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遮阴对油用牡丹幼苗根系性状的影响
1
作者 燕志翔 许腾飞 +1 位作者 杨婧 褚鹏飞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期139-143,共5页
为研究遮阴对多年生油用牡丹品种“凤丹”根系生长的影响,以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材料进行了试验,设置5种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不遮阴(CK)、透光率为全光照的85%(Z1)、70%(Z2)、55%(Z3)和40%(Z4),并对不同处理下油用牡丹根系的总根长... 为研究遮阴对多年生油用牡丹品种“凤丹”根系生长的影响,以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材料进行了试验,设置5种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不遮阴(CK)、透光率为全光照的85%(Z1)、70%(Z2)、55%(Z3)和40%(Z4),并对不同处理下油用牡丹根系的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凤丹”牡丹幼苗根系总根长以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根系总表面积、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系丙二醛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Z1处理的根系总表面积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其根系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当透光率为全光照的50%~65%时有利于根系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综上所述,试验条件下透光率为全光照85%的轻度遮阴处理有利于“凤丹”幼苗根系保持良好的生理活性,透光率≥55%时显著抑制牡丹根系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阴 油用牡丹 根系性状
下载PDF
NaCl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姜会岭 杨婧 +3 位作者 隋鲁鹏 褚鹏飞 燕志翔 李元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5-18,共4页
采用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以郑单958(ZD958)、京科968(JK968)、登海605(DH605)、登海鲁西206(LX206)、登海鲁西208(LX208)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5个盐浓度处理,分别为0(CK)、60、120、180、240 mmoL/L NaCl,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盐胁迫下... 采用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以郑单958(ZD958)、京科968(JK968)、登海605(DH605)、登海鲁西206(LX206)、登海鲁西208(LX208)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5个盐浓度处理,分别为0(CK)、60、120、180、240 mmoL/L NaCl,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变化,以期为耐盐玉米品种的选育和盐渍化土壤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盐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60 mmoL/L NaCl处理的相对发芽率、根长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其他盐浓度均对玉米的相对发芽率、株高、根长、干重、根系生长、相对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产生抑制作用,各项指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在S1处理中,耐盐性强弱依次为DH605、ZD958、JK968、LX208、LX206;在180和240 mmoL/L NaCl处理中,ZD958的综合评价值都为最大值,其次为LX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NACL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与哈茨木霉对玉米苗期促生抗逆的影响
3
作者 李子正 蔡廷阳 +6 位作者 李元鑫 杨婧 张蕾蕾 燕志翔 褚鹏飞 孟维伟 王旭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9-47,共9页
为探明真菌内生特性对玉米苗期的促生抗逆效果,本研究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siana)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包括CK(无菌水施用土壤)、BB(球孢白僵菌孢悬液施用土壤)、TH(哈茨木霉孢悬液施用土壤... 为探明真菌内生特性对玉米苗期的促生抗逆效果,本研究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siana)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包括CK(无菌水施用土壤)、BB(球孢白僵菌孢悬液施用土壤)、TH(哈茨木霉孢悬液施用土壤)和BB+TH(球孢白僵菌与哈茨木霉孢悬液联合施用土壤),分析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后10 d,BB+TH处理玉米叶、茎中的菌定殖率显著提高,分别达到39.80%和75.60%;而根部的定殖率仅次于TH处理,达82.40%,二者差异不显著。接种后20 d,BB+TH处理茎和根中的菌定殖率最高。接种后30 d,BB+TH处理叶、茎和根中的菌定殖率均最高。接种后10、20、30 d,BB+TH处理的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总生物量在不同采样期均最高,且均显著高于CK。BB、TH和BB+TH处理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长和叶宽、叶片SPAD值在不同采样期均高于CK,且均以BB+TH处理最高。接种后3 d和7 d,BB+TH处理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含量均显著高于CK,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接种后7 d显著高于CK。接种后3 d,各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间无显著差异;接种后7 d,BB和BB+TH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CK,BB+TH处理叶片气孔导度显著高于CK。BB+TH处理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CK。综上,本试验条件下球孢白僵菌和哈茨木霉均有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抗逆性的作用,且以两种真菌联合施用效果更优。这为球孢白僵菌和哈茨木霉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的联合施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哈茨木霉 玉米 苗期 生长指标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分析公路建设的主要生态影响
4
作者 韩海洲 李强 +3 位作者 董雪琴 王华磊 燕志翔 李艳灵 《商情》 2014年第32期269-269,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切实提高,经济发展与公路建设的矛盾逐渐凸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世界各国都纷纷加紧了公路建设的步伐。当前,公路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化色彩的景观类型,其里程数和密度值也正在逐渐递增,公路施工项目,特别是公... 随着社会经济的切实提高,经济发展与公路建设的矛盾逐渐凸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世界各国都纷纷加紧了公路建设的步伐。当前,公路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化色彩的景观类型,其里程数和密度值也正在逐渐递增,公路施工项目,特别是公路网的最终形成一方面减少了自然环境的数量,另一方面更降低了自然环境的质量。公路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等,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加以控制。以下笔者将通过,并结合自身多年实践工作经验,针对公路建设的主要生态影响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建设 生态影响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