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光Ⅱ的激光黑腔靶全孔径背反散射光信号 被引量:3
1
作者 焦春晔 王峰 +6 位作者 刘慎业 蒋小华 李三伟 刘永刚 杨家敏 谷渝秋 王传珂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03-2607,共5页
介绍了神光Ⅱ装置激光黑腔靶实验中全孔径背反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激光靶耦合背反系统对散射光的收集情况,发现打靶产生的散射光完全进入背反收光系统,同时,8路激光对穿打靶时全孔径背反系统中存在杂散背景光。采用场图感光纸结合滤... 介绍了神光Ⅱ装置激光黑腔靶实验中全孔径背反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激光靶耦合背反系统对散射光的收集情况,发现打靶产生的散射光完全进入背反收光系统,同时,8路激光对穿打靶时全孔径背反系统中存在杂散背景光。采用场图感光纸结合滤光片的方式对杂散背景光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散光的成分为打靶激光倍频过程中剩余的部分二倍频和基频光。在北4路激光注入打靶时,用南4路全孔径背反系统的能量测量系统对南4路背反系统中的杂散光进行了监测,显示杂散光对背反系统SRS能量测量的影响约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散射光 能量平衡 受激Raman散射 黑腔 耦合效率
下载PDF
飞秒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自生磁场的测量 被引量:3
2
作者 焦春晔 谷渝秋 +7 位作者 张保汉 郑志坚 杨向东 蔡达峰 周维民 温天舒 王光昶 陈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3-596,共4页
 利用OMA光学多道分析谱仪,分别在激光镜反方向和接近靶面法线方向测量了2倍频谐波的精细结构。在激光功率密度为5×1017W/cm2的条件下,通过散射光2倍频谐波谱的精细结构,回推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自生磁场达100T量级。
关键词 自生磁场 OMA谱仪 2倍频谐波 飞秒激光等离子体
下载PDF
神光Ⅲ原型的全孔径背反散射诊断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焦春晔 王峰 +8 位作者 蒋小华 刘慎业 杨正华 李三伟 李志超 刘永刚 张小丁 谷渝秋 丁永坤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6-311,共6页
报道了神光Ⅲ原型激光装置上复杂打靶激光光路条件下的全孔径背反诊断系统。设计了大口径、长焦距菲涅耳透镜,收集激光打靶产生的散射光;采用真空空间滤波的方式,对激光打靶光路终端光学组件中镜片反射的杂散光与需要的非线性效应导致... 报道了神光Ⅲ原型激光装置上复杂打靶激光光路条件下的全孔径背反诊断系统。设计了大口径、长焦距菲涅耳透镜,收集激光打靶产生的散射光;采用真空空间滤波的方式,对激光打靶光路终端光学组件中镜片反射的杂散光与需要的非线性效应导致的背反信号进行空间分离。该系统可以同时测量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受激拉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光谱分布和散射光能量信息,为激光靶耦合能量平衡精密诊断提供了诊断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孔径背反 菲涅耳透镜 能量平衡 受激拉曼
下载PDF
超短超强激光与气体靶相互作用中的背向受激Raman散射
4
作者 焦春晔 谷渝秋 +7 位作者 吴玉迟 刘红杰 王剑 温天舒 温贤伦 何颖玲 洪伟 黄文忠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63-1666,共4页
实验诊断测量了超短超强激光与气体靶相互作用产生的背向受激Raman散射,在实验条件下呈现强耦合模式,背向受激Raman散射出现非线性Stokes多峰伴线结构,峰值的频率间隔小于等离子体波的频率,可以大致地推断出激光打靶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 实验诊断测量了超短超强激光与气体靶相互作用产生的背向受激Raman散射,在实验条件下呈现强耦合模式,背向受激Raman散射出现非线性Stokes多峰伴线结构,峰值的频率间隔小于等离子体波的频率,可以大致地推断出激光打靶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偏低,其结果与等离子体强耦合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超强激光 RAMAN散射 尾场加速 等离子体密度
下载PDF
超短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角分布 被引量:13
5
