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阿魏酸对TGF-β_1刺激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及活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熊美丽 李勇文 +2 位作者 李丽 杨成芳 钟毓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甲基阿魏酸(MFA)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刺激人肝星状细胞(HSC)-LX-2增殖及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SC-LX-2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1μg/L TGF-β_1刺激HSC-LX-2进行细胞造模为模型组,药物组含终质量浓度为1... 目的探讨甲基阿魏酸(MFA)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刺激人肝星状细胞(HSC)-LX-2增殖及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SC-LX-2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1μg/L TGF-β_1刺激HSC-LX-2进行细胞造模为模型组,药物组含终质量浓度为1μg/L的TGF-β_1和0.312 5、0.625、1.25、2.5、5、10、20、40 mg/L的MFA。根据MTT法检测MFA对药物组HSC-LX-2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MFA作用浓度为1.25、2.5、5 mg/L作为低、中、高剂量组,将细胞孵育72h后,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Ⅰ型前胶原(PCⅠ)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α-SMA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PCⅠ蛋白表达。结果在0.312 5-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随着MFA质量浓度升高,HSC-LX-2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呈浓度依赖性(P均〈0.05);当MFA质量浓度大于10 mg/L时,HSC-LX-2生长抑制率逐渐降低(P均〈0.05)。在1.25-5.0 mg/L范围内随MFA质量浓度逐渐增高,HSC-LX-2细胞中α-SMA及PCⅠ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P均〈0.05)。结论 MFA可抑制TGF-β_1刺激的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减弱α-SMA、PCⅠ表达,抑制HSC-LX-2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及HSC-LX-2表型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人肝星状细胞 甲基阿魏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增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Ⅰ型前胶原
下载PDF
HOXA10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
2
作者 熊美丽 宗利丽 +3 位作者 何援利 王彩丽 王玉凤 赵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目的检测HOXA10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况,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08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30例EMS患者作为EMS组,同期25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 目的检测HOXA10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况,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08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30例EMS患者作为EMS组,同期25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EMS组异位内膜组织(其中Ⅰ-Ⅱ期10例,Ⅲ-Ⅳ期20例)和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HOXA10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情况,并比较其在不同EMS临床分型间的差异。结果30例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检测到程度不等的甲基化,其中20例Ⅲ-Ⅳ期EMS患者中有11例发生甲基化,甲基化发生率为55%,10例Ⅰ-Ⅱ期EMS患者中有1例发生甲基化,甲基化发生率为10%,Ⅲ-Ⅳ期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HOXA10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的甲基化发生率高于Ⅰ-Ⅱ期(P<0.05)。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均未检测到甲基化。结论HOXA10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基因 HOXA10 聚合酶链反应 甲基化
下载PDF
抗DNA酶B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同时测定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熊美丽 刘燕鸣 孙敬 《江西医学检验》 2001年第4期246-246,共1页
关键词 抗DNA酶B 抗链球菌溶血素O 血清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程宗佑 周清萍 +2 位作者 熊美丽 邓颖 刘精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255-225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特点。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及部分门诊就诊的120例初诊甲亢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42例、绝经后女性33例、绝经前女性45例。另选择120例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男...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特点。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及部分门诊就诊的120例初诊甲亢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42例、绝经后女性33例、绝经前女性45例。另选择120例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男性、绝经后女性、绝经前女性各40例。两组受检者均隔夜空腹8h以上测定血清尿酸水平。结果观察组男性、绝经后女性、绝经前女性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396±113)μmol/L、(309±128)μmol/L、(316±103)μmol/L,对照组分别为(318±100)μmol/L、(310±105)μmol/L、(267±88)μmol/L,两组男性、绝经前女性血清尿酸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及绝经前女性甲亢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提示甲亢作为一种消耗性疾病,其高代谢状态可导致尿酸代谢异常,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尿酸 高尿酸血症
下载PDF
白花丹醌对人肝星状细胞Nox4/ROS及α-SMA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成芳 李丽 +3 位作者 李勇文 钟毓娟 熊美丽 方舒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49-2253,共5页
