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生长速率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李燕 熊忠贵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49-252,共4页
婴幼儿生长速率是生长发育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婴幼儿生长速率的分析方法包括Z评分法、两点指数法、两点平均法、JB生长模型、分段线性混合模型和偏度系数-中位数-变异系数法,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法、平移法和GLM广义... 婴幼儿生长速率是生长发育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婴幼儿生长速率的分析方法包括Z评分法、两点指数法、两点平均法、JB生长模型、分段线性混合模型和偏度系数-中位数-变异系数法,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法、平移法和GLM广义线性模型。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婴幼儿生长速率的分析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生长速率 影响因素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视听整合连续性行为测试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熊忠贵 石淑华 徐海青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7-639,共3页
目的:研究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视听整合连续性行为测试(IVA-CPT)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评价IVA-CPT诊断儿童ADHD的应用价值。结果:在100例ADHD儿童中,以注意缺陷为主型占44.0%,以多动冲动为主型占14.0%,混... 目的:研究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视听整合连续性行为测试(IVA-CPT)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评价IVA-CPT诊断儿童ADHD的应用价值。结果:在100例ADHD儿童中,以注意缺陷为主型占44.0%,以多动冲动为主型占14.0%,混合型占42.0%。病例组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分别为82.71±20.01和67.93±17.17,对照组为107.37±10.57和106.03±10.34,两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IVA-CPT是一种对儿童ADHD具有诊断价值的客观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ADHD IVA—CPT 评价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枢神经递质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熊忠贵 金涛 +1 位作者 徐海青 石淑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229-2231,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为开展儿童ADHD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试剂盒,运用ELISA方法分析儿童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多巴胺和... 目的: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为开展儿童ADHD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试剂盒,运用ELISA方法分析儿童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1.42±0.34)ng/ml和(177.70±37.92)pg/ml,对照组血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1.94±0.42)ng/ml和(206.20±42.45)pg/ml;与对照组比较,儿童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枢神经递质在儿童ADHD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ADHD 中枢神经递质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熊忠贵 徐海青 石淑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07-1008,共2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为早期诊断儿童ADH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99例ADHD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结果病例组儿童智商(IQ)为99.92±15.44,对照组IQ为106.96±11.93,...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为早期诊断儿童ADH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99例ADHD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结果病例组儿童智商(IQ)为99.92±15.44,对照组IQ为106.96±11.93,均处于正常水平;病例组儿童语文和数学成绩优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病例组儿童经常独自呆着、动作缓慢、非常不安、不能长期静坐、经常破坏自己或别人的东西、经常欺负别人或同学、粗心和神经质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识别儿童ADHD的心理行为特征,有利于开展儿童ADHD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 智力 精神卫生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熊忠贵 刘斯 +1 位作者 徐海青 石淑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索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有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ADHD控制与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31例ADHD儿童中... [目的]探索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有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ADHD控制与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31例ADHD儿童中,男女童之比为2:1,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8--10岁;经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父亲年龄、母亲年龄、儿童每周尿床次数、居室装修时间、儿童任性和孤独、儿童血锌和铁水平等;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按贡献大小依次为儿童孤独、儿童每周尿床次数和居室装修时间。[结论]建议以社区为单位,以ADHD儿童、家长、老师和医生为团队,开展儿童ADHD的控制与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特征 影响因素 儿童
下载PDF
湖北部分地区2000~2001年0~14岁儿童伤害特征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熊忠贵 刘筱娴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索影响儿童伤害发生的有关因素 ,为开展儿童伤害的预防、控制与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 1∶1病例 -对照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伤害发生的有关影响因素。  【结果】 我省部分地区 2 ... 【目的】 探索影响儿童伤害发生的有关因素 ,为开展儿童伤害的预防、控制与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 1∶1病例 -对照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伤害发生的有关影响因素。  【结果】 我省部分地区 2 0 0 0~ 2 0 0 1年 0~ 14岁儿童平均伤害发生率为 10 .88% ,男童是女童的 1.4倍 ,5~ 9岁儿童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 ;主要伤害原因依次为意外跌落 (发生率为 3 .3 7% )、动物咬伤 (2 .5 0 % )、交通事故 (1.3 8% )、机械事故 (1.3 0 % )和烧烫伤 (1.2 1% ) ;影响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是家庭房屋类型 ,保护因素依次为儿童疾病史、父亲文化程度、父亲年龄和儿童身高。 【结论】 揭示宿主、家庭环境因素在儿童伤害发生中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流行病学特征 影响因素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疗效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熊忠贵 徐海青 石淑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207-208,共2页
