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UNMC药学人才培养理念对区域一流药学学科建设的启示
1
作者 熊永爱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299-305,共7页
发展高等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培养一流人才。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和核心是一流本科,办好一流本科就必须有一流专业作支撑。本文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MC)药学院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手段、教学交流等为启示,反思地方高校教学... 发展高等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培养一流人才。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和核心是一流本科,办好一流本科就必须有一流专业作支撑。本文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MC)药学院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手段、教学交流等为启示,反思地方高校教学及区域一流药学学科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快教育理念变革、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凝练以地区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优化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教学经验交流的建议和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C 药学 区域一流 学科建设 启示
下载PDF
地榆鞣质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熊永爱 邹俊波 杨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9-503,共5页
为了观察地榆鞣质对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本文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骨髓抑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集落刺激因子组、地榆鞣质20、10、5 mg/kg三个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10 d,每天一次... 为了观察地榆鞣质对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本文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骨髓抑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集落刺激因子组、地榆鞣质20、10、5 mg/kg三个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10 d,每天一次,以外周血液白细胞数量、骨髓细胞DNA含量和CD34+的表达以及骨髓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的表达为评价指标,研究地榆鞣质对CTX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地榆鞣质可显著升高小鼠外周血WBC(P<0.05);显著升高小鼠骨髓DNA含量(P<0.05);显著促进CD34+的表达(P<0.05);显著促进MGMT蛋白的表达(P<0.05)。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地榆鞣质可显著拮抗CTX所致小鼠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鞣质 环磷酰胺 骨髓抑制 拮抗
下载PDF
苗药鼻宁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药效物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熊永爱 李文美 +3 位作者 吕佳佳 陈莉 欧水平 王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5期880-884,共5页
目的:研究苗药鼻宁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标准的提升奠定基础。方法:称取处方量的一枝黄花饮片、鹅不食草饮片加水浸泡,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液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所得各部位分别干燥后制备成... 目的:研究苗药鼻宁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标准的提升奠定基础。方法:称取处方量的一枝黄花饮片、鹅不食草饮片加水浸泡,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液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所得各部位分别干燥后制备成实验用样品溶液。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Normal)、模型组(Model)、石油醚组(SYM)、乙酸乙酯组(YSYZ)、正丁醇组(ZDC)、水部位组(Water)。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余组大鼠分别用20%二甲苯橄榄油溶液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滴鼻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滴予生理盐水。实验结束采集各实验组大鼠血清,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IgE、IL-4和HT的含量,并对鼻粘膜组织病理形态学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对照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gE、IL-4和HT含量均有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对照比较,水部位组大鼠IgE、IL-4和HT含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其余各组IgE、IL-4和HT的含量表现出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鼻黏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对照比较,模型组大鼠鼻粘膜组织病理损伤指数极显著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正丁醇部位组与水部位组大鼠鼻粘膜组织病理损伤指数显著减少(P<0.05),其余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宁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时的药效物质基础主要是水部位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宁喷雾剂 过敏性鼻炎 药效物质 水部位
下载PDF