目的:研究白花丹醌(plumbagin)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HSC-LX2)NADPH氧化酶4(Nox4)的mRNA和蛋白表达、活性氧簇(ROS)水平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LX2,随机设立空... 目的:研究白花丹醌(plumbagin)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HSC-LX2)NADPH氧化酶4(Nox4)的mRNA和蛋白表达、活性氧簇(ROS)水平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LX2,随机设立空白组、TGF-β1刺激的模型组、TGF-β1+plumbagin(2μmol/L、1.5μmol/L及1μmol/L)组;细胞与各药物共同孵育72 h后,采用RT-PCR检测细胞Nox4 mRNA的表达;原位装载探针法测定细胞内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ox4和α-SMA的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花丹醌作用72 h后,2μmol/L和1.5μmol/L plumbagin能明显降低HSC-LX2细胞Nox4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下调ROS水平,降低α-SMA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Plumbagin可能是通过下调Nox4的表达进而降低ROS生成从而发挥其抑制HSC-LX2细胞活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醌 转化生长因子β1 HSC-LX2细胞 NADPH氧化酶4 活性氧簇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中药“十九畏”部分药物研究总结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邵文杰 王宪龄 +4 位作者 李宗铎 马爱莲 李树仁 熊美丽 邵巍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1-121,共1页
中药“十九畏”部分药物研究总结报告邵文杰,王宪龄,李宗铎,马爱莲,李树仁,熊美丽河南中医学院(450003)邵巍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50002)主题词中药配伍,配伍禁忌中药“十九畏”属中药基本理论,古今均视为... 中药“十九畏”部分药物研究总结报告邵文杰,王宪龄,李宗铎,马爱莲,李树仁,熊美丽河南中医学院(450003)邵巍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50002)主题词中药配伍,配伍禁忌中药“十九畏”属中药基本理论,古今均视为配伍禁忌。为探讨其禁忌实质,突破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伍 人参 五灵脂 官桂 赤石脂 丁香 郁金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提取液诱导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HL-60/ADR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尹小明 赵诗云 +7 位作者 吴东风 徐勇 黄学明 孙敬 王晓莉 曾黎峰 熊美丽 朱大诚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593-596,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HL-60/ADR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试验观察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多药耐药细胞HL-60/ADR的抑制作用。采用光镜、电镜技术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利用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HL-60/ADR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试验观察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多药耐药细胞HL-60/ADR的抑制作用。采用光镜、电镜技术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①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能明显抑制HL-60/ADR细胞的生长,药物浓度相当于生药41.67mg/ml时,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相当于生药70.41mg/ml。②形态学改变,呈典型的凋亡特征。③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能诱导多药耐药细胞HL-60/ADR凋亡,凋亡率也呈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结论白花蛇舌草对多药耐药细胞HL-60/ADR的生长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诱导其凋亡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 多药耐药 HL-60/ADR 凋亡
下载PDF
不同糖耐量人群血镁水平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宗佑 周清萍 +2 位作者 熊美丽 吴明斌 刘精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63-64,共2页
分别采用己糖激酶法及二甲苯胺蓝法检测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正常糖耐量者的血糖、血镁。结果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及正常糖耐量者的血镁无统计学差异;血糖与血镁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和未并发者血... 分别采用己糖激酶法及二甲苯胺蓝法检测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正常糖耐量者的血糖、血镁。结果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及正常糖耐量者的血镁无统计学差异;血糖与血镁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和未并发者血镁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不同糖耐量人群的血镁与血糖无相关性,且血镁与糖尿病患者有无并发症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CD47表达升高与子宫内膜癌进展相关 被引量:1
9
作者 毛邱娴 熊美丽 +1 位作者 王文珍 林岱华 《现代医院》 2021年第6期953-957,961,共6页
CD47是一种新的免疫抑制信号分子,其与子宫内膜癌进展和预后的关系尚不清楚。通过综合分析TCGA、GEO和THPA数据库中子宫内膜癌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数据及临床资料,发现:①CD47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升高并与不良预后相关;②对CD47及其他差异... CD47是一种新的免疫抑制信号分子,其与子宫内膜癌进展和预后的关系尚不清楚。通过综合分析TCGA、GEO和THPA数据库中子宫内膜癌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数据及临床资料,发现:①CD47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升高并与不良预后相关;②对CD47及其他差异表达基因所在的GO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发现CD47相关的GO通路主要为调控肌动蛋白细胞骨架构建过程的通路,该通路相关基因包括FAM49B、CLIP2、DIAPH1和F2RL1的表达升高与CD47表达升高有关,而它们的表达升高又与子宫内膜癌不良预后相关;③CD47及FAM49B、CLIP2在高级别的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明显升高。以上结果表明,CD47及其相关的调控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通路在子宫内膜癌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CD47可能是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有用生物标志和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CD47 细胞骨架 预后
下载PDF
中药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宪龄 李佺 +4 位作者 熊美丽 马爱莲 赵晶 崔瑛 贾玉梅 《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5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中药学 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下载PDF
