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复合驱流度控制作用效果及其合理流度比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牛丽伟 卢祥国 +2 位作者 杨怀军 张杰 李建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8-154,共7页
针对大港油田港西三区油藏,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流度控制作用对驱替效果的影响,考察二元复合驱合理流度(黏度)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油藏原油黏度、储层平均渗透率和渗透率变异系数增大,流度控制作用对二元复合驱... 针对大港油田港西三区油藏,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流度控制作用对驱替效果的影响,考察二元复合驱合理流度(黏度)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油藏原油黏度、储层平均渗透率和渗透率变异系数增大,流度控制作用对二元复合驱采收率的贡献率增加;与聚合物溶液相比较,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度控制作用效果较差,它在储层内仍沿原水流通道流动,仅靠降低通道内剩余油含油饱和度提高采收率,增油效果较差;流度控制作用对二元复合驱采收率的贡献率超过65%,大港油田港西三区合理黏度比为0.81 ~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流度控制 洗油效率 采收率 黏度比 流度比 物理模拟
下载PDF
无机凝胶成胶性能及封堵效果实验 被引量:16
2
作者 牛丽伟 卢祥国 +4 位作者 熊春明 唐孝芬 吴行才 贾旭 张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8-732,共5页
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无机凝胶转向剂(OMGL)的凝胶化程度、极限成胶浓度和封堵性能,并观测了岩石孔隙骨架表面无机凝胶形貌。结果表明:OMGL溶液与水中Ca抖反应可生成无机凝胶。OMGL和ca2+浓度愈大,凝胶化程度愈大,... 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无机凝胶转向剂(OMGL)的凝胶化程度、极限成胶浓度和封堵性能,并观测了岩石孔隙骨架表面无机凝胶形貌。结果表明:OMGL溶液与水中Ca抖反应可生成无机凝胶。OMGL和ca2+浓度愈大,凝胶化程度愈大,OMGL浓度是ca2+浓度的2~3倍时,无机凝胶化程度最为合理。凝胶化程度对温度不敏感。在岩心渗透率相同条件下,随OMGL浓度增加,残余阻力系数增大;在OMGL浓度相同条件下,随岩心渗透率增加,残余阻力系数减小。OMGL溶液和ca2+溶液浓度组合与岩心渗透率间存在合理匹配关系,可根据ca2+浓度推测岩心的封堵效果。无机凝胶以“-si-0-si-”离子键方式在岩石骨架表面吸附形成涂层,而非沉淀在通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油藏 无机凝胶 成胶性能 凝胶化程度 极限成胶浓度 封堵性能 残余阻力系数
下载PDF
三元复合体系性能及其对驱油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牛丽伟 姜贵璞 +4 位作者 卢祥国 李建冰 苏延昌 由洪利 苑盛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0-294,302,共6页
研究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界面张力、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Dh)、分子聚集态和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提高采收率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OH质量分数由0增至1.2%,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由246.9降至138.8 mPa... 研究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界面张力、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Dh)、分子聚集态和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提高采收率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OH质量分数由0增至1.2%,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由246.9降至138.8 mPa·s、界面张力降低、Dh由324.7降至263.5 nm。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由0增至0.3%,体系黏度由127.0降至122.1再增至138.8 mPa·s,界面张力降低,Dh由139.7增至263.5 nm。随固液质量比增加和吸附次数增多,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升高。在碱/聚合物体系中,聚合物分子结构形态以'片状'为主,'网状'为辅;在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体系中,聚合物分子形态出现大面积的'珠状'结构,'网状'结构不明显;在ASP体系中,聚合物分子呈现'网状-片状'结构形态。驱油实验表明,与水驱相比,三元复合体系、聚合物溶液和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4.8%、12.2%和4.8%。随驱油剂黏度增加,化学驱采收率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12%、0.18%和0.25%时,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2.2%、15.8%和18.7%,三元复合体系驱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4.8%、18.3%和21.0%。在聚合物加量相同的条件下,与聚合物溶液相比,三元复合体系采收率增幅高2.3%~2.6%。驱油剂扩大波及体积作用对采收率的贡献要大于提高洗油效率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黏度 界面张力 分子线团尺寸 聚集态 驱油效率 机理分析
下载PDF
