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酰胺-柠檬酸改性葵花秸秆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吸油动力学
1
作者 李小菊 李惠成 +5 位作者 武芸 胡浩斌 李治军 王玉峰 王丽朋 张鹏会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以农业废弃物葵花秸秆为原料,分别用10%氨水、丙酮-环己烷、甲苯-乙醇对葵花秸秆预处理后,采用丙烯酰胺-柠檬酸酯化法对其改性,研究了改性葵花秸秆对油品的吸附性能,开展了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探讨了改性葵花秸秆的吸油机理。结果表... 以农业废弃物葵花秸秆为原料,分别用10%氨水、丙酮-环己烷、甲苯-乙醇对葵花秸秆预处理后,采用丙烯酰胺-柠檬酸酯化法对其改性,研究了改性葵花秸秆对油品的吸附性能,开展了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探讨了改性葵花秸秆的吸油机理。结果表明,丙酮-环己烷预处理+改性葵花秸秆对油品的吸油性能最强,其次为甲苯-乙醇预处理+改性葵花秸秆、10%氨水预处理+改性葵花秸秆;改性葵花秸秆对不同油品的吸油性能大小为:大豆油>柴油>原油;丙酮-环己烷预处理+改性葵花秸秆对原油的保油率最高,10%氨水预处理+改性葵花秸秆对大豆油的去除率最高;吸附热力学表明改性葵花秸秆对油品的吸附是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的化学吸附,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该研究为解决石油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农作物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秸秆 预处理 酯化改性 吸油动力学
下载PDF
垃圾焚烧脱硝催化剂钙镁失活与活性恢复特性
2
作者 何川 吴国勋 +5 位作者 李昂 张发捷 卞子君 卢承政 王丽朋 赵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13-2420,共8页
以国内某垃圾焚烧电厂失活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针对Ca、Mg失活因素进行失活特性研究,同时探讨垃圾焚烧失活催化剂的活性恢复方法与原理。对新催化剂、失活催化剂和再生催化剂样品进行脱硝性能对比测试。利用扫描... 以国内某垃圾焚烧电厂失活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针对Ca、Mg失活因素进行失活特性研究,同时探讨垃圾焚烧失活催化剂的活性恢复方法与原理。对新催化剂、失活催化剂和再生催化剂样品进行脱硝性能对比测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吸附-脱附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表征催化剂样品的表面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失活和再生催化剂的化学形态变化;采用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研究催化剂的酸性位点变化和氧化还原特性。结果表明,由于受到Ca、Mg等失活因素的影响,失活催化剂脱硝性能大幅下降,300~350℃温度区间内的脱硝效率从新催化剂的95%以上下降到80%左右;利用“EDTA清洗+活性物质负载”方法再生后的催化剂脱硝能力明显恢复,RegCat样品在300~350℃温度区间的脱硝效率可恢复至新催化剂水平。Ca、Mg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性质稳定的硫酸盐,同时消耗大量表面活性氧,从而抑制催化剂的活性。此外,Ca还会以CaO的形式在催化剂表面沉积,对催化剂造成物理失活。活性恢复后的催化剂表面Ca、Mg、S等有害物质被有效去除,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和氧化性能得以明显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气 选择催化还原 催化剂 失活 活性 碱土金属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
作者 武芸 王丽朋 +2 位作者 王波 张兵 李小菊 《化工管理》 2023年第30期32-37,共6页
为解决化工原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超星学习通”为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并以课程内涵提升、学生成绩对比、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等对混合式教学实践成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能有效打破传... 为解决化工原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超星学习通”为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并以课程内涵提升、学生成绩对比、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等对混合式教学实践成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能有效打破传统教学局限性,能较好地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工程观点、合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混合式教学 实践成效
下载PDF
脱硝催化剂失活及再生实验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丽朋 陈宝康 +2 位作者 姚燕 杨晓宁 孔凡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7-72,共6页
以某电厂失活和再生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尺寸催化剂性能检测台和比表面积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光谱仪、扫描电镜等仪器对催化剂进行了性能检测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2层催化剂经过24 000 h脱硝运行后,不能满足脱硝效率≥8... 以某电厂失活和再生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尺寸催化剂性能检测台和比表面积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光谱仪、扫描电镜等仪器对催化剂进行了性能检测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2层催化剂经过24 000 h脱硝运行后,不能满足脱硝效率≥83.0%且氨逃逸量≤3?L/L的设计要求,催化剂相对活性为0.70;经再生处理后,催化剂孔道得到了疏通,各项指标恢复到新催化剂的水平,2层催化剂满足设计脱硝效率和氨逃逸量要求的同时,有效控制了SO2/SO3转化率;再生后催化剂相对活性提高到0.99,脱硝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催化剂 失活 再生 脱硝效率 氨逃逸 活性 SO2/SO3转化率
