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抗生素发酵菌种产业化的新方法
1
作者 牛春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2期73-73,共1页
发酵工程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性学科,涉及微生物学、过程工程和反应工程等学科。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酵工程中许多新型技术手段也不断融合渗透,工业发酵技术也迎来新的巨大挑战和机遇,以适应未来生物技术进步带来的发酵工... 发酵工程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性学科,涉及微生物学、过程工程和反应工程等学科。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酵工程中许多新型技术手段也不断融合渗透,工业发酵技术也迎来新的巨大挑战和机遇,以适应未来生物技术进步带来的发酵工艺产业化方面的新需求。微生物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代谢产物的过程。微生物发酵生产水平主要取决于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抗生素是微生物发酵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方面 发酵工程 微生物发酵 化学物质 工业发酵 次级代谢产物 遗传特性 抗生素
下载PDF
阿维链霉菌高产菌株的复合筛选
2
作者 吕苗苗 牛春 +1 位作者 石彦鹏 张萍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筛选阿维链霉菌高产菌株。方法采用ARTP诱变和aveR基因过表达2种选育方式对阿维链霉菌进行复合筛选。结果经ARTP诱变筛选出RW-51诱变菌株效价为7268 U/mL,高于原始菌株8.9%。再结合aveR基因过表达菌株的构建,筛选出高产菌株RW-997... 目的筛选阿维链霉菌高产菌株。方法采用ARTP诱变和aveR基因过表达2种选育方式对阿维链霉菌进行复合筛选。结果经ARTP诱变筛选出RW-51诱变菌株效价为7268 U/mL,高于原始菌株8.9%。再结合aveR基因过表达菌株的构建,筛选出高产菌株RW-997初筛效价7649 U/mL,高于RW-51诱变菌株7.7%,高于原始菌株14.6%。结论筛选出1株高产菌株RW-997,用于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链霉菌 ARTP 过表达 转化 接合转移 菌种选育
下载PDF
拟无枝酸菌糖肽类和聚酮类抗生素的遗传信息及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牛莎莎 张萍 牛春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2期74-83,共10页
拟无枝菌属(Amycolatopsis)是万古霉素和利福霉素等次生代谢产物的菌株,该菌属天然抗生素的分子遗传学已经有了广泛研究。由于抗生素耐药率的上升,寻找新的药物来对抗感染治疗已成为当务之急。了解代谢产物遗传信息的新进展有助于合理... 拟无枝菌属(Amycolatopsis)是万古霉素和利福霉素等次生代谢产物的菌株,该菌属天然抗生素的分子遗传学已经有了广泛研究。由于抗生素耐药率的上升,寻找新的药物来对抗感染治疗已成为当务之急。了解代谢产物遗传信息的新进展有助于合理地操纵生物合成途径,以便于研发新型抗生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通过Amycolatopsis基因组序列发现的糖肽类和聚酮类抗生素及其生物合成途径方面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无枝酸菌 糖肽类抗生素 聚酮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 利福霉素 生物合成途径
下载PDF
十二碳二元酸菌种发酵工艺优化
4
作者 任勇 张会萍 +1 位作者 张萍 牛春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发酵工艺优化,提高菌种发酵产酸量。方法对发酵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等成分进行优化,同时研究了种龄、发酵培养温度、摇瓶转速、发酵接种量、发酵瓶装量和发酵pH值对发酵产酸量的影响。结果发酵培养... 目的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发酵工艺优化,提高菌种发酵产酸量。方法对发酵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等成分进行优化,同时研究了种龄、发酵培养温度、摇瓶转速、发酵接种量、发酵瓶装量和发酵pH值对发酵产酸量的影响。结果发酵培养最适碳源为2g/L蔗糖,最适氮源为3g/L酵母浸膏,菌体发酵在28℃,200r/min,25mL/250mL装量,以15%接种量条件下培养,发酵pH值调至7.0~7.5时,十二碳二元酸平均产量可达到130 g/L。结论对发酵培养基碳氮源成分进行优化、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发酵产酸量提高至130g/L。同时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氯化钠和硫酸镁后,均不利于菌种产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菌 碳源 氮源 十二碳二元酸 优化 产酸量
下载PDF
卡那链霉菌培养基碳源、氮源及微量元素优化研究
5
作者 马继花 张萍 +1 位作者 牛春 石彦鹏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2期100-108,共9页
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实验对卡那链霉菌生长繁殖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卡那链霉菌生长的固体培养基主要因素有碳源的选择及培养基灭菌前pH值调节,实验确定最佳的碳源为饴糖,培养基灭菌前pH:7.50左右;影响卡那链霉菌积累... 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实验对卡那链霉菌生长繁殖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卡那链霉菌生长的固体培养基主要因素有碳源的选择及培养基灭菌前pH值调节,实验确定最佳的碳源为饴糖,培养基灭菌前pH:7.50左右;影响卡那链霉菌积累代谢产物的发酵培养基主要因素有碳源的选择,微量元素的添加,实验确定结果为:最佳碳源是乳糖,其次培养基中添加0.03%FeSO4后发酵液的滤速比对照提高了65.0%,摇瓶效价比对照提高了2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那链霉菌 培养基 PH值 微量元素 滤速 摇瓶发酵
