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局部注射对原发性肝癌的生命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牛剑祥 张俊晶 +1 位作者 任建军 王万祥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46,共6页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局部注射对原发性肝癌的生命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治疗的20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4例,治疗组100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局部注射对原发性肝癌的生命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治疗的20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4例,治疗组10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治疗,治疗观察周期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的变化;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价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变;观察复发率及生存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清蛋白、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ALT、AST、总胆红素和AF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EORTC QLQ-C30总体健康情况、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恶心和呕吐、疼痛、疲倦、失眠、腹泻和食欲减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EORTC QLQ-C30总体健康情况、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恶心和呕吐、疼痛、疲倦、失眠、腹泻和食欲减退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6月30日,共随访了190例患者,随访率为93.14%,健在的患者有108例,死亡的患者有8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位置、治疗前ALT、AFP水平、术中输血、手术方式、肿瘤复发与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后预后相关(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原发性肝癌预后与发病位置、治疗前ALT、AFP水平、术中输血、手术方式和肿瘤复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无水酒精 原发性肝癌 生命质量 预后
下载PDF
肝细胞癌循环肿瘤细胞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牛剑祥 宋瑞 王万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0-802,共3页
目的评价肝细胞癌(HCC)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s)监测对手术切除HCC的意义。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HCC患者60例,应用基于生物素化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的循环HCC细胞分离/鉴定系统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于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7天检... 目的评价肝细胞癌(HCC)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s)监测对手术切除HCC的意义。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HCC患者60例,应用基于生物素化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的循环HCC细胞分离/鉴定系统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于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7天检测外周静脉血中CTCs阳性率,分析不同时期CTCs阳性率的差异及术前CTCs阳性率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TCs阳性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后第7天CTCs阳性率显著低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P<0. 05)。术前CTCs阳性患者肿瘤直径、数量及血管浸润率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 05),而年龄、性别、甲胎蛋白(AFP)浓度、乙肝表面抗原(Hbs Ag)水平、肿瘤分化程度、Child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CTCs阳性患者预后总生存时间显著短于阴性患者(P<0. 05)。结论 CTCs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CC患者病情进展,并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肝细胞癌
下载PDF
复发大肠癌行再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牛剑祥 张俊晶 孟兴凯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13-414,共2页
大肠癌在我国是位居第四到第六位的常见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复发病例。回顾性分析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病例的复发部位,再手术的时间、方式、难点及疗效,总结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 大肠癌在我国是位居第四到第六位的常见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复发病例。回顾性分析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病例的复发部位,再手术的时间、方式、难点及疗效,总结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病例行再手术切除的临床经验,有助于我们评判再手术治疗的意义,以提高对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认识水平和首次手术时的操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复发 再手术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无水乙醇局部注射对原发性肝癌的生命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牛剑祥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6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联合无水乙醇局部注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命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射频消融联合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的20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联合无水乙醇局部注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命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射频消融联合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的20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4例和治疗组10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射频消融联合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治疗观察周期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的变化;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价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变;观察复发率及生存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与治疗组患者相比,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清蛋白、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ALT、AST、总胆红素、清蛋白、AFP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U/L):30.16±18.55比39.56±20.48,AST(U/L):32.25±19.48比40.44±21.56,总胆红素(μmol/L):5.40±2.57比9.54±3.25,清蛋白(g/L):42.54±6.89比40.24±6.87,AFP(μg/L):154±82比223±107,均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生命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体健康情况、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恶心和呕吐、疼痛、疲倦、失眠、腹泻、食欲减退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情况(分):71.63±10.65比65.24±11.21,躯体功能(分):89.04±8.60比85.26±8.53,社会功能(分):72.88±13.22比65.59±13.06,恶心和呕吐(分):16.33±14.33比27.36±19.22,疼痛(分):17.28±11.77比25.32±10.07,疲倦(分):17.67±11.20比28.87±12.05,失眠(分):14.38±14.57比28.50±20.36,腹泻(分):4.98±8.24比15.98±20.05,食欲减退(分):13.55±15.25比29.77±20.21,均P<0.05〕。