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电流接地选线原理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焦旭升 《发电设备》 2002年第2期44-47,共4页
在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原理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国产典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应用的原理、性能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图 7参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选线原理 单相接地 消弧线圈
下载PDF
白条党参生理特性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葛鑫 陈垣 +3 位作者 郭凤霞 王红燕 焦旭升 张碧全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5期67-74,共8页
【目的】探讨采收期对党参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生长年限(2年生、3年生、4年生)与不同采收时间(从9月10日每隔15 d采挖1次,共采挖5次)采收的党参为材料,测定其生理特性和品质指标。【结果】随着采收时间的推移,药材外观性... 【目的】探讨采收期对党参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生长年限(2年生、3年生、4年生)与不同采收时间(从9月10日每隔15 d采挖1次,共采挖5次)采收的党参为材料,测定其生理特性和品质指标。【结果】随着采收时间的推移,药材外观性状均有所改善,产量有所上升。在10月10日采收的党参,党参多糖、炔苷含量均最高。不同采收时间条件下,党参药材浸出物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综合各项指标分析显示,综评指数大小排序为10月10日(0.7721)>11月9日(0.7708)>10月25日(0.7168)>9月25日(0.3968)>9月10日(0.0404);随着栽培年限的增长,虽药材外观性状有所改善,但内在指标(水分、灰分、浸出物)欠佳。栽培3年采收的党参,药材产量、炔苷含量均最高。【结论】综合产量与有效成分评定,最佳采收期以年限3年采收时间10月10日左右为宜,此期党参产量较高,富含生物活性成分,质量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条党参 采收期 生理特性 药材品质
下载PDF
浅析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要点 被引量:4
3
作者 焦旭升 《全面腐蚀控制》 2016年第5期1-2,28,共3页
EPC总承包模式指的是总承包企业对建筑设工程的设计环节、采购环节、施工环节全权负责,确保工程造价、质量以及工期等内容符合相关合同要求,从而向业主提供满足合同要求及业主需求建设工程的一种承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建设工程责任主... EPC总承包模式指的是总承包企业对建筑设工程的设计环节、采购环节、施工环节全权负责,确保工程造价、质量以及工期等内容符合相关合同要求,从而向业主提供满足合同要求及业主需求建设工程的一种承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建设工程责任主体较明确,而且工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较为统一,能够较好保障工程安全。本文主要以EPC总承包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对CR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工程设计、工程采购、工程施工三方面对具体管理内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总承包模式 项目管理 要点
下载PDF
针对长输管道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焦旭升 《科技与企业》 2014年第12期227-227,共1页
石油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势,我国石油开采的任务也十分艰巨,为了能够加快我国油田产业的建设速度。长输管道作为目前我国油田开采中重要的输送渠道,因其具有消耗成本低,使用管理... 石油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势,我国石油开采的任务也十分艰巨,为了能够加快我国油田产业的建设速度。长输管道作为目前我国油田开采中重要的输送渠道,因其具有消耗成本低,使用管理方便,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都相对较高的特点,受到了我国石油工作者的青睐,并在石油开采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但是,在我国石油开采的过程中,长输管线的施工技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长输管线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施工规模较大,很多问题会不容易把握。并且自然条件以及地质灾害也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就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常见问题 对策分析