作者 蔡达锋 谷渝秋 +11 位作者 郑志坚 杨向东 焦春晔 陈豪 周维民 温天舒 淳于书泰 黄小军 王晓东 郭仪 周凯南 曾小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7-592,共6页
 用3TW超短超强激光器进行了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实验。采用电子角分布仪和LiF热释光探测器探测了超热电子的角分布。测量结果显示:能量较高的电子发射的定向性好于能量较低的电子;能量较低的电子呈溅射状发射;能量较高的电子发射出...  用3TW超短超强激光器进行了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实验。采用电子角分布仪和LiF热释光探测器探测了超热电子的角分布。测量结果显示:能量较高的电子发射的定向性好于能量较低的电子;能量较低的电子呈溅射状发射;能量较高的电子发射出现两个尖锐的发射峰,其中,激光反射方向的超热电子发射峰则由反射激光、有质动力径向分量、侧向拉曼散射等加速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靠近靶法线方向的超热电子发射峰是由其振吸收机制产生,且理论预言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超强激光 等离子体 超热电子 角分布 加速机制
下载PDF
超短超强激光与Cu靶相互作用中质子背向发射的实验测量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维民 谷渝秋 +10 位作者 丁永坤 郑志坚 蔡达峰 淳于书泰 温天舒 陈豪 焦春晔 葛芳芳 王光昶 尤永禄玲 何颖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06-1408,共3页
 在20TW激光器上进行了超短超强激光与金属Cu膜靶的相互作用实验,当靶厚度不同时,采用CR39核径迹探测器测量了质子发射的空间分布和产额;使用Thomson磁谱仪测量了靶背法线方向质子束的能量分布。测量结果表明:质子产额为105~106每发;...  在20TW激光器上进行了超短超强激光与金属Cu膜靶的相互作用实验,当靶厚度不同时,采用CR39核径迹探测器测量了质子发射的空间分布和产额;使用Thomson磁谱仪测量了靶背法线方向质子束的能量分布。测量结果表明:质子产额为105~106每发;质子束沿靶背法线方向发射,与入射激光方向无关,并且存在较小的发射立体角,在一定能量处出现截止,截止能量的大小与靶厚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超强激光 质子 空间分布 能谱
下载PDF
超短脉冲激光辐照固体靶背向光发射的测量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光昶 郑志坚 +8 位作者 杨向东 谷渝秋 刘宏杰 温天舒 葛芳芳 焦春晔 周维民 张双根 王向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5-789,共5页
利用光学CCD相机和OMA光学多道分析仪,分别在金属箔背表面法线方向测量了光发射的积分成像光谱和散射光光谱.积分成像光谱测量结果显示,光谱呈圆环状,在圆环边缘附近出现局部化明亮光信号确定为超热电子输运穿越固体靶引起的光学渡越辐... 利用光学CCD相机和OMA光学多道分析仪,分别在金属箔背表面法线方向测量了光发射的积分成像光谱和散射光光谱.积分成像光谱测量结果显示,光谱呈圆环状,在圆环边缘附近出现局部化明亮光信号确定为超热电子输运穿越固体靶引起的光学渡越辐射(OTR);散射光光谱测量结果显示,光谱在300~500 nm之间出现一系列非周期锐利尖峰,在400 nm(2ω)附近出现的尖峰归结于v×B加热机制产生的超热电子束中的聚束引起的相干渡越辐射(CTR).渡越辐射光强随靶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发射 光学渡越辐射(OTR) 超热电子 v×B加热机制 相干渡越辐射(CTR)
下载PDF
飞秒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渡越辐射的测量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光昶 郑志坚 +8 位作者 杨向东 谷渝秋 刘宏杰 温天舒 葛芳芳 焦春晔 周维民 张双根 王向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1-874,共4页
为了探索超热电子的加热机制,利用光学CCD相机和OMA光学多道分析仪,分别在靶背法线方向测量了光学渡越辐射(OTR)积分成像图案和光谱。实验在100TW掺钛蓝宝石激光器上进行,飞秒激光与铜膜靶作用后,靶表面发光信号由空间分辨装置聚焦成像... 为了探索超热电子的加热机制,利用光学CCD相机和OMA光学多道分析仪,分别在靶背法线方向测量了光学渡越辐射(OTR)积分成像图案和光谱。实验在100TW掺钛蓝宝石激光器上进行,飞秒激光与铜膜靶作用后,靶表面发光信号由空间分辨装置聚焦成像并引到CCD或OMA谱仪的狭缝上。测得的积分成像图案呈圆环状,光斑形成区域直径约为225μm,在圆环边缘附近出现局部化明亮光信号,该现象表明,超热电子在传输的过程中存在成丝效应,其分布也不均匀。光谱在300~500nm之间出现一系列非周期锐利尖峰,在400nm(2ω0)附近出现的尖峰应归因于v×B加热机制产生的超热电子引起的相干渡越辐射(C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渡越辐射 超热电子 成丝效应 v×B加热机制 相干渡越辐射