下载PDF
红霉素高产菌株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6
作者 李春玲 牛莎莎 +2 位作者 牛春 石彦鹏 张萍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选育出红霉素(Erythromycin)发酵生产的优良菌株并建立其高效发酵条件,以产红霉素的红色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SE-2207菌株作为原始菌株,利用EMS(甲基磺酸乙酯)、UV(紫外诱变)和ARTP(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诱变的方... 为选育出红霉素(Erythromycin)发酵生产的优良菌株并建立其高效发酵条件,以产红霉素的红色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SE-2207菌株作为原始菌株,利用EMS(甲基磺酸乙酯)、UV(紫外诱变)和ARTP(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诱变的方法开展优良菌种选育,比较了三种方法的诱变效果,选育出1株遗传稳定、且对红霉素碱耐受性强的菌株SEM-7,其红霉素发酵效价达到8368mg/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25.5%。而且,SEM-7菌株细胞酰基辅酶A合成酶活力显著高于原始菌株。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正丙醇、豆油的浓度进行优化筛选,使SEM-7菌株500L中试发酵效价达到9155mg/L。研究结果对提升红霉素工业化发酵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高产菌株 诱变 发酵条件 优化
下载PDF
提高截短侧耳素产量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孙颖飞 石彦鹏 +1 位作者 牛春 张萍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2期84-93,共10页
截短侧耳素(Pleuromutilin)是萜类化合物中半合成抗生素的合成前体之一,是由大型担子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截短侧耳素产生菌属于真核生物,改造相对复杂,但市场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可见在对截短侧耳素产生菌的改良中挑战和应用潜力并存... 截短侧耳素(Pleuromutilin)是萜类化合物中半合成抗生素的合成前体之一,是由大型担子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截短侧耳素产生菌属于真核生物,改造相对复杂,但市场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可见在对截短侧耳素产生菌的改良中挑战和应用潜力并存。本文总结了截短侧耳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对截短侧耳素产生菌的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及其异源表达等有关增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截短侧耳素产生菌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菌种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短侧耳素 生物合成途径 菌种改良 异源表达
下载PDF
端到端网络时延分析
8
作者 余嗣兵 牛春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3期88-92,共5页
时延逐渐成为衡量业务的主要指标之一,但目前缺少一套合适评估网络架构时延的标准,无法明确既有网络结构是否满足业务时延的要求。本文针对该难点,首先简单介绍了网络时延组成,然后结合不同业务的网络时延要求和既有的网络架构,分析评... 时延逐渐成为衡量业务的主要指标之一,但目前缺少一套合适评估网络架构时延的标准,无法明确既有网络结构是否满足业务时延的要求。本文针对该难点,首先简单介绍了网络时延组成,然后结合不同业务的网络时延要求和既有的网络架构,分析评价在既有的网络结构下是否满足业务低时延需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端到端网络时延优化策略,为网络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到端 时延 5G IDC
下载PDF
IL-2对感染不同株旋毛虫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牛春 姜洪杰 +1 位作者 黄松 诸欣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旋毛虫感染免疫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间接ELISA 和生殖力指数测定等方法对IL-2 作用下感染旋毛虫小鼠的IgG抗体水平及寄生虫感染力进行连续观察。结果: 不同剂量IL-2对不同地理株感染小鼠...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旋毛虫感染免疫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间接ELISA 和生殖力指数测定等方法对IL-2 作用下感染旋毛虫小鼠的IgG抗体水平及寄生虫感染力进行连续观察。结果: 不同剂量IL-2对不同地理株感染小鼠产生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黑龙江株猪型旋毛虫感染小鼠, IL-2 注射具有明显抗虫效果; 而对于美国株猪型旋毛虫感染的小鼠, IL-2 对成虫繁殖力无显著影响, 但大剂量IL-2 (每鼠2 000 U/次) 使新生幼虫的感染力降低。结论: IL-2 对黑龙江株猪型旋毛虫感染力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病 白细胞介素2 IGG抗体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我国猪、猫旋毛虫的繁殖力指数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春 何忠平 +1 位作者 王凤芸 黄松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共2页