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美丽 朱宁湖 吕小燕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2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保留子宫的意义。方法对该院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4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子宫动脉插管并造影,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3例止血成功并保留子...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保留子宫的意义。方法对该院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4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子宫动脉插管并造影,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3例止血成功并保留子宫,仅1例介入治疗失败后改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成功率95.8%,手术时间(42.7±3.3)min,术后1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臀部、会阴、大腿胀痛及无力现象,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是目前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首先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提取液诱导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HL-60/ADR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小明 赵诗云 +7 位作者 吴东风 陈厚爱 黄学明 孙敬 王晓莉 曾黎峰 熊美丽 朱大诚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HL-60/ADR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试验观察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多药耐药细胞HL-60/ADR的抑制作用(HL-60/ADR的耐药倍数为204倍)。采用光镜、电镜技术观察...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HL-60/ADR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试验观察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多药耐药细胞HL-60/ADR的抑制作用(HL-60/ADR的耐药倍数为204倍)。采用光镜、电镜技术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能明显抑制HL-60/ADR细胞的生长,药物浓度相当于生药41.67mg/ml时,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相当于生药70.41mg/ml。流式细胞学证实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能诱导多药耐药细胞HL-60/ADR凋亡,凋亡率也呈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结论:白花蛇舌草对多药耐药细胞HL-60/ADR的生长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诱导其凋亡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液 多药耐药 HL-60/ADR 凋亡
下载PDF
人工破膜联合催产素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岱华 周敬珍 +1 位作者 毛邱娴 熊美丽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11期990-991,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破膜联合催产素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6-01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住院符合相关条件的需要引产的1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产妇采用人工破膜加静脉点滴催产素进行引产,对照... 目的探讨人工破膜联合催产素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6-01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住院符合相关条件的需要引产的1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产妇采用人工破膜加静脉点滴催产素进行引产,对照组产妇采用单纯静脉点滴催产素,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宫口开全时间、阵痛出现时间及总产程时间较短,产后出血量较少,阴道分娩率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破膜联合催产素用于引产缩短了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量,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阴道分娩率,对于保障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破膜 联合 催产素 晚期妊娠 引产
下载PDF
“乳核消”外敷治疗乳腺病26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士良 马爱莲 +2 位作者 王宪玲 袁秀蓉 熊美丽 《中医外治杂志》 1992年第1期15-16,共2页
自拟方药“乳核消”局部敷贴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纤维瘤等乳腺良性疾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262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关键词 疗效观察 乳核消 外敷治疗 乳腺病 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良性疾病 乳腺纤维瘤 敷贴治疗 自拟方药
下载PDF
两种不同给药计算方法对体外药效实验结果的影响
15
作者 杨成芳 李丽 +3 位作者 李勇文 钟毓娟 熊美丽 方舒萍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按浓度与按单个细胞药物含量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对甲基阿魏酸(methyl ferulic acid,MFA)抑制TGF-β1刺激的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HSC-LX2)α-SMA表达的影响,评价两种给药计算方法在细胞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体外培养HSC-LX2,... 目的:研究按浓度与按单个细胞药物含量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对甲基阿魏酸(methyl ferulic acid,MFA)抑制TGF-β1刺激的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HSC-LX2)α-SMA表达的影响,评价两种给药计算方法在细胞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体外培养HSC-LX2,MTT法测定MFA抑制HSC-LX2增殖的作用,由此确定MFA 1.25、2.5、5mg/L(其相应的单个细胞MFA含量为1.13×10-7、2.25×10-7和4.5×10-7 mg)3个浓度进行后续的实验;以两种不同的细胞数量接种到培养皿,分别以上述浓度和单个细胞MFA含量干预72h,采用RT-PCR检测细胞α-SMA mRNA的表达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α-SMA蛋白含量。结果:在两种不同细胞数量情况下,以单个细胞MFA含量计算方法干预后,相同MFA含量组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趋势一致,且与MTT结果相吻合;而以浓度计算方法干预后,相同MFA浓度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较大。结论:以单个细胞药物含量计算方法在MFA对HSC-LX2细胞体外药效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更稳定,更科学,实验可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实验 给药计算方法 药物效应 甲基阿魏酸
下载PDF
不同烟龄的健康人群免疫功能的对比性研究
16