目的:研究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效果。方法:利用美国ProComp+/Bio-Graph脑电生物反馈系统治疗儿童ADHD,每次30分钟,每周2次,共计40次,并采用视听整合连续性行为测试(I-VA-CPT)作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疗效的... 目的:研究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效果。方法:利用美国ProComp+/Bio-Graph脑电生物反馈系统治疗儿童ADHD,每次30分钟,每周2次,共计40次,并采用视听整合连续性行为测试(I-VA-CPT)作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疗效的评定方法。结果:在60例ADHD儿童中,以注意缺陷为主型综合注意力商数为70.10±11.79,以多动冲动为主型综合反应控制商数为75.10±10.98,混合型综合注意力商数和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分别为58.05±16.53和68.90±11.47。经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后,儿童ADHD以注意缺陷为主型、以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IVA-CPT指标均显著提高(P<0.001)。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治疗儿童ADHD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ADHD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 疗效
下载PDF
湖北省1991~200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熊忠贵 徐育松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 分析湖北省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线形回归模型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并利用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指数、婴儿死亡率指数和可预防性指数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目的 分析湖北省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线形回归模型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并利用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指数、婴儿死亡率指数和可预防性指数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湖北省 2 0 0 1年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 2 8 3 7‰ ,婴儿死亡率为 2 3 2 4‰ ,与 1991年相比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死因分别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和意外窒息。 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潜在寿命损失率 (PYLL‰ )分别为 190 3 4年 /千人和 173 1 2 2年 /千人。可预防性指数在 1991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 15和13位次。结论  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是潜在寿命损失的最主要原因 ,必须大力开展儿童死亡的监测与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儿童 死亡 监测 分析 线形回归模型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熊忠贵 石淑华 徐海青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16-119,共4页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目前仍不清楚 ,其影响因素一般认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种心理行为性疾病。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 ,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遗传、生物、家庭、学校、环境、心理行为和社会等诸方面 ,对注意...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目前仍不清楚 ,其影响因素一般认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种心理行为性疾病。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 ,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遗传、生物、家庭、学校、环境、心理行为和社会等诸方面 ,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控制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病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0~14岁儿童跌落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0
作者 熊忠贵 刘筱娴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63-67,共5页
在意外伤害中 ,跌落伤已构成儿童期严重的健康问题。世界各国的研究结果显示 ,跌落伤位居儿童意外伤害的前 3位。阐述了跌落伤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 ,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开展跌落伤的预防与控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儿童 跌落伤 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干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1
作者 熊忠贵 石淑华 徐海青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5年第3期158-160,共3页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种心理行为性疾病,主要采取药物和行为训练为主的综合性干预措施。该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一般治疗、行为干预、药物...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种心理行为性疾病,主要采取药物和行为训练为主的综合性干预措施。该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一般治疗、行为干预、药物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和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等诸方面,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控制与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评价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控制 干预
下载PDF
麻城市1996~2000年儿童伤害死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忠贵 刘筱娴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14-1114,共1页
关键词 麻城市 儿童 伤害 死因分析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下载PDF
儿童喂养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熊忠贵 徐海青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儿童喂养行为包括儿童食物的制备行为、喂养时喂养者的行为、接受喂养时儿童的行为、喂养的环境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它与儿童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等密切相关。儿童营养状况、生长发育与喂养行为之间的关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喂养行为 生长发育 儿童
下载PDF
辅助生殖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忠贵 王友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10期1437-1440,共4页
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辅助生殖儿童ASD与遗传、卵泡刺激素(FSH)、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早产、低出生体重和母亲分娩年龄等因素有关。基因-基因、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模式共同参与了辅助... 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辅助生殖儿童ASD与遗传、卵泡刺激素(FSH)、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早产、低出生体重和母亲分娩年龄等因素有关。基因-基因、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模式共同参与了辅助生殖儿童ASD的发病机制。各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可导致特定的脑结构或脑功能损伤、神经递质信号通道调节紊乱,其与辅助生殖儿童ASD存在关联。该文主要采用文献查阅、专家讨论等方法,分析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影响辅助生殖儿童ASD的参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辅助生殖 自闭症谱系障碍 影响因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儿童伤害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熊忠贵 刘筱娴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80-281,共2页
