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梯度加载下煤岩损伤破坏特性及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张民波 李春欣 +4 位作者 张世龙 黄强勇 牛艺骁 贾雨豪 刘任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煤矿开采中岩体受开挖卸荷因素的影响常处于反复的循环加载过程,为研究循环梯度加载作用下煤岩的损伤破坏特性和能量演化规律,对煤样进行单轴循环梯度加载实验,对比分析煤岩在不同循环梯度加载下的变形破坏特性、输入能量密度、耗散能... 煤矿开采中岩体受开挖卸荷因素的影响常处于反复的循环加载过程,为研究循环梯度加载作用下煤岩的损伤破坏特性和能量演化规律,对煤样进行单轴循环梯度加载实验,对比分析煤岩在不同循环梯度加载下的变形破坏特性、输入能量密度、耗散能密度和损伤变量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梯度应力的递增,煤岩试样所承受的循环次数递减、峰值强度降低,分别为17.97、14.86、11.23、10.53 MPa;在循环梯度加载中,输入能量密度绝大部分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储存于岩样内部,耗散能在单次循环输入总能量的0.2%~40%之间递增。选用累积耗散作为煤岩损伤破坏全过程的量化指标,并通过Logistic方程对煤岩损伤进行了拟合,得到了煤岩损伤的演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损伤 围岩控制 循环梯度加载 破坏变形 耗散能 能量演化 损伤特性
下载PDF
基于24Model与csQCA的煤矿安全事故组态构型
2
作者 张民波 闫瑾 +3 位作者 黄强勇 牛艺骁 李峰 钟子逸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9页
煤矿安全事故对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为研究煤矿安全事故的致因因素构型,通过搜集、筛选出数据真实且事故原因明确的26起典型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利用24Model事故致因模型,从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物态、习惯性行为、安全管理体... 煤矿安全事故对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为研究煤矿安全事故的致因因素构型,通过搜集、筛选出数据真实且事故原因明确的26起典型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利用24Model事故致因模型,从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物态、习惯性行为、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安全文化5个维度提取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并通过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方法对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的组态构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24Model与csQCA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煤矿安全事故的组态构型,能够说明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与事故之间存在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并存在6种典型的组态构型,可归纳为煤矿单位管理不严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缺失型、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型、组织安全行为异化型。根据各种组态构型的特点剖析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机制,可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提供对策和建议,以保障煤矿行业安全和推动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事故 组态构型 24Model 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 安全管理
下载PDF
输气管道干线末段储气调峰研究
3
作者 牛艺骁 《化工中间体》 2015年第12期4-5,共2页
由于天然气输送系统时常发生供气量和用气量的不均衡,这会对以用气为主的城市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而解决该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天然气的调峰。其中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则是末段输气管道调峰,本文介绍了调峰的末段储气方式,分析了末... 由于天然气输送系统时常发生供气量和用气量的不均衡,这会对以用气为主的城市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而解决该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天然气的调峰。其中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则是末段输气管道调峰,本文介绍了调峰的末段储气方式,分析了末段储气的原理和储气量的计算问题,加强对末段储气的研究将会对未来燃气输配带来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干线末段 调峰 储气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