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4
1
作者 熊全臣 张璐琰 +2 位作者 郑玉萍 王肖华 冯朝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94-495,共2页
目的:建立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模型。方法:应用组织块贴片法和酶逐步消化法对10~14d的SD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规律。结果:组织块贴片法在加入培养基4~5d后见细胞生长,2wk细胞融合。... 目的:建立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模型。方法:应用组织块贴片法和酶逐步消化法对10~14d的SD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规律。结果:组织块贴片法在加入培养基4~5d后见细胞生长,2wk细胞融合。而酶逐步消化法在加入培养基后7d左右见细胞贴壁,2wk左右见细胞融合。结论: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较困难,本试验采用酶逐步消化方法和组织块贴片法。成功地建立了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模型,为研究后发性白内障发病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大泡性角膜病18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熊全臣 吴惠琴 +2 位作者 王锋 孙乃学 郭绒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85-287,共3页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大泡性角膜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大泡性角膜病18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其中9例单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8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术,1例取出前房植入普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后行...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大泡性角膜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大泡性角膜病18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其中9例单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8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术,1例取出前房植入普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随访时间为4mo~2a。结果:术后随访13例植片透明,3例植片半透明,2例植片混浊。16例矫正视力在0.04~0.6,疼痛症状全部解除。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术是目前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大泡性角膜病较合理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泡性角膜病 移植治疗 植入后 穿透性角膜移植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前房植入 随访时间 术后随访 矫正视力 疼痛症状 联合术 植片 前治疗 透明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新鲜羊膜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被引量:13
3
作者 熊全臣 郑玉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复发性翼状胬肉22例(22眼)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胬肉后行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新鲜羊膜重建结膜缺损,修复睑球粘连。术后观察植片生长,角膜创面修复,角膜新生血管及翼状...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复发性翼状胬肉22例(22眼)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胬肉后行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新鲜羊膜重建结膜缺损,修复睑球粘连。术后观察植片生长,角膜创面修复,角膜新生血管及翼状胬肉复发和睑球粘连。结果:术后3~5d,角膜缘移植片成活,角膜愈合良好,稳定,角膜无新生血管或结膜样组织增生,角膜表面光滑透明,无1例翼状胬肉复发和睑球粘连。结论: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用自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较单纯用角膜缘移植或羊膜移植更安全,疗效更显著,起到了防止翼状胬肉再复发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角膜缘移植 新鲜羊膜 治疗 复发性翼状胬肉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熊全臣 杨建刚 权彦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695-697,i005,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下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的可行性,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本组均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前后路联合,以前路为主。结果:术后双眼平视时眉弓基本对称。无提眉现象,视轴全暴露,闭眼时角膜不暴露,单眼手... 目的:探讨全麻下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的可行性,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本组均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前后路联合,以前路为主。结果:术后双眼平视时眉弓基本对称。无提眉现象,视轴全暴露,闭眼时角膜不暴露,单眼手术的病例,睑裂开大时与对侧眼基本一致。结论:学龄前儿童同样可以在全麻下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方法来矫正上睑下垂。建议应测量通过瞳孔中央垂直线上下睑缘间的距离,相差≤1~2mm或双睑裂≥6mm为成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上睑下垂 全麻 提上睑肌缩短
下载PDF
利用唇粘膜代替睑板行全上睑再造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全臣 郑玉萍 杨建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315-316,i006,共3页
关键词 上睑再造 唇粘膜 睑板 1999年 活动性出血 入院检查 右眼视力 睑缘部 治疗前 虫蚀样 结节状 中央 轻度 眼睑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矫正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全臣 贺显永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5期289-291,共3页
报告18例22眼2.6~6岁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全麻下手术矫正,以术后双眼平视时眉弓对称,无提眉现像,视轴全暴露,闭眼时角膜不暴露,睑裂开大时与对侧一致。推荐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应测量通过瞳孔中央线的... 报告18例22眼2.6~6岁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全麻下手术矫正,以术后双眼平视时眉弓对称,无提眉现像,视轴全暴露,闭眼时角膜不暴露,睑裂开大时与对侧一致。推荐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应测量通过瞳孔中央线的上下睑缘间的距离,相差≤1~2mm或双眼睑裂对称(≥6mm)为成功指标。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成功率为86.3%,讨论了对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认识,术式和方法及手术量,推荐评价指标和术后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下垂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睫状体贫血术致交感性眼炎(附4例报告)
