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脂蛋白(a)对不同CISS亚型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玄丽慧 杨娜 +4 位作者 冯玉婧 王茜 闫丽丽 孟艳宏 李雪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对不同CISS亚型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34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患者111例、心源性卒中(CS)型患者59例、穿支动脉疾病(PAD)型患者29例、其他病因(OE)型患者13...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对不同CISS亚型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34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患者111例、心源性卒中(CS)型患者59例、穿支动脉疾病(PAD)型患者29例、其他病因(OE)型患者13例、不确定病因(UE)型患者22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脂蛋白(a)。比较不同CISS亚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分析不同发病机制的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并分析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在234例脑梗死患者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低于非LAA型患者(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患者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于非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患者(P<0.05)。且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患者多有吸烟史(P<0.05)。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均是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患者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清脂蛋白(a)在不同CISS亚型脑梗死患者中呈差异表达,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表达水平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脂蛋白(a) 脑梗死 大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CISS分型及脑侧支循环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玄丽慧 陈应柱 +5 位作者 闫丽丽 王茜 李雪梅 冯玉婧 孟艳红 杨娜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及脑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6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以及不同CISS分型患者间MTH...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及脑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6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以及不同CISS分型患者间M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比较不同M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差异,并分析MTHFR C677T基因型与侧支循环等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CISS分型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MTHFR C677T基因TT型患者血清Hcy高于CT型和CC型患者(P<0.05)。侧支循环良好、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及治疗后有复发患者MTHFR C677T基因TT基因型比例明显高于侧支循环不良、颈动脉非中重度狭窄及治疗后无复发患者(P<0.05);颈动脉非中重度狭窄、治疗后无复发患者MTHFR C677T基因TC基因型比例高于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和治疗后有复发患者(P<0.05);侧支循环不良、治疗后无复发患者MTHFR C677T基因CC基因型比例高于侧支循环良好和治疗后有复发患者(P<0.05)。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CISS分型无明显关系,但与患者血清Hcy、侧支循环、颈动脉中重度狭窄以及治疗后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基因 多态性 脑梗死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脑侧支循环
下载PDF
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玄丽慧 张娴娴 +6 位作者 易琼 景坚 沈雪 徐亮 陈应柱 李军 朱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发病时间3~4.5h内脑梗死患者应用0.6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ator,rt-PA)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3~4.5h内脑梗死患者44例(脑梗死组),给予0.6mg/kgrtP... 目的探讨发病时间3~4.5h内脑梗死患者应用0.6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ator,rt-PA)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3~4.5h内脑梗死患者44例(脑梗死组),给予0.6mg/kgrtPA静脉溶栓治疗,30、90d随访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S评分(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估其神经功能恢复和ll盘床疗效,观察溶检后的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intracerebralhemorrage,sICH)发生率。将所有的观察结果与ECASSⅢ(EuropeanCooperativeAcuteStrokeStudyⅢ)试验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比(0.9mg/kgrt-PA,对照组)。结果2组30、90d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及预后良好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sICH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vs 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不亚于高剂量rt-PA,其安全性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颅内出血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预后
下载PDF
栓塞为腔隙性脑梗死重要发病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兰兰 万琪 +2 位作者 玄丽慧 景坚 李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栓塞是否及如何参与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发病过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8月~2012年6月所有入住本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排除心源性栓塞及其他原因脑梗死,根据梗死面积分为LI组及非LI组,比较两组的危险因... 目的:探讨栓塞是否及如何参与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发病过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8月~2012年6月所有入住本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排除心源性栓塞及其他原因脑梗死,根据梗死面积分为LI组及非LI组,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及血管情况。结果:两组间各危险因素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责任血管斑块及狭窄率均明显多于非责任血管侧(P<0.05);LI组的责任血管斑块率、狭窄率以及进展性和多发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LI组(P<0.05);LI组与非LI组间的进展性脑梗死的责任血管斑块和狭窄率以及多发性脑梗死的责任血管斑块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多发性脑梗死的责任血管狭窄率明显低于非LI组(P<0.05)。结论:栓塞参与了LI的发病过程,但非其主导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栓塞 血管狭窄 斑块
原文传递
丁基苯酞对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应柱 玄丽慧 +5 位作者 沈雪 易琼 戚艳红 徐耀 黄金忠 包仕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6-869,共4页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对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140只,采用四血管结扎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制模成功后48只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组24只、丁基苯酞组24只;另选2...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对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140只,采用四血管结扎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制模成功后48只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组24只、丁基苯酞组24只;另选24只为假手术组。丁基苯酞组按剂量又分为0.3mg/kg组、1.0mg/kg组、3.0mg/kg组,各组8只。分别于1d、1周和1个月测定脑组织依文思蓝(EB)含量和脑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QP4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大鼠1d、1周脑组织EB含量和脑含水量明显升高、AQP4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脑缺血组比较,丁基苯酞组1d、1周脑组织EB含量和脑含水量明显降低、AQP4表达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大鼠脑缺血后AQP4表达呈现时程性变化,丁基苯酞对AQP4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水通道蛋白质4 内皮 血管 内皮细胞 血脑屏障
