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制备大鼠胃炎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丙信 姚希贤 白文元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5年第4期200-203,共4页
用经口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方法,分别感染24只Wistar大鼠,于感染结束时、感染结束后4周、8周处死大鼠,取胃粘膜组织检测HP,进行组织病理及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HP检测于感染结束时和感染后4周全部为... 用经口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方法,分别感染24只Wistar大鼠,于感染结束时、感染结束后4周、8周处死大鼠,取胃粘膜组织检测HP,进行组织病理及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HP检测于感染结束时和感染后4周全部为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感染后8周8只大鼠中7只为阳性。感染HP的大鼠胃粘膜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或活动性炎症,粘膜上皮细胞出现变性病灶。空白对照组无病变或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电镜观察模型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微细结构出现明显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幽门螺杆菌 大鼠模型 胃炎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模型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丙信 姚希贤 +1 位作者 白文元 张玉琢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7年第1期34-37,共4页
在传统中药方剂的基础上,加入药敏试验筛选的对幽门螺杆菌(HP)有效的中药,组成“灭HP煎剂”,用此煎剂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HP感染胃炎模型进行4周治疗,各组HP的清除率和根除率分别为:“灭HP煎剂”组为87.7%和75.0%;二联... 在传统中药方剂的基础上,加入药敏试验筛选的对幽门螺杆菌(HP)有效的中药,组成“灭HP煎剂”,用此煎剂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HP感染胃炎模型进行4周治疗,各组HP的清除率和根除率分别为:“灭HP煎剂”组为87.7%和75.0%;二联(丽珠得乐+痢特灵)组为87.5%和75.0%;三联组(丽珠得乐+甲硝唑+羟氨苄青霉素)为100%和87.5%;中西药联合组(三联+“灭HP煎剂”)清除率和根治率均为100%。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灭HP煎剂”组活动性炎症消失率7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含有本煎剂的治疗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恢复正常,表明“灭HP煎剂”及中西药联合治疗,既有较好的杀灭HP的作用,又有消除活动性炎症和恢复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HP煎剂 胃炎 对照组 丽珠得乐 治疗组 清除率 炎症 筛选 杀灭 痢特灵
下载PDF
B超引导下内镜胆管取石50例
3
作者 王丙信 梁圣彬 +6 位作者 吕玉洁 任清华 李世存 吴信柱 柴亮 郝波 张维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476-1477,共2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内镜胆管取石的可行性.方法:采用B超引导下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B超探查胆管结石的大小、位置,插入十二指肠镜,找到乳头,调整角度,行乳头切开,插入网篮,B超引导下网篮越过结石,张开网篮,回拉套住结石,收紧网篮,...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内镜胆管取石的可行性.方法:采用B超引导下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B超探查胆管结石的大小、位置,插入十二指肠镜,找到乳头,调整角度,行乳头切开,插入网篮,B超引导下网篮越过结石,张开网篮,回拉套住结石,收紧网篮,拉出胆管外.多发结石可反复插入网篮取石,化脓性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者先行鼻胆管引流,消除感染和减黄后再行胆管取石.结果:50例患者中31例一次取石成功,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共13例,行EST和ENBD1wk后取石全部成功,6例乳头切开后取石未成功,1wk后4例再行取石成功,2例1wk后复查B超结石自行排出.取出结石62粒,结石大小为0.3×0.5cm-1.3×2.5cm.症状全部消失45例,5例合并有胆囊炎或胆囊结石上腹部疼痛持续时间较长.8例出现血尿淀粉酶增高,血淀粉酶最高800单位/dl(正常180单位/dl),72h恢复正常.18例出现术后腹部隐痛或胀痛,12-24h内完全消失.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止血、输血后出血控制.结论:通过50例B超引导内镜下胆管取石表明,只要操作上有一定经验,成功率就比较高,对医患双方都比较安全,彻底解决了电离辐射的防护问题,减少了造影剂造成的注射性胰腺炎等并发症,通过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实践,B超引导内镜下胆管取石将成为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内镜 胆管取石 肝外胆管结石
下载PDF
黄芩汤颗粒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丁海荣 王丙信 +2 位作者 杨云 李霞 王慧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芩汤颗粒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126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治疗组采取黄芩汤颗粒剂联合美沙... 目的探讨黄芩汤颗粒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126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治疗组采取黄芩汤颗粒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纤维结肠镜检积分,并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83%,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经治疗后两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积分与总积分均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降低比对照组更明显(P<0.01)。经治疗2个月后两组纤维结肠镜检积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的纤维结肠镜检积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有明显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以上血清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对UC患者采用黄芩汤颗粒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后可取得显著疗效,患者机体内炎性反应可得到缓解,有利于促进肠黏膜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汤颗粒剂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剑明 王丙信 +6 位作者 伏爱国 李琳 郭乾坤 吴镇宇 谭洪玲 马增春 赵映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09-2712,I0008,共5页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和停止造模后自愈情况。