【目的】 分析 0~ 14岁儿童伤害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项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 ,分析影响儿童伤害治疗转归的有关因素。 【结果】 武汉某医院 1996~ 2 0 0 0年 0~ 14岁儿童伤害占全部伤害的 16.0 % ... 【目的】 分析 0~ 14岁儿童伤害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项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 ,分析影响儿童伤害治疗转归的有关因素。 【结果】 武汉某医院 1996~ 2 0 0 0年 0~ 14岁儿童伤害占全部伤害的 16.0 % ;主要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 ( 3 1.1% )、意外跌落 ( 2 1.7% )、意外窒息 ( 14 .0 % )、机械事故 ( 11.8% )和意外中毒 ( 8.5 % ) ;从治疗转归来看 ,治愈率为 71.7% ,死亡率为 2 .4% ;影响儿童伤害治疗转归的有关因素 :入院病情、伤害部位、手术、抢救次数、抢救成功次数和伤害原因。 【结论】 正确评估院前伤害病情 ,提高医院急救水平 ,可有效改善儿童伤害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治疗转归 影响因素 儿童
下载PDF
湖北省五岁以下儿童腹泻口服补液疗法调查
16
作者 熊忠贵 黄玲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33-33,35,共2页
关键词 湖北 儿童 腹泻 治疗 口服补液疗法
下载PDF
婴儿钙营养缺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海青 刘兴莲 +2 位作者 熊忠贵 王小燕 周爱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分析婴儿期钙营养状况的有关影响因素,为早期防治和改善婴儿钙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地区0~1岁婴儿,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检测其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将BMD值正常者列入对照组,BMD值异常者列入... 目的分析婴儿期钙营养状况的有关影响因素,为早期防治和改善婴儿钙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地区0~1岁婴儿,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检测其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将BMD值正常者列入对照组,BMD值异常者列入病例组,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计133对。采用统一自制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对婴儿BMD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BMD的主要不良影响因素依次为早产适于胎龄儿、出生窒息、低出生体重、食欲不佳和呼吸道感染,OR值分别为0.465、0.301、0.598、0.560和0.616。添加动物食物量、户外活动时间和补钙剂量为BMD的有利因素,OR值分别为0.526、0.435和0.998。结论婴儿期BMD受到来自孕期、围产期、营养和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降低围产期高危因素,婴儿期要及时调整膳食结构,加强户外活动,适当补充钙剂和鱼肝油,改善婴儿钙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双能X线吸收法 骨密度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喂养方式与婴儿智能、运动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15
18
作者 徐海青 熊忠贵 +1 位作者 周爱琴 祁丽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智能、运动发育的关系,为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后对资料进行卡方与方差分析。【结果】母乳喂养组婴儿在3、6、9、12个月龄时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6、9... 【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智能、运动发育的关系,为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后对资料进行卡方与方差分析。【结果】母乳喂养组婴儿在3、6、9、12个月龄时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6、9和12个月龄时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tive development index,PDI)均高于部分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P<0.01或0.05)。【结论】母乳喂养可促进婴儿智能和运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喂养方式 智能 运动
下载PDF
改善婴儿钙营养状况的干预措施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兴莲 徐海青 +2 位作者 熊忠贵 周爱琴 王小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03-505,共3页
【目的】通过干预观察钙营养缺乏婴儿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增长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地区0~1岁婴儿,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the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netry,DEXA)检测其骨密度,将BMD异常的婴儿176... 【目的】通过干预观察钙营养缺乏婴儿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增长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地区0~1岁婴儿,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the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netry,DEXA)检测其骨密度,将BMD异常的婴儿17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干预组,从第一次测试之目起在睡眠、膳食结构、活动量、目照时间及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自然育儿方法。观察3个月后两组婴儿BMD的增长情况。【结果】两组婴儿第一次检测BMD分别是(0.1342±0.0123)g/cm。和(0.1326±0.0142)g/cm^2,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个月后两组婴儿的骨密度值分别为(0.1617±0.0107)g/cm^2和(0.1425±0.0114)g/cm^2。干预组BMD前后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BMD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组婴儿身长和体重分别增长了(6.08±2.13)cm和(1.87±1.33)k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婴儿期及时调整膳食结构,加强户外活动,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明显改善婴儿钙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并能预防和降低佝偻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法 骨密度 婴儿
下载PDF
武汉地区0~3岁健康儿童骨密度值测量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海青 周爱琴 +1 位作者 熊忠贵 刘兴莲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年第4期231-234,共4页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婴幼儿骨骼发育的规律。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武汉地区8286名0~3岁婴幼儿前臂远端1/3桡尺骨的骨密度(BMD)。结果 0~3岁婴幼儿前臂远端1/3桡尺骨的BMD值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婴幼儿前臂远端1/3桡尺骨...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婴幼儿骨骼发育的规律。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武汉地区8286名0~3岁婴幼儿前臂远端1/3桡尺骨的骨密度(BMD)。结果 0~3岁婴幼儿前臂远端1/3桡尺骨的BMD值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婴幼儿前臂远端1/3桡尺骨BMD从1个月(0.1498±0.0119)g/cm^2增加到1岁(0.1640±0.0140)g/cm^2,2岁时增至(0.1724±0.0118)g/cm^2,3岁时增至(0.1779±0.0124)g/cm^2,以1岁内BMD增长最多(P〈0.05)。各年龄段之间BMD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各组不同性别间BMD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婴幼儿期是BMD增加较快的阶段。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婴幼儿BMD正常值提供参考,为评价婴幼儿期钙营养状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双能X线吸收法 骨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