下载PDF
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在不同OCSP亚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艳 刘刚 +5 位作者 肖璐 张娴娴 易琼 玄丽慧 陈应柱 李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692-169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亚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8例连续收住入院、发病在3d内的老年ACI患者血清MBP水平,并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并...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亚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8例连续收住入院、发病在3d内的老年ACI患者血清MBP水平,并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并行NIHSS、mRS评分,分析不同OCSP亚型MB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结果:OCSP分型中完全前循环型脑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型脑梗死(PACI)、后循环型脑梗死(POCI)MBP水平升高,腔隙性脑梗死(LACI)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TACI、PACI及POCI亚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LACI亚型90天时mRS 0-2分患者比率最高,其次为PACI、POCI亚型,而TACI亚型90天时mRS 0-2分患者比率最低。MBP与TC、TG、LD-C、SBP、DBP、年龄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MBP随OCSP亚型的不同而变化,发病后血清MBP可以作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碱性蛋白(MBP) 改良Rakin评分(mRS) 急性脑梗死(ACI) 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 卒中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罗贻春 玄丽慧 +3 位作者 朱艳 沈雪 易琼 陈应柱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4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255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29例和对照组126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予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5 d,治疗前后检测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血...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255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29例和对照组126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予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5 d,治疗前后检测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P选择素(CD62p)及血小板聚集率(PAG),治疗后第15、30、90天行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价预后。结果治疗15 d后两组PAC-1、CD62p、PA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用药后第15、30、90天两组mRs与前一时间点相比降低(P均<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抑制血小板活化、抗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大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活性标记物 丹红注射液
下载PDF
不同TOAST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三七通舒胶囊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罗贻春 沈雪 +3 位作者 玄丽慧 易琼 秦荣印 陈应柱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病因亚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Fbg)的变化,探讨三七通舒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08例ACI患者按照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标准分为5大亚型并行NIHSS评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 目的观察不同病因亚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Fbg)的变化,探讨三七通舒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08例ACI患者按照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标准分为5大亚型并行NIHSS评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三七通舒胶囊+疏血通注射液+拜阿司匹灵组)108例,对照组(疏血通注射液+拜阿司匹灵组)100例;检测治疗前后各亚型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结果①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心源性脑栓塞(CE)、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血清Fbg与其他明确病因的脑梗死(O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CE、SAO与不明病因性脑梗死(U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与SA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TOAST亚型中LAA、CE、SAO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5d后治疗组LAA、CE、SA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bg在LAA、CE、SAO的发生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三七通舒胶囊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作为脑梗死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分型 纤维蛋白原 三七通舒胶囊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ABCD3-I评分法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闫丽丽 玄丽慧 +6 位作者 冯玉婧 皇甫春梅 杨秀平 李壬子 王茜 方向楠 李雪梅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07-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ABCD3-I评分法联合用于评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因妊高征收入开滦总医院进行治疗的2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影...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ABCD3-I评分法联合用于评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因妊高征收入开滦总医院进行治疗的2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进行ABCD3-I评分,评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ABCD3-I评分法在预测妊高征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准确性。根据ABCD3-I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245)、中危组(n=10)和高危组(n=13)。结果患妊高征孕产妇的年龄、孕周均对脑梗死的发生有影响(P <0. 05)。此外,ABCD3-I评分中临床特征表现、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7 d内发生双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WI序列信号高、同侧颈动脉存在中重度狭窄及最终的ABCD3-I评分总分均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P <0. 05)。中危组和高危组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P <0. 05);脑供血动脉正常或轻度狭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脑供血动脉中度和重度狭窄的患者(P <0. 05);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中,低危组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50%和狭窄程度≥50%者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P <0. 