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振动在矿山煤岩致裂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旭锋 牛志军 +4 位作者 张磊 李翔宇 王纪尧 常泽超 陈旭阳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3,共12页
为了推动超声振动致裂煤岩体技术的发展,提高矿山煤层气增产及硬岩掘进的效率,回顾了超声波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超声振动在致裂煤岩体方面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明确了超声振动在煤岩致裂领域存在的关键阻碍性技术难题及发展趋势。(1... 为了推动超声振动致裂煤岩体技术的发展,提高矿山煤层气增产及硬岩掘进的效率,回顾了超声波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超声振动在致裂煤岩体方面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明确了超声振动在煤岩致裂领域存在的关键阻碍性技术难题及发展趋势。(1)总结了传统技术在矿山煤层气增产和硬岩掘进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了超声波技术的独特优势及应用领域,阐述了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换能器的发展阶段及相应性能;(2)归结了超声振动煤层气促解增渗装置及流程,分析了超声振动煤层气促解增产现状,阐明了超声空化效应、机械振动效应、热效应作用下煤层气降压、加速、位能及动能增加进而促进其解吸增渗的机制;(3)归纳了超声振动破岩装置及流程,阐述了超声振动破碎硬岩的进展,揭示了超声振动产生的机械振动效应与热效应作用下疲劳损伤、微裂纹亚临界扩展、矿物颗粒不均匀热膨胀或矿物相变、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劣化导致硬岩破碎的内在机理;(4)针对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及超声振动在矿山致裂煤岩体中的局限度,对未来超声振动致裂煤岩体在现场高效应用的研究重点提出了4点建议:高性能防爆型超声波发生器和换能器的研发,超声振动促解增渗机理的深入分析及管线技术框架设计,多功能及多场耦合室内超声振动致裂煤岩体设备研制与试验,井下抗干扰超声振动设备的研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超声作用装置 超声振动 煤层气增渗 硬岩破碎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市牛乳卫生质量调查
2
作者 刘继荣 牛志军 崔顺安 《中国奶牛》 1991年第4期12-13,共2页
牛乳的卫生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对石河子市市售牛乳的初步摸底检测,为乳品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滴定酸度 消毒乳 新疆石河子市 乳中 质量调查 牛奶成分 泌乳后期 乳脂肪 大肠菌群 掺水
下载PDF
煤化工技术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探讨
3
作者 牛志军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41-43,共3页
煤炭资源是我国化工产业的重要原料之一,煤化工技术发展成为当前重点研究内容。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炭能源的利用效率,阐述了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和区别,并分析了新型煤化工技术在今后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系统地对新型煤化工技... 煤炭资源是我国化工产业的重要原料之一,煤化工技术发展成为当前重点研究内容。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炭能源的利用效率,阐述了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和区别,并分析了新型煤化工技术在今后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系统地对新型煤化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煤化工 新型煤化工 技术
下载PDF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与适用性技术研究
4
作者 牛志军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229-230,234,共3页
