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豆子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的抗炎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芳 白珊泽 +3 位作者 牛淳 周轲 魏彦明 华永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87-396,共10页
以RAW 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探究苦豆子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的抗炎作用和机制。采用水煎煮、水超声、75%乙醇回流和75%乙醇超声分别制备苦豆子水煎煮提取物(water decocting extract,WDE)、水超声提取物(water ultrasonic e... 以RAW 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探究苦豆子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的抗炎作用和机制。采用水煎煮、水超声、75%乙醇回流和75%乙醇超声分别制备苦豆子水煎煮提取物(water decocting extract,WDE)、水超声提取物(water ultrasonic extract,WUE),75%乙醇回流提取物(ethanol reflux extract,ERE)和75%乙醇超声提取物(ethanol ultrasonic extract,EUE),D101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备苦豆子总生物碱提取物(total alkaloids extract,TAE)和总黄酮提取物(total flavonoids extract,TFE),水提醇沉法制备苦豆子总多糖提取物(total polysaccharides extract,TPE),通过酸性染料比色法、NaNO 2-Al(NO 3)3-NaOH分光光度法、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TA、TF和TP的含量,并采用正交法初步设计TAE、TFE和TPE 9种配伍组合(1∶1∶1、1∶2∶2、1∶3∶3、2∶1∶2、2∶2∶3、2∶3∶1、3∶1∶3、3∶2∶1、3∶3∶2),脂多糖(1μg/mL)诱导R AW 264.7细胞建立体外细胞炎症模型,利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的释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白介素-1β、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p65 NF-κB、p-p65 NF-κB、IκBα、p-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TAE、TFE、TPE中TA、TF、TP的含量分别为94.79%、71.59%和73.51%。与模型组相比,WDE、WUE、E R E、EUE、TAE、TFE、TPE及其9种配伍组合显著降低了IL-1β、IL-6、TNF-α以及NO的释放,以TAE∶TFE∶TPE为2∶1∶2抑制效果最好,其极显著降低了IкBα和p65 NF-κB的磷酸化水平(P<0.01)。综上所述,苦豆子对脂多糖诱导的R AW 264.7细胞炎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以TAE∶TFE∶TPE为2∶1∶2抗炎效果最佳,其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及下游炎症介质的转录表达,缓解LPS诱导的R AW 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R AW 264.7细胞 抗炎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对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宝霞 华永丽 +7 位作者 纪鹏 魏彦明 牛淳 郭容霞 周轲 李宏雅 任建明 白珊泽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0,共7页
为研究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对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的影响,采用番泻叶+寒湿、湿热环境建立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大鼠模型,给予理中汤和白头翁汤进行治疗,检测大鼠腹泻指数,血常规,胸腺、脾脏指数,观察结肠、回肠病理组织变化。采用ELISA检测血... 为研究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对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的影响,采用番泻叶+寒湿、湿热环境建立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大鼠模型,给予理中汤和白头翁汤进行治疗,检测大鼠腹泻指数,血常规,胸腺、脾脏指数,观察结肠、回肠病理组织变化。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结果显示,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可分别改善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腹泻指数,血常规,胸腺、脾脏指数,改善结肠、回肠病理组织损伤,降低血清中的IL-6、IL-1β和TNF-α含量,提高血清中SOD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表明理中汤和白头翁汤用于治疗寒湿和湿热泄泻具有显著效果,而理中汤对湿热泄泻、白头翁汤对寒湿泄泻无效果,提示临床应辨证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中汤 白头翁汤 寒湿泄泻 湿热泄泻