下载PDF
油田地面改造工程中的安全监理
5
作者 焦旭升 刘强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8-69,共2页
安全监理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单靠安全监理人员和相关领导的管理是无法保证质量的,因此要建立完整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在编制监理规划时,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将安全监理工作作为单独的一章进行编制,明确安全监理的工作范围,建立安全... 安全监理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单靠安全监理人员和相关领导的管理是无法保证质量的,因此要建立完整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在编制监理规划时,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将安全监理工作作为单独的一章进行编制,明确安全监理的工作范围,建立安全监理组织机构,初步规定各人员的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工程 安全监理 油田
下载PDF
3种叶面肥对党参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焦旭升 陈垣 +4 位作者 郭凤霞 王红燕 张碧全 葛鑫 周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34-1546,共13页
为了明确市售化控叶面肥对党参成药期地上部的影响,选用膨根宝(G)、党参奇肥(Q)和甲哌鎓(M)叶面肥,以清水为对照(CK),在党参始花期开始每隔15 d喷施1次,共喷施3次,研究叶面肥对党参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叶面肥均可... 为了明确市售化控叶面肥对党参成药期地上部的影响,选用膨根宝(G)、党参奇肥(Q)和甲哌鎓(M)叶面肥,以清水为对照(CK),在党参始花期开始每隔15 d喷施1次,共喷施3次,研究叶面肥对党参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叶面肥均可抑制党参地上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抑制效应因叶面肥种类和党参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异。与CK相比较,叶面肥对党参植株的矮化效应大小依次为G>Q>M,喷施G和Q使党参株高分别显著降低4.3 cm和4.0 cm,藤长分别极显著缩短43.1 cm、30.3 cm,节间长分别缩短5.33 mm和9.98 mm,盛花期花蕾数分别极显著减少51枚和57枚,单果产种量分别极显著减少79.8%和79.0%。G、Q和M均显著提高了党参叶绿素含量,较CK分别提高23.0%、15.8%和19.2%。G和Q较CK日均净光合速率分别显著提高15.4%和19.8%,M对党参地上部抑制作用较小,对光合促进效应也较弱。叶面肥对党参增产效应依次为Q>G>M,喷施G和Q使党参鲜产量分别提高36.3%和23.2%,浸出物和炔苷含量降低,灰分含量升高,M对党参的增产效应不显著。说明叶面肥对党参生长发育的抑促效应明显,使党参植株矮化,繁殖系数降低,光合特性改善,根部产量提高,但降低了药材品质,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的效应,为了确保中药材品质及生产源头安全性,不提倡在中药材生产上施用,建议通过选育株型优异的新品种和生态有机栽培调控途径提高党参栽培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叶面肥 生长发育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甘肃贝母生物量和营养物质生殖分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瑞丽 陈垣 +2 位作者 郭凤霞 武睿 焦旭升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91-1300,共10页
为了明确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生殖分配随不同物候期的分配规律,以人工栽植6年生及以上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甘肃贝母植株为试验材料,在各物候期测定植株各器官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生殖分配。结果表明:甘肃贝母在各物候... 为了明确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生殖分配随不同物候期的分配规律,以人工栽植6年生及以上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甘肃贝母植株为试验材料,在各物候期测定植株各器官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生殖分配。结果表明:甘肃贝母在各物候期的生殖分配分别为13.2%,7.2%,10.1%,10.3%;在整个生殖生长阶段,生殖器官表型可塑性呈现出先减弱后增大趋势;氮和磷元素在生殖器官中的组成百分比在盛花期较现蕾期显著降低,随果实的生长,在果实成熟期显著大于盛花期,而钾元素在整个生殖生长期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综合分析表明甘肃贝母种群对有性生殖投资的比例较小,大部分用于营养生长,其有性生殖是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和消耗各器官营养元素主要保证鳞茎正常生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贝母 物候期 生殖分配 生物量 营养元素