下载PDF
飞秒激光-薄膜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产额和激光转化效率 被引量:4
9
作者 蔡达锋 谷渝秋 +4 位作者 郑志坚 周维民 焦春晔 温天舒 淳于书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激光能量130mJ(靶面),脉宽60fs,波长800nm,对比度1∶10-6,激光与靶法线成45°夹角, P偏振,靶面激光峰值功率密度约为7.0×1017W·cm-2,无预脉冲的条件下,采用电子谱仪与经γ标准源标定 的LiF热释光探测器(TLD)相... 在激光能量130mJ(靶面),脉宽60fs,波长800nm,对比度1∶10-6,激光与靶法线成45°夹角, P偏振,靶面激光峰值功率密度约为7.0×1017W·cm-2,无预脉冲的条件下,采用电子谱仪与经γ标准源标定 的LiF热释光探测器(TLD)相配合,测量了飞秒激光 薄膜靶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超热电子能谱。根据所测的能 谱,推算出超热电子的产额和激光能量转化为超热电子能量的效率,在靶法线方向分别为1.19×1010/sr和 4.55%/sr,在激光反射方向分别为1.83×109/sr和0.76%/sr。结果显示,不同方向的超热电子产额和激光转 化效率有所不同,原因在于激光 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超热电子构成各向异性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薄膜靶 超热电子 能谱 产额 转化效率
下载PDF
fs激光在靶背表面产生的质子束成丝(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谷渝秋 蔡达锋 +6 位作者 郑志坚 温天舒 淳于书泰 陈家斌 周维民 焦春晔 陈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75-878,共4页
 介绍了利用3TW/60fs钛宝石超短超强激光与20μm铜薄膜靶相互作用的实验。实验观测到质子束的角分布随激光功率密度有所变化。在较高的功率密度(~1×1018W/cm2)时,观测到环状的质子束分布,发散角较大。在较低的激光功率密度(~2&#...  介绍了利用3TW/60fs钛宝石超短超强激光与20μm铜薄膜靶相互作用的实验。实验观测到质子束的角分布随激光功率密度有所变化。在较高的功率密度(~1×1018W/cm2)时,观测到环状的质子束分布,发散角较大。在较低的激光功率密度(~2×1017W/cm2)时,质子束发散角减小,质子束出现成丝现象。质子束的角分布实际上反映了从靶前输运到靶背的超热电子电流横向分布。在输运过程中,由于Weibel不稳定性会使超热电子电流出现空心化并最后破裂成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超强激光 质子加速 成丝
下载PDF
用LiF热释光探测器诊断γ射线能谱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豪 谷渝秋 +9 位作者 罗湘杰 郑志坚 蔡达锋 温天舒 周维民 焦春晔 葛芳芳 淳子书泰 龙永禄 崔高显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7-179,150,共4页
给出了一种用LiF热释光探测器诊断γ射线能谱的方法。该方法是用滤片(如:铜)逐级衰减γ射线,用LiF热释光探测器记录衰减后的γ射线的总剂量,解出γ射线的能谱。由于LiF热释光探测器是绝对标定的,所以该方法给出的能谱是绝对注量与能量... 给出了一种用LiF热释光探测器诊断γ射线能谱的方法。该方法是用滤片(如:铜)逐级衰减γ射线,用LiF热释光探测器记录衰减后的γ射线的总剂量,解出γ射线的能谱。由于LiF热释光探测器是绝对标定的,所以该方法给出的能谱是绝对注量与能量的关系,并在标准γ射线源上和强场物理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热释光探测器 γ射线能谱 激光脉冲 等离子体 超热电子 轫致辐射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体受激Raman散射光谱的时间分辨测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传珂 焦春晔 +4 位作者 王峰 蒋小华 刘永刚 李三伟 刘慎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51-2054,共4页