本研究共随访了190例患者,随访率为93.14%,健在的患者有108例,死亡的患者有8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位置、治疗前ALT、AFP水平、术中输血、手术方式、肿瘤复发与射频消融联合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后预后相关(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是一种有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原发性肝癌预后与发病位置、治疗前ALT、AFP水平、术中输血、手术方式、肿瘤复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无水乙醇 原发性肝癌 生命质量 预后
下载PDF
Survivin与大肠癌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牛剑祥 张俊晶 孟兴凯 《医学信息》 2012年第8期630-631,共2页
研究表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多种分子有关。近年来关于survivin与大肠癌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就survivin的自身特点及其在大肠癌病变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 SURVIVIN 大肠癌
下载PDF
结肠癌肝转移行扩大右肝切除1例
6
作者 牛剑祥 张俊晶 +2 位作者 任建军 王万祥 孟兴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2期167-168,共2页
右肝巨大肿瘤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可侵及肝圆韧带根部、左肝管,偶尔能达到左右肝管汇合处。有时肿瘤长得巨大,可达到肝圆韧带和左肝管,由于将侵犯肝管的肿瘤完全切除存在技术上的困难[1],这种他犯常被考虑为手术切除的禁忌证。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肝转移瘤 扩大右肝切除术
下载PDF
综合性治疗措施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任建军 牛剑祥 +1 位作者 王万祥 孟兴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533-5535,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措施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综合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综合组治疗后肝功能明显好转,丙氨酸转...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措施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综合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综合组治疗后肝功能明显好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在饮食、心理状态、自理能力、对疾病的认识及对治疗的态度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性治疗措施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干预效果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治疗措施 肝硬化 胆囊结石
下载PDF
虚拟仿真在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琨 张少杰 +6 位作者 白雪 恩和吉日嘎拉 李志军 高尚 王星 陈杰 牛剑祥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期16-18,共3页
神经系统是人体各系统结构与功能一体化的“总司令部”,是系统解剖学教学的重难点,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很难理解掌握。作为高端模拟技术发展的新微观方向虚拟仿真教学将为医学生学习神经系统知识及培养临床结合思维能力提供一个创新的途径... 神经系统是人体各系统结构与功能一体化的“总司令部”,是系统解剖学教学的重难点,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很难理解掌握。作为高端模拟技术发展的新微观方向虚拟仿真教学将为医学生学习神经系统知识及培养临床结合思维能力提供一个创新的途径和手段。本研究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和案例教学法,依托内蒙古医科大学国家级蒙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神经损伤案例库,模拟神经损伤的案例分析过程,将神经损伤后的表现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关系和功能进行动态化地模拟,并在其中加入解剖学相关知识的互动问答,使得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更加深入的了解神经系统。是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章节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教学 虚拟实验 教学软件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腹部穿透伤保守治疗30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俊晶 李得溪 +4 位作者 乔建梁 牛剑祥 王相成 杨舟 武兵兵 《腹部外科》 2011年第5期291-292,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穿透伤保守治疗指征,总结辅助检查在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治疗小组于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保守治疗30例腹部穿透伤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成功25例,中转手术5例。所有保守治疗成功病人于入院24-72h出... 目的探讨腹部穿透伤保守治疗指征,总结辅助检查在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治疗小组于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保守治疗30例腹部穿透伤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成功25例,中转手术5例。所有保守治疗成功病人于入院24-72h出院。结论保守治疗应成为腹部穿透伤治疗的手段之一,严格掌握指征、动态观察是安全实施这一治疗手段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贯通性 腹部 诊断显像 治疗
下载PDF
临床技能大赛对临床技能教学和实训的促进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温林 牛剑祥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S02期26-28,共3页
最近,技能大赛中的在职教学领域成了热门名词。在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下,技能大赛蓬勃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考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现了职业院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娴熟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技能大赛也像杠杆... 最近,技能大赛中的在职教学领域成了热门名词。在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下,技能大赛蓬勃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考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现了职业院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娴熟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技能大赛也像杠杆一样对职业教育各方面的改革创新起到了撬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技能大赛 临床技能教学 实训 促进作用
下载PDF
DOPS评分表在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1
