋型鼻肠管组,每组35例。胃管代鼻肠管组在胃镜下用异物钳钳夹鼻胃管,推送胃镜和异物钳经过幽门,尽可能送胃管达幽门以远。螺旋型鼻肠管组鼻肠管远端未在小肠者,借助胃镜完成。结果此种胃镜下胃管代鼻肠管方法营养管放置成功率为100%。放置期间均无并发症。在使用过程中有2例出现反流,胃镜检查发现1例营养管易位于胃腔,另1例位置正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5.7%;肠内营养期间未发生堵管现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营养参数有改善(P<0.05)。结论胃镜下用胃管代替普通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可靠、不易堵管、反流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管 鼻肠管 重症 胃镜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端粒酶检测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焦宪法 王国斌 +2 位作者 秦建领 王锋 王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 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端粒酶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63例原发性肺癌和 3 1例非肺癌肺疾病患者BALF ,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其端粒酶。同步行经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病理学、灌洗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 肺癌组端粒... 目的 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端粒酶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63例原发性肺癌和 3 1例非肺癌肺疾病患者BALF ,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其端粒酶。同步行经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病理学、灌洗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 肺癌组端粒酶阳性检出率为 76.2 % (4 8/ 63 ) ,高于对照组的 6.5 %(2 / 3 1) (χ2 =40 .6,P <0 .0 1) ,且高于刷检的阳性率 (5 8.7% ,3 7/ 63 ) (χ2 =3 .6,P >0 .0 5 ) ,也高于BALF细胞学的阳性率 (14 .3 % ,9/ 63 ) (χ2 =46.3 ,P <0 .0 1)。中心型肺癌组端粒酶阳性率为 71.4% (3 5 / 49) ,高于BALF细胞学的阳性率 (12 .2 % ,6/ 49) (χ2 =3 5 .3 ,P <0 .0 1) ,但与刷检 61.2 % (3 0 / 49)的阳性率间无明显差异 (χ2 =1.1,P >0 .0 5 )。周围型肺癌组BALF中端粒酶阳性率为 92 .9% (13 / 14 ) ,高于刷检的阳性率 (5 0 .0 % ,7/ 14 ) ,也高于BALF细胞学的阳性率 (2 1.4% ,3 / 14 )。结论 检测肺部疾病患者BALF中的端粒酶对确诊肺癌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端粒酶 TRAP银染法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诊断
下载PDF
肺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焦宪法 秦连叶 +3 位作者 秦建领 王锋 王宁 王国斌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3期289-290,296,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63例肺癌患者和 3 1例非肺癌肺疾病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同时行刷片和灌洗液细胞学检查 ;3 4例肺癌患者痰液 ,3 1例非肺癌肺疾病患者痰液 ;采用PCR TRAP银染法检测端... 目的 探讨肺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63例肺癌患者和 3 1例非肺癌肺疾病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同时行刷片和灌洗液细胞学检查 ;3 4例肺癌患者痰液 ,3 1例非肺癌肺疾病患者痰液 ;采用PCR TRAP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肺癌和非肺癌肺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 76.2 % (4 8/63 )和 6.5 % (2 /3 1) ,P <0 .0 1;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高于刷片细胞学阳性率 (5 8.7% ,3 7/63 ) ,P >0 .0 5 ;高于灌洗液细胞学阳性率(14 .7% ,9/63 ) ,P <0 .0 1。肺癌痰液和非肺癌肺疾病痰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 2 9.4% (10 /3 4) ,3 .2 % (1/3 1) ,P <0 .0 1。结论肺癌端粒酶活性检测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可应用于肺癌的临床诊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痰液端粒酶检测能提高肺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脱落细胞 端粒酶活性 检测 临床意义 肺肿瘤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痰液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抗原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焦宪法 王国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 抗原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 61例原发性肺癌和 3 1例非肺癌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采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痰液中T 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肺癌组T 抗原总阳性表达率为 68 3 % ,对照组B... 目的 :探讨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 抗原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 61例原发性肺癌和 3 1例非肺癌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采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痰液中T 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肺癌组T 抗原总阳性表达率为 68 3 % ,对照组BALF中T 抗原阳性率为 9 7%。中心型肺癌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 抗原阳性率 67 3 % ,纤支镜刷检细胞学阳性率为 61 2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为 12 2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 抗原的阳性率高于细胞学阳性检出率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周围型肺癌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 抗原阳性率为 71 4% ,纤支镜刷检细胞学阳性率为 5 0 0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为 2 1 4%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 抗原阳性率高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阳性率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 抗原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T-抗原 诊断
下载PDF
痰液端粒酶和T-抗原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意义
8
作者 焦宪法 秦建领 +2 位作者 王锋 王宁 王国斌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61-1262,共2页
关键词 痰液 端粒酶 T-抗原 检测 诊断 肺癌
下载PDF
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端粒酶和T抗原检测
9