针对技术不成熟、认知偏差等多种原因导致废水处理工作的效果无法满足需求,对周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对现有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创新,推进废水处理工艺发展。基于此,对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与适用性技... 针对技术不成熟、认知偏差等多种原因导致废水处理工作的效果无法满足需求,对周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对现有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创新,推进废水处理工艺发展。基于此,对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与适用性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废水水质特征、污染物种类对煤化工废水特征进行了论述,分别针对预处理技术、生化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三个方面对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废水处理 适用性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的新型煤化工技术分析
5
作者 牛志军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66-268,共3页
针对双碳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型煤化工技术对现有煤炭资源进行优化,提升煤炭利用率的问题,对新型煤化工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应用特点,介绍了双碳背景下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技术路线,以供参考。
关键词 双碳 新型煤化工 技术
下载PDF
甜水堡煤矿煤巷支护参数与设备工艺优化研究
6
作者 孟键 朱长华 +2 位作者 牛志军 王旭锋 吕昊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59,共9页
目前巷道快速掘进技术研究主要针对巷道快速掘进的影响因素、设备优化等,对巷道空顶距、支护参数、施工工艺联合优化的研究较少。针对该问题,以甘肃省环县甜水堡煤矿2号井1309工作面回风巷为研究对象,对煤巷支护参数与设备工艺优化方法... 目前巷道快速掘进技术研究主要针对巷道快速掘进的影响因素、设备优化等,对巷道空顶距、支护参数、施工工艺联合优化的研究较少。针对该问题,以甘肃省环县甜水堡煤矿2号井1309工作面回风巷为研究对象,对煤巷支护参数与设备工艺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巷道掘进各工序的用时特征,得出掘进、永久支护、临时支护用时最多,占比分别为25.3%,49.9%,6.2%;以耗时最长的3个工序为重点优化方向,构建了掘进工作面空顶区顶板力学模型,得出掘进工作面理论最大空顶距为2.32 m,考虑现场受设备、地质、工艺等因素影响,确定空顶距为2.0 m;根据不同支护方案下巷道围岩应力、变形、塑性区的分布特征,结合巷道高效掘进需求,确定最佳锚杆间排距为800 mm×1000 mm。结合巷道实际的地质条件,配套优化了掘进设备、临时支护工艺与施工工艺。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最大日进尺由8 m提高到10 m,巷道掘进速度提高了25%;巷道围岩变形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最大变形量为226 mm。优化方案不仅保证了巷道的安全稳定,还显著提高了巷道的掘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掘进 极限空顶距 围岩控制 支护参数优化 支护工艺优化 施工工艺优化
下载PDF
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晚二叠世乌丽群的腕足类生物组合 被引量:23
7
作者 牛志军 马丽艳 曾波夫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348,共6页
在长江源区各拉丹冬-带晚二叠世地层中建立了2个腕足类生物组合,下部为Spinomarginifera cf.kueichowensis-Tschernyschewia cf.sinensis-Tyloplecta cf.yangtzeensis组合,见于乌丽群下部的那益雄组;上部为Leptodus nobilis-Perigeyerel... 在长江源区各拉丹冬-带晚二叠世地层中建立了2个腕足类生物组合,下部为Spinomarginifera cf.kueichowensis-Tschernyschewia cf.sinensis-Tyloplecta cf.yangtzeensis组合,见于乌丽群下部的那益雄组;上部为Leptodus nobilis-Perigeyerellacostellata-Enteletes subequivalis组合,见于乌丽群上部的拉卜查日组。两个组合生物群属于特提斯动物群,均可与华南地区同期地层中的生物群相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乌丽群 腕足类 长江源区
下载PDF
青海南部杂多—治多一带发现早石炭世Eostaffella动物群 被引量:4
8
作者 牛志军 段其发 +3 位作者 王建雄 白云山 涂兵 卜建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3-167,共5页
在青海省南部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区域地质填图中,于杂多群中首次发现类化石2属13种(含未定种、比较种)。生物群以个体较小的Eostaffella属为主,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与华南、藏东、塔里木盆地、西秦岭、俄罗斯等地同期... 在青海省南部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区域地质填图中,于杂多群中首次发现类化石2属13种(含未定种、比较种)。生物群以个体较小的Eostaffella属为主,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与华南、藏东、塔里木盆地、西秦岭、俄罗斯等地同期生物群可很好地对比,属于低纬度暖水型特提斯生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石炭世 杂多群 筵类 青海南部 杂多-治多地区
