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病毒载量与妊娠期并发症间的关系分析
1
作者 熊盈 黄演林 +2 位作者 蒋宇菲 侯明敏 吴菁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载量与妊娠期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就诊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1595例符合标准的乙肝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00000IU/ml为截断值,HBV-DNA定量≥100000IU/ml的孕妇为高病毒定量组,HBV...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载量与妊娠期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就诊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1595例符合标准的乙肝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00000IU/ml为截断值,HBV-DNA定量≥100000IU/ml的孕妇为高病毒定量组,HBV-DNA定量<100000IU/ml者为低病毒定量组,分析高病毒组及低病毒组两组孕妇妊娠期常见母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高病毒定量组发生胎儿窘迫的风险显著高于低病毒定量组(P<0.05),而两组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贫血、产后出血、羊水量异常、前置胎盘、胎膜早破、早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发生胎儿窘迫风险增加,应重视这部分人群的孕期阻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胎儿窘迫 妊娠期并发症
下载PDF
中晚孕期诊断胎儿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产前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
2
作者 方利元 熊盈 +6 位作者 朱娟 余丽华 黄翠青 杨朝湘 郭莉 卢建 吴菁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11期815-819,共5页
目的:分析中晚孕期诊断的胎儿淋巴管瘤超声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点、产前诊断结果以及临床预后,为临床咨询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孕14周后首次超声发现的胎儿淋巴管瘤并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行介入性... 目的:分析中晚孕期诊断的胎儿淋巴管瘤超声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点、产前诊断结果以及临床预后,为临床咨询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孕14周后首次超声发现的胎儿淋巴管瘤并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单胎妊娠45例,回顾分析其产前超声表现、MRI特点及遗传学检查结果,追踪胎儿妊娠结局。结果:产前超声表现:45例胎儿淋巴管瘤中多房性41例,单房性4例。60%(27/45)发生在颈部,腋下及颜面部均约占13.3%(6/45)。39例胎儿淋巴管瘤为孤立性,6例合并其他异常。27例行多次超声检查,3例基本保持不变,7例缩小,2例消失,15例增大。胎儿MRI特征:12例行胎儿MRI检查,表现为皮下软组织内不规则囊性长T1长T2信号灶,边界清,囊灶内可见细线状分隔影。3例可见淋巴管瘤对邻近组织的压迫情况。2例胎儿巨大淋巴管瘤内可见囊液信号改变,考虑为淋巴管瘤内出血。胎儿产前诊断结果:45例胎儿均行产前诊断取样,22例核型分析结果均正常,44例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检出1例意义不明染色体微重复,15例医学外显测序检出2例异常,1例致病性NF1基因杂合突变;1例为意义不明COL4A1基因杂合突变。胎儿妊娠结局:6例孕妇选择引产,2例失访,37例胎儿活产。随访至生后3~6个月,12例患儿接受手术或介入治疗,恢复良好,37例活产胎儿生长发育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中晚孕期诊断的胎儿淋巴管瘤伴发其他结构异常、染色体异常、胎死宫内等情况的风险较低,较大概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超影像学检查 产前 产前诊断 妊娠结局 妊娠中晚期
下载PDF
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熊盈 余艳红 +1 位作者 杨芳 龚时鹏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4年第6期495-497,共3页
地中海贫血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单基因遗传病,也是造成较大危害的血红蛋白病之一,在我国尤其以长江以南地区高发。重型和部分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对该病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尤为重要。随着对... 地中海贫血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单基因遗传病,也是造成较大危害的血红蛋白病之一,在我国尤其以长江以南地区高发。重型和部分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对该病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尤为重要。随着对该病的防治水平越来越高,即使是重型地中海贫血妇女也能顺利存活到生育年龄,而她们对生育的需求也逐渐成为大家的关注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地中海贫血 产前诊断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核转录因子-κB活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熊盈 陈思娇 +5 位作者 高阳 魏敏 胡怡 王东辉 张绍维 宋今丹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在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三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组(DM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组(NAC组)、对照组(C组)。分别于4周、8周、12周、16周检测血糖、总胆固...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在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三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组(DM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组(NAC组)、对照组(C组)。分别于4周、8周、12周、16周检测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于相应时间分别处死大鼠并分离和摘取主动脉,采用SP免疫组化或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方法测定主动脉内皮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1)DM组、NAC组的血糖及HbA1C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2)DM及NAC两组的TC、TG在4周、8周无显著变化,TC、TG、在12周、16周时显著高于C组(P<0.01);(3)在12周、16周时NF-κB结合活性,ICAM-1表达在DM大鼠主动脉校对照组明显增强(++),NAC组较DM组减弱(+);(4)HE染色在DM组于12周、16周时出现AS的早期病理改变,而在NAC和C组未发现AS的病理改变。结论:(1)DM大鼠主动脉存在NF-κB的激活,并启动下游靶基因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进而导致大鼠AS的发生、发展,因此,NF-κB的激活可能是导致DM大鼠AS的始动因子之一;(2)高血糖是NF-κB不适当激活的又一因素,因此,早期有效的控制血糖是防治DM鼠AS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大鼠
