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满意感、组织认同与离职倾向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熊明良 孙健敏 顾良智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40,64,共8页
文章以383个建筑企业员工为被试样本,运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考察了工作满意感、组织认同与离职倾向三个员工态度变量之间关系。结果发现:(1)工作满意感、组织认同与离职倾向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和因果... 文章以383个建筑企业员工为被试样本,运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考察了工作满意感、组织认同与离职倾向三个员工态度变量之间关系。结果发现:(1)工作满意感、组织认同与离职倾向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和因果性;(2)工作满意感与组织认同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离职倾向,且组织认同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程度大;(3)组织认同在员工工作满意感与离职倾向关系中具有调节效应,在满意度一致的前提下,组织认同程度的高低对员工离职倾向具有更显著的调节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员工离职权变主义学说提供了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职倾向 组织认同 工作满意感 调节效应
下载PDF
组织认同在员工离职倾向决定中的调节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熊明良 《软科学》 CSSCI 2008年第7期64-69,共6页
以383个建筑企业员工为被试样本,运用逐级回归方法在分析了工作满意感各构面和组织认同对员工离职倾向解释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组织认同在员工离职倾向决定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更有... 以383个建筑企业员工为被试样本,运用逐级回归方法在分析了工作满意感各构面和组织认同对员工离职倾向解释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组织认同在员工离职倾向决定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更有效地应对员工离职问题,而且还有助于在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员工离职的机理,为员工离职的权变主义学说提供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认同 离职倾向 工作满意感 调节效应
下载PDF
员工满意感与认同感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熊明良 张志坚 熊国良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111-116,共6页
采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员工样本,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定量方法对员工工作满意与组织认同态度变量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工作满意感采用多构面维度,组织认同感采用单构面维度,数据资料均来源于员工所填调查问卷及... 采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员工样本,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定量方法对员工工作满意与组织认同态度变量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工作满意感采用多构面维度,组织认同感采用单构面维度,数据资料均来源于员工所填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具有重要的管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满意感 组织认同 相互关系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政府环境审计对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熊明良 于鹏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44,共12页
为履行双碳目标的国际承诺,强化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是必由之路。政府环境审计在环境治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该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宏观数据视角,考察了政府环境审计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经... 为履行双碳目标的国际承诺,强化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是必由之路。政府环境审计在环境治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该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宏观数据视角,考察了政府环境审计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当地环境质量越好,政府环境审计在环境治理中正向调节效应越显著,对生态环境起到更为积极的监督治理作用。拓展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媒体关注、时间效力等对政府环境审计的调节效应具有不同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环境审计的效力具有衰减性。研究结论既为政府开展环境审计更为有效治理环境问题、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经验证据,也为各地经济建设、环境审计及环境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环境审计 经济发展水平 生态环境质量 调节效应
下载PDF
建筑企业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熊明良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8年第3期78-82,共5页
以383个建筑企业员工为研究样本,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企业员工离职倾向影响进行了分析。数据资料均来源于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通过分析发现工作满意感和组织认同等变量,是影响员工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建筑... 以383个建筑企业员工为研究样本,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企业员工离职倾向影响进行了分析。数据资料均来源于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通过分析发现工作满意感和组织认同等变量,是影响员工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建筑企业管理层应切实关注并采取措施,努力改善这些重要因素,以减少自愿离职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企业 统计分析 工作满意感 组织认同 离职倾向
下载PDF
员工满意感与离职倾向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熊明良 《河北企业》 2008年第5期55-56,共2页
组织发展的关键.潜藏于“人”身上的资源,在于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对组织的认同。员工自愿离职是指员工主动离开企业的过程。对企业而言.过高的离职率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成本负荷和使企业竞争力下降。离职倾向是判断员工离职行为的最佳... 组织发展的关键.潜藏于“人”身上的资源,在于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对组织的认同。员工自愿离职是指员工主动离开企业的过程。对企业而言.过高的离职率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成本负荷和使企业竞争力下降。离职倾向是判断员工离职行为的最佳指标。研究离职倾向应把重点摆在员工退缩过程的心理层面(如工作满意感等),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满意感 离职倾向 实证研究 企业竞争力 工作满意感 自愿离职 离职行为 心理层面
下载PDF
激活人力资本——中铁S局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
7
作者 熊明良 范红依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9-30,共2页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具有能动性的且是最具价值的资源,已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而激励与约束机制才是企业留住人才之本。用好它,能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中铁S局 人力资本 激励与约束机制
下载PDF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熊明良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80,共6页