黄芪和苦参不同剂量比组方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熊永爱 韩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36-3237,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芪和苦参不同计量比对实验性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两种药材采用11个剂量比,按组方比例称取药材,醇水双提制备水煎液给药,治疗结束时测定MPO活性;处死动物取结肠,评价黏... 目的观察黄芪和苦参不同计量比对实验性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两种药材采用11个剂量比,按组方比例称取药材,醇水双提制备水煎液给药,治疗结束时测定MPO活性;处死动物取结肠,评价黏膜损伤指数。结果①光镜下观察各给药组结肠黏膜病理损害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黄芪苦参低剂量比处方组也可见溃疡,有较明显的组织水肿和大量炎细胞浸润。黄芪苦参高剂量比组及柳氮磺胺吡啶组溃疡较少并可见已愈合的溃疡组织,组织水肿和充血明显减轻,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P<0.05)。②模型组小鼠结肠MPO明显升高,给药组小鼠MPO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黄芪和苦参高剂量比(30 g∶9 g)组方能显著对抗三硝基苯磺酸导致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能增强整体炎性免疫反应,明显改善动物便血、腹泻、少动等外观体征,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苦参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以就业为导向的药剂学教学模式探讨
5
作者 熊永爱 曾艳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4期303-303,291,共2页
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药剂学教学模式,从意义和方法两方面结合自身经历做出探讨,旨在将药剂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与学生职业规划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药剂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地区药剂学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关键词 就业导向 药剂学 教学 模式
下载PDF
黄连碱基于NF-κB信号通道的体外抗炎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潘晓丽 向晖 +1 位作者 谢运飞 熊永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1-954,959,共5页
目的探讨黄连碱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用黄连碱对其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p-ERK1/2、IκBα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LPS组比较,黄连碱可显... 目的探讨黄连碱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用黄连碱对其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p-ERK1/2、IκBα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LPS组比较,黄连碱可显著下调LPS所致炎性RAW264.7巨噬细胞中p-ERK1/2和iNOS蛋白表达(P<0.05);显著升高IκBα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黄连碱抗炎作用机制与其下调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减少IκB-α蛋白磷酸化降解和抑制iNOS蛋白表达等环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碱 抗炎模型 NF id3信号通道蛋白
下载PDF
田口实验设计法优选黄芪皂苷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9
7
作者 赵强强 韩丽 +3 位作者 谢兴亮 吴品江 熊永爱 杨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88-1990,共3页
目的: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法研究黄芪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以黄芪甲苷含量的信噪比(S/N)作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芪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60%乙醇用量为6倍... 目的: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法研究黄芪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以黄芪甲苷含量的信噪比(S/N)作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芪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60%乙醇用量为6倍,提取时间为1 h,提取3次。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口实验设计 黄芪 黄芪甲苷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钟振东 熊永爱 杨玲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1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究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造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运用苦参碱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以柳氮磺胺吡啶作为阳性对照。治疗结束后,剖取结肠,检测... 目的探究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造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运用苦参碱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以柳氮磺胺吡啶作为阳性对照。治疗结束后,剖取结肠,检测黏膜细胞中IL-1β、TNF-α、IL-6和IL-8等细胞因子的水平;检测结肠黏膜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另取部分结肠做组织显微镜检查,并对组织损伤评分进行数理统计。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和柳氮磺胺吡啶均能极显著降低IL-1β、TNF-α、IL-6和IL-8水平(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和柳氮磺胺吡啶均能极显著升高结肠黏膜细胞SOD水平(P<0.01),极显著降低MDA水平(P<0.01);苦参碱和柳氮磺胺吡啶均能促进溃疡面愈合,减少病灶部位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及纤维化。结论苦参碱能明显抵抗溃疡性结肠炎炎性反应,增强机体免疫,通过调节肠黏膜细胞因子失衡和抑制黏膜细胞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抗氧化功能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动物实验 苦参碱 胞因子类 自由基
下载PDF
苦参药材中总碱含量的溴甲酚绿比色法测定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淼 韩丽 +4 位作者 谢兴亮 赵强强 熊永爱 陈璐 杨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77-1878,共2页