聚表剂溶液性质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牛丽伟 卢祥国 +2 位作者 王树霞 谭丽 庞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聚表剂体系驱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目前在大庆油田部分区块进行了矿场试验。针对矿场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对聚表剂溶液的增黏性、稳定性、黏弹性、流动特性和分子线团尺寸进行了实验研究,并... 聚表剂体系驱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目前在大庆油田部分区块进行了矿场试验。针对矿场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对聚表剂溶液的增黏性、稳定性、黏弹性、流动特性和分子线团尺寸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普通聚合物溶液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聚表剂中含有起交联作用的物质,在溶剂水中能够发生不同聚表剂分子问或同一分子内不同支链问的交联反应,形成“区域性”或“局部性”网状分子结构,导致其分子线团尺寸远大于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普通“中分”聚合物,其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也远大于普通“中分”聚合物溶液。聚表剂溶液存在一个临界聚表剂浓度,当实际浓度低于临界浓度时,聚表剂溶液黏度随浓度增加比较平缓,反之,聚表剂溶液黏度急剧增加。在储能模量方面,“炼化I型”聚表剂最高,“中分”聚合物次之,“海博I型”聚表剂最小;在损耗模量方面,“海博I型”聚表剂最高,“炼化I型”聚表剂次之“中分”聚合物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剂溶液 分子线团尺寸 增黏性 稳定性 黏弹性 流动特性 机理分析
下载PDF
聚合物、聚表剂和Cr^(3+)聚合物凝胶分子构型及其渗流特性差异 被引量:15
5
作者 牛丽伟 卢祥国 +2 位作者 王晓燕 殷庆国 李建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6-191,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动态光散射(DLS)、流变仪和岩心驱替等实验方法研究聚合物、聚表剂和Cr3+聚合物凝胶的分子结构形态、分子线团尺寸、流变性、传输运移能力和渗流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无规则的空间立体网络结... 利用扫描电镜(SEM)、动态光散射(DLS)、流变仪和岩心驱替等实验方法研究聚合物、聚表剂和Cr3+聚合物凝胶的分子结构形态、分子线团尺寸、流变性、传输运移能力和渗流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无规则的空间立体网络结构;聚表剂分子结构形态呈现片-网状结构;聚合物凝胶1发生以分子内为主、分子间为辅的交联反应,聚合物凝胶2发生以分子间为主、分子内为辅的交联反应;在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聚表剂分子线团尺寸最大,其次是聚合物凝胶2,再次为聚合物,聚合物凝胶1分子线团尺寸最小;聚表剂分子线团尺寸分布最分散,其次是聚合物凝胶1,再次为聚合物凝胶2,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分布最集中;4种驱油剂均表现出先剪切增稠、后剪切变稀的流变特性,其中聚表剂剪切增稠和剪切变稀现象最明显;聚合物溶液传输运移能力最好,其次为聚合物凝胶1,再次为聚合物凝胶2,聚表剂溶液传输运移能力最差;聚合物凝胶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表现出独特的渗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剂 分子结构形态 分子线团尺寸 流变性 渗流特性 机制分析
下载PDF
可动微凝胶油藏适应性及调驱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牛丽伟 李建冰 +3 位作者 卢祥国 李玮 吴行才 孙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7-113,共7页
针对深部调驱矿场实际需求,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可动微凝胶(SMG)的渗透率极限、岩心孔喉与SMG粒径匹配关系、SMG注入、运移和封堵性能,通过微观驱油实验进一步分析其调驱机制。结果表明:根据岩心渗透率极限与质量分数拟合的... 针对深部调驱矿场实际需求,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可动微凝胶(SMG)的渗透率极限、岩心孔喉与SMG粒径匹配关系、SMG注入、运移和封堵性能,通过微观驱油实验进一步分析其调驱机制。结果表明:根据岩心渗透率极限与质量分数拟合的曲线方程可预测渗透率极限;SMG质量分数为1%前提下,当孔隙半径中值/颗粒半径大于2.65时,可满足SMG颗粒在油藏运移初步条件;SMG颗粒在微观上通过对孔喉进行堵塞-突破-再堵塞-再突破的过程,增加大尺寸孔隙喉道渗流阻力,促使注入水转向进入中小尺寸孔隙喉道,驱替其中剩余油,达到扩大波及体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微凝胶 深部调驱 适应性 微观实验 机制分析
下载PDF
二类油层二元复合体系性能评价及其机理 被引量:15
7
作者 牛丽伟 卢祥国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2,共9页
针对强碱或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结垢和采出液乳化问题,利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组成二元复合体系,通过室内仪器检测分析,研究5种二元复合体系的黏度、界面张力(包括稳定性、耐温性、吸附特性)、传输运移能力,进行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 针对强碱或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结垢和采出液乳化问题,利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组成二元复合体系,通过室内仪器检测分析,研究5种二元复合体系的黏度、界面张力(包括稳定性、耐温性、吸附特性)、传输运移能力,进行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时间、温度以及吸附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5种二元复合体系的黏度和界面张力."