近年来,国内外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猛,但接连发生的多起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巨亏事件,给世界经济以重创。尚未结束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是源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失控。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会计监管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竞争的先天性缺陷——个... 近年来,国内外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猛,但接连发生的多起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巨亏事件,给世界经济以重创。尚未结束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是源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失控。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会计监管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竞争的先天性缺陷——个体利益膨胀导致整体利益无法实现最优而建立的一种让利益各方进行有效博弈的制度。会计监管的实质就是博弈双方斗智斗勇、讨价还价的过程。因此,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博弈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纯策略和混合策略NASH均衡的分析,综合地提出要加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效率必须从会计监管的制度安排、机制设计和环境优化等方面来采取对策,使违规者不敢为、不必为和不愿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会计监管 博弈分析
下载PDF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风险的会计监管——基于制度安排的视角 被引量:3
9
作者 熊明良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1-55,共5页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猛,但也因此而引发了许多交易风险事件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以重创,这些事件的发生因会计监管制度安排不当而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会计监管实质是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一项制度安排,...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猛,但也因此而引发了许多交易风险事件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以重创,这些事件的发生因会计监管制度安排不当而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会计监管实质是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一项制度安排,具体由正式规则、实施机制、非正式约束三者组成,共同决定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整体效率和效果。因此,笔者基于制度安排的视角,提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要控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风险必须建立和谐均衡的会计监管制度,通过创新正式规则、完善实施机制和培植非正式约束等措施,使欲违规者不能为、不敢为和不愿为,最终达到有效控制和减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风险事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会计监管 制度安排
下载PDF
浅论法务会计及其在检察机关办案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明良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X期81-82,共2页
市场经济对两个职业非常依赖,一个是律师,一个是会计,正是它们支撑着当今世界的经济运行秩序。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违法犯罪行为出现了新的特点,最为明显的就是经济案例的比重日益上升。为了改变这一形势,检察机关必须采取新的对策。... 市场经济对两个职业非常依赖,一个是律师,一个是会计,正是它们支撑着当今世界的经济运行秩序。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违法犯罪行为出现了新的特点,最为明显的就是经济案例的比重日益上升。为了改变这一形势,检察机关必须采取新的对策。尽管法务会计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但近年来它在处理经济舞弊中的作用日趋显现。因此研究如何与时俱进地发挥法务会计在检察部门办案中的作用,很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务会计 检察机关 办案 违法犯罪行为 经济高速增长 经济运行秩序 市场经济 经济案例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监管问题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明良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11,共5页
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信息披露制度是各国证券法律制度的重要原则。《证券法》和《公司法》修订后,中国证券市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显著强化。尽管如此,中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在实践中还... 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信息披露制度是各国证券法律制度的重要原则。《证券法》和《公司法》修订后,中国证券市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显著强化。尽管如此,中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笔者根据信息披露原理,结合有关事实,探究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不规范的现状、动机和原因,并针对现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及其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制度 监管
下载PDF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缺陷带来的财务会计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明良 《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64-67,共4页
优化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治理的基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缺陷已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分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缺陷带来的财务会计问题,如会计信息的披露、股利政策、企业再融资等财务会计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财务会计 上市公司治理 企业 披露 股利政策 会计信息 缺陷 事实 中国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广东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基于政府环境审计评价的视角
13
作者 熊明良 陈美琳 +1 位作者 吴长兰 熊泽露 《特区经济》 2023年第11期85-89,共5页
本文以政府环境审计评价的视角,选取2000—2022年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标数据,建立耦合协调度函数计量模型,评价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耦合关联度,为后续环境污染防治及“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环境审计 工业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质量 耦合协调度
原文传递
“企业管理中心论”之新说
14
作者 范红依 熊明良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9-30,共2页
企业最重要的两条生命线是人才和资金,因此企业管理应以人力资本管理和财务管理为中心,不能只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关键词 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 人力资本管理
下载PDF
运用Q方法对ISO认证感知的研究
15
作者 陶启程 顾良智 +1 位作者 顾向恩 熊明良 《中国ISO14000认证》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关于获得ISO认证的利弊在学术界、商界和咨询界一直存有争议,ISO对组织或雇员个人绩效的影响主要依赖于当时的环境,对ISO影响进行客观评估很困难。本文重点在于分析人们所感知到的ISO的影响.包括对组织的以及对雇员个人的影响。因为... 关于获得ISO认证的利弊在学术界、商界和咨询界一直存有争议,ISO对组织或雇员个人绩效的影响主要依赖于当时的环境,对ISO影响进行客观评估很困难。本文重点在于分析人们所感知到的ISO的影响.包括对组织的以及对雇员个人的影响。因为大家共知的一句名言——“事实是事实,感知也是事实”,因此我们说。去理解人们所感知到的东西仍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人们的感知并不恰当,那可能是沟通方面出了问题,相应的策略就应当去纠正雇员的误解。本文讨论了运用Q方法去揭示人们关于ISO认证对组织和雇员个人行为绩效影响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认证 Q方法 组织绩效 个人绩效