采用光学多道谱仪和光学条纹相机耦合,组成时间分辨的Raman散射光谱测量系统,可实现0.5nm的光谱分辨和好于10ps的时间分辨。采用该测量系统,在神光Ⅱ装置上开展了脉宽1ns、波长351nm的激光与两种不同尺寸柱腔靶相互作用的物理实验,获得... 采用光学多道谱仪和光学条纹相机耦合,组成时间分辨的Raman散射光谱测量系统,可实现0.5nm的光谱分辨和好于10ps的时间分辨。采用该测量系统,在神光Ⅱ装置上开展了脉宽1ns、波长351nm的激光与两种不同尺寸柱腔靶相互作用的物理实验,获得了时间分辨的SRS光谱实验结果。研究表明,SRS光谱在时间上相对于入射激光有一定的延迟,腔靶尺寸减小时,延迟时间随之减小。通过长、短波截止波长分析电子密度方法,计算得出了Ⅰ型和Ⅱ型腔靶SRS散射光最短波长光谱发生的密度区分别为0.069nc和0.027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受激Raman散射 腔靶 电子数密度
下载PDF
辐射变色膜片对质子剂量响应的实验标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伟 刘东晓 +3 位作者 滕建 焦春晔 伍波 谷渝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17-2020,共4页
利用串列静电加速器产生的5~9MeV的质子束对HD-810型辐射变色膜片(RCF)进行了标定。用分光光度计和普通的商用平板扫描仪对辐照后的RCF透过率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光学密度变化随RCF灵敏层吸收剂量的变化曲线。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 利用串列静电加速器产生的5~9MeV的质子束对HD-810型辐射变色膜片(RCF)进行了标定。用分光光度计和普通的商用平板扫描仪对辐照后的RCF透过率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光学密度变化随RCF灵敏层吸收剂量的变化曲线。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吸收剂量范围内,RCF的光学密度变化与RCF灵敏层中吸收剂量成线性关系,并且与质子能量无关。测量光学密度所用光源的波长对线性范围的大小有较大影响,绿光(532nm)比红光(670nm)有更大的剂量探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变色膜片 光学密度 吸收剂量 剂量响应 标定
下载PDF
超短超强激光与金属靶作用产生硬X射线照相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雁 李剑峰 +9 位作者 李泽仁 刘振清 李军 钱伟新 钟杰 王向贤 温贤伦 焦春晔 洪伟 温天舒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57-1359,共3页
超短超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硬X射线的应用之一是X射线照相。利用等离子体国家重点实验室的SILEX-Ⅰ激光器进行了超短超强激光与高Z平面金属厚靶相互作用产生硬X射线作为照相光源的照相实验研究。采用闪烁体+胶片和闪烁体+CCD相机... 超短超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硬X射线的应用之一是X射线照相。利用等离子体国家重点实验室的SILEX-Ⅰ激光器进行了超短超强激光与高Z平面金属厚靶相互作用产生硬X射线作为照相光源的照相实验研究。采用闪烁体+胶片和闪烁体+CCD相机的方式分别接收X射线图像,在靶的侧向和后向得到清晰X射线图像。由于采用的闪烁体厚度和照相几何不同,图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存在明显差别。这种照相技术不仅可以作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光源研究的基础手段,而且可以作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致硬X射线的探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超强激光 硬X射线 X射线照相 超热电子
下载PDF
超热电子能量分布的实验和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达锋 王剑 +5 位作者 谷渝秋 郑志坚 周维民 焦春晔 温天舒 淳于书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45-1949,共5页
采用LiF探测器堆测量了飞秒激光-薄膜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产生的剂量。根据电子在LiF中的质量碰撞阻止本领,理论上计算出了超热电子的能量分布;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较好地一致,证明了实验测量的可靠性。理论... 采用LiF探测器堆测量了飞秒激光-薄膜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产生的剂量。根据电子在LiF中的质量碰撞阻止本领,理论上计算出了超热电子的能量分布;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较好地一致,证明了实验测量的可靠性。理论分析显示,共振吸收是激光-薄膜靶相互作用中电子加速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热电子 能量分布 实验 模拟