7
作者 熊全臣 华山 《临床眼科杂志》 199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由眼球穿通伤或内眼手术,特别是睫状体冠状部的损伤而致交感性眼炎者,文献报导甚多。但由于睫状体贫血术(透热或冷凝)而引起交感性眼炎者,则较罕见。我们在1988年至1992年曾遇到4例,经病理学证实确诊,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交感性眼炎 眼球穿通伤 内眼手术 交感眼 视力无光感 炎症控制 眼外伤 混合充血 屈光间质 冷凝术
下载PDF
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手术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冯朝晖 孙乃学 +2 位作者 熊全臣 权彦龙 杨建刚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1期845-847,共3页
目的 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27例(34眼),年龄7~22月,分为2组:A组16例(19眼)行白内障吸出及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B组11例(15眼)行白内障吸出、后囊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7... 目的 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27例(34眼),年龄7~22月,分为2组:A组16例(19眼)行白内障吸出及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B组11例(15眼)行白内障吸出、后囊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7~36月,平均17月,观察2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以及其他并发症。结果 术中后囊膜撕裂发生率:A组为52.63%,B组为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A组为42.11%,B组为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2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时一期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后发性白内障形成;一期行后囊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能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该方法简便、安全,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后发性白内障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玻璃体 切割
下载PDF
新鲜羊膜和保存羊膜在碱烧伤眼表重建中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赵琳 王峰 +2 位作者 孙乃学 熊全臣 王建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2-755,769,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新鲜羊膜和保存羊膜移植在兔角膜急性碱烧伤眼表重建中的作用,并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疗效。方法建立兔角膜急性碱烧伤模型,设左眼为对照组,右眼为治疗组,并于24h内行新鲜羊膜或保存羊... 目的观察比较新鲜羊膜和保存羊膜移植在兔角膜急性碱烧伤眼表重建中的作用,并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疗效。方法建立兔角膜急性碱烧伤模型,设左眼为对照组,右眼为治疗组,并于24h内行新鲜羊膜或保存羊膜移植术(12眼/组)。术后观察双眼形态及角膜新生血管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房水中TNF-α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角膜组织中PDGF-B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炎症反应轻,角膜溃疡范围小,上皮再生速度快,新生血管长度短(P<0.05)。治疗组房水中TNF-α含量低于同期保存羊膜移植组和对照组,且下降速度快,角膜组织中PDGF-BB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保存羊膜移植组比较,新鲜羊膜移植组炎症反应更轻,TNF-α下降速度更快(P<0.05),PDGF-BB表达水平更高(P<0.05)。结论在角膜急性碱烧伤眼表重建中,新鲜羊膜较保存羊膜效果更好,其作用与抑制TNF-α水平、促进PD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烧伤 羊膜移植术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在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蕾 权颜龙 +3 位作者 郑玉萍 张利敏 张璐琰 熊全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可引起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酪氨酸激酶的激活对生长因子介导的细胞增殖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评价特异性的PDGF-α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断剂AG1296和β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断... 目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可引起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酪氨酸激酶的激活对生长因子介导的细胞增殖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评价特异性的PDGF-α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断剂AG1296和β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断剂AG1295对兔PVR的治疗作用。方法:兔结膜成纤维细胞(rabbit conjunctival fibroblasts,RCF)培养,用MTT法检测PDGF-AA和-BB以及AG1295和AG1296对兔RCF增殖状况的影响。眼视网膜电图检查和HE染色分析药物的毒性。建立PVR动物模型,玻璃体腔内分别给予AG1295和AG1296,用牵引性视网膜脱离(trac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 TRD)的发生率评价药物的体内疗效。结果:体外10μmol/L的AG1295和AG1296均可显著抑制由PDGF-AA和-BB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体内100μmol/LAG1295和AG1296均减缓了兔TRD的发生,但AG1295的作用仅持续至14d。相同浓度的AG1296和AG1295相比,作用更持久。在两个治疗组中,均未发现明显的视网膜毒性。结论:特异性的PDGF-α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9可显著抑制兔TRD的发生,其作用明显强于PDGF-β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95,提示PDGF对PVR的促进作用主要由α受体介导,这一通路的阻断可能成为治疗PVR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受体酪氨酸激酶 AG1295 AG1296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糖尿病致眼损害
11
作者 熊全臣 《医药与保健》 2005年第7期26-27,共2页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最易引起血管和神经病变,而眼睛又是观察神经血管病变最敏感的窗口,许多隐型的糖尿病病人由于没有三多一少的表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使得症状不典型,常常是以眼睛的症状前来就诊。来自眼睛的糖...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最易引起血管和神经病变,而眼睛又是观察神经血管病变最敏感的窗口,许多隐型的糖尿病病人由于没有三多一少的表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使得症状不典型,常常是以眼睛的症状前来就诊。来自眼睛的糖尿病信号有:瞳孔变小。瞳孔的舒缩受植物神经的调节,而糖尿病导致植物神经损害,可影响瞳孔的舒缩功能。临床发现,糖尿病人的瞳孔较正常人为小,即使在暗室中也无明显增大,而在眼底检查时对扩瞳剂效果不佳,放大瞳孔的能力也较正常人为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损害 代谢障碍性疾病 神经血管病变 植物神经损害 糖尿病病人 症状不典型 神经病变 三多一少 体重下降 舒缩功能 临床发现 糖尿病人 效果不佳 正常人 瞳孔 眼睛 症状前 扩瞳剂 检查时