下载PDF
鄂西地区二叠系大隆组与吴家坪组的两种接触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牛志军 李志宏 +1 位作者 段其发 傅泰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9-252,共4页
鄂西地区大隆组与吴家坪组之间存在 2种不同的接触关系 :①整合接触 ,仅分布于建始、恩施等地 ;②假整合接触 ,广见于鄂西地区。接触界面形成于晚二叠世吴家坪中晚期。 2种接触界面的确定是划分碳酸盐台地上Ⅱ型层序界面的重要标志 ,同... 鄂西地区大隆组与吴家坪组之间存在 2种不同的接触关系 :①整合接触 ,仅分布于建始、恩施等地 ;②假整合接触 ,广见于鄂西地区。接触界面形成于晚二叠世吴家坪中晚期。 2种接触界面的确定是划分碳酸盐台地上Ⅱ型层序界面的重要标志 ,同时是否定大隆组深水盆地成因论的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隆组 吴家坪组 接触关系 湖北 二叠系 碳酸盐岩 接触界面 整合接触
下载PDF
青海南部二叠纪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构造演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志军 吴俊 +4 位作者 段其发 白云山 马丽艳 赵小明 何龙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9-622,共14页
青海南部所在的羌北—昌都地块处于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构造归属仍尚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二叠系以下几方面论述了羌北—昌都地块的构造背景。虫筳类以及珊瑚、腕足类生物组合的研究表明,青海南部整个二叠纪都为暖水的特提斯型... 青海南部所在的羌北—昌都地块处于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构造归属仍尚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二叠系以下几方面论述了羌北—昌都地块的构造背景。虫筳类以及珊瑚、腕足类生物组合的研究表明,青海南部整个二叠纪都为暖水的特提斯型动物群,未见冷温型生物,以及二者交替或混生的现象,与特提斯相始终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具亲扬子性的特点,古生物地理区系归属华夏特提斯区华南亚区。羌北—昌都地块北部边界中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出其沉积环境靠近陆块,为被动大陆边缘上形成的陆间洋盆环境,间接地表明羌北—昌都盆地具陆壳结构;二叠纪砂岩、粉砂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出早、中二叠世物源区构造背景为裂谷型,晚二叠世为岛弧型;火山岩具有高Ti和低Ti两种特点,但均具板内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陆块边缘拉张带(初始裂谷),同时高的TiO2含量显示出亲扬子板块的特点。火山岩铅同位素V1、V2值投影点落入扬子铅同位素省区域。综合上述研究表明,羌北—昌都地块在二叠纪时期为具陆壳结构的裂陷盆地,且始终位于特提斯区,属于泛华夏大陆群或扬子板块,构成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晚古生代羌北—昌都地块经历了裂解—扩张—闭合的构造演化阶段。泥盆纪为裂谷作用萌生阶段,石炭纪为裂谷初成阶段,二叠纪为裂谷成熟阶段,早二叠世晚期"泛裂谷化"达到鼎盛期,火山活动强,形成岛海相间的古地理格局,晚二叠世昌都地块进入裂谷闭合回返阶段,乌丽群顶部的角度不整合宣告了本演化阶段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特提斯 羌北—昌都地块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论鄂西建始地区大隆组沉积环境 被引量:7
11
作者 牛志军 段其发 +3 位作者 徐安武 傅泰安 曾波夫 朱应华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9年第1期18-23,共6页
根据岩石学特征、生物群组合及其生态类型、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和指相微量元素特征,认为大隆组属局限台地相—陆棚相,是晚二叠世中晚期海水逐渐加深的沉积产物;其硅质岩形成于水体较浅的局限—半局限潮下带。
关键词 大隆组 沉积环境 湖北 岩石学 下伏地层 生物群组合
下载PDF
青海省南部治多—杂多一带早石炭世有孔虫动物群 被引量:4
12
作者 牛志军 段其发 +3 位作者 王建雄 白云山 涂兵 卜建军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9-345,共17页
