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失眠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9
1
作者 熊强珍 邹思纹 樊细凤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11期103-104,114,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冠心病介入术后睡眠情况调查表,对218例行冠心病介入术患者术后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9.9%(196/218)的患者术后第1-2天出现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中断、醒后难...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冠心病介入术后睡眠情况调查表,对218例行冠心病介入术患者术后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9.9%(196/218)的患者术后第1-2天出现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中断、醒后难眠、醒后不适是最常见的症状。失眠的原因依次为:肢体制动、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失眠有进一步了解,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术 失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熊强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7期114-115,117,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150例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儿中,49例发生并发症,对每例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48例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 目的总结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150例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儿中,49例发生并发症,对每例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48例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治愈;1例封堵器脱落的并发症患儿,经紧急外科手术后,痊愈出院。结论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和控制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和患儿顺利康复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封堵术后 并发症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监测及护理
3
作者 熊强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12期89-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的监测及护理措施,降低术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资料共22例,总结细致全面的监测及护理措施。结果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在CCU监护治疗,出现并发症20例,其...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的监测及护理措施,降低术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资料共22例,总结细致全面的监测及护理措施。结果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在CCU监护治疗,出现并发症20例,其中出血8例,血小板减少6例,肢体缺血2例,肾功能衰竭3,感染1例;17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后予以纠正,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细致全面的监测,积极预防护理及针对性的处理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监测 护理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模式在实习带教中的运用探讨
4
作者 熊强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5期579-580,共2页
本文从临床教学方法的改变、临床带教效果的检测、护理实习生对临床带教质量的反馈及带教老师对护理实习生的评估等多方面进行观察研究,加强对护理实习生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培养强化,以利于护理临床教学与护理现状相适应,使护理学生的... 本文从临床教学方法的改变、临床带教效果的检测、护理实习生对临床带教质量的反馈及带教老师对护理实习生的评估等多方面进行观察研究,加强对护理实习生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培养强化,以利于护理临床教学与护理现状相适应,使护理学生的实习效果和质量能够得到提升,毕业后进入护理工作岗位能尽快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教学方法 护理实习生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中、重度慢性肾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晖 李顺辉 +1 位作者 邓雨晴 熊强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中、重度慢性肾病(CKD)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入选186例接受PCI治疗的老年中、重度CKD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阿托伐他汀组术前予...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中、重度慢性肾病(CKD)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入选186例接受PCI治疗的老年中、重度CKD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阿托伐他汀组术前予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术前12 h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 h阿托伐他汀40 mg,术后40 mg/d),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予其他他汀常规治疗,观察术前、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天血肌酐(SCr)、血浆胱抑素C(Cys C)的变化及CIN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对照组中SCr峰值、△SCr、Cys C峰值及△Cys C均显着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根据SCr标准的CIN,对照组20例(22.2%),阿托伐他汀组10例(10.4%),CIN的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根据Cys C标准的CIN,对照组28例(31.1%),阿托伐他汀组14例(14.6%),对照组中CIN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能够预防老年中、重度CKD患者PCI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介入 慢性肾病 对比剂肾病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晖 邹文 +3 位作者 颜友良 李秀丽 李顺辉 熊强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6-348,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共治疗3个月,用经胸彩色多普勒冠状动脉血流显...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共治疗3个月,用经胸彩色多普勒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检测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后3个月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由治疗前2.02±0.42升至2.68±0.63(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改善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改善心肌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心肌桥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下载PDF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顺辉 熊强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561-556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龄冠心病(CAD)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及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该院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CA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其分为高龄组与中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龄冠心病(CAD)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及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该院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CA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其分为高龄组与中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PCI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高龄组男性、吸烟及高血脂比例明显低于中年组,而高龄组的脑血管病、肺功能、肾功能、左心功能减退及陈旧心肌梗死比例明显高于中年组(P<0.05)。高龄组的病变血管分布情况与中年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的左主干病变、闭塞病变、复杂病变、弥漫病变>20 mm、显著钙化病变及Gensini积分比例明显高于中年组,而PCI完全血运重建率则明显低于中年组(P<0.05)。