下载PDF
105例超声提示孤立性透明隔腔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和出生结局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熊盈 王逾男 +4 位作者 陈丹 杨朝湘 赵馨 吴菁 尹爱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0-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透明隔腔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和出生后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超声诊断为孤立性透明隔腔异常的105例胎儿的超声表现,将其分为透明隔腔偏小组(30例)、透明隔腔增宽... 目的:探讨孤立性透明隔腔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和出生后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超声诊断为孤立性透明隔腔异常的105例胎儿的超声表现,将其分为透明隔腔偏小组(30例)、透明隔腔增宽组(29例)和透明隔腔不显示组(46例),分析3组孕妇基本资料、胎儿产前MRI检查结果、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以及胎儿出生后发育情况。结果:透明隔腔增宽组的检出孕周(33.10±2.60)周显著大于透明隔腔偏小组(26.27±2.75)周、透明隔腔不显示组(27.70±4.9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隔腔偏小组、透明隔腔组增宽组、透明隔腔不显示组分别有25例(83.33%)、20例(68.97%)和33例(71.74%)行胎儿MRI检查,MRI结果正常者分别有21例(84.00%)、2例(10.00%)、24例(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胎儿进行了介入性产前诊断,2例检出意义不明位点。随访至出生后2月~36月,88例(83.81%)获得有效随访结果,2例选择终止妊娠,2例出生后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余84例至随访节点发育与同龄儿一致,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超声发现胎儿孤立性透明隔腔异常(尤其是透明隔腔偏小和不显示)时,强烈建议行胎儿头颅MRI检查;产前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孤立性透明隔腔异常胎儿出生后预后多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透明隔腔 产前诊断 超声 MRI
下载PDF
NF-κB在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熊盈 陈思娇 +5 位作者 高阳 魏敏 胡怡 王东辉 张绍维 宋今丹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8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NF-κB在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三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组(DM组)、NAC治疗组(NAC组)、对照组(C组)。分别于4w、8w、12w、16w检测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 目的探讨NF-κB在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三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组(DM组)、NAC治疗组(NAC组)、对照组(C组)。分别于4w、8w、12w、16w检测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于相应时间分别处死大鼠并分离和摘取主动脉,采用SP免疫组化或凝胶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方法测定主动脉内皮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①DM组、NAC组的血糖及HbA1C水平显著高于C组。②DM及NAC二组的TC、TG在4w、8w无显著变化,TC、TG在12w、16w时显著高于C组。③在12w、16w时,NF-κB结合活性在DM大鼠主动脉较对照组明显增强,NAC组较DM组减弱。④HE染色在DM组于12w、16w时出现AS的早期病理改变,而在NAC和C组未发现AS的病理改变。结论①DM大鼠大血管存在NF-κB的激活,并启动下游靶基因粘附分于ICAM-1的表达,进而导致DM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因此NF-κB的激活可能是导致DM大鼠AS的始动因子之一。②高血糖是NF-κB不适当激活的又一因素,因此早期有效的控制血糖是防治DM鼠AS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131例乙肝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垂直传播风险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熊盈 方利元 +4 位作者 朱娟 李玲 麦明琴 易慧 潘小英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行介入性诊断的乙肝孕妇发生垂直传播的风险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间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科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符合纳入标准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生婴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穿刺类型... 目的了解行介入性诊断的乙肝孕妇发生垂直传播的风险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间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科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符合纳入标准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生婴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穿刺类型、不同穿刺指征、是否合并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等情况下的母婴垂直传播风险。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1例(含双胎5例)乙肝孕妇和136例所生婴儿,共3例(2.21%)在乙肝联合免疫后依然被检出感染乙肝;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发生感染的几率分别为1.09%(1/92)和5.71%(2/35);乙肝病毒DNA定量超过106IU/ml和107IU/ml的垂直传播率分别为4.35%(1/23)和5.00%(1/20);行羊膜腔穿刺术、脐静脉穿刺术和绒毛吸取术的乙肝孕妇发生垂直传播的几率分别为1.11%(1/90)、2.56%(1/39)和14.29%(1/7);因超声异常表现和其他非超声异常指征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发生垂直传播的风险分别为2.82%(2/71)和1.54%(1/65);10例孕妇孕期接受了抗病毒治疗,该10例所生婴儿均未发生感染。结论乙肝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有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介入性产前诊断 母婴垂直传播