在青海省南部的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地质填图中,于杂多群中首次发现非有孔虫,建立2个组合,即Endothyra-Mediocris-Archaediscus组合和Bradyina-Endothyranopsis组合,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与华南、塔里木盆地、西秦岭、前... 在青海省南部的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地质填图中,于杂多群中首次发现非有孔虫,建立2个组合,即Endothyra-Mediocris-Archaediscus组合和Bradyina-Endothyranopsis组合,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与华南、塔里木盆地、西秦岭、前苏联等地同期生物群可很好地对比,同时结合大冢相似系数的计算表明,青海南部地区在早石炭世属于特提斯大区华夏生物区华南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虫 早石炭世 杂多群 青海
下载PDF
长江源各拉丹冬一带发现Gallowayinella■类动物群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志军 曾波夫 +1 位作者 卜建军 王建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56-758,共3页
在1∶25万赤布张错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原划下二叠统开心岭石灰岩组中发现晚二叠世长头期Gallowayinella类动物群化石,表明该区二叠纪地层非属早二叠世,而似应与青海省南部晚二叠世鸟丽群对比。
关键词 长江源区 Gallowayinella TING类动物群 晚二叠世 拉丹冬地区 鸟丽群
下载PDF
湖北建始北部二叠纪地层硒的来源与富集 被引量:16
14
作者 牛志军 徐安武 +1 位作者 段其发 傅泰安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2000年第4期396-401,共6页
在建始北部 1∶5万地质填图中 ,调查了该区二叠纪的 3个硒异常层位———孤峰组、吴家坪组和大隆组。在硒异常层或其下伏层位中发现有基性火山碎屑沉积 ,硒的含量与基性火山碎屑在地层序列与平面展布上呈正比。从地质时代的一致性上反... 在建始北部 1∶5万地质填图中 ,调查了该区二叠纪的 3个硒异常层位———孤峰组、吴家坪组和大隆组。在硒异常层或其下伏层位中发现有基性火山碎屑沉积 ,硒的含量与基性火山碎屑在地层序列与平面展布上呈正比。从地质时代的一致性上反映硒的来源与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或风化作用有关。硒含量变化与海平面升降曲线表现出正相关 ,在最大海泛面处达最大值。大的容纳空间和水体能量较低的环境 ,利于有机碳质大量吸附硒 ,造成硒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异常层 玄武岩 二叠纪 基性火山碎屑 硒富集
下载PDF
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三叠纪结扎群沉积特征及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牛志军 姚华舟 +4 位作者 段其发 白云山 王建雄 卜建军 曾波夫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3年第4期66-72,共7页
三叠纪结扎群分布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南北两侧,根据基本层序、沉积环境和层序界面特征,结扎群至少可划分出四个三级层序。沉积古地理格局显示出南浅北深的特点。南部靠近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陆源物质供应丰富。北部雀莫错一带因远离... 三叠纪结扎群分布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南北两侧,根据基本层序、沉积环境和层序界面特征,结扎群至少可划分出四个三级层序。沉积古地理格局显示出南浅北深的特点。南部靠近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陆源物质供应丰富。北部雀莫错一带因远离中央隆起,陆源物质供应相对较少,以泥岩、灰岩为主,生物化石丰富,沉积环境以陆棚为主,在相对稳定的沉积水体中以双壳类、菊石类等生物群得以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沉积特征 层序地层 结扎群
下载PDF
湖北建始地区志留纪纱帽组含磷白云岩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牛志军 段其发 +3 位作者 徐安武 傅泰安 曾波夫 朱应华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9年第3期56-60,T001,共6页
在湖北省建始地区志留纪纱帽组中段发现多层含磷白云岩层。该套白云岩单层厚度薄,含较多黑色磷质砂砾屑,局部地段可构成磷矿层。它位于高水位体系域顶部,以其消失作为Ⅱ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之一。含磷白云岩的发育说明该区或邻区存在... 在湖北省建始地区志留纪纱帽组中段发现多层含磷白云岩层。该套白云岩单层厚度薄,含较多黑色磷质砂砾屑,局部地段可构成磷矿层。它位于高水位体系域顶部,以其消失作为Ⅱ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之一。含磷白云岩的发育说明该区或邻区存在局限海湾或泻湖环境,反映特列奇期鄂西地区半干旱型气候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白云岩 纱帽组 志留纪 湖北 建始地区
下载PDF