聚合物与东昊石油磺酸盐"和"聚合物与Sun-Anshun"二元复合体系沿岩心长度方向滞留比较均匀,传输和运移能力较强;"聚合物与大庆SJT-B"和"聚合物与炼化石油磺酸盐"二元复合体系传输和运移能力较弱.在大庆油砂填砂模型和人造非均质物理模型驱油实验中,"聚合物与Sun-Anshun"二元复合体系的增油效果最好,其次是"聚合物与炼化石油磺酸盐"和"聚合物与大庆SJT-B"的,"聚合物与东昊石油磺酸盐"二元复合体系的最差.在5种表面活性剂中,"Sun-Anshun"和"炼化石油磺酸盐"与大庆油田萨北二类油层区块油水配伍性好,所配制的"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不仅与原油间可以实现超低界面张力,而且对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影响小,具有较强的洗油和流度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体系 黏度 界面张力 稳定性 耐温性 吸附特性 传输运移能力 驱油效果 驱油机理
下载PDF
两种耐温聚合物凝胶分子聚集态及性能对比 被引量:2
8
作者 牛丽伟 卢祥国 +3 位作者 陈才 李建冰 杨敏 胡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针对高温油藏特点,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SNF"和"两性"两种耐温聚合物凝胶的分子聚集态及性能。结果表明:"SNF"聚合物凝胶的分子聚集态呈"局部性"网状结构,"两性"... 针对高温油藏特点,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SNF"和"两性"两种耐温聚合物凝胶的分子聚集态及性能。结果表明:"SNF"聚合物凝胶的分子聚集态呈"局部性"网状结构,"两性"聚合物凝胶的分子聚集态呈"区域性"网状结构;"两性"凝胶体系中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大于"SNF"凝胶体系中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两性"凝胶体系中聚合物分子线团分布均匀性较好,而"SNF"凝胶体系中聚合物分子线团分布较散;与"SNF"聚合物凝胶相比,"两性"聚合物凝胶的热稳定性和黏弹性较优,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较大;"SNF"聚合物凝胶交联反应以"分子内"交联为主,"两性"聚合物凝胶交联反应以"分子间"交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矿化度耐温聚合物凝胶 分子聚集态 分子线团尺寸 渗流特性 高温油藏
下载PDF
高浓度三元复合体系性能评价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牛丽伟 卢祥国 +4 位作者 李建冰 杨敏 胡勇 胡淑琼 苑胜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针对油田实际需求,利用仪器测试和理论分析方法,对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界面张力、静吸附特性、流变性和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随碱浓度增加,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和界面张力降低;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 针对油田实际需求,利用仪器测试和理论分析方法,对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界面张力、静吸附特性、流变性和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随碱浓度增加,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和界面张力降低;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先降后升,界面张力降低。在三元复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静吸附量最大,碱次之,聚合物最小。随碱浓度增加,三元复合体系黏弹性降低;表面活性剂对三元复合体系黏弹性影响不大。流动性实验表明,溶剂水除垢后三元复合体系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变小。随碱浓度降低、聚合物浓度升高和岩心渗透率降低,三元复合体系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增大;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三元复合体系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黏度 界面张力 静吸附 流变性 阻力系数 机理分析
下载PDF
高浓度三元复合体系增油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牛丽伟 卢祥国 +2 位作者 由洪利 李建冰 石志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9-433,437,共6页
本文分析了高浓度三元复合驱增油效果的影响因素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驱油剂费用相同时,0.12%高分聚合物驱、0.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25%超高分聚合物二元复合驱、1.2%碱/0.3%磺酸盐/0.25%超高分聚合物三元复合驱的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 本文分析了高浓度三元复合驱增油效果的影响因素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驱油剂费用相同时,0.12%高分聚合物驱、0.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25%超高分聚合物二元复合驱、1.2%碱/0.3%磺酸盐/0.25%超高分聚合物三元复合驱的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9.6%、15.9%、13.7%。在高浓度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相同的条件下,体系界面张力由8.10×10-1降至5.73×10-3mN/m,采收率增幅由23.4%增至27.7%。当三元复合驱黏度由36.8增至134.4mPa·s时,采收率增幅由18.5%增至32.9%;当段塞尺寸由0.095增至0.475 PV时,采收率增幅由15.6%增至30.7%,但采收率增幅差值逐渐减小。在药剂费用相同的条件下,"聚合物前置段塞+三元主段塞+三元副段塞+聚合物保护段塞"组合的采收率增幅较大(33.8%)。从技术和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推荐三元复合体系聚合物浓度范围为0.2%率0.25%,段塞尺寸为0.380率0.475 PV。对于非均质比较严重的油藏,与驱油剂洗油作用相比,其扩大波及体积作用对采收率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 三元复合体系 黏度 界面张力 采收率 增油效果 机理分析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11