下载PDF
高长径比环流反应器中气、固含率的轴向分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丽朋 张文飞 刘永民 《化工科技》 CAS 2011年第5期12-15,共4页
在高长径比(H/D=22.2)内环流反应器中,常温常压下,以空气-水-石英砂为物系,研究了表观气速和固体装载量对平均气含率、下降区气含率、上升区固含率、下降区固含率的影响,以及上升区气含率、固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平均... 在高长径比(H/D=22.2)内环流反应器中,常温常压下,以空气-水-石英砂为物系,研究了表观气速和固体装载量对平均气含率、下降区气含率、上升区固含率、下降区固含率的影响,以及上升区气含率、固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平均气含率、下降区气含率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随w(固体)增大而下降,w(固体)≤2.61%时,上升区固含率和下降区固含率与表观气速无关,w(固体)>2.61%时上升区固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下降,下降区固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固定表观气速,w(固体)≤5.14%时上升区气含率和w(固体)≤2.61%时上升区固含率在轴向皆均匀分布;w(固体)>2.61%时,上升区固含率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 气含率 局部气含率 局部固含率
下载PDF
固体装载率对局部相含率与液体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丽朋 刘永民 张文飞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1年第6期1-3,共3页
在高径比(H/D=22.2)的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以空气-水-石英砂为物系,研究了固体装载率和表观气速对导流筒内局部固含率、下降区固含率、下降区液体速率的影响,以及导流筒内局部气含率、固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固体体积... 在高径比(H/D=22.2)的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以空气-水-石英砂为物系,研究了固体装载率和表观气速对导流筒内局部固含率、下降区固含率、下降区液体速率的影响,以及导流筒内局部气含率、固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固体体积分数小于或等于1.0%时,导流筒内局部固含率和下降区固含率与表观气速无关;下降区液体速率随表观气速和固体装载率的增加而下降;固定表观气速,在固体体积分数小于或等于2.0%时,导流筒内气含率在轴向是均匀分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 局部气含率 局部固含率 液体速率
下载PDF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朋 何志英 武芸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5期203-205,共3页
创新是推动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同时,具备专业工程实践能力是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最迫切需求。本文以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过控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 创新是推动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同时,具备专业工程实践能力是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最迫切需求。本文以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过控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改革措施,提出进一步优化改进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过控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及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工程实践 课程优化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催化裂化干气加工利用技术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丽朋 钱广书 +1 位作者 何志英 刘重阳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4期65-67,共3页
为避免催化裂化干气燃烧造成的资源浪费,有效提高炼油企业经济效益,回收催化裂化干气中主要组分或对催化裂化干气直接加工生成有用成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介绍了催化裂化干气主要组分的回收工艺(深冷分离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 为避免催化裂化干气燃烧造成的资源浪费,有效提高炼油企业经济效益,回收催化裂化干气中主要组分或对催化裂化干气直接加工生成有用成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介绍了催化裂化干气主要组分的回收工艺(深冷分离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膨胀机法、吸收分离法、水合物分离法)和催化裂化干气直接加工利用工艺(干气制乙苯、环氧乙烷,干气芳构化制混合芳烃)及相应的工业应用情况,为炼油企业选择催化裂化干气回收、加工工艺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干气 回收工艺 直接加工利用工艺
下载PDF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丽朋 何志英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4期204-205,共2页