下载PDF
生长年限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武睿 陈垣 +2 位作者 郭凤霞 周洋 焦旭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3-161,共9页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撂荒地(CK)、生长1 a(BM-1Y)、3 a(BM-3Y)和5 a(BM-5Y)的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分析,探究不同生长年限甘肃贝母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年限对...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撂荒地(CK)、生长1 a(BM-1Y)、3 a(BM-3Y)和5 a(BM-5Y)的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分析,探究不同生长年限甘肃贝母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年限对甘肃贝母土壤理化因子和细菌菌群均有影响,其中BM-5Y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质(OM)、水解氮(HN)和速效磷(AP)的含量(P<0.05),较CK处理分别降低了22.76%、9.28%、51.25%;BM-5Y处理显著降低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P<0.05),其中OUT数、PD值及Chao I指数较CK处理分别降低了7.23%、6.79%、6.47%。生长年限改变了细菌群落在门和属水平的群落组成,但各生长年限中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5%)相对稳定,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其在CK、BM-1Y、BM-3Y和BM-5Y处理中的相对丰度总和分别为82.28%、84.16%、83.12%和82.30%。土壤pH、OM、HN、AP及AK含量是驱动根际土细菌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其程度大小为:pH>AK>HN>AP>OM。土壤理化因子与各优势细菌门的相关性不同,pH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呈显著负相关(P<0.05),OM、HN和AP均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甘肃贝母生长年限延长(BM-5Y)会显著降低土壤的养分含量和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贝母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多样性
下载PDF
施用有机肥对当归药材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肖婉君 郭凤霞 +6 位作者 陈垣 刘兰兰 陈永中 焦旭升 张碧全 白刚 金建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9-199,共11页
为了探寻有机肥对当归成药栽培的影响,采用黑膜覆盖栽培,基施纯有机肥(O,2000 kg·hm^(-2))、纯化肥(C,磷酸二铵,420 kg·hm^(-2))、减半量化肥增施有机肥[1/2(O+C)],以不施肥为对照(CK),栽培期测定早期抽薹率、发病率、药材产... 为了探寻有机肥对当归成药栽培的影响,采用黑膜覆盖栽培,基施纯有机肥(O,2000 kg·hm^(-2))、纯化肥(C,磷酸二铵,420 kg·hm^(-2))、减半量化肥增施有机肥[1/2(O+C)],以不施肥为对照(CK),栽培期测定早期抽薹率、发病率、药材产量和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纯有机肥栽培当归早期抽薹率为8.0%,分别较CK、1/2(O+C)和C降低19.4%、15.2%和7.1%。药材产量则相反,O、C和1/2(O+C)栽培当归药材产量相当,鲜产量分别较CK提高105.9%、84.6%和78.2%。纯有机肥栽培当归根最长,侧根最多,单根最重,药材产量最高。化肥对根的增粗作用最大,但含水量高,根病率高,发病重。不同施肥每hm^(2)鲜药材产量与综合评价指数大小顺序一致,依次为O(9220.6 kg,0.926)>C(9038.5 kg,0.610)>1/2(O+C)(8728.4 kg,0.481)>CK(4897.4 kg,0.190)。每hm^(2)干药材产量排序为O(3149.2 kg)>1/2(O+C)(3098.7 kg)>C(2909.2 kg)>CK(1707.0 kg),与经济收益一致。在岷县道地产区黑膜覆盖栽培,纯施有机肥对当归药材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可有效降低早薹率、根病率和发病程度,改善药材性状,提高药材产量和质量,在当归标准化栽培中可推广应用,以改变当归依赖化肥的生产现状,促进绿色有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有机肥 药材产量 根性状 抗病性 早期抽薹率
下载PDF
棉隆土壤消毒对党参育苗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红燕 陈垣 +3 位作者 郭凤霞 焦旭升 张碧全 刘慧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27-1837,共11页