下载PDF
乙肝孕妇介入性产前诊断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熊盈 饶腾子 +3 位作者 王萍 魏然 潘小英 朱娟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乙肝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一般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科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或宫内治疗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资料,总结分析年龄、穿刺孕周、胎数、手术类型... 目的了解目前乙肝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一般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科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或宫内治疗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资料,总结分析年龄、穿刺孕周、胎数、手术类型、穿刺指征、HBsAg、HBeAg、乙肝病毒DNA定量、是否经过胎盘、穿刺次数、是否胎心下降和产前诊断结果等信息。结果 1年内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共9251例,总760例孕妇(8.22%)纳入,其中绒毛吸取术108例(14.21%),羊膜腔穿刺术495例(65.13%),脐静脉穿刺术157例(20.66%),宫内治疗23例(同时行产前诊断)。HBsAg阳性合并HBeAg阳性孕妇共185例(24.34%),HBsAg阳性合并HBeAg阴性的孕妇共480例(63.16%),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孕妇中分别有128例(75.74%)和7例(1.76%)外周血乙肝病毒定量大于106IU/ml。总共检出123例(16.18%)异常产前诊断结果。结论乙肝孕妇在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中的比例与人群中的携带率相符,为降低母胎传播风险,乙肝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前应完善HBeAg及病毒定量检测,充分了解穿刺的宫内感染风险后再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介入性产前诊断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核转录因子-κB/…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熊盈 陈思娇 宋今丹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8年第6期241-245,共5页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可引起体内组织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致病因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存在于很多细胞表面,其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结合可导致细胞内氧化应激和核转录因子-κB通路的激活。核转录因子-...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可引起体内组织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致病因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存在于很多细胞表面,其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结合可导致细胞内氧化应激和核转录因子-κB通路的激活。核转录因子-κB及其下游细胞因子的激活在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证实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活化,引起下游信号分子的磷酸化及促细胞周期运转因子的过度表达,诱发平滑肌细胞增殖。同时核转录因子-κB与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据此推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核转录因子-κB/…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可能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国内外最新研究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核转录因子-κB/…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核转录因子-ΚB 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原文传递
3例不明原因贫血胎儿宫内输血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盈 吴菁 +2 位作者 赵馨 何薇 王逾男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宫内输血在不明原因贫血胎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不明原因出现贫血的3例胎儿进行对症的宫内输血治疗,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MCA-PSV)、胎儿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等指标,评估宫内输血在不明原因贫血胎儿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宫内输血在不明原因贫血胎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不明原因出现贫血的3例胎儿进行对症的宫内输血治疗,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MCA-PSV)、胎儿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等指标,评估宫内输血在不明原因贫血胎儿中的治疗效果。结果3例贫血胎儿经过治疗,贫血情况均得到改善,病例1和病例2均顺利妊娠至足月分娩,病例3在术后第3天孕妇突发急性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多系统损伤,于孕33+周早产剖宫产1男婴,新生儿因早产并发症住院治疗1月后出院。3例贫血胎儿随访至出生后1~1.5岁,发育情况与同龄儿相符。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严重贫血胎儿,若孕妇及家属保留意愿强烈,可考虑行宫内输血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贫血 宫内输血
下载PDF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两家系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
11
作者 熊盈 钟燕芳 +1 位作者 潘小英 刘玲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4期44-47,共4页