高龄组的亚急性血栓、出血、死亡及脑卒中的发生情况与中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龄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则明显高于中年组(P<0.05)。结论高龄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以双支、多支为主,其左主干病变、闭塞病变、复杂病变、弥漫病变及显著钙化病变相对较多。而PCI治疗CAD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丽赟 李顺辉 +4 位作者 颜友良 童一帆 熊强珍 谭彧 罗丽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6期47-49,共3页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偏头痛患者,同时接受经颅多普勒和经胸心脏超声(TrE)发泡实验阳性,后经食道超声确诊为卵圆孔未闭,并在本院心内一科接...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偏头痛患者,同时接受经颅多普勒和经胸心脏超声(TrE)发泡实验阳性,后经食道超声确诊为卵圆孔未闭,并在本院心内一科接受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的患者30例。术前及术后行HIT-6评分对头痛症状是否缓解进行评估,术后行,TTE发泡实验复查封堵效果。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在院及随访期间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前的HIT-6评分为(70±5)分,术后的HIT-6评分为(4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复查TTE均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TTE发泡实验27例分流消失,3例仍有残余分流。结论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可以明显缓解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卵圆孔未闭 封堵术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2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颜友良 李顺辉 +4 位作者 陈晖 谭启林 刘丽赟 张春花 熊强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counter pulsation,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肌梗死伴有心源性休克21例,比较IABP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脏指数,分析IABP的疗效。结果...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counter pulsation,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肌梗死伴有心源性休克21例,比较IABP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脏指数,分析IABP的疗效。结果应用IABP30min后,舒张期反搏压达到60~130mmHg(1mmHg=0.133kPa),心脏指数从(1.61±0.23)L/(min·m2)上升至(2.31±0.21)L/(min·m2)(P<0.001),平均动脉压从(48±16)mmHg升至(85±25)mmHg(P<0.0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死于心源性休克或多器官衰竭各2例。结论IABP显著地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心肌氧供需平衡,增加心输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顺辉 张卫 +2 位作者 涂颉洪 刘丽赟 熊强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2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58例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X线、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SDHVD+CHD),选择同期冠心病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CHD)...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58例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X线、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SDHVD+CHD),选择同期冠心病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CHD)。并对两组的年龄、心功能、冠脉血管病变、脂代谢异常、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进行比较。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重度SDHVD检出率增加;年龄、TC、LDL-C、HDL-C、FIB、血脂异常、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在组间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SDHVD随年龄增加而病情加重,TC、LDL-C、HDL-C、FIB明显增高,冠脉病变总支数、钙化或弥漫性病变明显增多,易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应重视SDHVD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冠心病 老年人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顺辉 涂颉洪 +2 位作者 张卫 刘丽赟 熊强珍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7期3115-3117,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86例。并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非诺贝特组、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联合用药组)三组,每组各62例...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86例。并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非诺贝特组、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联合用药组)三组,每组各62例。辛伐他汀组采用辛伐他汀20mg,每天一次;非诺贝特组采用非诺贝特200mg,一天一次;联合用药组采用辛伐他汀20mg+非诺贝特200mg,一天一次,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三组血脂参数变化、疗效评价以及药物主要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比治疗有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比治疗前上升,联合用药组TC、LDL—C、TG三项水平下降的幅度及HKL-C升高的幅度均高于单独用药的两组。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较单独用药更有效.更全面地改善各项血脂水平,注意掌握服药方法及适应症,定期监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高脂血症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联合用药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12
作者 李顺辉 涂颉洪 +2 位作者 张卫 刘丽赟 熊强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23期2875-2877,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依据,总结分析其治疗方法,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X线摄片、超声心电图以及治疗资料.结果 肺心病出现典型心...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依据,总结分析其治疗方法,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X线摄片、超声心电图以及治疗资料.结果 肺心病出现典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电图左心导联动态缺血性改变、左前半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反复出现左心衰竭伴有左心扩大者,应考虑合并冠心病.处理时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区别对待.结论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要根据诊断结果,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针对病因与并发症取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 临床特点 诊断依据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顺辉 张卫 +2 位作者 涂颉洪 刘丽赟 熊强珍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7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卧床、监护、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中药活血化...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卧床、监护、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中药活血化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治疗以外加静脉溶栓治疗,采用1000000U尿激酶加入0.9%NaCl溶液100ml中静滴,30min内滴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30.56%,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显效率为5.56%,总有效率为3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h后,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K、CK-MB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治疗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方便、有效,应用较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