目的建立苦参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取苦参的酸水提取液,调节pH值至7.00左右,加入pH3.6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溴甲酚绿试液,振摇后用氯仿萃取,静置后分取氯仿层,于417.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 苦参碱检测浓度在0... 目的建立苦参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取苦参的酸水提取液,调节pH值至7.00左右,加入pH3.6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溴甲酚绿试液,振摇后用氯仿萃取,静置后分取氯仿层,于417.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 苦参碱检测浓度在0.029 6~0.103 6 mg.m l-1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1%(RSD=2.00%),并对实际药材进行了含量测定。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苦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甲酚绿 酸性染料比色法 氧化苦参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美洲大蠊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晨晨 熊永爱 +4 位作者 谭承佳 黄晶 姜小东 梅明 韩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8-761,共4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药材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为美洲大蠊的工业化生产及临床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KM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美洲大蠊药材高、中、低剂量组,其中阳性组按100 mg·kg-1灌胃给予...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药材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为美洲大蠊的工业化生产及临床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KM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美洲大蠊药材高、中、低剂量组,其中阳性组按100 mg·kg-1灌胃给予硫普罗宁,药材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6.667、3.333、1.667g·kg-1剂量连续10天灌胃给予药材全粉,第10天给药后3 h,除空白组灌胃等体积水,其余各组灌胃14mL·kg-1的56°红星二锅头。禁食不禁水12 h,眼眶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剖取肝脏,测定肝重系数,同时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活性显著升高(P<0.01),GGT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组GGT、AST活性明显升高(P<0.05),ALT活性显著升高(P<0.01),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肝脏病理均有严重损伤。结论:美洲大蠊药材全粉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药材 酒精性肝损伤 内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Γ-谷氨酰转肽酶
下载PDF
马齿苋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潘晓丽 熊永爱 +1 位作者 谭玉柱 向晖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观察马齿苋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马齿苋总黄酮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马齿苋总黄酮组,各12只。除正常对... 目的观察马齿苋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马齿苋总黄酮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马齿苋总黄酮组,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溶液2 mL·kg-1·d-1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复方甘草酸苷组灌胃复方甘草酸苷溶液15.75 mg·kg-1,马齿苋总黄酮组灌胃马齿苋总黄酮溶液35.6 mg·kg-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纯净水。30 d后麻醉处死动物剖取肝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肝脏细胞TGF-β1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马齿苋总黄酮组大鼠肝脏细胞中TGF-β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25±0.130,7.493±1.410,3.016±1.240,2.668±1.150。马齿苋总黄酮可显著下调TGF-β1基因(P<0.01)及TGF-β1蛋白(P<0.01)的表达。结论马齿苋总黄酮可通过下调大鼠肝纤维化细胞TGF-β1基因及蛋白表达有效治疗肝细胞纤维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总黄酮 肝硬化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鼻宁喷雾剂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森 邱玉玲 +2 位作者 熊永爱 欧水平 王玉和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4278-4282,共5页
目的:建立鼻宁喷雾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Neptune C_(18),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6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以芦丁为参照,测定20批样品的HPLC... 目的:建立鼻宁喷雾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Neptune C_(18),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6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以芦丁为参照,测定20批样品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共有峰指认和相似度评价。结果:20批鼻宁喷雾剂的HPLC图谱有4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经验证,20批样品HPLC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该研究所建指纹图谱可为鼻宁喷雾剂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宁喷雾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芦丁
下载PDF