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1、2、3、4、5、6组,每组6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模型组均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10周后改为标准鼠料喂...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和停止造模后自愈情况。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1、2、3、4、5、6组,每组6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模型组均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10周后改为标准鼠料喂养。分别于实验第2、4、6、8、10、14周将模型1—6组依次全部处死,正常组于第14周处死,观察各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血清、肝脏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大鼠肝指数、Lee's指数于造模第4周时开始升高,到第8周达到高峰,于第14周(即停止高脂饲料4周后)有降低趋势。在肝组织切片在病理学和形态学上,造模组大鼠于第2周肝脏开始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气球样变、小叶炎症和门脉炎症,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上述病理改变加重,于造模第6周开始有大鼠肝脏出现纤维化,并呈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变化。而第14周(即停止高脂饲料4周后)肝脏自然愈合在组织病理学上不明显。结论:高脂饲料喂养8—10周内可以成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且模型在停止造模4周内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高脂饮食 动物模型 动态研究
原文传递
大柴胡汤加减联合ERCP治疗肝胆湿热证胆总管结石急性发作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剑明 王丙信 +3 位作者 李栋栋 连博 徐霄龙 刘清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大柴胡汤治疗肝胆湿热证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该院消化内科住院的8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43例患者,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大柴胡汤治疗肝胆湿热证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该院消化内科住院的8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43例患者,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ERCP内镜微创,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疗程为4 d。记录两组患者的操作治疗的一般情况(一次性完成、二次操作、治疗失败、转外科手术以及塑料支架置入引流的病例)、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主要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并发症或不良反应(腹痛、切口出血、术后感染、胰腺炎指标升高、呼吸衰竭、死亡)。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上,联合组总有效率(95.5%,42/44)优于对照组(86.0%,37/43)(P<0.01)。对于肝功能的主要指标的改善上,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联合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1)。在治疗后的两组组间比较中,联合组对于改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的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方面,两组均以腹痛最常见,分别为7例和8例。其次为胰腺炎指标(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升高,分别为7例、8例。该研究无呼吸衰竭或死亡病例报告。结论 ERCP联合大柴胡汤治疗肝胆湿热证胆总管结石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肝胆湿热证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大柴胡汤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中TFF2、miR-181a、RKIP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霞 杨云 +1 位作者 王慧纬 王丙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1期2578-2582,共5页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2(TFF2)、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及miR-181a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三者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CAG患者115例作为CAG组,并招募同期体检健康者12...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2(TFF2)、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及miR-181a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三者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CAG患者115例作为CAG组,并招募同期体检健康者1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FF2和RKIP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81a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间TFF2、RKIP及miR-181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特征CAG患者TFF2、RKIP及miR-181a表达水平,分析三者间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影响CAG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CAG组有饮酒史、吸烟史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AG组的TFF2和miR-181a表达水平升高,RKIP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病部位、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史、胃炎/胃癌家族史、饮食习惯规律情况CAG患者间的TFF2、RKIP和miR-181a表达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F2表达水平与miR-181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45,P=0.045),TFF2、miR-181a表达水平与RKIP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326,P=0.047;r=—0.625,P=0.00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岁、发病部位以胃窦为主、Hp感染、有胃炎/胃癌家族史、饮食不规律均为影响CAG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FF2、RKIP表达水平和miR-181a表达水平在CAG患者的胃黏膜组织中升高,应对年龄≥50岁、发病部位以胃窦为主、有Hp感染、有胃炎/胃癌家族史、饮食习惯不规律患者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2 miR-181a RAF激酶抑制蛋白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华北地区大肠癌发病特点 被引量:5