下载PDF
老年性白内障并发症不容忽视
12
作者 熊全臣 《医药与保健》 2007年第12期18-18,共1页
老年性白内障是临床最多见的致盲眼病,多发生于45岁以上,多为双跟发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70岁以上者发病率为80%。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混浊程度逐渐加重,视力呈进行性减退,最终晶状体完全混浊,视力仅存光感。随着老龄化... 老年性白内障是临床最多见的致盲眼病,多发生于45岁以上,多为双跟发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70岁以上者发病率为80%。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混浊程度逐渐加重,视力呈进行性减退,最终晶状体完全混浊,视力仅存光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率仍在逐年增加。预防老年性白内障已成为眼病防治的首要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并发症 混浊程度 老龄化社会 发病率 致盲眼病 眼病防治 晶状体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治疗方法的比较
13
作者 熊全臣 《医药与保健》 2006年第3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白内障 手术治疗方法 口服维生素C 世界范围内 糖尿病患者 眼科疾病 中老年人 高度近视
下载PDF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对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肖华 熊全臣 +2 位作者 郑玉萍 权彦龙 佘华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850-1852,共3页
目的:分析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rescein angiography,FFA)特点,确定FFA对该病的诊断作用。方法:收集经临床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CDI)检查确诊的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患者... 目的:分析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rescein angiography,FFA)特点,确定FFA对该病的诊断作用。方法:收集经临床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CDI)检查确诊的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共9例9眼。分析3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并总结该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点。结果:共9例患者中,仅有两例患者在初诊中诊断为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其余患者均通过FFA得到确诊。所有患者FFA和颈部血管CDI的诊断均一致,FFA和CDI的诊断符合率达到100%。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多样但FFA具有特征性,FFA的主要特征包括:(1)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平均为17.5±10.2s,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也延长,平均为15.5±9.2s;(2)大部分患者视网膜周边部可见大量微动脉瘤、小血管渗漏;(3)静脉可呈串珠状;(4)视网膜新生血管主要位于周边部。结论: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容易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病混淆。但其特征性的FFA表现可使该病得到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 诊断
下载PDF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早期重症眼部烧伤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峰 孙乃学 +2 位作者 熊全臣 郭绒霞 杨建刚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278-279,共2页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联合结膜、角膜移植对早期重症眼部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重症眼部烧伤患者21例22眼,分别行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移植12例12眼和羊膜、结膜移植联合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9例10眼。术后观察羊膜、结膜及角膜植片情...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联合结膜、角膜移植对早期重症眼部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重症眼部烧伤患者21例22眼,分别行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移植12例12眼和羊膜、结膜移植联合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9例10眼。术后观察羊膜、结膜及角膜植片情况,术后随访2~16个月,平均7 个月。结果 19眼羊膜植片愈合良好;20眼穹隆部结膜植片全部存活;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移植中10眼术后未见角膜融解,角膜缘均未见新生血管长入。羊膜、结膜移植联合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1例2眼出现轻度排斥反应,另8眼角膜植片均恢复透明。结论 新鲜羊膜移植可有效地促进上皮细胞分化移行、抑制局部的炎症反应、阻止新生血管和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烧伤 羊膜移植 角膜移植
下载PDF
唇黏膜并眶周皮瓣移植修复中重度全层眼睑缺损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子瑶 廖丁莹 +4 位作者 熊蕾 刘叶子 郑玉萍 熊全臣 王建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唇黏膜并眶周皮瓣移植修复中重度全层眼睑缺损的手术疗效及手术成败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10年8月-2017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眼睑肿瘤所致的中重度眼睑全层缺损患者18例(18只眼)。所有患... 目的:分析唇黏膜并眶周皮瓣移植修复中重度全层眼睑缺损的手术疗效及手术成败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10年8月-2017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眼睑肿瘤所致的中重度眼睑全层缺损患者18例(18只眼)。所有患者均行肿瘤彻底切除,一期唇黏膜并眶周皮瓣移植手术治疗,术后观察并随访植片成活情况、睑缘位置、眼睑睁闭功能、外观情况、供皮区愈合情况、患者舒适度、肿瘤是否复发等。结果:18例患者移植唇黏膜及皮瓣均成活、供皮区愈合好、睑缘无明显内外翻、闭合功能良好,1例因上睑皮瓣厚重丧失上睑上提功能,1例长期有不明原因的眼磨不适感。所有眼睑肿瘤患者随访1年以上,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唇黏膜在眼睑重建中是一种较理想的后层替代材料,唇黏膜并眶周皮瓣移植在中重度全层眼睑缺损的重建中疗效肯定,是可供临床选用的可靠方法,手术的成功与术前、术中的个性化设计及操作技巧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缺损 全层缺损 中重度 唇黏膜 眶周皮瓣 缺损修复
下载PDF