下载PDF
激光-薄膜靶相互作用中前向超热电子的产额及能量转化效率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达锋 谷渝秋 +3 位作者 郑志坚 周维民 焦春晔 温天舒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6,共5页
采用飞秒激光与薄膜靶相互作用测量了前向超热电子的分布和能谱。结果显示,前向超热电子主要集中在靶背法线方向附近区域发射,而超热电子的能谱呈双温类麦克斯韦分布。根据所测超热电子能谱和分布推算出前向超热电子总产额约1.23×1... 采用飞秒激光与薄膜靶相互作用测量了前向超热电子的分布和能谱。结果显示,前向超热电子主要集中在靶背法线方向附近区域发射,而超热电子的能谱呈双温类麦克斯韦分布。根据所测超热电子能谱和分布推算出前向超热电子总产额约1.23×108shot-1和前向超热电子的总能量约4.65×1011keV.shot-1,最后给出激光能量转化为前向超热电子能量的转化效率约5.72×10-4,这些结果与文献[17]的较好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薄膜靶 前向超热电子 转化效率
下载PDF
构建军工单位涉密人员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益军 范曲 +4 位作者 漆自名 王琳 焦春晔 白阳 赵利平 《办公室业务》 2019年第14期93-94,共2页
涉密人员管理是保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围绕涉密人员制度建设、流程再造、融入人力资源业务,提出了军工科研单位构建涉密人员管理长效机构的思考。
关键词 涉密人员管理 长效机制
下载PDF
宽带薪酬法在J研究所军岗制度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益军 马宏伟 +5 位作者 游丹 张保汉 李伟 王琳 徐美健 焦春晔 《人力资源管理》 2014年第10期68-70,共3页
薪酬激励是对员工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薪酬制度对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宽带薪酬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入手,介绍了该方法在J研究所军岗制度设计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总量控制、分级... 薪酬激励是对员工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薪酬制度对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宽带薪酬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入手,介绍了该方法在J研究所军岗制度设计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总量控制、分级管理,分类测算、岗位优先,强化绩效、动态调整"的军岗改革思路,总结分析了改革顺利实施的三大保证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薪酬 军岗动态 激励
下载PDF
圆偏振飞秒激光脉冲与低压氙气体靶相互作用软X射线辐射实验研究
19
作者 王向贤 黄文忠 +7 位作者 谷渝秋 洪伟 蒋刚 温贤伦 何颖玲 焦春晔 王光昶 张双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73-1576,共4页
利用平场光栅谱仪,分别在2和3kPa的低气压下,测量了脉宽35fs的圆偏振超强超短激光脉冲与5mm长氙气体靶相互作用产生的波长在5~60nm范围内的离子谱线。2kPa时最强的跃迁为XeⅧ:4d^105s(^2S1/2)-4d^95s5p(2P3/2)的17.0856nm线,... 利用平场光栅谱仪,分别在2和3kPa的低气压下,测量了脉宽35fs的圆偏振超强超短激光脉冲与5mm长氙气体靶相互作用产生的波长在5~60nm范围内的离子谱线。2kPa时最强的跃迁为XeⅧ:4d^105s(^2S1/2)-4d^95s5p(2P3/2)的17.0856nm线,3kPa时最强的跃迁为11.343nm的XeⅦ4d^105s^2(^1S0)-4d^95s^25f(^3P1)跃迁。两种气压下,Xe均被电离到XeⅦ,XeⅧ,Xe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偏振 飞秒激光脉冲 低气压 氙气 离子谱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