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漆小莉 熊明分 +2 位作者 陶宁 胡建平 黄柳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81-286,共6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ASOP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ASOPP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CVVH+HP组(n=60)和HP组(n=66)。观察疗效和治疗情况,记录患者治疗前(T1)及治疗后4h...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ASOP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ASOPP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CVVH+HP组(n=60)和HP组(n=66)。观察疗效和治疗情况,记录患者治疗前(T1)及治疗后4h(T2)、24h(T3)、72h(T4)时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比较两组T1、T3时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对肝肾损伤相关指标[胱抑素(CysC)、前白蛋白(P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差值,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VVH+HP组痊愈率为93.33%,高于HP组的78.79%(P<0.05);两组反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HP组阿托品、氯解磷定用量分别为(143.37±18.72)mg、(10.28±2.62)g,少于HP组的(154.18±21.47)mg、(19.57±4.31)(均P<0.05);CVVH+HP组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3.38±3.41)h、(7.26±1.58)d,短于HP组的(22.15±4.14)h、(8.42±1.74)d(均P<0.05)。T2~T4时,两组血清CHE水平逐渐升高,且CVVH+HP组升高幅度大于HP组(均P<0.05)。T1时,两组血清IL-1β、IL-6、IL-10、TNF-α水平和血清CysC、PA、HMGB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HP组血清IL-1β、IL-6、IL-10、TNF-α、CysC、PA、HMGB1的T1-T3差值大于HP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HP单用,CVVH+HP治疗ASOPP可提升治愈率,改善治疗情况,促进血清CHE活性恢复,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脏器损伤,且安全性良好,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重度 血液灌流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下载PDF
胡蜂蜇伤患者炎症反应与发生心肾损伤的关系
2
作者 熊明分 漆小莉 +2 位作者 陶宁 何城 黄柳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2期1783-1787,共5页
目的探讨胡蜂蜇伤患者炎症反应程度与患者心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16例胡蜂蜇伤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之基本匹配的非胡蜂蜇伤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清IL-6、IL-8水平;另... 目的探讨胡蜂蜇伤患者炎症反应程度与患者心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16例胡蜂蜇伤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之基本匹配的非胡蜂蜇伤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清IL-6、IL-8水平;另按照患者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行分层分析各项炎症指标、心功能、肾功能指标差异,并分析炎症指标与心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IL-6、IL-8,外周血WBC显著高于对照组,PLT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和非SIRS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吸烟、饮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患者的蜇伤针数多于非SIRS组,SIRS组患者的就诊时间较非SIRS组更长,SIRS组患者存在多部位蜇伤患者占比均高于非SIR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患者的血清IL-6、IL-8,外周血WBC显著高于非SIRS组,PLT低于非SIR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患者的血清CK、CK-MB、AST、LDH、BUN、Scr、UA水平显著高于非SIR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胡蜂蜇伤的SIRS患者的血清IL-6、IL-8与CK、CK-MB、AST、LDH、Scr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胡蜂蜇伤患者血清IL-6、IL-8水平显著增高,发生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患者IL-6、IL-8水平升高更加显著,并且与患者发生心肌、肾功能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 蜇伤 IL-6 IL-8 炎症反应综合征 心肾损伤
下载PDF
急诊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对抢救成功率的改善探讨
3
作者 熊明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0107-0110,共4页
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的作用。方法 对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常规急诊护理与急诊护理路径分别应用在分化出的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中,比较... 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的作用。方法 对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常规急诊护理与急诊护理路径分别应用在分化出的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中,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救治各时间指标、抢救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项目。结果 对照组接诊、分诊、准备抢救、抢救等环节所用的时间均多于实验组,两组时间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抢救活动有效率(68%)低于实验组相关值(P<0.05);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不如实验组,同时组间护理满意度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抢救治疗中提供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抢救活动的有效率,同时成为患者预后得到良好恢复的保障,所以有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急诊护理 护理流程 抢救成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