为了探寻党参育苗田杂草防控途径,在甘肃省宕昌县党参主产区采用含98%棉隆微粒剂对土壤消毒(F)后进行党参育苗,以未消毒处理为对照(CK),出苗后定期比较两育苗田杂草群落消长动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未消毒对照田发生杂草14种(10科14... 为了探寻党参育苗田杂草防控途径,在甘肃省宕昌县党参主产区采用含98%棉隆微粒剂对土壤消毒(F)后进行党参育苗,以未消毒处理为对照(CK),出苗后定期比较两育苗田杂草群落消长动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未消毒对照田发生杂草14种(10科14属),优势杂草有一年生鹅肠菜、狗尾草、多年生刺儿菜、田旋花和长裂苦苣菜。消毒田与未消毒对照田杂草群落相似度(WCs)为83.3%;与未消毒对照田相比较,消毒田出苗期杂草减少5种,生长期减少3种(萹蓄、灰绿藜和细果角茴香),平均减少39.8%;平均出苗期和生长期杂草群落WCs降低18.9%。2)土壤消毒使党参育苗前期杂草多样性降低,恶性杂草种群丰度降低,并显著抑制其再生力。3)土壤消毒可有效降低杂草发生密度,尤其一年生杂草鹅肠菜、狗尾草。消毒田较未消毒对照田6月上旬杂草减少477株∙m^(−2),6月下旬至10月减少143株∙m^(−2),杂草平均密度和鲜生物量分别降低89.0%和77.5%;育苗前期可显著抑制鹅肠菜、心叶野荞麦等有性繁殖杂草的初生量,后期可显著抑制长裂苦苣菜、田旋花等多年生兼性繁殖杂草的再生力。研究结果表明,播前采用98%棉隆微粒剂土壤消毒可有效抑制并减轻党参育苗田一年生杂草危害程度,但对多年生深根系杂草需配合及早除草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育苗 棉隆 土壤消毒 杂草群落特征
下载PDF
不同育苗措施对北苍术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洋 陈垣 +3 位作者 郭凤霞 刘世海 焦旭升 魏军团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10期53-60,共8页
目的:为获得优质种苗,在榆中县小康营乡进行北苍术育苗实验,探寻适宜北苍术大田育苗技术措施,提高育苗成效。方法:设置10种不同的育苗处理:CK(露地穴播)、T1(沟播+覆草)、T2(沟播+覆草+覆遮阳网)、T3(沟播+覆草+撑遮阳网)、T4(沟播+覆草... 目的:为获得优质种苗,在榆中县小康营乡进行北苍术育苗实验,探寻适宜北苍术大田育苗技术措施,提高育苗成效。方法:设置10种不同的育苗处理:CK(露地穴播)、T1(沟播+覆草)、T2(沟播+覆草+覆遮阳网)、T3(沟播+覆草+撑遮阳网)、T4(沟播+覆草+无纺布)、T5(沟播+无纺布+覆遮阳网)、T6(穴播+黑地膜+覆草)、T7(沟播+蛭石)、T8(沟播+蛭石+覆遮阳网)、T9(沟播+蛭石+覆草)。结果:不同育苗措施条件下北苍术种子出苗差异极显著,出苗率由高到低依次为T7>T5>T8>T2>T4>T9>T3>T1>T6>CK;处理T7、T5和T8出苗率较CK分别提高了315.98%、259.97%和243.99%。不同育苗措施条件下北苍术块根各项指标综合指数一致,依次为T7>T5>T8>T4>T3>T6>CK>T9>T2>T1,以处理T7最好,其次为处理T5和T8。结论:采用沟播+蛭石、沟播+无纺布+覆遮阳网、沟播+蛭石+覆遮阳网方式育苗,有利于北苍术出苗和培育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育苗措施 出苗 生长性状
下载PDF
种子丸粒化对党参农艺性状及药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碧全 陈垣 +3 位作者 郭凤霞 蔡子平 焦旭升 王红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2期82-89,共8页
【目的】研究丸粒化党参种子工厂化育成种苗的成药特性及药材产量。【方法】选用生荒土为填充剂,添加不同浓度(0,0.2,0.4和0.6%,对应处理为WG_(1)、WG_(2)、WG_(3)、WG_(4))桃胶粉作为粘合剂,对党参种子丸粒化处理,以普通种子为对照(CK)... 【目的】研究丸粒化党参种子工厂化育成种苗的成药特性及药材产量。【方法】选用生荒土为填充剂,添加不同浓度(0,0.2,0.4和0.6%,对应处理为WG_(1)、WG_(2)、WG_(3)、WG_(4))桃胶粉作为粘合剂,对党参种子丸粒化处理,以普通种子为对照(CK),采用工厂化机械穴盘育苗及大田成药栽培。【结果】当粘合剂浓度为0.2%~0.4%时种子丸粒易成形,与CK相比较,种子丸粒化不同程度提高了党参工厂化育苗的成苗率,WG_(3)和WG_(2)成苗率分别提高24.3%和18.0%,WG_(4)提高15.0%。成药生长期也表现出种子丸粒化的优势,WG_(2)种苗返青率显著提高8.3%,WG_(3)和WG_(4)分别提高6.7%和3.3%.粘合剂浓度为0.2%~0.4%时党参成药后药材个体质量较优异,折干率高,药材鲜产量差异性较为显著,WG_(2)、WG_(3)和WG_(4)药材鲜产量分别为9133、8920、8653kg/hm^(2)、较CK分别提高11.6%、9.0%和7.3%。而WG_(1)种子成苗率、种苗返青率及成药产量均与CK相当。利用10个成苗和成药性状指标计算的综合指数大小依次为WG_(2)(0.9567)>WG_(3)(0.6247)>WG_(4)(0.5732)>CK(0.2863)>WG_(1)(0.0043)。【结论】党参种子丸粒化以生荒土为填充剂,添加0.2%~0.4%的粘合剂丸粒效果最佳,可有效提高党参成苗率和种苗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种子丸粒化 育苗 药材产量
下载PDF
忍冬种子灌浆特性的研究
13
作者 孙亚鹏 陈垣 +5 位作者 郭凤霞 焦旭升 武睿 姜晓凤 张丹 程嘉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2年第4期16-21,共6页