作者 岳婧婧 牛剑祥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S02期3-5,共3页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工作的进展,医学院校要求教学医院临床带教教师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和改善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运用恰当的教学评价可及时觉察教学...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工作的进展,医学院校要求教学医院临床带教教师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和改善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运用恰当的教学评价可及时觉察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改,在完善教学过程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最佳效果[2]。在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任务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激发学生学习新医学知识的兴趣,临床带教教师建议使用DOPS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3,4]。本文将对DOPS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做以下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S 临床实践教学 外科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及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阳晓晖 牛剑祥 +2 位作者 赵海平 贾淑芹 苏秀兰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13-317,共5页
目的:检测生存素(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相互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survivin和VEGF蛋白在60例大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 目的:检测生存素(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相互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survivin和VEGF蛋白在60例大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两者间相互的联系。结果:①survivin和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均呈强表达,在癌旁组织内弱表达或不表达(P<0.01);②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相关(P<0.05);③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④大肠癌中survivin与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①大肠癌中survivin与VEGF的过表达,可能在肿瘤的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②联合检测survivin和VEGF的表达情况,可以为临床上评估大肠癌的进展状态、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达 大肠癌
下载PDF
胃旁路联合回肠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展望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鹏举 张明辉 +1 位作者 孟兴凯 牛剑祥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年第12期117-118,共2页
目前全球有糖尿病病人约2.4亿,到2030年患病人数预计将达到3.66亿人,这其中85%-90%为2型糖尿病f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T2DM历来被视为一种内科疾病,许多年来各国学者都在不断地探索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 目前全球有糖尿病病人约2.4亿,到2030年患病人数预计将达到3.66亿人,这其中85%-90%为2型糖尿病f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T2DM历来被视为一种内科疾病,许多年来各国学者都在不断地探索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口服降糖药和使用胰岛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胃旁路联合回肠转流术 手术
下载PDF
裸鼠肝癌模型中miR-20a的作用
14
作者 任建军 孟兴凯 牛剑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817-5818,共2页
目的探讨microRNA-20a(miR-20a)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裸鼠皮下荷瘤模型中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于瘤体内分别注射miR-20a agomir、阴性片段和生理盐水。观察荷瘤裸鼠体重变化、裸鼠皮下形成瘤体的大小并计算抑瘤率。接... 目的探讨microRNA-20a(miR-20a)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裸鼠皮下荷瘤模型中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于瘤体内分别注射miR-20a agomir、阴性片段和生理盐水。观察荷瘤裸鼠体重变化、裸鼠皮下形成瘤体的大小并计算抑瘤率。接种35 d后处死裸鼠并取出肿瘤组织,计算肿瘤体积大小,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A的表达。结果 3组裸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7 d后均有瘤体形成,实验组瘤体生长速度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实验结束时,实验组裸鼠体重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实验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其他两组体积(P<0.01)。实验组肿瘤组织中VEGFA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miR-20a可能通过抑制VEGFA表达,而抑制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iR-20a VEGFA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李芳 牛剑祥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S1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4-01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实验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4-01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实验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消失或减弱的时间,以及用药后血淀粉酶,脂肪酶,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实验指标的改变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病人治疗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胆囊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16
作者 王万祥 牛剑祥 +3 位作者 杨帆 任建军 张平平 孟兴凯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年第4期279-280,27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9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2%胆囊癌和胆结石同时存在,82.8%(82/99)的患者在胆囊手术前被确诊。86例患者进行常规探... 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9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2%胆囊癌和胆结石同时存在,82.8%(82/99)的患者在胆囊手术前被确诊。86例患者进行常规探查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33.72%(29/86)。总的5年生存率为6.28%,根治性切除组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3%、48.49%和23.77%。与姑息性手术组,剖腹探查组和非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多变量分析模型显示,胆囊癌AJCC分期及治疗方式与胆囊癌预后显著相关。结论多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以提高胆囊癌早期诊断率,胆囊癌患者应尽可能施行根治性手术,方能改善胆囊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手术 预后因素
下载PDF
胆囊结石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1
17
作者 侯妙珍 赵明杏 +2 位作者 牛剑祥 杨宝贵 白秀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6期160-163,共4页