作者 焦宪法 秦健领 +2 位作者 王锋 王宁 王国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2-583,共2页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端粒酶和T 抗原。方法 :肺癌组 6 3例 ,其中中心型 4 9例 ,周围型 14例 ;非肺癌疾病组 (对照组 ) 31例。对患者BALF中端粒酶、T 抗原进行检测 ,并与纤支镜刷检 ,BALF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端粒酶和T 抗原。方法 :肺癌组 6 3例 ,其中中心型 4 9例 ,周围型 14例 ;非肺癌疾病组 (对照组 ) 31例。对患者BALF中端粒酶、T 抗原进行检测 ,并与纤支镜刷检 ,BALF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端粒酶检测采用PCR TRAP银染法 ,T 抗原检测采用半乳糖氧化酶法。结果 :①肺癌组BALF中端粒酶、T 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76 .2 %和 6 8.3% ,均高于对照组的 6 .5 %和 9.7% (P <0 .0 1)。②肺癌组BALF中端粒酶和T 抗原联合检测阳性率为 93.7% ,高于单项阳性检出率 (P <0 .0 1)。③中心型肺癌组BALF中端粒酶阳性率为 71.4 % ,T 抗原为 6 7.3% ,均高于BALF细胞学阳性率 12 .2 % (P <0 .0 1) ,但与刷检细胞学阳性率 6 1.2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周围型肺癌组BALF中端粒酶阳性率为 92 .9% ,高于刷检细胞学阳性检出率的 5 0 % (P <0 .0 5 )及BALF细胞学阳性检出率的 2 1.4 % (P <0 .0 1) ;T 抗原阳性检出率为 71.4 % ,高于刷检细胞学阳性检出率的 5 0 % (P >0 .0 5 )及BALF细胞学阳性检出率的 2 1.4 % (P <0 .0 5 )。结论 :①肺癌BALF中端粒酶、T 抗原均有检出。②中心型肺癌BALF中端粒酶、T 抗原阳性检出率均高于BALF细胞学阳性检出率。③BALF中端粒酶的检测对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端粒酶 T抗原 检测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肺癌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10
作者 焦宪法 秦连叶 +4 位作者 秦建领 王锋 王宁 王国斌 叶德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肺癌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分析端粒酶活性与肺癌分期、组织学类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 42例新鲜手术切除肺癌组织和 35例癌旁组织 ;6 3例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同时行刷片和灌洗液细胞...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肺癌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分析端粒酶活性与肺癌分期、组织学类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 42例新鲜手术切除肺癌组织和 35例癌旁组织 ;6 3例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同时行刷片和灌洗液细胞学检查 ,31例非肺癌肺疾病的灌洗液 ;34例肺癌痰液 ,31例非肺癌肺疾病的痰液。采用PCR -TRAP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①新鲜手术切除肺癌标本和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 6 4.3% ( 2 7/ 42 ) ,0 % ( 0 / 35 ) ,( χ2 =34.6 1,P <0 .0 1) ;Ⅰ~Ⅱ期肺癌和Ⅲ~Ⅳ期肺癌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86 .7% ( 13/ 15 )和 77.8% ( 2 1/ 2 7) ( χ2 =0 .0 9,P >0 .0 5 ) ;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 75 .8% ( 2 2 / 2 9)和 92 .3% ( 12 / 13) ,( χ2 =0 .6 9,P >0 .0 5 )。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 77.2 % ( 13/ 18)、87.5 % ( 14 / 16 )和 87.5 % ( 7/ 8) ( χ2 =0 .13,0 .0 2 ,0 .0 3,P均 >0 .0 5 )。②肺癌与非肺癌肺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 76 .2 % ( 4 8/ 6 3)和 6 .5 % ( 2 / 31) ( χ2 =40 .6 ,P <0 .0 1)。端粒酶阳性率高于刷检( χ2 =0 .3.0 1,P >0 .0 5 ) ,高于灌洗液细胞学 ( χ2 =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端粒酶 检测
下载PDF
Scv02联合P(cv-a)CO2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牛杏果 张思森 +4 位作者 焦宪法 郭宇红 王小雯 李锦绣 王红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9-944,共6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联合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联合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入组后常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依据临床治疗指南进行液体复苏,对照组以ScvO2为目标指导液体复苏,观察组以ScvO2联合P(cv-a)CO2为目标指导液体复苏.对比两组液体复苏前及复苏6h后监测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ScvO2、心脏指数(CI)、乳酸清除率]变化、病情转归情况[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治疗基本情况及预后肺水肿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①监测指标:液体复苏前两组CVP、MAP、ScvO2及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6h后,两组CVP、MAP、ScvO2及CI较液体复苏前改善(P<0.05),观察组CVP、ScvO2、CI及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病情转归情况:液体复苏前两组APACHEⅡ及SO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6h后两组APACHE Ⅱ及SOFA较液体复苏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基本情况:观察组ICU入住时间(9.31±4.24)d、机械通气时间(11.72±4.93)d短于对照组且[(13.27±5.01)d和(14.83±5.26)d,P<0.05],去甲肾上腺素用量(13.01±5.21)mg及多巴酚丁胺用量(87.26±28.34)mg少于对照组[(16.73±6.44)mg和(109.47±31.23)mg,P<0.05].④预后:观察组肺水肿发生率19.15%(9/47)与对照组14.89%(7/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病死率6.38%(3/47)与对照组14.89%(7/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vO2与P(cv-a)CO2联合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复苏有效开展,提高治疗效果,并缩短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且不会增加肺水肿发生风险,但尚无直接有效数据证实其可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 病情转归 机械通气时间 肺水肿发生率
下载PDF
伴急性肾损伤的脑死亡器官捐献供者供肾移植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红宇 焦宪法 +3 位作者 牛杏果 董慧君 梁韶峰 曲青山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24-429,共6页