本文以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结合近年来该专业生产实习现状,探讨提出生产实习模式的改进措施。具体做法包括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加强专业任课教师工程实践锻炼,科学设计生产实习任务,学校... 本文以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结合近年来该专业生产实习现状,探讨提出生产实习模式的改进措施。具体做法包括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加强专业任课教师工程实践锻炼,科学设计生产实习任务,学校与实习单位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通过以上实践优化提高过控专业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实习 工程实践 实习任务 合作
下载PDF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
10
作者 王丽朋 何志英 +2 位作者 武芸 张腊腊 张琪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235-236,239,共3页
着重分析了在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考核成绩简单、实验内容间联系不够紧凑、缺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改革方向:实验单独成课、优化实验内容、改变实验教学方法... 着重分析了在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考核成绩简单、实验内容间联系不够紧凑、缺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改革方向:实验单独成课、优化实验内容、改变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材、提升教师工程能力,以为专业的工程认证和新工科建设有效实施,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认证 实验教学 改革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在庆阳石化公司的应用
11
作者 王丽朋 任凯 +1 位作者 何志英 张腊腊 《陇东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95-98,共4页
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DSO)技术在庆阳石化公司70×104t/a汽油加氢脱硫装置上的应用情况。运行结果表明:加工催化裂化(FCC)汽油可使原料平均硫含量由115.8μg·g-1降低至8.6μg·g-1,研究法辛烷值(RON)平均损失... 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DSO)技术在庆阳石化公司70×104t/a汽油加氢脱硫装置上的应用情况。运行结果表明:加工催化裂化(FCC)汽油可使原料平均硫含量由115.8μg·g-1降低至8.6μg·g-1,研究法辛烷值(RON)平均损失0.7个单位,液体回收率99.21%,装置平均能耗16.6Kg E0/t,达到设计要求。此外,对装置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预加氢反应器无温升、分馏塔塔顶不凝气增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O技术 催化裂化汽油 加氢脱硫 不凝气增多
下载PDF
催化裂化干气芳构化制混合芳烃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丽朋 何志英 刘重阳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21期70-72,共3页
催化裂化干气主要由氢气、甲烷、乙烯、乙烷等成分构成,当前对它的加工利用方式有两种:一是对其进行组分分离提纯,得到相应组分后再利用,二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与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加工生产成混合芳烃。催化裂化干气的再利用有效地避... 催化裂化干气主要由氢气、甲烷、乙烯、乙烷等成分构成,当前对它的加工利用方式有两种:一是对其进行组分分离提纯,得到相应组分后再利用,二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与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加工生产成混合芳烃。催化裂化干气的再利用有效地避免了其直接燃烧造成的资源浪费,促进了生产企业经济利益的提升。本文就针对催化裂化干气第二种加工方法-干气芳构化制混合芳烃技术阐述其反应机理、所使用的催化剂,以及目前的工业应用情况,为催化裂化干气的再加工利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干气 芳构化 反应机理 催化剂
下载PDF
富氧气氛下煤粉燃烧及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唐强 王丽朋 闫云飞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9,共5页
采用综合热分析仪研究了两种煤粉在三种不同粒径范围下氧浓度对其燃烧特性参数的影响,并计算得到各工况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氧浓度增加,燃烧DTG曲线向低温区移动,着火及燃尽温度降低,燃尽时间缩短,综合燃烧指数明显提高,燃烧... 采用综合热分析仪研究了两种煤粉在三种不同粒径范围下氧浓度对其燃烧特性参数的影响,并计算得到各工况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氧浓度增加,燃烧DTG曲线向低温区移动,着火及燃尽温度降低,燃尽时间缩短,综合燃烧指数明显提高,燃烧特性得到改善,尤其对粒径较大的煤粉改善更为明显;煤粉燃烧反应低温段的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比高温段低,反应级数较小;不同氧浓度下,煤粉燃烧活化能和频率因子间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热重法 燃烧特性 动力学 补偿效应
下载PDF
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热重分析及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唐强 王丽朋 +3 位作者 李建雄 黎柴佐 张晓琴 侯世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40-1445,共6页
