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7
1
作者 牛和明 徐斌 +1 位作者 郭涛 解平峰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32-533,共2页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 双极股骨头 置换治疗 移位性股骨颈骨折 人口老龄化 骨折患者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与反锐化掩模的图像对比度增强 被引量:7
2
作者 牛和明 陈祥军 +1 位作者 张建勋 徐关玲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0-606,共7页
针对传统空间域图像对比度增强算法存在灰度级空间分配不合理和噪声敏感的问题,基于图像的局部细节信息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和反锐化掩模(UM)的图像对比度增强算法。该算法以小波变换作为工具,运用反锐化掩模的思想,... 针对传统空间域图像对比度增强算法存在灰度级空间分配不合理和噪声敏感的问题,基于图像的局部细节信息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和反锐化掩模(UM)的图像对比度增强算法。该算法以小波变换作为工具,运用反锐化掩模的思想,计算出代表局部细节信息且同时考虑了图像中的噪声信息的统计量,然后将这一新的统计量作为重新分配灰度级空间的依据,使图像的整体对比度得到有效增强。从实验和数据分析的结果看出,这种新的算法要明显优于传统的全局直方图均衡(GHE)算法和UM算法的处理结果,它不仅使图像的对比度得到了有效增强,而且也使图像的噪声相对得到了明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度增强 直方图均衡 反锐化掩模(UM) 小波变换 各向异性滤波
下载PDF
基于小波信息量分段调整的图像增强 被引量:5
3
作者 牛和明 曾明 张建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9-201,共3页
针对全局直方图均衡算法中灰度级统计量与灰度级信息量之间存在的不匹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以频域分析为辅助工具的空间域的图像增强算法。以频域中的小波信息量作为图像灰度级的统计量,对这一统计量进行了分段调整。用调整后的统计量在... 针对全局直方图均衡算法中灰度级统计量与灰度级信息量之间存在的不匹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以频域分析为辅助工具的空间域的图像增强算法。以频域中的小波信息量作为图像灰度级的统计量,对这一统计量进行了分段调整。用调整后的统计量在空间域中进行图像增强,对增强效果给出了两个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直方图均衡 小波变换
下载PDF
单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近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牛和明 解平锋 叶元 《安徽医学》 2014年第9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比较单双侧穿刺行椎体成形术(PVP)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将3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单侧穿刺组与双侧穿刺组;单侧穿刺组行PVP时仅行单侧椎弓根穿刺,双侧组行双侧穿刺。对比两组患者术前... 目的比较单双侧穿刺行椎体成形术(PVP)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将3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单侧穿刺组与双侧穿刺组;单侧穿刺组行PVP时仅行单侧椎弓根穿刺,双侧组行双侧穿刺。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2 h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透视次数明显小于双侧穿刺组(P<0.05)。两组手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前或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穿刺行PVP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及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 单侧椎弓根 双侧椎弓根
下载PDF
小切口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平 耿家金 +4 位作者 牛和明 张永强 张强 解平锋 程加峰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经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2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定期随访X线片及临床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平均14.7个月(6~18个月...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经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2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定期随访X线片及临床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平均14.7个月(6~18个月)随访,18例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20~30周(平均24.6周),无伤口感染;4例出现股骨头部分坏死,4例出现骨折端吸收延迟愈合。无一例出现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可选方案,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锁定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交会对接成像软件的多目标跟踪改进 被引量:2
6
作者 魏高乐 高进 +1 位作者 牛和明 陈朝晖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78,共6页
介绍交会对接成像敏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由单组条带预判窗口跟踪模式的单一目标敏感器组成的交会对接测量系统.从敏感器嵌入式软件的层面,提出多目标窗口计算、多目标条带预判、多目标匹配计算和多目标测量结果处理等4项改进方法,在硬件... 介绍交会对接成像敏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由单组条带预判窗口跟踪模式的单一目标敏感器组成的交会对接测量系统.从敏感器嵌入式软件的层面,提出多目标窗口计算、多目标条带预判、多目标匹配计算和多目标测量结果处理等4项改进方法,在硬件系统完全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多目标跟踪交会对接敏感器性能.该项改进将单机系统提升为多机热备份系统,提高系统安全性.实现不同目标器之间的自主跟踪切换,优化交会对接流程.此外,变不同敏感器之间切换为敏感器处理对象切换,提升交会对接过程的可靠性.改进后的算法已在我国交会对接各重点型号试验中顺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软件 交会对接 多目标 图像处理 敏感器
下载PDF