目的通过描述两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家系病例,探讨该病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方法对两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先证者利用多探针连接依赖的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方法基因确诊,遗传咨询后,... 目的通过描述两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家系病例,探讨该病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方法对两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先证者利用多探针连接依赖的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方法基因确诊,遗传咨询后,分别于孕13^+周和孕(21)^+周抽取绒毛和羊水行胎儿产前诊断,明确胎儿基因情况。结果两例胎儿产前诊断的结果分别为未检出母亲缺失基因突变和DMD基因45-53纯合突变,其中后一例选择终止妊娠。结论通过及时的产前诊断及有效的遗传咨询,可减少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出生,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下载PDF
Kindlin家族成员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熊盈 龚小卫 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65-1270,共6页
Kindlin是一族新发现的黏着斑蛋白,包括Kindlin-1、Kindlin-2和Kindlin-3三个成员.不同Kindlin家族成员在进化上具有高度同源性和保守性,参与了多种重要细胞生理过程,例如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的调控.Kindlin通过与β整合素胞内段的相... Kindlin是一族新发现的黏着斑蛋白,包括Kindlin-1、Kindlin-2和Kindlin-3三个成员.不同Kindlin家族成员在进化上具有高度同源性和保守性,参与了多种重要细胞生理过程,例如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的调控.Kindlin通过与β整合素胞内段的相互作用,在细胞-细胞外基质黏附、细胞-细胞间连接、细胞骨架重构以及整合素介导的双向信号传递中都具有重要作用.Kindlin家族成员的异常与多种遗传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Kindlin与整合素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对细胞黏附和迁移的理论认识,而且将有助于临床上相关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dlin 整合素 细胞黏附 信号转导
原文传递
伟素治疗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思娇 魏敏 +6 位作者 高阳 胡怡 熊盈 张绍维 时景璞 李廷富 宋今丹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伟素对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纳入年龄43~70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30年,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mg的60例。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6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等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只... 目的探讨伟素对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纳入年龄43~70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30年,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mg的60例。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6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等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只予常规降糖治疗12周;氯沙坦钾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同时每日晨口服氯沙坦钾50mg,12周;伟素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伟素600LSU,qd,iv或im治疗4周,再以250 LSU bid,po序贯治疗8周。所检测指标包括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肌酐(Cr)等。结果常规治疗组UAER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氯沙坦钾组和伟素组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氯沙坦钾组UAER下降34.04%,伟素组下降33.62%。治疗后两组UAER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伟素能够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与氯沙坦钾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素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 尿白蛋白排泄率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思娇 祁虹 +4 位作者 魏敏 高阳 胡怡 熊盈 李廷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83-88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noary syndrome,ACS)患者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进一步探讨ACS临床识别和预测的指标。方法将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CS组和稳定型...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noary syndrome,ACS)患者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进一步探讨ACS临床识别和预测的指标。方法将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CS组和稳定型冠心病组(SCHD组),同时选择38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分别测定3组受检者的血清CRP、TG、TC、HDL-C和LDL-C,并进行比较。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RP浓度;酶法测定血清TC和TG;直接法测定HDL-C和LDL-C。结果ACS组(含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冠心病(SCHD)患者和对照者,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ACS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SCHD组患者,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CRP水平与T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1);与LDL-C含量亦呈明显正相关(r=0·31,P<0·05);与HDL-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增高;CRP水平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RP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TG LDL-C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下载PDF