在综合热分析仪上进行了3种煤粉在O2/N2及O2/CO2气氛下的非等温燃烧试验,研究了不同气氛下煤粉燃烧特性参数的变化,并计算出各工况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O2浓度下,煤粉在O2/N2和O2/CO2气氛下燃烧特性有所不同,用CO2代替N2后... 在综合热分析仪上进行了3种煤粉在O2/N2及O2/CO2气氛下的非等温燃烧试验,研究了不同气氛下煤粉燃烧特性参数的变化,并计算出各工况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O2浓度下,煤粉在O2/N2和O2/CO2气氛下燃烧特性有所不同,用CO2代替N2后煤粉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均升高,燃烧时间延长,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下降;O2/CO2气氛下,增加O2浓度后,燃烧热重曲线向低温区域移动,着火提前,燃尽温度降低,燃烧时间缩短,综合燃烧指数明显提高,燃烧性能得到改善;煤粉燃烧反应低温段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较高温段低,反应级数较小;不同工况下,煤粉2个阶段的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之间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2/CO2 热重分析 燃烧性能 活化能 补偿效应
原文传递
SCR脱硝系统蜂窝式催化剂性能评估及寿命管理 被引量:22
15
作者 姚燕 王丽朋 +2 位作者 孔凡海 王乐乐 柳晨清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4-119,共6页
以某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蜂窝式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在中试试验台上对不同运行时间下的催化剂脱硝性能进行了检测,评估了不同工况下的脱硝效率、氨逃逸量、SO2/SO3转化率等性能参数,并运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 以某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蜂窝式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在中试试验台上对不同运行时间下的催化剂脱硝性能进行了检测,评估了不同工况下的脱硝效率、氨逃逸量、SO2/SO3转化率等性能参数,并运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氮气吸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理化特性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未发生因运行温度过高造成的烧结失活;运行过程中飞灰沉积造成的微观特性劣化是导致催化剂脱硝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催化剂寿命管理建议,以期为电厂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SCR 蜂窝式催化剂 脱硝效率 氨逃逸量 活性 寿命管理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苹果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35
16
作者 张腊腊 韩明虎 +2 位作者 胡浩斌 武芸 王丽朋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209-209,210-213,共5页
建立庆阳苹果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庆阳苹果的改进和推广宣传提供科学参考。以庆阳地区7县1区8个地方以及2个其他地区的苹果为试材,测定了果皮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花青苷含量、可滴定总酸含量等10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 建立庆阳苹果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庆阳苹果的改进和推广宣传提供科学参考。以庆阳地区7县1区8个地方以及2个其他地区的苹果为试材,测定了果皮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花青苷含量、可滴定总酸含量等10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采用多元统计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与陕西洛川和甘肃静宁的苹果品质作了简单的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的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1.137%,说明这4个主成分可以反映庆阳苹果品质的大部分信息,固酸比、果形指数、可溶性总糖和果皮色泽为简化后的4个指标。庆阳地区苹果综合品质高低的顺序为庆城县>环县>合水县>宁县>静宁县>西峰区温泉镇黄官寨村>镇原县>西峰区温泉镇刘家店村>正宁县>洛川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品质 果皮色泽 可溶性固形物 可溶性糖 花青苷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高砷煤SCR脱硝催化剂中毒失活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姚燕 马云龙 +2 位作者 杨晓宁 张华东 王丽朋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1-196,共6页
某电厂燃用霍林河高砷煤种,以该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蜂窝式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运行时间下的脱硝活性进行了中试检测评价,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氮气吸附脱附仪、压汞仪、全自动化学吸附仪等对其成分和微观特性进行... 某电厂燃用霍林河高砷煤种,以该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蜂窝式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运行时间下的脱硝活性进行了中试检测评价,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氮气吸附脱附仪、压汞仪、全自动化学吸附仪等对其成分和微观特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砷在催化剂表面和微孔内的沉积造成其微观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发生变化,降低了催化剂表面酸量和氧化还原特性,致使催化剂活性异常劣化,机组运行1000 h时的催化剂脱硝活性仅为新催化剂脱硝活性的69%。为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提出了燃用高砷煤时减缓催化剂砷中毒的催化剂寿命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霍林河煤 高砷煤 SCR催化剂 脱硝活性 砷中毒 催化剂寿命管理