下载PDF
中美贸易博弈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基于财务风险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熊明良 杨棚钧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1979年中美建交后,两国双边贸易迅速增长,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产业链的发展完善,美国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贸易的健康发展为世界贸易体系的建设带来了积极影响。然而,2018年美国发布了新的对华"301调查",斥责中国强... 1979年中美建交后,两国双边贸易迅速增长,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产业链的发展完善,美国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贸易的健康发展为世界贸易体系的建设带来了积极影响。然而,2018年美国发布了新的对华"301调查",斥责中国强制技术转让,并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无疑给我国外贸出口带来不利影响及财务风险。从表面上看,美国发动贸易战是为了缓解贸易逆差,实则是以关税和对华经济管制为手段有意扼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阻碍"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由此,文章以中美贸易博弈为基线,分析中美贸易现状及博弈原因,并以美日贸易摩擦为经验借鉴,针对当前外贸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和内外部不利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应对不确定市场的防控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博弈 财务风险 贸易保护主义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惠州市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熊明良 张霖浩 强薇 《惠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1-18,共8页
通过对惠州市2004-2018年度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数据分析、现状调研,采用区位熵法、变异系数法,并进行线性加权构建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回归曲线拟合模型研究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惠州市的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总体处于较... 通过对惠州市2004-2018年度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数据分析、现状调研,采用区位熵法、变异系数法,并进行线性加权构建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回归曲线拟合模型研究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惠州市的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且呈波动性逐渐上升趋势;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且两者拟合遵循"倒U"型特征,这表明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典型"倒U"型特征在惠州市得到较好印证。因此,惠州市在着力构建"2+1"产业集群的同时,应加强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响应程度,避免陷入"先污染、再治理"集聚困境,实现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高质量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2+1”产业 产业集聚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深圳经济特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实证研究:基于EKC模型检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明良 杨志超 刘艺文 《特区经济》 2022年第4期18-24,共7页
本文选取1999—2018年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与环境指标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综合环境质量得分值,并以此建立经济与环境函数计量模型,对深圳市EKC曲线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除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遵循“... 本文选取1999—2018年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与环境指标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综合环境质量得分值,并以此建立经济与环境函数计量模型,对深圳市EKC曲线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除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遵循“倒U”型特征外,综合环境质量和工业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均呈现左“倒U”+右“U”型,而工业废气排放量拟合曲线却表现为单调递增型。这表明典型EKC曲线“倒U”型特征在深圳市并没有得到完全印证,依赖于环境外部性特征,深圳市加大了环境保护政策的响应程度,使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不错,但并非高枕无忧,从EKC曲线拟合态势来看,环境质量出现退化迹象,不少环境污染指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在“双区驱动”(1)背景下,更应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经济特区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环境政策评价 EKC曲线
原文传递
基于年报审计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以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熊明良 伍嘉露 《当代经济》 2020年第8期49-51,共3页
“污染防治”是我国目前三大攻坚战之一,对污染防治迫在眉睫,有效地治理环境,对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对环境污染极大的重污染行业,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挖掘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相关信息资料,基于年报审计的... “污染防治”是我国目前三大攻坚战之一,对污染防治迫在眉睫,有效地治理环境,对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对环境污染极大的重污染行业,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挖掘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相关信息资料,基于年报审计的角度,统计分析了其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即健全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法规准则、规范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监督主体、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的环境信息披露意识、重视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绩效 信息披露 重污染行业 年报审视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明良 黄晓娜 +3 位作者 陆振明 陈佩旋 韦金燕 邓凯丰 《惠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4-88,共5页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全新的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治理面临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大法系”以及其他因素差异的挑战,这些差...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全新的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治理面临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大法系”以及其他因素差异的挑战,这些差异对大湾区各个协同主体而言是一种考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治理现状以及来自世界三大湾区启示,从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层面提出了跨域协同治理大湾区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以推动大湾区经济—生态—社会高质量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生态环境 协同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