作者 郭玲玲 涂红缨 +3 位作者 熊美丽 温孝如 何艳玲 邹国明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烟龄对健康人群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体检的400例男性健康体检者(排除任何急性及慢性疾病,尤其需要除外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风湿免疫系统、肿瘤、慢性肝炎等疾病),年龄45-60岁... 目的研究不同烟龄对健康人群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体检的400例男性健康体检者(排除任何急性及慢性疾病,尤其需要除外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风湿免疫系统、肿瘤、慢性肝炎等疾病),年龄45-60岁,根据吸烟指数分为:⑴非吸烟组:既往及目前均不吸烟者100例;⑵吸烟指数<300组(吸烟指数=吸烟年数×每天吸烟支数):100例;⑶吸烟指数300-400组:100例;⑷吸烟指数>400组:100例。4组患者均在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检测。结果吸烟指数300-400组、吸烟指数>400组与非吸烟组相比,CD3^+%、CD4^+%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吸烟指数<300组与非吸烟组相比,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吸烟组之间相比随着吸烟指数的增加CD3^+%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指数<300组、吸烟指数300-400组、吸烟指数>400组与非吸烟组相比,CD8^+%,CD4^+/CD8^+,IgA、IgG、Ig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指数大于300可以损害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表现为CD3^+%、CD4^+%的下降,且随着吸烟严重程度的提高,这种下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下载PDF
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7
作者 曾黎峰 刘燕鸣 +2 位作者 孙敬 熊美丽 龙体生 《江西医学检验》 2002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NOR)嗜银蛋白的含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银染技术对体外激活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通过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计算硝酸银染色的嗜银蛋白(Ag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对58例健康人...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NOR)嗜银蛋白的含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银染技术对体外激活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通过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计算硝酸银染色的嗜银蛋白(Ag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对58例健康人、69例良性病变和123例种瘤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健康人、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病人的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的I.S%均值分别为7.66±0.92%、7.52±0.91%和5.42±0.88%,其中肿瘤病人与健康者和良性疾病患者之间的T细胞AgNORs活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健康人与良性疾病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肿瘤之间相比,T细胞AgNORs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检测对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 图象处理 计算机辅助 肿瘤 T淋巴细胞 诊断 嗜银蛋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刘燕鸣 熊美丽 《江西医学检验》 2004年第4期305-306,共2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71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为正常或冠心病患者,应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测定血浆HCY,同时测定血脂水平。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浓度(17.1±3.6μmol/L)高于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71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为正常或冠心病患者,应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测定血浆HCY,同时测定血脂水平。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浓度(17.1±3.6μ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7.6±1.2μmol/L),合并有心肌梗死、高血压和有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其血浆HCY浓度更高:(2)冠心病患者血脂与HCY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高HCY血症是冠心病的新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浆 同型半胱氨酸 检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9
作者 熊美丽 耿光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活动性RA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活动性RA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拉莫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均短于治疗前,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少于治疗前,观察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N-MID、T-PIN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N-MID、T-PI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性RA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艾拉莫德
下载PDF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8
20
作者 付卫星 康佳丽 +3 位作者 熊美丽 潘慧瑜 郭幼平 潘时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分娩镇痛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分娩镇痛组)和对照组(非镇痛组),每组100例。观察新生儿的Apgar评分,出生后3、6和12个月时回院随访,进...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分娩镇痛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分娩镇痛组)和对照组(非镇痛组),每组100例。观察新生儿的Apgar评分,出生后3、6和12个月时回院随访,进行婴儿体格发育状况评估;而在6和12个月时点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智力发展指数(MDI)和运动发展指数(PDI),对婴儿智力和运动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在3、6和12个月时的身长、体重、头围和胸围等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和12个月时的MDI和P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对婴儿身长、体重、头围、胸围和智力、运动能力等发育情况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分娩镇痛 婴儿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