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草枯中毒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牙秋艳 蒙如庆 +1 位作者 韦喆 张益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9期820-822,共3页
百草枯(化学名1,1‘-二甲基-4,4’二氯二吡啶)),又称对草快,是我国农村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其除草效果好,对环境基本无污染,故在国内广泛使用。百草枯在动物实验中是中等毒类,在人类毒性却较高。成人估计致死剂量20%百草... 百草枯(化学名1,1‘-二甲基-4,4’二氯二吡啶)),又称对草快,是我国农村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其除草效果好,对环境基本无污染,故在国内广泛使用。百草枯在动物实验中是中等毒类,在人类毒性却较高。成人估计致死剂量20%百草枯水溶液约5~15ml或40mg/kg左右,口服吸收后随血压广泛分布于全身各脏器从而引起多器官系统损害或多器官功能衰竭[1],是人类急性中毒中死亡率最高的除草剂。目前的各种治疗方法均不够理想,百草枯中毒是广西部分地区主要的中毒病种之一,本文总结分析近年来我们治疗的多例百草枯中毒的患者,探讨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临床分析 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器官系统损害 广西部分地区 治疗方法 动物实验 致死剂量
下载PDF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方法对肾性贫血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蒙如庆 牙秋艳 +1 位作者 覃勋 温海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744-745,共2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用方法对终末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随机样表随机分为皮下注射EPO组(H组)39...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用方法对终末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随机样表随机分为皮下注射EPO组(H组)39例及静脉注射EPO组(IV组)37例,均使用F6、F60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EPO起始剂量均按120IU/kg.周-1,均分2次注射,分别于入选时、治疗1个月、2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Hb),观察其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Hb达到目标值平均使用天数及平均使用EPO剂量(IU/kg.周-1),研究EPO使用方法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结果:入选时2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病程及Hb、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Hb值均较入选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H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IV组患者Hb较H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V组患者Hb达到目标值平均使用天数及平均使用EPO剂量(IU/kg.周-1)均较H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O使用方法的不同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有差异,静脉注射EPO能更好地改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下载PDF
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蒙如庆 曾秋锦 +2 位作者 覃勋 牙秋艳 麦秋萍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10期576-577,共2页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寿命显著提高,但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HD患者存在较高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约为50%~60%),与较高的心血管风险呈正相关[2]。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胰岛素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 非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技术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风险 普通人群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肌损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蒙如庆 覃勋 +1 位作者 韦喆 牙秋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54-1455,共2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7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肌损害患者按随机分层原则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予参麦注射液静滴,对照组39例予1.6-二磷酸果糖静滴;观察两组心电图、...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7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肌损害患者按随机分层原则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予参麦注射液静滴,对照组39例予1.6-二磷酸果糖静滴;观察两组心电图、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胆碱酯酶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血浆心肌酶指标均明显增高,但组间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8h,治疗组心肌酶指标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治疗10d后两组病人心肌酶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但治疗组在心肌酶谱、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时间及心电图的改善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肌损害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心肌损害 参麦注射液
下载PDF
丹参粉针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蒙如庆 韦喆 +1 位作者 覃勋 牙秋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136-2137,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剂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伴高凝状态的原发性NS患者分为2组,均给予泼尼松、洛汀新和利尿剂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粉针剂,对照组加用肠溶阿司匹林和潘生丁。治疗前后检测24 h尿蛋白定...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剂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伴高凝状态的原发性NS患者分为2组,均给予泼尼松、洛汀新和利尿剂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粉针剂,对照组加用肠溶阿司匹林和潘生丁。治疗前后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血浆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亦有一定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无一例发生齿龈出血,对照组有2例。结论丹参粉针剂可缓解原发性NS的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有利于NS的早期缓解,而且出血危险性小,使用方便,是NS的一种安全、有效抗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粉针剂 肾病综合征 高凝状态 肠溶阿司匹林 潘生丁
下载PDF
尿β_2-MG及分泌型IgA对尿路感染定位诊断的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蒙如庆 牙秋艳 +1 位作者 覃勋 韦喆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33-734,共2页