用消化法所得的猪、猫旋毛虫分别接种小鼠。结果表明,二者对小鼠均易感,猪旋毛虫对小鼠更易感。猪旋毛虫在小鼠的繁殖力指数(RCI)为37758±29483,与旋毛形线虫的RCI相符;猫旋毛虫的RCI为11906&... 用消化法所得的猪、猫旋毛虫分别接种小鼠。结果表明,二者对小鼠均易感,猪旋毛虫对小鼠更易感。猪旋毛虫在小鼠的繁殖力指数(RCI)为37758±29483,与旋毛形线虫的RCI相符;猫旋毛虫的RCI为11906±79542,与土著毛形线虫的RCI相符。本研究结果提示,我国旋毛虫可能存在两个群;此外,RCI可做为虫种鉴别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旋毛虫 猫旋毛虫 繁殖力指数 病原体 旋毛虫
下载PDF
检测滤纸干血滴中间日疟原虫(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牛春 诸欣平 +1 位作者 周蕾 刘强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7-10,共4页
从滤纸干血滴上用Chelex处理洗脱下的疟原虫DNA,经套式PCR扩增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特异性121bp片段,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7例血样检测结果全部阳性,当原虫密度低至25个原虫/uL血时仍可成功检测到该特异条带,且其它三种人疟原... 从滤纸干血滴上用Chelex处理洗脱下的疟原虫DNA,经套式PCR扩增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特异性121bp片段,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7例血样检测结果全部阳性,当原虫密度低至25个原虫/uL血时仍可成功检测到该特异条带,且其它三种人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血样均为阴性。提示滤纸干血滴与PCR扩增技术相结合,是疟疾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的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套式PCR 滤纸于血滴 Chelex 疟疾
下载PDF
IL- 2对旋毛虫不同分离株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牛春 姜洪杰 +1 位作者 黄松 诸欣平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12-114,共3页
为探讨细胞因子对旋毛虫感染的免疫调节机制 ,本实验采用间接 EL ISA等方法对 IL- 2治疗后感染旋毛虫小鼠的 Ig G抗体水平及寄生虫感染力进行了观察 ,结果发现不同剂量 IL- 2对不同地理株感染的小鼠产生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 ,对于黑龙江... 为探讨细胞因子对旋毛虫感染的免疫调节机制 ,本实验采用间接 EL ISA等方法对 IL- 2治疗后感染旋毛虫小鼠的 Ig G抗体水平及寄生虫感染力进行了观察 ,结果发现不同剂量 IL- 2对不同地理株感染的小鼠产生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 ,对于黑龙江株猪型旋毛虫感染小鼠 ,IL- 2注射具有明显抑虫效果 ,且疗效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而对于美国株猪型感染的小鼠 ,小剂量 IL- 2无效 ,大剂量 IL- 2反使感染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病 小鼠 IL-2 IGG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牛春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1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妇产科接诊的5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于该院接受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多普勒超声... 目的分析研究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妇产科接诊的5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于该院接受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对比两组孕妇各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多普勒超声血流频谱检查结果显示收缩期曲线上升陡直,下降缓慢。对照组孕妇血流频谱则表现为低阻型,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孕妇PI、RI、S/D、舒张早期切迹发生几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及胎儿窘迫发生几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普勒超声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管理中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可发现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情况,预测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必要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子宫动脉血流 妊娠期高血压 疾病管理
下载PDF