下载PDF
黑果枸杞多酚吸附分离特性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武芸 王春林 +2 位作者 王丽朋 张腊腊 胡浩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77,共8页
采用静态吸附法对9种大孔树脂进行了初步筛选,研究了HPD500大孔树脂对黑果枸杞多酚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特性,深入探讨了HPD500大孔树脂对黑果枸杞多酚的吸附机理、动态纯化工艺,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HPD500树脂纯化黑果枸杞多酚较... 采用静态吸附法对9种大孔树脂进行了初步筛选,研究了HPD500大孔树脂对黑果枸杞多酚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特性,深入探讨了HPD500大孔树脂对黑果枸杞多酚的吸附机理、动态纯化工艺,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HPD500树脂纯化黑果枸杞多酚较为理想,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主要受化学反应模型控制。Langmuir方程在考察温度范围内能很好地描述HPD500大孔树脂对黑果枸杞多酚的吸附热力学行为,ΔH<0、ΔG<0、ΔS<0说明吸附过程自发放热且熵减。HPD500大孔树脂动态纯化黑果枸杞多酚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将0.8 mg/mL的黑果枸杞粗提液以2.4 BV/h流速上样8 BV量,60%(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以2.4 BV/h流速洗脱,用量6 BV,总多酚纯度较纯化前提高2.36倍。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黑果枸杞多酚有较强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IC 50分别为1.3090、0.0708 mg/mL。该研究为黑果枸杞进一步开发利用、拉长其产业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多酚 吸附 纯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Plackett-Burnman联合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春林 武芸 +3 位作者 芦娅妮 韩明虎 王丽朋 胡浩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18-225,共8页
Plackett-Burnman(PB)联合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性。依次通过PB实验设计、最陡爬坡实验设计研究了5种影响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显著性影响因素及响应面中心,采用Box-Behnken(BB)实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 Plackett-Burnman(PB)联合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性。依次通过PB实验设计、最陡爬坡实验设计研究了5种影响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显著性影响因素及响应面中心,采用Box-Behnken(BB)实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采用FRAP法及ABTS、DPPH法评价了黑果枸杞黄酮的抗氧化性,并与抗坏血酸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51%乙醇(体积分数)与原料之比为30:1(mL/g),62℃、240 W超声辅助提取42 min,提取率可达42.0974 mg/g(原料),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4%;FRAP法及ABTS、DPPH法均表明,黑果枸杞总黄酮还原力强于抗坏血酸,其对ABTS、DPPH自由基清除的IC_(50)分别为0.0252、0.0272 mg/mL,均较抗坏血酸强,且二者抗氧化性均与浓度呈量效关系,为开发黑果枸杞资源、拉长其产业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黄酮 提取工艺 优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溶剂法与超声辅助法提取黑果枸杞多酚的工艺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武芸 曾文齐 +2 位作者 王丽朋 杨娜娜 胡浩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114,共7页
探讨了黑果枸杞多酚适宜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BB)试验设计法对黑果枸杞多酚的提取参数进行优化,对溶剂提取法与超声辅助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后溶剂法提取黑果枸杞多酚的最佳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 探讨了黑果枸杞多酚适宜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BB)试验设计法对黑果枸杞多酚的提取参数进行优化,对溶剂提取法与超声辅助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后溶剂法提取黑果枸杞多酚的最佳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58℃,提取时间37 min,液料比50∶1 mL/g,多酚得率为35.9021 mg/g,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5%;超声辅助法提取黑果枸杞多酚的最佳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50∶1 mL/g,提取温度36℃,提取时间31 min,超声功率240 W,黑果枸杞多酚的得率为39.6845 mg/g,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9%。比较发现,溶剂法乙醇用量为超声辅助法的1.16倍,提取温度较超声辅助法高22℃且提取时长延长16.22%,因此,超声辅助法工艺简单、经济、省时、能耗低、提取率高,为黑果枸杞多酚的深入研究、应用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多酚 溶剂法 超声辅助法 响应面优化 工艺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