目的:探究忍冬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动态规律,为忍冬的繁育以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理论支撑。方法:选用6年生忍冬植株,对发育状态基本相同忍冬花蕾进行标记,自开花第7 d后每隔2 d进行一次采样,对其种子生长动态进行测定。结果:... 目的:探究忍冬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动态规律,为忍冬的繁育以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理论支撑。方法:选用6年生忍冬植株,对发育状态基本相同忍冬花蕾进行标记,自开花第7 d后每隔2 d进行一次采样,对其种子生长动态进行测定。结果:在开花后37 d左右千粒鲜重达到最大值为3.1424 g/千粒,之后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忍冬籽粒千粒干重最大值为2.2615 g/千粒,干重最大值为千粒干重变化符合Logistic方程,快速灌浆期为开花后第16~22 d,灌浆速率整体呈现“慢-快-慢”的趋势。脱水速率和含水量受天气影响较大,当脱水速率和含水量降低并趋于稳定时标志种子完成灌浆。结论:千粒干重与灌浆持续期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干重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忍冬种子灌浆进程受天气影响程度不大,采收期应在开花后第37~43 d,种子含水量为20.59%,浆果皮为深褐色时采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 灌浆特性 最佳采收期
下载PDF
航天诱变种苗大小对当归物候特征、抗逆生理特性及药材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刘宇晓 郭凤霞 +4 位作者 陈垣 王红燕 焦旭升 金建琴 刘晓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5-344,共10页
为了探索航天搭载对当归成药特性的诱变效应,通过对航天诱变当归种子育成种苗分级移栽,研究种苗大小对当归成药期物候特征、抗逆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苗越大其返青率、移栽成活率、早期抽薹率越高,前期生长发育... 为了探索航天搭载对当归成药特性的诱变效应,通过对航天诱变当归种子育成种苗分级移栽,研究种苗大小对当归成药期物候特征、抗逆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苗越大其返青率、移栽成活率、早期抽薹率越高,前期生长发育态势越好,表现为大苗成药栽培期株高、株幅、叶柄粗、复叶数、叶面积等生长发育指标优异;种苗大小对当归生长期膜脂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前期小苗抗氧化系统薄弱,膜脂过氧化程度大,后期大苗抗氧化活性低于小苗,膜脂过氧化程度变大;种苗大小对当归成药栽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小苗栽产量最高(6382.46 kg/hm^(2)),中苗栽次之(3159.44 kg/hm^(2)),大苗栽最低(1073.48 kg/hm^(2))。可见,航天诱变育种对当归种苗的物候特征、抗逆性、产量及质量影响较大;因育成的小种苗移栽后产量较高,质量优异,可在后期研究和生产中选择小种苗移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种苗 成药期 航天诱变 早期抽薹 阿魏酸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甘肃省牛蒡子生态适宜性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春 师立伟 +2 位作者 王莉 魏琴芳 焦旭升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2年第10期77-80,共4页
目的:为了探究分析甘肃省牛蒡子适宜的生态环境,明确其适宜生长的区域。方法:本研究结合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对全省47个县区收集到的270个牛蒡子样本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相结合进行建模分析,预测牛蒡子在甘... 目的:为了探究分析甘肃省牛蒡子适宜的生态环境,明确其适宜生长的区域。方法:本研究结合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对全省47个县区收集到的270个牛蒡子样本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相结合进行建模分析,预测牛蒡子在甘肃省的生态适宜性分布范围。结果:牛蒡生长过程中,在3、4和5月需较大的降水量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12月需要较多水分维持休眠期的生命活动,适宜其生长的海拔范围为2000 m~2600 m,牛蒡抗逆性较差,适宜其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5℃~12℃、土壤酸碱度范围为这pH 6~8,甘肃北部,西北部降水减少,温度变化较大,且有些地区主要为盐碱地,不利于牛蒡生长,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酒泉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陇南市、庆阳市、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区降雨少、海拔较高的地区不一定适宜生长牛蒡,兰州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张掖市、武威市、定西市、陇南市、平凉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区降雨多、海拔较低的地区都是牛蒡最为适宜生长的地区。结论:本研究的结果与实地考察的结果相符合,为甘肃省牛蒡的适宜性区划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适宜性 分布区域