特殊透视方法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章荣 牛和明 +4 位作者 郭涛 解平锋 吴加明 谢加兵 王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通过术中附加透视拍摄侧斜位X线片观察桡骨远端螺钉与腕关节面关系及腕背切线位X线片观察远端螺钉是否穿出背侧皮质,从而评价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手术采用掌侧Henry入路治疗新... 目的:通过术中附加透视拍摄侧斜位X线片观察桡骨远端螺钉与腕关节面关系及腕背切线位X线片观察远端螺钉是否穿出背侧皮质,从而评价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手术采用掌侧Henry入路治疗新鲜桡骨远端骨折45例,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32~75(52.4±8.1)岁。术中根据不同透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为单纯透视拍摄标准正侧位X线片;观察组25例,在透视拍摄标准正侧位X线片基础上附加透视拍摄侧斜位X线片及腕背切线位X线片。观察两组术后6周及3、6个月腕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4(10.8±1.7)个月,患者切口愈合良好,均获得骨性愈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观察组术后6周(4.58±1.31)分、3个月(2.98±0.63)分、6个月(1.95±0.65)分,均优于对照组术后6周(6.32±1.96)分、3个月(3.63±0.76)分、6个月(2.43±0.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5例患者,术中通过加摄侧斜位X线片及腕背切线位X线片透视发现问题7例,阳性率为28%。结论:术中附加透视拍摄侧斜位X线片及腕背切线位X线片,可以提高远端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实现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锁定钢板 透视方法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显微手术(RAMS)系统执行机构运动学分析
8
作者 张建勋 张娜 牛和明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56,共6页
首先描述了显微手术的技术要求,然后分析了用于显微手术的机器人辅助系统(RAMS)的执行机构,建立了运动学模型,分析结果为 RAMS 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如运动误差分析与高精度位置控制算法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文章最后给出了显微手术的动物... 首先描述了显微手术的技术要求,然后分析了用于显微手术的机器人辅助系统(RAMS)的执行机构,建立了运动学模型,分析结果为 RAMS 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如运动误差分析与高精度位置控制算法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文章最后给出了显微手术的动物临床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显微手术 运动学分析 执行机构 运动学模型
下载PDF
克氏针辅助穿刺在椎体成形术中的优势 被引量:2
9
作者 邓永 牛和明 +2 位作者 郭涛 李俊 李小波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克氏针辅助穿刺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穿刺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 目的观察克氏针辅助穿刺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穿刺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针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克氏针辅助穿刺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使用C形臂X线机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24小时VAS评分为(3. 10±0. 89)分,术中使用C形臂X线机透视次数为(11. 50±1. 70)次,手术时间为(49. 63±12. 60) min,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0. 8%,对照组分别为(3. 67±1. 03)分、(13. 80±2. 09)次、(56. 83±13. 44) min、33. 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椎体成形术中采用克氏针辅助穿刺治疗在缓解术后疼痛、减少X线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防止骨水泥渗漏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克氏针
下载PDF
执行机构驱动单元软件的设计与分析
10
作者 赵性颂 董晓刚 +2 位作者 杨晓龙 牛和明 高猛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6,62,共5页
介绍执行机构驱动单元软件(ADU)的功能设计和时序设计.从总线消息时序冲突、临界资源访问冲突等方面分析软件外部接口时序设计约束、内部接口时序设计约束的满足性,对时序设计有效性进行验证.软件可靠性设计方面,采用软件失效模式及影... 介绍执行机构驱动单元软件(ADU)的功能设计和时序设计.从总线消息时序冲突、临界资源访问冲突等方面分析软件外部接口时序设计约束、内部接口时序设计约束的满足性,对时序设计有效性进行验证.软件可靠性设计方面,采用软件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SFMEA)方法识别软件中的关键变量/器件,对其采取单粒子效应防护措施,并验证了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机构驱动单元 时序 1553B 中断 单粒子
下载PDF
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体会
11
作者 牛和明 冯瑛琦 史亚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半环槽式
下载PDF
关节镜在膝关节疾患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0
12
作者 梁清宇 沈卫星 +2 位作者 冯瑛琦 牛和明 张俊德 《临床骨科杂志》 2002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 总结关节镜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疾患的临床经验。方法 应用关节镜诊治膝关节疾患87例 (93膝 )。结果  93膝通过关节镜检查和镜视下手术进一步明确了诊断 ,综合评分由术前 3 8分改善为 9 3分 ,总有效率达 94 6 %。结论 关节镜对... 目的 总结关节镜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疾患的临床经验。方法 应用关节镜诊治膝关节疾患87例 (93膝 )。结果  93膝通过关节镜检查和镜视下手术进一步明确了诊断 ,综合评分由术前 3 8分改善为 9 3分 ,总有效率达 94 6 %。结论 关节镜对膝关节内疾患的诊断直观、明确 ,镜视下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 关节疾病
下载PDF