下载PDF
肠道湿热泄泻和寒湿泄泻“同病异治”的物质基础研究
3
作者 陈宝霞 任建明 +5 位作者 周轲 李宏雅 牛淳 纪鹏 华永丽 魏彦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7-427,共11页
目的建立湿热、寒湿泄泻大鼠模型,采用白头翁汤与理中汤治疗湿热、寒湿泄泻模型大鼠,分析湿热、寒湿不同证型泄泻大鼠临床症状、细胞密度、氧化应激等指标的差异,为探索泄泻“同病异治”的治疗特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 目的建立湿热、寒湿泄泻大鼠模型,采用白头翁汤与理中汤治疗湿热、寒湿泄泻模型大鼠,分析湿热、寒湿不同证型泄泻大鼠临床症状、细胞密度、氧化应激等指标的差异,为探索泄泻“同病异治”的治疗特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CON组);湿热泄泻模型组(DHD组);湿热+白头翁汤组(DHB组);湿热+理中汤组(DHL组);寒湿泄泻模型组(CDD组);寒湿+理中汤组(CDL组);寒湿+白头翁汤组(CDB组)7个组。番泻叶+湿热、寒湿环境建立湿热、寒湿泄泻大鼠模型,采用白头翁汤和理中汤进行“以方测证”研究,记录各组大鼠的临床症状。HE染色观察脾组织病理学变化。AB-PAS染色观察结肠、回肠中杯状细胞,回肠中潘氏细胞密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Nrf2、HO-1、AQP-4的表达量。结果(1)湿热、寒湿泄泻大鼠模型成功建立,湿热泄泻大鼠临床症状更明显。(2)白头翁汤、理中汤可有效改善湿热、寒湿泄泻大鼠的临床症状与脾病理组织变化。(3)泄泻大鼠肠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密度均降低(P<0.01),湿热泄泻大鼠更明显。白头翁汤、理中汤可分别提高湿热、寒湿泄泻大鼠肠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密度(P<0.01)。(4)泄泻大鼠结肠中Nrf2、HO-1、AQP-4的表达量降低(P<0.01),白头翁汤、理中汤能分别提高湿热、寒湿泄泻大鼠结肠组织中Nrf2、HO-1、AQP-4的表达量(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湿热、寒湿泄泻模型,其中湿热泄泻大鼠临床症状更明显。两种模型的脾病理组织变化以及肠黏膜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相比湿热泄泻大鼠,寒湿泄泻大鼠抗氧化指标变化更明显。白头翁汤、理中汤分别用于治疗湿热、寒湿泄泻具有显著效果,而对于寒湿、湿热泄泻无疗效,为泄泻“同病异治”的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泄泻 寒湿泄泻 白头翁汤 理中汤
下载PDF
电针百会穴对脾虚泄泻模型大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轲 牛淳 +4 位作者 刘文娟 姚万玲 纪鹏 华永丽 魏彦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47-955,共9页
旨在探讨电针百会穴对脾虚泄泻大鼠的影响。选取64只Wistar大鼠,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百会组和阳性对照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造模组以灌胃番泻叶浸液造模,待造模组出现脾虚泄泻症状后,百会组电针百会穴,阳性对照组灌胃蒙脱石散,持... 旨在探讨电针百会穴对脾虚泄泻大鼠的影响。选取64只Wistar大鼠,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百会组和阳性对照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造模组以灌胃番泻叶浸液造模,待造模组出现脾虚泄泻症状后,百会组电针百会穴,阳性对照组灌胃蒙脱石散,持续2周。整个试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所有大鼠的症状体征、体质量和腹泻指数。试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D-木糖、淀粉酶(amylase,AMS)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剖取脾和胰腺,并测定脾脏和胰腺指数。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体型消瘦,神情呆滞,被毛杂乱,不愿走动,排水样稀便,稀便通常黏附于肛周及尾巴。电针百会穴可逐渐恢复大鼠的一般行为状态,显著提高雄性大鼠体质量(P<0.05);降低脾虚大鼠的腹泻指数(P<0.05);升高血清中D-木糖及AMS含量(P<0.05);降低血清IL-2、IL^(-1)2、TNF-α含量(P<0.05)。综上表明,电针百会穴可以改善脾虚泄泻大鼠的症状体征,升高体质量、调节脏器指数、提高消化吸收功能及缓解炎症情况,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为临床治疗脾虚泄泻提供方便快捷的治疗手段,也可为研究百会穴的功效及其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百会穴 脾虚泄泻
下载PDF
目前硪工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徐光文 牛淳 《人民黄河》 CAS 1955年第5期20-22,共3页
硪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工种之一。过去我们黄河修堤规定「虚土四寸硪实三寸」,现改为「虚土三寸硪实二寸」,并将轻硪改为重硪或碌碡硪,实行逐坯难收。
关键词 平方 劳力 分缝 虚士 工食 平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