目的探讨尿β2-MG及分泌型IgA在尿路感染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3例上尿路感染、46例下尿路感染患者分别行尿β2-MG及分泌型IgA水平测定。结果上尿路感染组尿β2-MG值和分泌型IgA值显著高于下尿路感染组(P均<0.01);上尿路感染组尿β... 目的探讨尿β2-MG及分泌型IgA在尿路感染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3例上尿路感染、46例下尿路感染患者分别行尿β2-MG及分泌型IgA水平测定。结果上尿路感染组尿β2-MG值和分泌型IgA值显著高于下尿路感染组(P均<0.01);上尿路感染组尿β2-MG、分泌型IgA增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下尿路感染组(P均<0.01)。结论尿β2-MG及分泌型IgA在尿路感染定位诊断中均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定位/诊断 尿Β2-MG 尿分泌型IgA
下载PDF
蜂螫伤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韦喆 牙秋艳 覃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观察蜂螫伤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43例住院蜂螫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多器官损伤特点,并对早期就诊(螫伤24h内)和延迟就诊(螫伤24h后)患者对照比较,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 目的观察蜂螫伤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43例住院蜂螫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多器官损伤特点,并对早期就诊(螫伤24h内)和延迟就诊(螫伤24h后)患者对照比较,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男女之比为4.38∶1,其中22例(51.16%)出现急性肾损伤,21例(48.83%)出现急性溶血,19例(44.19%)出现中毒性肝炎,15例(34.88%)有心肌损害,共有16例(37.21%)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21例延迟就诊患者与22例早期就诊患者相比,发生急性肾损伤(100.00%vs.4.55%)、急性溶血(66.67%vs.31.82%)、心肌损害(52.38%vs.18.18%)、中毒性肝炎(71.43%vs.18.18%)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蜂螫伤可累及肾脏、肝脏、心脏、血液系统等多器官损害。肾脏及血液系统损伤最为严重;所造成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可能与溶血和肌溶解所导致的肾小管堵塞有关;早期就诊治疗可阻断蜂螫伤的进一步发展,减少内脏器官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伤和螫伤 中毒
下载PDF
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在老年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荣贵 牙秋艳 蒙兰芬 《右江医学》 2018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27例给予利尿、调脂、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非特异治疗),观察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27例给予利尿、调脂、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非特异治疗),观察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三组临床疗效,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三组24 h upro、Alb、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24 h upro、Alb、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较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Scr变化不明显(P>0.05)。三组均出现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或不予特殊干预后症状均消失,未严重影响继续治疗。治疗组共7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3%,观察组共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2%,对照组共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有助于提升甲泼尼龙对老年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导致更多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雷公藤多甙 肾病综合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黄荣贵 蒙兰芬 +1 位作者 牙秋艳 唐泽永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24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究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究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患者的两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贝那普利 阿托伐他汀 应用价值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蒙如庆 覃勋 +1 位作者 韦喆 牙秋艳 《微创医学》 2007年第3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阿洛卡1400黑白超声仪、穿刺探头、自动活检枪及组织切割针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组织分别送光镜、电镜及免疫学检查。结果49例患者利用组织切割针进行...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阿洛卡1400黑白超声仪、穿刺探头、自动活检枪及组织切割针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组织分别送光镜、电镜及免疫学检查。结果49例患者利用组织切割针进行肾穿刺,取出肾组织96条,光镜共检出1700个肾小球送病理学检查,检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0例,IgA肾病8例,膜性肾病8例,肾小球轻微病变7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例,急性间质性肾炎4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3例,乙型肝炎相关肾炎3例,肾小球球性硬化1例。结论经皮肾穿刺活检,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 肾疾病 活组织检查 切割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蒙兰芬 黄荣贵 牙秋艳 《系统医学》 2019年第24期38-40,共3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内开展该次研究,将此阶段内该院收治的80例急慢性肾衰竭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经过筛选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进入研究。随后将其按照是否...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内开展该次研究,将此阶段内该院收治的80例急慢性肾衰竭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经过筛选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进入研究。随后将其按照是否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使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PCT及白细胞计数水平的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及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PCT分别为(1.57±0.32)ng/mL和(0.11±0.17)ng/mL(t=4.328,P=0.031);且前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液透析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中显著升高,其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做为临床诊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