术中侧斜位X线检查在桡骨远端骨折40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章荣 牛和明 +2 位作者 郭涛 解平锋 吴加明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术中通过附加侧斜位X线检查观察桡骨远端螺钉与腕关节面的关系,从而评价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桡骨远端骨折的40例病人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常规拍摄正侧位X线片,附加... 目的术中通过附加侧斜位X线检查观察桡骨远端螺钉与腕关节面的关系,从而评价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桡骨远端骨折的40例病人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常规拍摄正侧位X线片,附加侧斜位X线检查,保证锁定钢板远端螺钉未进入腕关节面,通过测量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评估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采用Dienst腕关节评分标准),从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8~12个月,平均10.6个月。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无拇长屈肌腱断裂、创伤性关节炎、无畸形愈合及关节僵硬的发生,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评估为优29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为97.5%。结论术中侧斜位X线检查可以保证远端锁钉不进入腕关节腔,可以尽可能地将钢板放置骨折远端,使骨折远端固定更加牢固,从而避免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的丢失,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桡腕关节 X线透视检查 侧斜位X线片 内固定 腕关节面
下载PDF
髌骨钻孔减压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疼痛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平 耿家金 +4 位作者 程加峰 牛和明 张永强 张强 解平锋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髌骨钻孔减压术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前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3例行TKA的骨关节炎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54例为减压组,TKA术中联合髌骨钻孔减压术;59例为非减压组,仅施行TKA不联合髌骨钻孔减压术。... 目的探讨通过髌骨钻孔减压术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前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3例行TKA的骨关节炎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54例为减压组,TKA术中联合髌骨钻孔减压术;59例为非减压组,仅施行TKA不联合髌骨钻孔减压术。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相关并发症、KSS评分及膝前痛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13例均获满12个月的完整随访。KSS评分:减压组术后明显高于非减压组;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减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中联合髌骨减压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膝关节KSS评分及降低术后膝前疼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髌骨减压 骨关节炎
下载PDF
关节镜下“8”字缝线和带线锚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永 李俊 +1 位作者 张季永 牛和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8”字缝线和带线锚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资料,男30例,女13例;年龄18~55岁,平均(32.49±9.55)岁。其...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8”字缝线和带线锚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资料,男30例,女13例;年龄18~55岁,平均(32.49±9.55)岁。其中19例行“8”字缝线固定治疗(“8”字缝线组),男14例,女5例;年龄24~51岁,平均(33.21±10.65)岁。24例行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带线锚钉组),男16例,女8例;年龄18~53岁,平均(31.92±8.76)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等。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74±1.16)个月。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字缝线组术手术时间(69.53±12.52)min,长于带线锚钉组(53.38±10.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字缝线组术后3、6个月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01.84±8.03)°、(117.11±9.47)°,优于带线锚钉组的(93.96±9.21)°、(107.50±13.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字缝线固定和带线锚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均可达到满意疗效,“8”字缝线固定在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带线锚钉固定,有利于促进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关节镜 “8”字缝线 带线锚钉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双带袢钢板结合细隧道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永 张季永 +1 位作者 李俊 牛和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双带袢钢板结合细隧道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双带袢钢板结合细隧道的方法治疗。...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双带袢钢板结合细隧道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双带袢钢板结合细隧道的方法治疗。男14例,女7例,右侧15例,左侧6例,交通事故伤10例,摔伤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2 d,平均(4.81±2.27)d。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分别记录肩关节前屈及外展活动度,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Constant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通过肩关节正位片测量喙锁间距及肩锁间距。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18个月,平均(15.62±1.42)个月。患者均愈合良好,无神经血管损伤、锁骨喙突骨折或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继发性肩周炎,1例行肩关节腔曲安奈德注射,1例行关节镜下肩关节松解术,患者症状较前缓解。术后12个月时,肩关节前屈活动度由(79.52±9.47)°增加至(152.38±6.05)°,外展活动度由(72.14±7.34)°增加至(148.33±8.11)°,VAS评分由(5.29±0.72)分降至(0.71±0.56)分,Constant评分由(40.90±5.66)分增加至(89.62±3.26)分,喙锁间距由(21.89±1.54)mm降至(11.24±2.19)mm,肩锁间距由(8.84±1.57)mm降至(5.27±1.5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双带袢钢板结合细隧道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优势在于操作安全,手术创伤小,喙突及锁骨骨折发生率低,固定效果可靠,可获得良好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关节镜 带袢钢板 细隧道