05)。结论 ABCD3-I评分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有效地对妊高征患者短期内继发脑梗死进行评估,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脑梗死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ABCD3-I评分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雪 玄麗慧 +2 位作者 秦榮印 朱艷 陳應柱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4-708,共5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内皮细胞特异性分裂原。研究表明,VEGF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这使得从VEGF及其受体水平干预缺血性卒中成为可能。文章对VEGF及其受体的生物学作用、参与缺血性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内皮细胞特异性分裂原。研究表明,VEGF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这使得从VEGF及其受体水平干预缺血性卒中成为可能。文章对VEGF及其受体的生物学作用、参与缺血性卒中各阶段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前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卒中 脑缺血 脑水肿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神经发生 神经保护药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移植骨髓基质细胞对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观察
11
作者 张娴娴 肖璐 +3 位作者 沈雪 玄丽慧 易琼 陈应柱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5-819,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MSCs)立体定向移植入全脑照射损伤模型大鼠海马内是否对其认知功能有修复作用。方法:取2~3周龄SD大鼠6只用于MSCs体外分离、培养和增殖。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数字随机分为假照射组、单纯照射组、...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MSCs)立体定向移植入全脑照射损伤模型大鼠海马内是否对其认知功能有修复作用。方法:取2~3周龄SD大鼠6只用于MSCs体外分离、培养和增殖。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数字随机分为假照射组、单纯照射组、照射+PBS组和照射+MSCs组,各12只,采用10Gy单次全脑照射模型,假照射组以铅档块屏蔽,照射+MSCs组为制模后1周MSCs用Brdu标记后在立体定向仪下移植入全脑照射模型大鼠海马内,假照射组和照射+PBS组大鼠用同样方法将等量PBS注入。4周后通过Y迷宫法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变化,免疫荧光双染色观察BrdU标记细胞及分化的功能细胞。结果:与假照射组比较,单纯照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F=24.86,P<0.01;海马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高,F=29.19,P<0.01。与单纯照射组比较,照射+MSCs组大鼠认知功能明显改善,F=14.86,P<0.05;海马VEGF表达明显降低,F=23.86,P<0.01。移植点附近见BrdU标记的MSCs存活,部分BrdU阳性细胞表达O4。结论:MSCs移植通过抑制VEGF表达可显著改善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MSCs移植入全脑照射大鼠海马内可存活,部分定向分化为少突胶质谱系细胞,但分化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电离辐射 细胞移植 少突胶质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海马
原文传递
丁基苯酞对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大鼠皮质AQP4表达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应柱 张娴娴 +5 位作者 沈雪 易琼 秦荣印 玄丽慧 杨璞 黄金忠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对单次全脑照射后大鼠大脑皮质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照射组、单纯照射组和丁基苯酞组,采用10Gy单次全脑照射模型,制模后丁基苯酞组大鼠分别按剂量0.3、1.0和3.0mg/kg丁基苯...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对单次全脑照射后大鼠大脑皮质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照射组、单纯照射组和丁基苯酞组,采用10Gy单次全脑照射模型,制模后丁基苯酞组大鼠分别按剂量0.3、1.0和3.0mg/kg丁基苯酞腹腔注射;依文思蓝(EB)法评价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质AQP4表达的变化。结果:单纯照射组大鼠脑组织EB含量为(1.62±0.18)μg/g,与假照射组的(0.58±0.11)μ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照射后1周单纯照射组大鼠脑组织皮质AQP4表达(1.67±0.63)较对照组(4.00±0.32)降低,P=0.004。与单纯照射组比较,不同剂量丁基苯酞组大鼠脑组织EB含量均降低(0.3mg/kg组,P=0.002;1.0mg/kg组,P=0.004;3.0mg/kg组,P=0.003);照射后1周不同剂量丁基苯酞组皮质AQP4表达有不同程度增加,呈现剂量依赖性(0.3mg/kg组,P=0.035;1.0mg/kg组,P=0.042;3.0mg/kg组,P=0.006)。结论:大鼠全脑照射后皮质AQP4表达呈时程性变化,丁基苯酞对AQP4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丁基苯酞 电离辐射 脑损伤 大鼠
原文传递
临床路径管理对脑出血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贻春 沈雪 +3 位作者 叶青 玄丽慧 易琼 陈应柱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4年第6期337-339,349,共4页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管理对脑出血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与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本院特点制定脑出血临床路径,收集200例发病在3 d内的脑出血患者,最终入组180例,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来比较未实施临床路径组70例(对照组)与实施临床路径...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管理对脑出血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与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本院特点制定脑出血临床路径,收集200例发病在3 d内的脑出血患者,最终入组180例,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来比较未实施临床路径组70例(对照组)与实施临床路径组110例(路径组)脑出血患者SAP发生率和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 SAP总体发病率为16.11%,对照组发病率为25.71%,路径组SAP发病率为10.00%;实施临床路径后脑出血患者SAP有明显降低(P<0.05),2组1个月时m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3个月时评分路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出血发病后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以减少SAP的发生,同时改善该类患者的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 改良Rankin评分(mRS) 脑出血
原文传递
舒血宁添加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琼 秦荣印 +3 位作者 玄丽慧 沈雪 俞龙 陈应柱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0期1550-1552,共3页
目的研究舒血宁添加治疗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首次诊断为PD或既往曾诊断为PD但无任何相关抗PD药物治疗史的早期患者(Hoehn-Yahr分级在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观察组(n=16)。2... 目的研究舒血宁添加治疗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首次诊断为PD或既往曾诊断为PD但无任何相关抗PD药物治疗史的早期患者(Hoehn-Yahr分级在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观察组(n=16)。2组均给予美多巴基础治疗,观察组另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于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周。于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PD患者进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并计算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UPDRS各部分评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运动检查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精神、行为、情绪评分较治疗前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UPDRS各部分评分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精神、行为、情绪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运动检查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血宁添加治疗能改善早期PD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舒血宁 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