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对酸性品红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云辉 牟广宇 +1 位作者 魏清莲 黄永民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3-651,共9页
以麦冬叶子为模板制备了多级孔结构的氧化铝材料,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氮气吸附-脱附等分析手段,对氧化铝的相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多孔氧化铝对酸性品红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用... 以麦冬叶子为模板制备了多级孔结构的氧化铝材料,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氮气吸附-脱附等分析手段,对氧化铝的相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多孔氧化铝对酸性品红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溶液温度对酸性品红吸附量和脱除率的影响,并使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以及粒子内扩散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氧化铝材料较好地遗传了叶子的微观形貌和多孔结构,并且对酸性品红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的拟合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氧化铝 生物模板 吸附 酸性品红 动力学
下载PDF
中空碳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催化NaBH_4制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强 牟广宇 +1 位作者 魏清莲 黄永民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6-642,共7页
首先利用酵母菌为模板合成空心的椭球状二氧化硅,以它为硅源和模板,将作为碳源的酚醛树脂包覆在二氧化硅表面,经过碳热还原反应制备出中空碳化硅微球。利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脱附(BET)、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等测... 首先利用酵母菌为模板合成空心的椭球状二氧化硅,以它为硅源和模板,将作为碳源的酚醛树脂包覆在二氧化硅表面,经过碳热还原反应制备出中空碳化硅微球。利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脱附(BET)、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组分、形貌和结构表征,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碳与硅物质的量之比(nC/nSi)对产物比表面积的影响,并对产物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然后以SiC作载体制备了Ru/SiC催化剂,实验表明该催化剂用于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时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最大产氢速率可达2 280mL/(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酚醛树脂 中空碳化硅微球 Ru/SiC催化剂 NABH4
下载PDF
民用飞机硅橡胶老化性能研究及储存寿命预测 被引量:7
3
作者 柳荣 牟广宇 +1 位作者 尹文华 吴惠琴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8年第4期9-12,共4页
采用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对民用飞机硅橡胶的老化性能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了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在不同温度下性能随时间变化规律,利用Arrhenius方程预测了硅橡胶的储存寿命。硅橡胶的储存寿命随环境温度上升而下降。环境温度... 采用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对民用飞机硅橡胶的老化性能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了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在不同温度下性能随时间变化规律,利用Arrhenius方程预测了硅橡胶的储存寿命。硅橡胶的储存寿命随环境温度上升而下降。环境温度为23℃时,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寿命均大于100年,压缩永久变形寿命为39年。硅橡胶储存寿命研究不仅能够对橡胶制品剩余储存寿命进行预测,指导储存环境,还为橡胶制品使用寿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老化 存储寿命
下载PDF
飞机用硅橡胶材料加速老化试验及寿命评估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柳荣 尹文华 +1 位作者 吴惠琴 牟广宇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8年第5期1-3,64,共4页
为研究飞机用硅橡胶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及贮存寿命,采用热空气加速老化的试验方法,基于阿累尼乌斯方程对橡胶材料的寿命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该硅橡胶材料压缩永久变形性能对热老化最为敏感,在使用温度为60℃,老化性能指标为临界值0... 为研究飞机用硅橡胶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及贮存寿命,采用热空气加速老化的试验方法,基于阿累尼乌斯方程对橡胶材料的寿命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该硅橡胶材料压缩永久变形性能对热老化最为敏感,在使用温度为60℃,老化性能指标为临界值0. 6时,该硅橡胶的寿命为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加速老化 寿命预测
下载PDF
Facile fabrication of CeO_2 hollow microspheres with yeast as bio-templates 被引量:2
5
作者 牟广宇 魏清莲 黄永民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329-1334,共6页
CeO2 hollow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through a facile method by using yeast cells as bio-templates. The yeast pro- vided a solid flame for the deposition of cerium hydroxide to form the hybrid Ce(OH)3@yeast precur... CeO2 hollow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through a facile method by using yeast cells as bio-templates. The yeast pro- vided a solid flame for the deposition of cerium hydroxide to form the hybrid Ce(OH)3@yeast precursor. The resulting CeO2 hollow microspheres were obtained by calcining the precursor.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 copy (FE-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analysi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um (XPS) and H2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H2-TPR)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oducts fully retained the morphology of the yeast cells and the size of the hollow microspheres was about 1.5-2 μm. The catalytic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s-obtained hollow CeO2 microspheres possessed a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in CO oxidation than the commercial CeO2, which attributed to their higher surface area, hollow structure and superior reducibility. This study provided a promising rout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variety of other inorganic hollow microsphe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template CEO2 hollow spheres CO oxidation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