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师运用PDCA循环法对内分泌科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使用与管理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曾燕 晏瑜洁 +4 位作者 谭慧龙 蒋文艳 熊巨良 钟少文 李明娟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5期588-595,共8页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的运用对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及联合用药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对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利用医院HIS信息系统回顾性抽取邵阳学院附属...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的运用对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及联合用药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对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利用医院HIS信息系统回顾性抽取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2019-2021年)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人数占比、住院患者平均使用抗菌药物疗程等,在临床药师干预跟踪后,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后,内分泌科室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实施前(2019年)的41.17%,经干预后下降至(2021年)39.17%;使用强度从实施前的43.76 DDDs,经干预后下降至32.07 DDDs;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人数占比从干预前的41.97%,下降至干预后的24.73%;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从实施前的21.17天,经干预后下降至17.17天;以上数据干预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对患者的用药进行管控可降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减少抗菌药物的联用,缩短使用疗程,PDCA循环法的干预有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PDCA循环法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下载PDF
不同剂量罗汉果提取液对游泳训练小鼠耐缺氧与耐高温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姚绩伟 熊巨良 +3 位作者 申伟华 李忆湘 唐晖 丁秀诗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服用不同剂量罗汉果提取液对游泳训练小鼠耐缺氧与耐高温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灌服罗汉果提取液的小鼠递增负荷的游泳训练实验模型,测定小鼠力竭游泳与力竭爬绳时间、耐缺氧及耐高温时间。... 目的:探讨服用不同剂量罗汉果提取液对游泳训练小鼠耐缺氧与耐高温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灌服罗汉果提取液的小鼠递增负荷的游泳训练实验模型,测定小鼠力竭游泳与力竭爬绳时间、耐缺氧及耐高温时间。结果:1)一定范围内,小鼠生理机能的提高程度与服用罗汉果剂量大小呈现明显的依赖性;2)不同剂量罗汉果对小鼠生理机能影响呈现出典型的双向效应,剂量增大效果逐渐增强,但剂量继续增大时,反而出现抑制现象;3)15.0g/kg剂量的罗汉果对提高小鼠生理机能效果最为明显。结论:罗汉果在提高小鼠耐缺氧与耐高温及运动等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且15.0g/kg的服药剂量效果最为显著,为最佳有效服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小鼠 游泳训练 生理机能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天胡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熊巨良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7期727-731,共5页
目的建立天胡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槲皮素和山奈素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天胡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乙醇浓度为70%,微波功率为180 W,微波时间为10 min,料液比为1:40为优化提取方案... 目的建立天胡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槲皮素和山奈素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天胡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乙醇浓度为70%,微波功率为180 W,微波时间为10 min,料液比为1:40为优化提取方案。结论本工艺条件对天胡荽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高且稳定,为天胡荽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胡荽 槲皮素 山奈素 微波法 正交试验 黄酮类化合物
原文传递
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在诊疗一体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谭慧龙 朱洪辉 熊巨良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47-54,共8页
随着纳米材料研发领域的突破,具备独特上转换发光性质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在集成多模式诊断及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作为集成平台在诊疗一体化领域的天然优势逐渐得到展现。本文简单介绍了稀土上转换... 随着纳米材料研发领域的突破,具备独特上转换发光性质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在集成多模式诊断及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作为集成平台在诊疗一体化领域的天然优势逐渐得到展现。本文简单介绍了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的基本性质,重点综述了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在医学成像领域(光学成像、磁共振成像及联合成像等)及肿瘤治疗领域(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及联合治疗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实现诊疗一体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 诊疗一体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替加环素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5
作者 蒋文艳 熊巨良 +2 位作者 曾燕 谭慧龙 李美秀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55-58,共4页
探讨替加环素诱导纤维蛋白原降低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替加环素治疗的所有患者,将药物治疗期间测得的FIB值以2.0 g·L-1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纤维蛋白原降低病例分为A组( FI... 探讨替加环素诱导纤维蛋白原降低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替加环素治疗的所有患者,将药物治疗期间测得的FIB值以2.0 g·L-1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纤维蛋白原降低病例分为A组( FIB <2.0 g·L-1),纤维蛋白原未降低的病例为B组(≥2.0 g·L-1)。结果 最终纳入研究患者共 42 例,其中纤维蛋白原降低20 例,纤维蛋白原未降低 22 例, 47.6% 的患者出现纤维蛋白原降低。单因素分析两组数据资料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ALT、药物疗程、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基础纤维蛋白原水平、AST、TBIL、Cr四个因素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p = 0.009)是替加环素降低纤维蛋白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和年龄、ALT、药物治疗疗程、剂量有关,而年龄是替加环素诱导纤维蛋白原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纤维蛋白原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牛蒡苷的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湘军 熊巨良 《湖南中医杂志》 2014年第8期164-165,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牛蒡苷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0.1%磷酸溶液-甲醇(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80nm。结果:牛蒡苷在12.1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牛蒡苷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0.1%磷酸溶液-甲醇(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80nm。结果:牛蒡苷在12.16-291.84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1.3%。结论:所建立之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小儿解表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解表颗粒 HPLC 牛蒡苷 含量测定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黄连丸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的含量 被引量:6
7
作者 熊巨良 《湖南中医杂志》 2014年第9期152-154,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黄连丸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检测波长:345n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黄连丸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检测波长:345nm;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结果: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分别在0.489~11.73、0.992~23.81、1.014~24.35、2.017~48.40μg/mL峰面积与浓度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98.3%、99.4%、99.4%,RSD分别为1.3%、1.7%、1.3%、2.8%。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准确、快速、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五味黄连丸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味黄连丸 表小檗碱 黄连碱 巴马汀 小檗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