目的 研究胆囊结石手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并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为减少胆囊结石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指导与临床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1200例胆囊结石患者中,共有32... 目的 研究胆囊结石手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并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为减少胆囊结石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指导与临床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1200例胆囊结石患者中,共有32例发生了院内感染,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胆囊结石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以及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胆囊结石术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率为2.67%,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28.13%)、胆道(21.88%)以及泌尿系统(21.88%);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4.76%,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多,革兰阳性菌占42.8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胆囊积液、引流管放置、术中损伤性操作、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以及合并基础病均与胆囊结石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术中有损伤性操作、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以及合并基础病均是胆囊结石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胆囊结石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为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医院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术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剑辉 张俊晶 +1 位作者 孟兴凯 牛剑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500-5502,共3页
目的探讨胃旁路术(GBP)对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大鼠模型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已成功建模的SD成年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胃旁路术组(A组)和假手术组(Sham-A组),每组30只。观察、记录所有SD大鼠手术前后... 目的探讨胃旁路术(GBP)对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大鼠模型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已成功建模的SD成年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胃旁路术组(A组)和假手术组(Sham-A组),每组30只。观察、记录所有SD大鼠手术前后体重、空腹血糖(FPG)水平、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1/FPG×FINS);ELISA法检测手术前后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激素(GIP)的水平,RT-PCR检测胰腺组织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mRNA、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激素受体(GIPR)mR-NA表达变化。结果 GBP术后8 w A组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由术前的(20.05±3.50)mmol/L下降至(5.85±0.72)mmol/L(P<0.05),且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GBP术后8 w A组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胰岛素水平由术前的(7.55±3.15)μU/ml升高至(14.85±2.52)μU/ml(P<0.05);GBP术后8 w A组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胰岛素敏感指数由术前的(0.32±0.12)下降至(0.12±0.06)(P<0.05)。空腹血清GLP-1由术前的(16.86±0.85)pmol/L上升至(35.58±2.15)pmol/L(P<0.05),经25%葡萄糖灌胃30 min后更加明显;空腹血清GIP由术前的(7.65±0.75)pmol/L下降至(4.28±0.08)pmol/L(P<0.05),经25%葡萄糖灌胃30 min后更加明显。胰腺GLP-1R mRNA表达由术前的(1.01±0.02)倍上升至(5.38±0.65)倍(P<0.05);胰腺GIP mRNA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GBP对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可能机制是过早进入空肠下段的食物,促进GLP-1分泌、减少GIP分泌,同时促进GLP-1R高表达,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胃旁路术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下载PDF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1例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慧君 牛剑祥 +4 位作者 徐晓艳 郑卫华 李朋飞 刘一博 张俊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55-2657,共3页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primary splenic angiosarcoma,PSA)是1种起源于脾窦血管内皮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自Langhans于1879年报道了第1例PSA以来,截至2019年全世界仅报道300例左右[1]。张智旸等[2]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8例病理确...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primary splenic angiosarcoma,PSA)是1种起源于脾窦血管内皮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自Langhans于1879年报道了第1例PSA以来,截至2019年全世界仅报道300例左右[1]。张智旸等[2]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8例病理确诊为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手术病理资料和治疗情况,其中脾血管肉瘤仅有3例。PSA因其发病率低且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性,临床易误诊,一般发现时已属晚期。笔者所在医院近来收治1例PSA患者,术前曾考虑为血液系统疾病,同时伴有肝脏、骨髓形态异常,诊疗期间因自发破裂行急诊手术。本病例近乎出现所有严重的并发症,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血管肉瘤 治疗学
下载PDF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性及有效性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卫华 孟兴凯 +5 位作者 任建军 乔建梁 靳君华 牛剑祥 王慧君 张俊晶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完成的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LPD组15...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完成的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LPD组15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间的差异。结果LPD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OPD组[(374.00±118.55)min vs(239.67±36.72)min,t=4.287,P<0.001],但术中出血量更少[(330.00±70.00)mL vs(450.00±167.50)mL,t=-3.823,P<0.001],术后排气时间更短[(2.00±1.00)d vs(4.00±1.00)d,Z=-4.108,P<0.001],肿瘤直径更小[(1.52±0.75)cm vs(2.49±0.79)cm,t=8.037,P<0.001]。OPD患者因其他脏器损伤意外死亡1例。两组患者术后胰瘘、胆瘘、出血、感染、肠梗阻、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理类型、切缘阴性率以及切除总淋巴结数结果相似(P>0.05)。结论经过手术观摩、专家指导,加之手术团队精诚合作、相关学科密切配合,LPD实施是安全的,近期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