8
作者 武子涛 韩英 +4 位作者 盛剑秋 张莉 王东旭 王丙信 刘利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921-923,共3页
目的分析华北地区大肠癌发病特点,为筛查提供依据。方法将华北地区5家医院10年问收集的2450例大肠癌病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53例(≤40岁,6.24%);中年组885例(41岁~60岁,36.12%);老年组1412例(≥61岁,57.63%),分析其... 目的分析华北地区大肠癌发病特点,为筛查提供依据。方法将华北地区5家医院10年问收集的2450例大肠癌病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53例(≤40岁,6.24%);中年组885例(41岁~60岁,36.12%);老年组1412例(≥61岁,57.63%),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资料左半结肠1938例(79.10%),右半结肠512例(20.90%)。不同年龄组的大肠癌发生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巾腺癌2142例(87.43%),黏液腺癌211例(8.61%),印戒细胞癌41例(1.67%),未分化癌和其他56例(2.29%)。腺癌中高分化腺癌866例(40.43%),中分化腺癌1074例(50.14%),低分化腺癌202例(9.43%)。青年组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及其他恶性程度高癌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3组腺癌分化程度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大肠癌女性构成比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P〈0.05)。结论60岁以上老年组仍是大肠癌发病高发人群;大肠癌发病部位有有移趋势;青年组大肠癌恶性程度高;女性大肠癌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中年女性发病率高于青年和老年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临床特点 伺机性筛查
下载PDF
清热利湿通腑法联合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剑明 王丙信 +5 位作者 刘洋 连博 韦重阳 徐霄龙 郭玉红 刘清泉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清热利湿通腑法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肝胆湿热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63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予常规及ERCP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大... 目的探讨中医清热利湿通腑法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肝胆湿热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63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予常规及ERCP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大柴胡汤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疗程为4 d。记录2组病因及操作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疾病疗效评价、血清淀粉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肝功能主要指标、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改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腹痛和切口出血在2组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结论ERCP联合中医清热利湿通腑法治疗肝胆湿热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清热利湿通腑法 肝胆湿热证
下载PDF
疣状胃炎胃镜及病理学检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秀莲 王丙信 +1 位作者 任清华 郝波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12期930-931,共2页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的临床表现、内镜下形态及组织学改变。方法:记录疣状胃炎临床症状并进行随访。胃镜下观察隆起糜烂性病变的形态、数目、程度、是否合并溃疡及其他病变。病理观察胃黏膜炎症、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改变。13C尿素呼气...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的临床表现、内镜下形态及组织学改变。方法:记录疣状胃炎临床症状并进行随访。胃镜下观察隆起糜烂性病变的形态、数目、程度、是否合并溃疡及其他病变。病理观察胃黏膜炎症、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改变。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部不规律隐痛为主(81.84%)。胃镜下病变多位于胃窦部(84.89%)。病变为圆形或类圆形,直径为3~5 mm,高度<2 mm,隆起顶部凹陷,凹陷处呈淡红色,形如痘疹。病理表现为慢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胃炎、部分伴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阳性90.21%。治疗并随访3个月336例,63例疣状胃炎消失(26.69%),94例疣状病变减少(39.83%),有效率66.52%。结论:疣状胃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上腹部隐痛最常见。发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其隆起糜烂性病变可能和胃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腺体、黏膜上皮、纤维组织增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胃炎 临床表现 组织学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郝波 王丙信 +3 位作者 宋潇逸 任清华 伏爱国 程秀莲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9期701-702,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对高龄老年患者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对近6年来收治的高龄(>70岁)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36例进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愈33例(91.67%),结石未能排...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对高龄老年患者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对近6年来收治的高龄(>70岁)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36例进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愈33例(91.67%),结石未能排出者3例(8.33%),无死亡。术后合并局部轻微渗血者2例(5.56%);高淀粉酶血症3例(8.33%)。结论:EST属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高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高龄