缬沙坦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和勃起功能障碍患者C-反应蛋白及性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思娇 祁虹 +4 位作者 魏敏 高阳 胡怡 熊盈 李廷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8期1502-1504,共3页
目的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IR)、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性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0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IR、ED患者按匹配原则分成两组,常规组30例患者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硝酸酯类制剂、降糖药物... 目的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IR)、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性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0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IR、ED患者按匹配原则分成两组,常规组30例患者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硝酸酯类制剂、降糖药物等治疗;缬沙坦组30例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d。评估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患者的性功能、心率、血压(BP)、腰臀围比(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水平(TG)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并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患者的降压疗效、ED改善程度和HOMA-IR改善程度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IEF、HOMA-IR、BP、FINS值及CRP、HDL-C、LDL-C、TG、FPG水平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IEF、HOMA-IR、BP值及CRP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FINS值及HDL-C、LDL-C、TG、FPG水平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缬沙坦组用药后CRP与HOMA-IR、WHR、LDL-C、FIN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0.46、0.51、0.61,P<0.01);IIEF-5与HOMA-IR、WHR、LDL-C、FINS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0.49、-0.53、-0.58,P<0.01);CRP与HDL-C呈负相关(r值为-0.56,P<0.01);IIEF-5与HDL-C呈正相关(r值为0.48,P<0.01)。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合并IR、E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不仅能降压,同时能改善性功能和胰岛素抵抗,降低CRP,升高HDL-C,降低TG及LDL-C水平;对ED患者性功能康复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胰岛素抵抗 勃起功能障碍 C-反应蛋白 性功能
下载PDF
高龄二孩孕妇的产前诊断结果 被引量:14
16
作者 麦明琴 熊盈 +3 位作者 陈汉彪 卢建 赵馨 张春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136-2139,共4页
目的分析"全面二孩"政策下,高龄妊娠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高龄人群提供适宜的产前诊断策略。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医学遗传中心行介入性产前诊断10 607例中3 569例高龄孕妇的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分析"全面二孩"政策下,高龄妊娠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高龄人群提供适宜的产前诊断策略。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医学遗传中心行介入性产前诊断10 607例中3 569例高龄孕妇的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其中854例同时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比不同年龄组(35~39岁及40岁以上)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及异常类型分析。结果 10 607例产前诊断中,高龄妊娠比例33.6%;二孩政策开放后,有产前诊断需求的高龄孕妇增加,由27.2%上升到37.9%,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7.9%与10.8%,差异显著;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出率为5.2%与7.8%,2016年比2015年显著增高,但其它类型染色体异常无差异;3 569例高龄妊娠中有854例同时行CMA,CMA阳性率分别为39.4%与26.7%,CMA是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有利补充,对染色体微缺失与微重复检测有重要意义。结论 2016年因高龄行产前诊断的孕妇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与孕妇年龄密切相关。对高龄妊娠,孕前应遗传咨询、孕后需产前诊断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妊娠 产前诊断 胎儿染色体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效果 被引量:18
17