11
作者 牛丽伟 曹燕莎 李宁 《科技资讯》 2015年第27期129-130,共2页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同时高等院校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也是涉及到学校、学生、老师人身财产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更多新...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同时高等院校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也是涉及到学校、学生、老师人身财产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更多新的威胁和挑战,如何保证高校实验室安全稳定运行,已成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对安全管理问题现状的分析,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保障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校园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实验室 安全管理 解决方案
下载PDF
弱碱三元复合驱过程中黏度和界面张力变化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牛丽伟 刘晓光 《海洋石油》 CAS 2009年第4期61-64,共4页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以其良好的增油效果而受到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但驱油剂价格高和在油藏内损失量大一直制约着该项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解三元复合驱过程中驱油剂黏度和界面张力变化特征,...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以其良好的增油效果而受到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但驱油剂价格高和在油藏内损失量大一直制约着该项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解三元复合驱过程中驱油剂黏度和界面张力变化特征,以相似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物理模拟技术和仪器检测方法,开展了三元复合驱过程中驱油剂黏度和界面张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入量或PV数的增加,油藏内各处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增大、界面张力值降低。在注入PV数相同条件下,距注入井愈近,三元复合体系黏度愈大、界面张力愈低。因滞留和稀释作用的影响,三元复合体系在油藏内运移过程中黏度和界面张力分别呈现不断降低和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油藏 黏度 界面张力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物理模拟
下载PDF
建设绿色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化学毒性试剂处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丽伟 曹艳莎 李宁 《科技资讯》 2015年第32期194-195,共2页
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在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中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验,但是目前高校实验室存在很多问题。"三废"的处理没有系统的管理和规范,随意的丢弃和排放对师生的安全和校园的环境保护构成了威胁,化学... 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在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中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验,但是目前高校实验室存在很多问题。"三废"的处理没有系统的管理和规范,随意的丢弃和排放对师生的安全和校园的环境保护构成了威胁,化学毒性试剂更是进一步加重了实验室的污染。提高环保意识,构建绿色实验室的任务更是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实验室 三废 化学毒性试剂 现状分析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渗流特征物理模拟 被引量:49
14
作者 胡勇 李熙喆 +6 位作者 万玉金 陆家亮 朱华银 张玉丰 朱秋影 杨敏 牛丽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0-584,共5页