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地区二叠系阳新统上部层位的发现和尕日扎仁组、索加组的建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志军 段其发 +3 位作者 王建雄 白云山 涂兵 卜建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6-182,共7页
在青海南部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地质填图中,发现二叠系阳新统上部层位的类动物群,新建尕日扎仁组和索加组。尕日扎仁组以泥质岩、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夹粉砂岩、灰岩、玄武岩,属陆棚相,产少量非有孔虫、腕足类、双壳类化石,地质时代为... 在青海南部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地质填图中,发现二叠系阳新统上部层位的类动物群,新建尕日扎仁组和索加组。尕日扎仁组以泥质岩、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夹粉砂岩、灰岩、玄武岩,属陆棚相,产少量非有孔虫、腕足类、双壳类化石,地质时代为阳新世孤峰期晚期,与下伏九十道班组整合接触。索加组分为2个段,下段以透镜状滨岸相底砾岩为特征,上段以含燧石条带及结核的台地相灰岩为特征,产类、非有孔虫、腕足类等,地质时代为阳新世冷坞期,与下伏尕日扎仁组平行不整合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日扎仁组 索加组 二叠纪 阳新统 青海南部
下载PDF
湖北建始—巴东地区茅口组顶部古岩溶不整合面的发现 被引量:9
18
作者 牛志军 段其发 +3 位作者 傅泰安 徐安武 曾波夫 朱应华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2000年第3期276-280,共5页
湖北建始—巴东地区茅口组顶部存在古岩溶不整合面 ,有较多陆上暴露标志。该不整合面形成于早二叠世茅口期Neoschwagerinahaydeni带末 ,构成了碳酸盐台地上典型的Ⅱ型层序界面。这一发现是孤峰组的深水盆地成因论被否定的有力证据。
关键词 岩溶不整合 茅口组 湖北 二叠纪
下载PDF
扬子陆块及周缘地质矿产调查工程进展与规划 被引量:3
19
作者 牛志军 段其发 +8 位作者 徐德明 彭三国 付建明 彭练红 龙文国 陈旭 黄圭成 李朗田 魏运许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7年第3期199-206,共8页
中南地区锡、锰、铅锌、金、稀土等资源找矿潜力大,成矿条件有利,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扬子陆块及周缘地质矿产调查工程和七个二级项目,全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锰、锡等重点矿种勘查目标的实现。扬子工程近两年来新发现大量矿化点... 中南地区锡、锰、铅锌、金、稀土等资源找矿潜力大,成矿条件有利,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扬子陆块及周缘地质矿产调查工程和七个二级项目,全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锰、锡等重点矿种勘查目标的实现。扬子工程近两年来新发现大量矿化点,圈定了一批找矿靶区,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在扬子古陆核及其东南缘、北缘、华夏陆块群等构造演化等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取得较多进展,一批地质调查项目圈定的有利找矿靶区转入矿产勘查。依据国土资源部及地质调查局的工作部署,本文提出下一阶段工作的初步规划,继续在成矿区带开展1∶5万地质矿产调查和科技创新工作,聚焦华南陆块聚散过程中的资源效应和资源潜力评价,助力华南大宗矿种与战略性新兴矿种资源新格局和重要矿产资源基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陆块 地质矿产调查 中南地区
下载PDF
南岭成矿带前寒武纪地层区划与岩石地层的厘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牛志军 杨文强 +1 位作者 刘浩 宋芳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4年第4期308-318,共11页
南岭成矿带前寒武系为金、铁、锰、磷及铅锌的赋矿层位,近年来由于高精度测年数据的应用,建立了较为清晰的年代地层格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前寒武系岩石地层序列在湘黔桂赣粤交界地区存在同物异名现象,不利于地质矿产图的编制,需要重新... 南岭成矿带前寒武系为金、铁、锰、磷及铅锌的赋矿层位,近年来由于高精度测年数据的应用,建立了较为清晰的年代地层格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前寒武系岩石地层序列在湘黔桂赣粤交界地区存在同物异名现象,不利于地质矿产图的编制,需要重新厘定完善。本文以武陵运动构造面为界,将南岭成矿带大地构造演化分为两个阶段,按中元古代至青白口纪早期、青白口纪晚期至震旦纪划分出不同地层区。早期划分出两个地层区—扬子与华夏地层区,晚期同属于华南地层区,依据处于盆地不同位置,再划分为六个地层分区。本文重点对湘黔桂交界地区的青白口系上部层位、赣湘桂地区南华系和震旦系进行了梳理,初步形成前寒武纪岩石地层序列,不再采用部分岩石地层单位,以便于编制该地区地质矿产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成矿带 青白口系 南华系 震旦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