作者 高阳 毛宇强 +8 位作者 陈松 张斌 刘立昱 魏敏 胡怡 熊盈 陈思娇 李廷富 徐锦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4期1234-1236,共3页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高危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对经常住院的100例MS高危人群(干预组)进行综合干预,随访2年。另选一般临床资料与干预组相匹配的60例由于工作繁忙无时间进行系统干预的MS高危人群作为对照组。观...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高危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对经常住院的100例MS高危人群(干预组)进行综合干预,随访2年。另选一般临床资料与干预组相匹配的60例由于工作繁忙无时间进行系统干预的MS高危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腰围、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腰围、BMI、SBP、DBP、HDL-C、LDL-C、TG、FBG、FINS、HOMA-IR、CRP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除LDL-C和TG外,其他各项检测指标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改善MS高危人群的肥胖,降低血压和血糖,增加HDL-C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和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干预性研究
下载PDF
醛固酮拮抗剂对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怡 刘立旻 +7 位作者 张斌 高阳 熊盈 魏敏 毛宇强 陈松 陈思娇 宋今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5期1332-1334,共3页
目的观察醛固酮拮抗剂对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86例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使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 目的观察醛固酮拮抗剂对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86例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使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降糖等治疗;醛固酮拮抗剂组(46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20mg,2次/d,逐渐减至1次/d。治疗6个月。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OMA-IR、CRP、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和血压、心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HOMA-IR及CRP、HDL-C、LDL-C、TG水平、血压、心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合并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可能对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CRP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拮抗药 心力衰竭 慢性 C-反应蛋白质 胰岛素抵抗指数
下载PDF
双胎妊娠介入性产前诊断不同取样方法术后流产风险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馨 黄演林 +6 位作者 何薇 刘倩 钟燕芳 麦明琴 朱娟 熊盈 吴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性产前诊断不同取样方法应用于双胎妊娠的术后流产风险,并分析影响术后流产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452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按照介入性产... 目的:探讨介入性产前诊断不同取样方法应用于双胎妊娠的术后流产风险,并分析影响术后流产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452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按照介入性产前诊断不同取样方法分为3组:绒毛取材组(33例)、羊膜腔穿刺组(376例)、脐血取样组(43例),分析孕妇的一般情况、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手术情况及妊娠结局,并分析术后2周流产率的差别,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其与流产的相关因素。结果:绒毛取材组术后的流产率3.0%,羊膜腔穿刺组术后流产率2.4%,脐血取样组术后流产率2.3%,3组术后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示,绒毛膜性、妊娠方式、孕妇年龄不同均不增加术后流产的风险(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模型校正孕妇年龄、妊娠方式和绒毛膜性质等多因素后,3种取样术并未显著增加胎儿流产的风险(P>0.05)。结论:双胎妊娠介入性产前诊断中不同取样方法可能并不增加术后的流产风险,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尽可能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介入性产前诊断 羊膜腔穿刺术 绒毛取材术 脐血取样术 流产
下载PDF
葡糖胺聚糖对糖尿病肾病UAER、胰岛素抵抗和CRP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思娇 张绍维 +7 位作者 魏敏 熊盈 高阳 胡怡 李廷富 李恂 马建忠 宋今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779-1781,共3页
目的 探讨葡糖胺聚糖(GAGs)早期糖尿病肾病(DN)作用。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nag。随机分为常规组(R组)、氯沙坦钾组(C组)、GAGs组(G组)。检测指标包括UAER、胰岛素抵抗(IR)指数fIRI... 目的 探讨葡糖胺聚糖(GAGs)早期糖尿病肾病(DN)作用。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nag。随机分为常规组(R组)、氯沙坦钾组(C组)、GAGs组(G组)。检测指标包括UAER、胰岛素抵抗(IR)指数fIRI)、C反应蛋白(CRP)、凝血三项、血脂、血糖、C肽、肝肾功能等。结果 1.凝血三项:三组组内治疗前后各自比较,G组,差异显著(P〈0.01);R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0.05);G组分别与R组和C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2.CRP、UAER、IRI:三组组内治疗前后各自比较.G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1);R组,差异不显著(P〉0.05);G组分别与R组和C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3.FBG、C.肽及HbAlc:三组组内治疗前后各自比较,G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1);R组,差异不显著(P〉0.05)。4.三组血压、血脂、肝肾功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G组与R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G组与C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GAGs能够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期DN患者的UAER,改善IR,降低血清CRP。对血压、血脂、肝肾功能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DN) 葡糖胺聚糖(GAGs)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C反应蛋白(CRP) 胰岛素抵抗指数(1R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