康复新液与顺铂、伊立替康联用对大肠癌HCT11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邹俊波 熊永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5期854-862,共9页
目的:考察康复新液与顺铂、伊立替康等用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荷瘤小鼠的联合用药效果。方法:SPF级C57BL/6小鼠110只,分别腹水接种HCT116制备种鼠模型,6-7天后,分离肿瘤组织制备HCT116荷瘤小鼠模型9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复新液组、顺铂... 目的:考察康复新液与顺铂、伊立替康等用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荷瘤小鼠的联合用药效果。方法:SPF级C57BL/6小鼠110只,分别腹水接种HCT116制备种鼠模型,6-7天后,分离肿瘤组织制备HCT116荷瘤小鼠模型9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复新液组、顺铂组、康复新液联合顺铂组、伊立替康组、康复新液联合伊立替康组共6组,按实验方案给药16天,期间每3天测定一次动物体质量,16天后荷瘤小鼠摘眼球取血,测定血常规,处死后剥离肿瘤组织,测定肿瘤体积,计算小鼠FBW/IBW比值,分取骨髓,测定骨髓DNA含量,观察造血祖细胞集落,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CD34+抗原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瘤重均显著减轻(P<0.05),康复新液及联合用药组动物PLT、RBC、HG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顺铂组、伊立替康组小鼠血常规各项水平和骨髓DNA含量、造血祖细胞集落数量以及骨髓细胞CD34+抗原表达率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与顺铂组、伊立替康组相比,与康复新液联合使用可明显抑制化疗药物导致的体质量下降(P<0.05),升高实验动物血常规水平(P<0.05,P<0.01),提升小鼠骨髓DNA含量、造血祖细胞集落数量以及骨髓细胞CD34+抗原表达率(P<0.05,P<0.01)。结论:康复新液具有明显抑制HCT11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且与顺铂、伊立替康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后二者引起的骨髓抑制作用,康复新液联合一线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结肠癌 顺铂 伊立替康 联合用药
下载PDF
黄芪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明 赵强强 +3 位作者 熊永爱 王淼 韩丽 谢兴亮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44-46,共3页
目的:通过对黄芪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了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进行了纯化工艺研究。结果:以6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条件下黄芪皂苷的提取量较高,提取... 目的:通过对黄芪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了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进行了纯化工艺研究。结果:以6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条件下黄芪皂苷的提取量较高,提取液上树脂柱后先以水洗除去杂质,再收集全部70%乙醇洗脱液即为黄芪总皂苷的有效部位。结论:采用此工艺可以达到黄芪药材的提取、纯化的目的,为其工业化生产应用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芪皂苷 大孔吸附树脂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附子不同炮制品及其部位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子渝 熊永爱 +1 位作者 黄勤挽 杨明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63-65,共3页
目的:比较中药附子不同的炮制品及其部位的急性毒性差异。方法:采用阶梯法对附子4种炮制品及部分活性成分的LD50或最大耐受量的测定,对不同附子炮制品及活性成分的毒效进行评价。结果:生附片水提液、醇提液的LD50依次为22.4 g/kg、13.2 ... 目的:比较中药附子不同的炮制品及其部位的急性毒性差异。方法:采用阶梯法对附子4种炮制品及部分活性成分的LD50或最大耐受量的测定,对不同附子炮制品及活性成分的毒效进行评价。结果:生附片水提液、醇提液的LD50依次为22.4 g/kg、13.2 g/kg;白附、黑附、炮附片醇提液的LD50为131.7 g/kg、44.8 g/kg、254.3 g/kg;附子中脂溶性生物碱的LD50为0.5 mg/kg;白附、黑附、炮附片的最大耐受量依次为533 g、666 g、266 g;附子水溶性生物碱和附子多糖的最大耐受量依次为161 g、533 g。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得到的附子及其部位药理活性差异较大,毒效在附子炮制品及其活性成分中的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炮制品 附子不同部位 急性毒性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优化美洲大蠊中游离氨基酸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俊波 熊永爱 +1 位作者 桑文涛 杨胜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5期925-932,共8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美洲大蠊中氨基酸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氨基酸含量、干膏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时间、料液比、醇提浓度、提取次数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进行工艺优化...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美洲大蠊中氨基酸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氨基酸含量、干膏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时间、料液比、醇提浓度、提取次数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通过Box-Behnken效应面法及总评归一值(Optical Density,OD)系统评价,确定最优提取工艺如下:取饮片适量,加入12倍量70%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120 min。利用该工艺条件得到的氨基酸含量及干膏率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结论:实验确立的响应面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的预测美洲大蠊中氨基酸含量及干膏率等指标,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 BOX-BEHNKEN设计 总评归一值 美洲大蠊
下载PDF
大黄酸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向晖 潘晓丽 +3 位作者 熊永爱 张仕瑾 谭玉柱 董小萍 《中药与临床》 2014年第5期32-35,共4页