目的总结伴急性肾损伤(AKI)的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供肾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成功完成DBD供肾移植的59例供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入重症监护室(ICU)时的血清肌酐(Scr)水平,将DBD供者分为AKI组(14例)与正常组(45例),相应的101例受者... 目的总结伴急性肾损伤(AKI)的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供肾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成功完成DBD供肾移植的59例供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入重症监护室(ICU)时的血清肌酐(Scr)水平,将DBD供者分为AKI组(14例)与正常组(45例),相应的101例受者根据供者情况分为AKI组(23例)与正常组(78例)。总结59例供者器官捐献情况,比较两组供者获取前的主要指标。比较两组受者术后肾功能、住院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 59例供者中,14例发生AKI(24%),其中2例在其维护期间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正常组供者相比,AKI组供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P<0.05),中枢性尿崩症的发生率更高(P<0.01),入ICU时和获取前的Scr水平更高(均为P<0.01),获取前24 h尿量更少(P<0.01)。与正常组受者相比,AKI组受者术后2、3 d的Scr水平更高(均为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亦明显升高(P<0.01,P<0.05)。两组受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感染、恢复透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两组受者均好转出院,移植肾存活率为100%。结论伴AKI的DBD供者供肾移植,经过积极的器官维护可纠正AKI,达到与非AKI供肾同样的效果,可以作为扩大供肾来源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脑死亡器官捐献 肾移植 边缘供体 器官维护 急性排斥反应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下载PDF
鼻肠管喂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和疗效 被引量:19
13
作者 牛杏果 焦宪法 李伟丽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留置鼻肠管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肠内营养(EN)的疗效。方法:5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EN方式不同分为鼻胃管组(n=28)和鼻肠管组(n=26)。监测并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入院第7和第14天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 目的:探讨通过留置鼻肠管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肠内营养(EN)的疗效。方法:5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EN方式不同分为鼻胃管组(n=28)和鼻肠管组(n=26)。监测并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入院第7和第14天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14 d内腹胀、腹泻、反流、上消化道出血、肝损害、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计算两组病人平均ICU入住时间和30 d内再次入住ICU率。结果:与鼻胃管组比,鼻肠管组入院第7和第14天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两组14 d内腹胀、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损害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鼻胃管组比,鼻肠管组病人14 d内反流和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平均ICU入住时间和30 d内再次入住ICU率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与鼻胃管喂养比,鼻肠管喂养更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明显减少反流和肺炎发生率,缩短ICU停留时间,降低30 d内再次入住ICU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鼻肠管 肠内营养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休克 被引量:5
14
作者 牛杏果 张思森 +4 位作者 焦宪法 郭宇红 王小雯 李锦绣 王红宇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予CRRT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症状改善情况... 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予CRRT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乳酸(La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氧合指数(Pa O2/Fi O2)、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汗出、肢厥及紫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65.38%(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T、IL-10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Pa O2/Fi O2较对照组高,Lac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Scr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8^+、CD4^+/CD8^+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联合采用CRRT、参附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改善T细胞亚群,促进症状及肾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参附注射液 血清T细胞亚群 炎症介质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急性硫化氢中毒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锦绣 焦宪法 +1 位作者 张科 王小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急性硫化氢(H2S)中毒所致呼吸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32例急性H2S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n=16),试验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①观察记录患者30 min、...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急性硫化氢(H2S)中毒所致呼吸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32例急性H2S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n=16),试验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①观察记录患者30 min、24h、3d及7d血气分析、心肌酶谱和肝功能等;②通过ELISA法测定血清炎性介质(TNF-α、IL-8)等指标水平.结果 试验组患者PaO2在24h、3d、7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伴有PaCO2在24 h时明显下降(P<0.05);血清炎性介质等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可以改善急性H2S中毒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改善肺部通气,并降低炎性介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硫化氢(H2S) 中毒 呼吸功能不全
下载PDF