下载PDF
硬膜外穿刺针反向穿线过线法在肩袖损伤关节镜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永 牛和明 李俊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929-932,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穿刺针反向穿线过线法在肩袖损伤关节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与缝合枪过线法、缝合钩过线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肩袖损伤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穿刺针组(23例)、缝... 目的观察硬膜外穿刺针反向穿线过线法在肩袖损伤关节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与缝合枪过线法、缝合钩过线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肩袖损伤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穿刺针组(23例)、缝合枪组(23例)、缝合钩组(22例)。三组病人均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修复术治疗,穿刺针组采用硬膜外穿刺针反向穿线法过线、缝合枪组采用缝合枪过线、缝合钩组采用缝合钩过线。比较三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肩关节功能和住院费用。结果穿刺针组、缝合枪组、缝合钩组病人手术时间分别为(89.43±10.15)min、(88.75±11.23)min、(115.42±16.48)min;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2.51±1.32)分、(2.64±1.21)分、(3.58±1.52)分;术后6月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分别为(33.12±2.23)分、(32.85±2.15)分、(30.17±2.44)分,住院费用分别为(25430.4±824.3)元、(31280.7±526.9)元、(26730.2±624.5)元。穿刺针组与缝合枪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及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针组与缝合钩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关节功能恢复、手术费用等方面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缝合枪过线比较,硬膜外穿刺针反向过线临床应用效果与缝合枪过线相当,具有节约成本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损伤 关节镜治疗 过线器 反向穿线过线法
下载PDF
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解平锋 牛和明 叶元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21期4844-4845,4846,共3页
目的:了解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移位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钢板固定疗法,试验组施以手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 目的:了解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移位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钢板固定疗法,试验组施以手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骨折部位愈合时间(3.11±0.47w)明显低于对照组(4.04±0.90w),平均手术时间(86.20±12.3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97.41±12.6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22.42±62.72ml)少于对照组(432.32±64.71m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SS 功能评分优良率(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67.6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股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颇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固定 儿童 移位型股骨髁上骨折
下载PDF
Richard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梁清宇 冯瑛琦 +1 位作者 牛和明 郭涛 《九江医学》 1997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Richard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应用Richard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4例的方法及疗效。结果:随访71例,疗效:优55例,良16例,优良率达100%。结论:(1)对... 目的:探讨Richard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应用Richard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4例的方法及疗效。结果:随访71例,疗效:优55例,良16例,优良率达100%。结论:(1)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存有心血管等疾患者,术前积极处理、术中术后严密观察,Richard钉内固定术是可行的。(2)手术时机:老年患者且无并存症入院后4~5天,中青年牵引1周后为宜。(3)Richard钉固定后,不须加一螺丝钉以控制旋转。(4)术后不须骨牵引,可较早扶拐离床活动。(5)Richard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股骨转子间 RICHARD钉 内固定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双蒂深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梁清宇 徐斌 +2 位作者 牛和明 郭涛 冯瑛瑛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77-278,共2页
关键词 皮肤移植 双蒂深筋膜皮瓣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