目的:以大黄酸和相应金属盐为原料,合成3种金属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比较其抗癌活性大小。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结构表征;采用MTT法测试三种配合物对于人肝癌Hep G2细胞... 目的:以大黄酸和相应金属盐为原料,合成3种金属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比较其抗癌活性大小。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结构表征;采用MTT法测试三种配合物对于人肝癌Hep G2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通过光谱法证实有配合物生成,并推测出其可能结构。MTT测试显示配合物和配体均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其中大黄酸-Fe(Ⅲ)抗癌活性最强,其IC50值达17.44μg.m L-1,优于配体大黄酸(IC50=116.741μg.m L-1),大黄酸-Cu(Ⅱ)(IC50=54.427μg.m L-1),大黄酸-Cr(Ⅲ)(IC50=63.584μg.m L-1)。结论:大黄酸金属配合物抗癌活性相比配体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金属配合物 HEPG2细胞 抗癌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优化回流提取山楂降脂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侯莉伟 杨明 +2 位作者 熊永爱 杨凤梅 邹文铨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8-51,共4页
目的:优化回流提取山楂降脂有效成分的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回流提取法,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熊果酸、金丝桃苷得率及干膏率的加权平均值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回流提取山楂降脂有效成分的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回流提取法,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熊果酸、金丝桃苷得率及干膏率的加权平均值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溶媒用量12倍、提取时间100min、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熊果酸、金丝桃苷得率分别为0.548%、0.093%,干膏率33.92%,与模型预测值较接近。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山楂降脂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BOX-BEHNKEN设计 熊果酸得率 金丝桃苷得率 干膏率 加权平均值
下载PDF
愈肠宁胶囊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振东 熊永爱 +1 位作者 苏娟 钟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24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愈肠宁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TNBS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阳性组、愈肠宁高剂量组、愈肠宁中剂量组和愈肠宁低剂量组。治疗结束时处死动物取结肠,计算各组大鼠结肠肠重... 目的:探究愈肠宁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TNBS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阳性组、愈肠宁高剂量组、愈肠宁中剂量组和愈肠宁低剂量组。治疗结束时处死动物取结肠,计算各组大鼠结肠肠重系数;测定各组大鼠结肠髓过氧化酶(MPO)活性及血清SOD和MDA水平;取脾脏,计算各组动物脾重系数;取部分结肠做显微镜检查,评价黏膜损伤指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愈肠宁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肠重系数均有显著降低(P<0.05);各给药组脾重系数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各给药组结肠组织MPO水平降低,其中愈肠宁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中、低剂量组有降低趋势;各给药组血清中SOD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各给药组MDA水平著性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极显著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结肠组织学损伤指数均显著降低,其中愈肠宁高剂量组、阳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愈肠宁能对抗三硝基苯磺酸导致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能增强整体炎性免疫反应,明显改善动物便血、腹泻、少动等外观体征,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肠宁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HPLC-DAD法同时测定八珍颗粒中五种成分
20
作者 吕佳佳 陈庆 +3 位作者 王森 陈莉 满雪玉 熊永爱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08-213,共6页
目的建立HPLC-DAD法用于同时测定八珍颗粒中芍药苷、毛蕊花糖苷、甘草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Plu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7 nm,流速1.0 m L... 目的建立HPLC-DAD法用于同时测定八珍颗粒中芍药苷、毛蕊花糖苷、甘草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Plu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7 nm,流速1.0 m L/min,柱温37℃,进样量10μL。结果芍药苷、毛蕊花糖苷、甘草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分离度;其线性范围分别为9.905~138.670μg/m L(r=0.999 8)、2.632~36.848μg/m L(r=0.999 5)、1.372~19.208μg/m L(r=0.999 8)、1.596~22.344μg/m L(r=0.999 7)、9.828~137.585μg/m L(r=0.999 4);方法精密度RSD值<1.0%,重复性RSD值<3.0%,待测样品在室温下放置24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71%~100.36%,RSD值<3.0%;不同厂家的6批八珍颗粒中芍药苷、毛蕊花糖苷、甘草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质量分数分别为1.462 6~2.254 0mg/g、0.253 3~0.274 9 mg/g、0.142 7~0.305 4 mg/g、0.062 3~0.084 6 mg/g、80.642 3~1.138 7 mg/g。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八珍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颗粒 HPLC-DAD 芍药苷 毛蕊花糖苷 甘草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