PI3K/Akt/Bcl-2信号通路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亮 柏凌 +4 位作者 何娜 郑玉萍 熊全臣 王建明 王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PI3K、pAkt、Bcl-2、Bax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来探讨PI3K/Akt/Bcl-2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4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根据翼状胬肉浸入角膜缘的程度分为≤1 mm、2-3 mm、≥4 mm三组,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 目的通过研究PI3K、pAkt、Bcl-2、Bax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来探讨PI3K/Akt/Bcl-2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4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根据翼状胬肉浸入角膜缘的程度分为≤1 mm、2-3 mm、≥4 mm三组,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4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10例正常结膜进行PI3K、pAkt、Bcl-2、Bax检测。结果 PI3K、p Akt、Bcl-2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三组中的表达与其在正常结膜组中的表达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ax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三组中的表达与在正常结膜组中的表达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I3K、p Akt、Bcl-2、Bax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三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中PI3K、pAkt、Bcl-2蛋白呈高表达状态,提示PI3K/Akt/Bcl-2信号通路的活化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增殖性病变 PI3K PAKT BCL-2 Bax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权彦龙 周爱意 熊全臣 《眼科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眼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46例(232只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术...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眼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46例(232只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术后随访的3年时间发生。所有眼均进行了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查、A超眼轴长度测量。结果:15只眼发生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6.4%),均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视网膜复位。从白内障手术到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平均时间为10±9个月(0.5~32个月)。视网膜脱离经手术治疗后视力为手动/10cm~0.06,12只眼(80%)最终视力低于白内障术前。术中后囊膜破裂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60%(9/15)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发生了后囊膜破裂。结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并发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为6.4%,其预后差。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更高,对术中后囊膜破裂患者需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手术 视网膜脱离 后囊膜破裂
下载PDF
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及眼睑再造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朝晖 熊全臣 +2 位作者 郑玉萍 王肖华 李春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总结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和眼睑修复再造经验。方法:2003年7月-2008年7月,收治7例术前活检确诊为基底细胞癌,且肿瘤侵犯面积大于2/3眼睑,深度达到眼睑全层的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56-79岁。用标准切除法切除肿瘤后,... 目的:总结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和眼睑修复再造经验。方法:2003年7月-2008年7月,收治7例术前活检确诊为基底细胞癌,且肿瘤侵犯面积大于2/3眼睑,深度达到眼睑全层的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56-79岁。用标准切除法切除肿瘤后,采用颧部带蒂皮瓣和硬腭粘膜分别作为再造眼睑的外层和内层,重建眼睑。主要随访指标为眼睑形态、功能及肿瘤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术后患者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均未形成继发性缺损,创面Ⅰ期愈合。7例患者随访6个月-5年,再造眼睑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匹配良好,除1例患者下眼睑轻度外翻致轻度闭合不全外,其余患者再造眼睑外形自然,功能良好。随访期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采用标准切除法切除肿瘤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复发,颧部带蒂皮瓣移位联合硬腭粘膜移植可以较好地修复缺损眼睑并保持眼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 基底细胞癌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机械性眼外伤122例临床特征及诊疗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格强 熊全臣 王丽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912-1914,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性眼外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结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机械性眼外伤122例122眼的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及回顾性分析。结果:机械性眼外伤122例中,开放性眼外伤116眼(95.1%),闭合性眼外伤6眼(4.9%),男女之比6.18∶1,机械性... 目的:探讨机械性眼外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结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机械性眼外伤122例122眼的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及回顾性分析。结果:机械性眼外伤122例中,开放性眼外伤116眼(95.1%),闭合性眼外伤6眼(4.9%),男女之比6.18∶1,机械性眼外伤以眼球开放性损伤为最多,致伤多以异物为主,经过及时手术治疗,全部保住了眼球,与入院视力相比,出院视力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工作和生产意外是机械性眼外伤的主要原因,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后果严重,应加强防范。及时的医院就诊和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开展是挽救伤眼视力、降低机械性眼外伤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眼外伤 显微手术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