下载PDF
甘肃省款冬资源调查与保护策略
16
作者 师立伟 王小安 +1 位作者 陈博 焦旭升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2年第8期84-88,共5页
目的:通过对甘肃省款冬资源分布及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制定款冬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策略。方法:通过走访调查款冬野生资源分布区域、蕴藏量、采挖量及人工种植面积、产量、交易量、市场价格等。结果:甘肃省款冬资源丰富,野生款冬年蕴藏量约30... 目的:通过对甘肃省款冬资源分布及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制定款冬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策略。方法:通过走访调查款冬野生资源分布区域、蕴藏量、采挖量及人工种植面积、产量、交易量、市场价格等。结果:甘肃省款冬资源丰富,野生款冬年蕴藏量约300~500 t,采挖做药用约占蕴藏量的10%。人工种植2020年全省款冬种植面积约1600 hm2,年产量约1300 t,种植面积受价格下跌影响呈下降趋势。结论:加强款冬野生资源的保护,开展款冬生产的创新研究,对于甘肃省款冬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冬 资源调查 分布 药材储量
下载PDF
中药材轮作栽培的机理及模式研究进展
17
作者 焦旭升 魏春雷 +2 位作者 杨春 王琼 师立伟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405-409,共5页
随着中药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甘肃省人工栽培中药材面积也随之扩大,但由于道地产区土地面积有限,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严重的连作障碍。轮作是克服或减轻中药材连作障碍的主要途径之一,可有效改善药田土壤质量,抑制病害的发生,提高中药材产... 随着中药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甘肃省人工栽培中药材面积也随之扩大,但由于道地产区土地面积有限,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严重的连作障碍。轮作是克服或减轻中药材连作障碍的主要途径之一,可有效改善药田土壤质量,抑制病害的发生,提高中药材产量与品质,缓解粮药争地的矛盾。从中药材连作障碍中存在的化感自毒、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改变、土壤养分失衡等问题出发,分析了轮作对连作障碍消减的作用机制,总结了常见中药材与各种作物轮作模式及特点,以期为中药材栽培中实行合理轮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连作障碍 轮作机制 栽培模式
下载PDF
党参地上部分研究和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豆豆 陈垣 +7 位作者 郭凤霞 葛鑫 张碧全 焦旭升 周小成 周洋 王红燕 刘兰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055-4063,共9页
党参是大宗药材,传统药用部位为根,地上部分研究较少,而地上部分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其利用和研究仅处于初级阶段,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还未开展,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党参地上部分综合开发能促进药用植物资源综合... 党参是大宗药材,传统药用部位为根,地上部分研究较少,而地上部分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其利用和研究仅处于初级阶段,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还未开展,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党参地上部分综合开发能促进药用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延伸党参产业链、提高其经济价值和药农经济收入并推动地方药材支柱产业发展,因此,地上部分的综合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党参地上部分(茎、叶、花)的现有研究和综合利用现状,对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在畜牧业和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党参地上部分综合利用和党参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党参炔苷 微量元素 氨基酸 多糖 综合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