高密度低黏度阳离子钻井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艾贵成 牛春 +2 位作者 李菁 李佳军 王宝成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0,共3页
流变性是深井高密度钻井液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在高固相含量情况下亚微态粒子、处理剂、加重剂之间形成多元复合体结构。采取的解决措施有:根据密度-粒径分布-黏度曲线确定了最优化的加重剂粒径分布;用小阳离子作粒... 流变性是深井高密度钻井液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在高固相含量情况下亚微态粒子、处理剂、加重剂之间形成多元复合体结构。采取的解决措施有:根据密度-粒径分布-黏度曲线确定了最优化的加重剂粒径分布;用小阳离子作粒子稳定剂,以减少亚微态粒子含量;改善了钻井液的配制工艺,最大限度地降低黏土含量,通过提高钻井液液相黏度来满足加重剂的悬浮要求,并用正电胶、铁铬盐和红矾碱液作流型调节剂。对阳离子钻井液配方进行了优选,优选出的钻井液黏度可在55~180s之间任意调节,流动性好,并建立了高密度钻井液主要性能控制指标。在酒东油田3口井的应用结果表明,该钻井液解决了深井高密度钻井液的流变性问题,并通过回收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钻井液 阳离子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高压盐水层 酒东油田
下载PDF
套式PCR检测蚊体内疟原虫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凤舞 牛春 +2 位作者 叶炳辉 诸欣平 陈佩惠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分析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蚊体内疟原虫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采用2对针对间日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SSUrDNA)的特异引物,利用套式PCR技术,从蚊体DNA样本中,扩增间日疟原虫SSUrDNA... 目的:分析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蚊体内疟原虫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采用2对针对间日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SSUrDNA)的特异引物,利用套式PCR技术,从蚊体DNA样本中,扩增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进行间日疟原虫的检测。结果: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可见扩增出特异的约121bp大小的DNA片段,估测每份蚊虫DNA样本中含有3个以上子孢子或100只蚊中含有1只阳性蚊即可得此片段,而对恶性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约氏疟原虫及正常蚊虫DNA不能扩增出此片段。结论:此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蚊虫 套式PCR
下载PDF
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应用对小型猪麻醉的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颜克松 牛春 +2 位作者 王英召 王晓玲 战大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6-208,共3页
为探讨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应用对实验小型猪的麻醉效果。将氯胺酮与速眠新Ⅱ等量混合,采用肌肉注射法(0.28mL/kg)对12头实验小型猪(11.33kg±0.83kg)进行复合麻醉,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及镇痛效果,并监测麻醉过程中体... 为探讨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应用对实验小型猪的麻醉效果。将氯胺酮与速眠新Ⅱ等量混合,采用肌肉注射法(0.28mL/kg)对12头实验小型猪(11.33kg±0.83kg)进行复合麻醉,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及镇痛效果,并监测麻醉过程中体温、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及有无呕吐、流涎等不良反应。小型猪成功麻醉12例,占100%,肌肉注射后(4.2±1.6)min进入麻醉状态,麻醉状态维持(87.3±15.4)min以上,麻醉期间肌肉松弛效果好,动物呼吸和心率平稳,无不良反应。结果表明,采用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效果好,麻醉过程平稳,生命体征稳定。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应用是较为简便、安全的小型猪麻醉方法,适合于耗时较长的手术或试验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小型猪 氯胺酮 速眠新Ⅱ 麻醉
下载PDF
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恶性疟原虫及混合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诸欣平 刘强 +3 位作者 周蕾 姜洪杰 牛春 陈沛泉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了建立一种特异、敏感、简便的疟疾诊断方法,设计并合成两对针对恶性疟原虫(P.f.)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SSUrRNA)基因特异的引物,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恶性疟原虫SSUrRNA基因特定片... 为了建立一种特异、敏感、简便的疟疾诊断方法,设计并合成两对针对恶性疟原虫(P.f.)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SSUrRNA)基因特异的引物,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恶性疟原虫SSUrRNA基因特定片段。