对苏里格气田40块基质岩心(覆压渗透率为0.002×10^-3~100×10-3μm2)进行毛管压力测试,精细刻画不同类型砂岩孔喉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气体在不同渗透率均质砂岩、非均质砂岩以及不同含水条件下的渗流实验,研究气... 对苏里格气田40块基质岩心(覆压渗透率为0.002×10^-3~100×10-3μm2)进行毛管压力测试,精细刻画不同类型砂岩孔喉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气体在不同渗透率均质砂岩、非均质砂岩以及不同含水条件下的渗流实验,研究气体在致密砂岩中的渗流特征。研究表明,纳米孔喉、微毛细管孔喉是致密砂岩流体渗流的主要通道,天然气或气一水在其中流动时受到的阻力远大于在常规或中高渗砂岩中的流动阻力。衰竭开采模拟实验表明,天然气在渗透率小于0.1×10-3μm^2的不含水砂岩或渗透率小于1.0x10-3μm2的含水砂岩中渗流时,气体渗流阻力较大,存在启动压力,含水对岩心气体渗流影响较大,含水饱和度较高时,储量动用程度低。采用长岩心衰竭开采实验检测各测点压力拟合计算的压力梯度对于井控半径预测和储量动用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覆压渗透率 渗流特征 物理模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特高矿化度Cr^(3+)交联聚合物溶液渗流特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进祥 卢祥国 +2 位作者 李国桥 王荣健 牛丽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5-152,共8页
针对特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剖需求,研制具有优良抗盐性的Cr3+交联聚合物溶液,用黏度计、动态光散射仪、流变仪和岩心流动等实验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矿化度对Cr3+交联聚合物溶液黏度、分子线团尺寸、黏弹性和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特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剖需求,研制具有优良抗盐性的Cr3+交联聚合物溶液,用黏度计、动态光散射仪、流变仪和岩心流动等实验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矿化度对Cr3+交联聚合物溶液黏度、分子线团尺寸、黏弹性和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聚合物溶液相比,Cr3+交联聚合物溶液的黏度略有下降,分子线团的尺寸小幅增加,黏弹性有所上升,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大幅度增加;当预热时间较短时,随着溶剂水矿化度的增加Cr3+交联聚合物溶液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逐渐增大;当预热时间较长时,随着矿化度的增加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逐渐减小;在Cr3+交联聚合物溶液中,交联反应首先发生在同一分子的不同支链间(简称分子内交联),然后扩展到不同聚合物的分子链间(简称分子间交联),形成区域性网状聚集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矿化度 交联聚合物溶液 黏弹性 分子线团尺寸 渗流特性 交联机制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对储层伤害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胡淑琼 李雪 +2 位作者 卢祥国 苏延昌 牛丽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5-580,共6页
三元复合驱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但它所引起的结垢问题一直困扰着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文以大庆喇嘛甸油田储层岩石和三元复合体系为实验对象,开展了碱驱后岩石结构的可视化研究以及含碱驱油剂流动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三元复合驱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但它所引起的结垢问题一直困扰着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文以大庆喇嘛甸油田储层岩石和三元复合体系为实验对象,开展了碱驱后岩石结构的可视化研究以及含碱驱油剂流动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碱对储层岩心中黏土矿物溶蚀作用比较明显,对石英和长石等骨架成分的溶蚀作用较小;采出液中钙镁离子浓度较低,硅离子浓度却较高,前者成垢作用难以对储层渗透率造成显著影响,后者易在迁移过程中发生沉积,在地层和生产系统中形成大量硅垢。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碱浓度增加,三元复合体系对地层伤害程度加剧。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都可以减弱碱的溶蚀作用,但前者比后者减缓溶蚀作用的能力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储层岩石 微观可视化 岩心渗流 溶蚀作用 采出液检测
下载PDF
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成胶效果及油藏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进祥 卢祥国 +5 位作者 牛丽伟 张云宝 谢坤 赵劲毅 李国桥 陈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0-616,共7页
为客观有效评价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储层孔隙内的成胶效果,采用黏度计、动/静态激光光散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和岩心流动实验,对两性离子聚合物溶液(AIPS)和交联聚合物溶液(AICPS)的黏度、分子线团尺寸、分子聚集态、渗透率极限和静态成胶效... 为客观有效评价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储层孔隙内的成胶效果,采用黏度计、动/静态激光光散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和岩心流动实验,对两性离子聚合物溶液(AIPS)和交联聚合物溶液(AICPS)的黏度、分子线团尺寸、分子聚集态、渗透率极限和静态成胶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ICPS具有良好延缓成胶特性,AIPS中聚合物分子聚集体呈现稀疏网络结构,AICPS成胶后分子线团尺寸大幅增加,网络结构变得致密、粗壮;随聚合物浓度增加,AIPS和AICPS渗透率极限值增加;在岩心驱替实验后续水驱阶段,与AIPS压力下降不同,AICPS注入压力先上升后平稳,表现出独特的渗流特性;岩心渗透率和聚合物浓度越大,AICPS成胶效果越好;当聚合物质量浓度为800、1500、2500和4000 mg/L时,只有对应的储层气测渗透率大于400×10^(-3)、800×10^(-3)、1700×10^(-3)和3500×10^(-3)μm^2时,AICPS才可以取得较好的静态成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聚合物 分子线团尺寸 分子聚集体形态 渗透率极限 静态成胶