下载PDF
Stretta射频治疗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五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清华 王丙信 +2 位作者 汪忠镐 伏爱国 吕玉洁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astroesophago arygotrachealsyndrome,GELTS)的临床表现及经内镜食管Stretta射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5例GELTS行24h胃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胃镜检查,并行内镜下Stretta射频治疗。结果本组5例均以咽部异... 目的探讨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astroesophago arygotrachealsyndrome,GELTS)的临床表现及经内镜食管Stretta射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5例GELTS行24h胃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胃镜检查,并行内镜下Stretta射频治疗。结果本组5例均以咽部异物感、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就诊,经内镜食管Stretta射频治疗后立即复查胃镜,4例见贲门口紧密包绕内镜,合并食管裂孔疝的1例贲门口包绕内镜较紧密。5例术后咽部异物感、咳嗽均减轻,痰量明显减少,喘息、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结论Stretta射频治疗GELTS起效迅速,可立即缓解症状,且方法相对简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 胃食管反流病 Stretta射频治疗
下载PDF
胃窦粗大皱襞的临床表现、内镜形态及组织学改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秀莲 王丙信 +4 位作者 任清华 郝波 宋潇逸 伏爱国 杨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542-2544,共3页
目的:探讨胃窦部粗大皱襞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内镜形态及组织学改变.方法:对胃镜检查中发现有胃窦部粗大皱襞患者,询问临床特点、内镜下检查形态、活组织病理检测其组织学改变,^(13)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结果:临床... 目的:探讨胃窦部粗大皱襞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内镜形态及组织学改变.方法:对胃镜检查中发现有胃窦部粗大皱襞患者,询问临床特点、内镜下检查形态、活组织病理检测其组织学改变,^(13)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结果:临床见有进食后上腹饱胀及上腹隐痛,伴有反酸、烧心、嗳气,胃动力药及助消化药物不能改善症状;内镜下形态以纵行条状粗大皱襞多见,弧形、类圆形次之.位于胃窦部小弯侧,1-4条,通向幽门,大部分脱入十二指肠,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炎.病理提示不同程度浅表性胃炎或不典型增生,伴糜烂者不典型增生比例较高.肠上皮化生、腺体数量减少也占一定比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4.98%.结论:在胃窦部粗大皱襞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较一般浅表性胃炎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大皱襞 胃镜 幽门螺杆菌 不典型增生 肠化生
下载PDF
PCR银染法检测胃黏膜活检组织端粒酶活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恩祥 沈喜 +2 位作者 智强 吕玉洁 王丙信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76-77,共2页
目的 研究不同病变胃黏膜 (包括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 )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PCR银染法检测 80例胃黏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依... 目的 研究不同病变胃黏膜 (包括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 )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PCR银染法检测 80例胃黏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依次为 :胃癌 83.3% (2 0 /2 4 ) ,慢性萎缩性胃炎 2 8.1% (9/32 ) ,肠上皮化生 14 .3% (1/7) ,胃溃疡 11.1% (1/9)。 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及 80例正常组织全部阴性。结论 端粒酶不仅在胃癌黏膜组织中已有表达 ,而且在癌前病变黏膜组织中也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 活检 端粒酶
下载PDF
AOPP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心肌酶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清华 宋潇逸 +1 位作者 郝波 王丙信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427-428,共2页
目的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和心肌酶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对32例重度AOPP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性能力)和心肌酶含量(CK-MB、L... 目的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和心肌酶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对32例重度AOPP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性能力)和心肌酶含量(CK-MB、LDH)进行连续检测,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肌酶含量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同健康对照组相比,中毒组患者早期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CK-MB、LDH均明显升高,红细胞变性能力明显降低(P<0.01):随病情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心肌酶含量呈逐渐恢复趋势。结论AOPP患者心肌酶的变化与血液高粘滞状态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 血液流变学 心肌酶