利用该系统诊断云南及海南疟疾患者血样,并随机选取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鉴定。结果显示,恶性疟原虫模板均扩增出长度为205bp的特定基因片段,经T-载体克隆测序与恶性疟原虫SSUrRNA特定基因片段序列完全符合。该系统特异性强,除恶性疟原虫外,间日疟原虫(P.v.)、三日疟原虫(P.m.)、卵形疟原虫(P.o.)、正常人血DNA样本及空白对照均无此扩增带出现。该系统检测原虫的敏感度为1.5个原虫/μl,大大高于常规镜检。61份P.f.镜检阳性标本在进行PCR检测时亦均呈阳性,同时联合应用套式PCR扩增间日疟原虫SSUrRNA特定基因片段的检测系统,发现61例恶性疟病人中23例是P.f.和P.v.混合感染。该检测系统具有特异、敏感、稳定、简便的特点,对疟疾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SSUrRNA PCR 混合感染 诊断 疟疾
下载PDF
无机盐水基解卡液的研究及其在长5井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梅全 张禄远 +2 位作者 李德全 牛春 韩玉宝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8,共4页
酒泉盆地长沙岭构造砂泥岩段长,存在高压盐水层,平均钻井液密度在1.98-2.02 g/cm3之间,压井过程中压差卡钻事故频繁发生,过去通常采用油基解卡液浸泡解卡,配方复杂且污染钻井液。通过对无机盐、加重剂、渗透剂的优选,开发了一种由无机盐... 酒泉盆地长沙岭构造砂泥岩段长,存在高压盐水层,平均钻井液密度在1.98-2.02 g/cm3之间,压井过程中压差卡钻事故频繁发生,过去通常采用油基解卡液浸泡解卡,配方复杂且污染钻井液。通过对无机盐、加重剂、渗透剂的优选,开发了一种由无机盐和OT为主要成分的新型的水基解卡液,提高了解卡速度和成功率。该解卡液防塌性好,在长时间浸泡后不会造成井塌复杂,解卡后可配合降滤失剂和稀释剂混入钻井液中,进一步提高钻井液的防塌性。通过室内评价实验,该解卡液抗温能力在140℃以上。在解卡仪上测得解卡时间最短为85 min,而油基解卡液的解卡时间最短为100 min。该解卡液荧光级别低,不会对录测井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无机盐 水基解卡剂 解卡 无污染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皮肤局部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战大伟 牛春 +3 位作者 颜克松 李洁 徐晨 刘金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3-165,共3页
本试验旨在考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在皮肤应用的局部药代动力学特性,分别在小型猪完整皮肤、通透性增强皮肤和破损皮肤上进行透皮吸收研究。采用1、3、5及25μg/mL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涂于受试部位,在用药后0、1、2、4h分别取用药部... 本试验旨在考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在皮肤应用的局部药代动力学特性,分别在小型猪完整皮肤、通透性增强皮肤和破损皮肤上进行透皮吸收研究。采用1、3、5及25μg/mL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涂于受试部位,在用药后0、1、2、4h分别取用药部位皮肤组织制成匀浆,检测匀浆中干扰素活性。药物可渗透进入小型猪完整皮肤;在小型猪通透性增强和破损皮肤中,用药4h内,药物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与皮肤组织中药物活性相关,不同剂量组间和不同检测时间组间差异显著(P<0.05)。5μg/mL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间隔4h用药可在用药局部起到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喷雾剂 皮肤 药代动力学 小型猪
下载PDF
大黄液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旭铭 张小飞 +5 位作者 王春艳 潘志尧 刘孝英 刘旭和 谯明燕 牛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0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大黄液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科室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基本治疗,达到光疗标准的采用蓝光光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大黄煎... 目的观察大黄液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科室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基本治疗,达到光疗标准的采用蓝光光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大黄煎液滴注灌肠治疗,每天2次,连用7 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治疗后黄疸消退情况;比较2组治疗7 d后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8 h、72 h、7 d后,2组血清TBi L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治疗72 h、7 d后,观察组TBi 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观察组血清TBi L消退较对照组更快。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液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较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 婴儿 高胆红素血症 大黄液 灌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