阿米卡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牛杏果 张思森 +4 位作者 焦宪法 郭宇红 王小雯 李锦秀 王红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6期873-875,共3页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肺部感染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5月我院ICU收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肺部感染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5月我院ICU收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肺部感染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试验组予以阿米卡星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时间,并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WBC、CRP、PCT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1.38%较对照组74.14%高(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感染灶吸收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血清WBC、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肺部感染患者予以阿米卡星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促进临床症状改善,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肺部感染 阿米卡星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肺炎的疗效 被引量:5
17
作者 牛杏果 焦宪法 +3 位作者 郭宇红 王小雯 李锦绣 王红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8期3346-3347,共2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郑州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14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郑州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14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接受乌司他丁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后10 d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45/57)、92.98%(53/5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观察组患者PaO2和OI水平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可有效提高重症肺炎疗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缓解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乌司他丁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血气指标
下载PDF
夏枯草提取物对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及抗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锦绣 焦宪法 +2 位作者 王红宇 郭宇红 赵云峰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735-741,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夏枯草提取物(Prunellae Spica extract,PSE)对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心肌细胞H9c2,构建心肌细胞H/R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H/R组、...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夏枯草提取物(Prunellae Spica extract,PSE)对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心肌细胞H9c2,构建心肌细胞H/R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H/R组、H/R+PSE 20μg/mL组、H/R+PSE 40μg/mL组和H/R+PSE 80μg/mL组。采用CCK-8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phosphate kinase,CP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R组H9c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增加,AST、CPK、LDH、MDA和ROS水平显著增加,SOD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H/R组相比,PSE能够显著促进细胞存活,抑制细胞凋亡,降低AST、CPK、LDH、MDA和ROS水平,提高SOD水平(均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R组H9c2细胞Bax和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Bcl-2、p-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H/R组相比,PSE能够显著抑制Bax和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P<0.05),促进Bcl-2、p-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均P<0.05)。结论:PSE对H9c2心肌细胞的H/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提取物 H9C2细胞 缺氧/复氧 氧化应激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建领 焦宪法 陈可劲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病例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二组均在胸腔内注入顺铂 4 0mg/m2 和红霉素0 75g ,治疗组再加服中药 ;一周后重复一次腔内注射 ,主要观察疗...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病例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二组均在胸腔内注入顺铂 4 0mg/m2 和红霉素0 75g ,治疗组再加服中药 ;一周后重复一次腔内注射 ,主要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 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3 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Karnofsky评分大于 70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 ,治疗组与对照组毒副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胸内注入顺铂联合红霉素结合内服中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恶性胸腔积液 疗效分析 顺铂 红霉素 中药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对脑卒中相关肺炎的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锦绣 焦宪法 牛杏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9期1000-100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脑卒中相关肺炎(SA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5-01—2019-01收入重症医学科的患者。选取其中SAP患者102例及同期无伴SAP的脑卒中患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脑卒中相关肺炎(SA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5-01—2019-01收入重症医学科的患者。选取其中SAP患者102例及同期无伴SAP的脑卒中患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住院7 d后的PCT、hs-CRP水平。比较SAP患者中转归良好组和转归不良组PCT、hs-CRP水平。结果SAP组与无伴SAP组血清PCT、hs-CRP比较,入院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住院7 d后,SAP组PCT、hs-CR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SAP组中转归不良组入院时和住院7 d后的PCT水平均较转归良好组高(P<0.05)。2组入院时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而住院7 d后转归不良组高于转归良好组(P<0.05)。结论PCT及hs-CRP可作为脑卒中患者筛查SAP的早期敏感指标,并可作为SAP患者病情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相关肺炎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病情监测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