下载PDF
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误诊为哮喘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清华 王丙信 汪忠镐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7期640-641,F0002,共3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例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误诊为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间断上腹不适、咳喘12年余,加重1年,病程中长期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多年未愈,入我院后行胃镜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喉... 目的探讨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例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误诊为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间断上腹不适、咳喘12年余,加重1年,病程中长期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多年未愈,入我院后行胃镜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遂在胃镜下行食管胃交界处Stretta微量射频抗反流治疗,前述症状均有所好转。结论特别要重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GELTS,进一步行胃镜等检查,以明确"哮喘"的真实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 误诊 哮喘
下载PDF
疣状胃炎523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秀莲 王丙信 +1 位作者 任清华 郝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0期7441-7441,共1页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的临床表现、内镜下形态、组织学改变。方法:观察疣状胃炎临床症状、内镜下形态、数目、炎症程度。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病变多位于胃窦部。病理为慢性胃炎及慢性活动性胃炎或伴肠上皮化生。Hp阳性90.21%。结论:其病...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的临床表现、内镜下形态、组织学改变。方法:观察疣状胃炎临床症状、内镜下形态、数目、炎症程度。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病变多位于胃窦部。病理为慢性胃炎及慢性活动性胃炎或伴肠上皮化生。Hp阳性90.21%。结论:其病变可能和胃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有关。发病可能与Hp感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诊断 内窥镜检查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郝波 宋萧逸 +2 位作者 任清华 程秀莲 王丙信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6期422-42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4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按病情轻重分为重症胰腺炎和轻症胰腺炎,按病因分为胆源性及非胆源性。分析其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胆...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4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按病情轻重分为重症胰腺炎和轻症胰腺炎,按病因分为胆源性及非胆源性。分析其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及其对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明显比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重,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变化亦明显重于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且急性重症胰腺炎以胆源性者居多,住院时间较长。结论: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可能发生肝功能损害且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肝功能损害
下载PDF
B超引导下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清华 王丙信 +3 位作者 程秀莲 胡森 张维莲 宋萧逸 《感染.炎症.修复》 2005年第3期146-148,2,共4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B超引导内镜肝外胆管取石的方法。方法:对B超引导下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患者26例(B超组)和X线引导下肝外胆管取石患者(X线组)3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超组的26位患者:术后2h和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179.68±9... 目的:研究和探讨B超引导内镜肝外胆管取石的方法。方法:对B超引导下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患者26例(B超组)和X线引导下肝外胆管取石患者(X线组)3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超组的26位患者:术后2h和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179.68±94.45U和214.47±282.59U,其中仅有2例发生高淀粉酶血症(2/26,7.69%)。X线组的38位患者:胰管显影14例(14/38,36.84%),术后2h和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275.68±314.45U和354.47±482.59U,其中高淀粉酶血症9例(9/38,23.68%),注射性胰腺炎2例(2/38,5.26%)。内镜操作员在X线照射下平均工作时间为21.4min,而B超组内镜操作人员和患者可完全不受X线照射。结论:B超引导下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内镜操作人员可完全避免电离辐射危害;患者可避免注射性胰腺炎的发生,而且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X线 十二指肠镜 肝外胆管结石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微射频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俊芬 王丙信 +2 位作者 任清华 韩维红 伏爱国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3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胃镜检查 Stretta微量射频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