下载PDF
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储层溶蚀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淑琼 卢祥国 +3 位作者 苏延昌 王磊 牛丽伟 刘敬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5-429,共5页
本文开展了碱液、"碱/表面活性剂"AS二元复合体系、"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对储层岩石矿物的静态溶蚀实验,考察了实验过程中液相内目标离子(Ca^(2+)、Mg^(2+)、Si^(4+)、OH^-、CO_3^(2-)、HCO_3^-和... 本文开展了碱液、"碱/表面活性剂"AS二元复合体系、"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对储层岩石矿物的静态溶蚀实验,考察了实验过程中液相内目标离子(Ca^(2+)、Mg^(2+)、Si^(4+)、OH^-、CO_3^(2-)、HCO_3^-和Cl^-等)浓度变化规律和岩样表面主要元素(Al和Si等)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碱对岩样的溶蚀作用主要针对黏土矿物,对长石骨架作用较小。三元复合体系处理岩样后的液相内硅铝离子浓度增加,钙、镁离子浓度降低,岩样表面硅、铝元素含量降低。随碱浓度增加、液固比增加或处理时间延长,溶蚀作用增强,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可以减轻碱对岩样的溶蚀作用。处理初期溶蚀作用较强,处理60d后,液相中硅酸分子发生聚合作用,并在碱性条件下脱水生成硅垢,聚合物又促进硅胶体聚集和成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储层岩石 溶蚀作用 离子检测 结构分析 机理
下载PDF
利用储层成垢离子物源实现优势通道调整提高水驱效率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孝芬 邵黎明 +3 位作者 覃和 刘淑娟 牛丽伟 叶银珠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7-262,共6页
为了解决CaCl_2水型油田地层水的高矿化度对深部液流转向剂性能的负影响,降低转向剂成本,进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本文研究了一种由多种无机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合成的复合硅酸盐微凝胶转向剂OMGL在CaCl_2水型油田高矿化度地层水中的凝... 为了解决CaCl_2水型油田地层水的高矿化度对深部液流转向剂性能的负影响,降低转向剂成本,进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本文研究了一种由多种无机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合成的复合硅酸盐微凝胶转向剂OMGL在CaCl_2水型油田高矿化度地层水中的凝胶性能、封堵转向性能及现场应用情况。该转向剂主要利用高矿化度地层水(注入水)中的Ca2+、Mg2+作为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室温下,0.6%OMGL在油田水中凝胶化反应在12~24h内完成;随着OMGL浓度升高,体系的凝胶化程度增高,组分为3%OMGL+1%CaCl_2水溶液体系的凝胶化程度达100%。OMGL与地层水中的Ca^(2+)、Mg^(2+)发生凝胶反应形成的粒径0.05~2μm的微凝胶,对低渗小孔基质进入困难,而在优势通道岩石骨架表面通过—Si—O—Si—键形成稳定的微凝胶涂层。转向剂OMGL对渗透率级差在10~50倍范围岩心的调堵效果比较理想。该转向剂已在国内外不同温度不同矿化度条件油藏开展深部调驱现场试验,改善水驱效果良好,注水压力平均升高2~3 MPa,对应油井增油效果良好,有效期在1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本增效 深部调驱 转向剂 无机凝胶 本源成垢离子 现场试验
下载PDF
流度控制作用对二元复合驱驱油效率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怀军 张杰 +2 位作者 牛丽伟 李建冰 胡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大港油田港西三区储层以高孔高渗为主,非均质性严重,目前已处于特高含水开采阶段,亟待实施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以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以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港西三区油藏条件为工程依据... 大港油田港西三区储层以高孔高渗为主,非均质性严重,目前已处于特高含水开采阶段,亟待实施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以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以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港西三区油藏条件为工程依据,开展了流度控制作用对聚/表二元复合驱驱油效率(采收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聚合物溶液和二元复合体系相比较,表面活性剂溶液具有黏度低和洗油效率高等特点,它在岩石孔隙内流动时不仅不能增加流动阻力,而且导致注入压力降低,反映它只能沿原水流通道流动,不具备扩大波及体积功效;二元复合驱驱油效率(采收率)大于单独聚合物驱与表面活性剂驱时驱油效率(采收率)之和,反映聚合物携带表面活性剂进入了更多孔隙体积,使其洗油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产生了协调效应;在岩心渗透率和原油黏度相同条件下,随黏度比增加,驱油效率(采收率)增大;在原油黏度和黏度比相同条件下,随岩心渗透率增加,驱油效率(采收率)增大;在岩心渗透率和黏度比相同条件下,随原油黏度增加,驱油效率(采收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二元复合驱 流度控制 驱油效率 影响因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