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峨眉山玄武岩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价
1
作者 韩伟 徐仁廷 王乔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00-6508,共9页
为探究峨眉山玄武岩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程度,选择具有典型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的云南省昭通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地质背景资料,对区内7104份土壤样品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污染风险及来源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峨眉山玄武岩区... 为探究峨眉山玄武岩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程度,选择具有典型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的云南省昭通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地质背景资料,对区内7104份土壤样品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污染风险及来源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峨眉山玄武岩区表层土壤中Cu和Cd元素明显富集,分别达到中国土壤背景值的7.20和6.63倍;对比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除Hg外,其余7种重金属元素均存在污染风险;从污染程度空间分布看,与地质背景耦合性较好的元素为Cu、Cd、As、Pb、Zn,污染程度较高的重金属元素为Cd和Cu;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u主要来源于峨眉山玄武岩的地质背景,Cr和Ni为与峨眉山玄武岩共生的超基性岩风化成因,Cd、Pb、Zn高含量主要源于人类矿业开发、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同时受地质背景影响;As和Hg除来源于地质背景、人类活动外,还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机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土壤 重金属 主成分分析 风险评价 富集因子法
下载PDF
滇西地区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35
2
作者 王乔林 宋云涛 +4 位作者 王成文 徐仁廷 彭敏 周亚龙 韩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693-3703,共11页
以滇西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4193件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了As、Cd、Cr、Cu、Hg、Ni、Pb和Zn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综合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经典统计方法探讨了土壤重金属来源和土壤重金属含... 以滇西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4193件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了As、Cd、Cr、Cu、Hg、Ni、Pb和Zn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综合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经典统计方法探讨了土壤重金属来源和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地统计方法对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8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超过全国土壤背景值,但是低于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相比,As、Cd、Cu、Ni、Pb和Zn含量平均值与云南省背景值相当,Hg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其背景值的2.35和1.60倍,土壤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累积现象.(2)Cr、Cu和Ni主要受成土母质的控制;Cd、Zn和Pb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人为来源主要为铅锌矿开采选冶、交通运输和煤炭燃烧,Cd、Zn在一定程度上受成土母质的影响;As和Hg以人为来源为主,受汞矿采选、农业活动及煤炭燃烧的影响.(3)不同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Cd、Cr、Cu、Hg和Ni在沉积岩母质区土壤中平均含量最高;草地中As、Cd、Cr、Cu、Hg、Ni、Zn平均含量最高.(4)Cu、Ni、Cr高值区与沉积岩母质区及区内分布的铜矿和铁矿空间耦合性良好;Pb、Cd和Zn的高值区与区内的铅锌矿分布范围基本一致;As和Hg高值区与区内汞矿等热液型金属矿的分布具有较高的空间一致性,在人类活动密集地区也呈高背景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来源 空间分布 土壤 滇西地区
下载PDF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甘肃北山白头山铷矿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乔林 孔牧 +2 位作者 韩伟 王成文 宋云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白头山铷矿床是甘肃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典型花岗伟晶岩脉型铷稀有金属矿床,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研究。初步确定花岗伟晶岩脉型铷稀有金属矿床的岩石和土壤中的通用指示元素组合为Rb、Be、Bi、Tl、Li、K ... 白头山铷矿床是甘肃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典型花岗伟晶岩脉型铷稀有金属矿床,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研究。初步确定花岗伟晶岩脉型铷稀有金属矿床的岩石和土壤中的通用指示元素组合为Rb、Be、Bi、Tl、Li、K 2O;北山地区勘查铷稀有金属矿床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最佳采样粒级为-4~20目,最佳采样层位为残积层。试点测量结果表明,研究确定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可以完整地圈定已知的铷矿化范围,迅速缩小找矿靶区,为后续异常查证等工作布署提供准确的地球化学依据,为北山地区找寻铷稀有金属矿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技术。同时试点测量在已知矿区外围发现了新的具有找铷矿前景的靶区,有望获得新的找矿进展,为同类地区寻找铷稀有金属矿产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稀有金属矿床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方法技术 白头山 北山地区 甘肃
下载PDF
云南省西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乔林 宋云涛 +4 位作者 吕许朋 彭敏 周亚龙 韩伟 王成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2-424,共13页
基于云南省西部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资料,采用具有稳健特性的中位数表征深层土壤52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基准值,对比分析了不同成土母质和用地类型的元素分布特征和富集贫化规律,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从元素组合特征角度剖析了地球... 基于云南省西部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资料,采用具有稳健特性的中位数表征深层土壤52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基准值,对比分析了不同成土母质和用地类型的元素分布特征和富集贫化规律,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从元素组合特征角度剖析了地球化学基准值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铁族元素、亲铜元素、矿化剂和卤族元素、稀有稀散稀土元素、放射性元素、钨钼族元素、造岩元素等多数元素基准值偏高;碱土金属等元素基准值明显偏低,其中CaO和Na_(2)O基准值仅为全国水平的13%和7%;成土母质是土壤元素基准值的主要控制因素,用地类型对基准值有一定的影响;区内土壤中铁族元素TFe_(2)O_(3)、V、Co、Cr高基准值主要受基性成土母岩的控制,W、Sn、Pb主要与中高温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生命元素C、N、S、P、Se与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表生地球化学作用有关;母岩母质类型及风化淋滤作用、矿化作用、生物富集作用、黏土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共同影响着土壤基准值特征,其中母岩的风化作用有重要影响。研究成果为区域资源环境评价提供了基础地球化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基准值 因子分析 深层土壤 元素 云南省西部
下载PDF
滇西三江地区临沧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87
5
作者 孔会磊 董国臣 +5 位作者 莫宣学 赵志丹 朱弟成 王硕 李荣 王乔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38-1452,共15页
位于滇西三江地区南澜沧江带的临沧花岗岩,其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岩的SiO2含量为66.84%~73.99%,平均为69.72%,K2O/Na2O值高,为1.42~30.1,平均为8.66,Al2O3含量为12.94%~15.23%,平均为14.44%,铝饱和指... 位于滇西三江地区南澜沧江带的临沧花岗岩,其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岩的SiO2含量为66.84%~73.99%,平均为69.72%,K2O/Na2O值高,为1.42~30.1,平均为8.66,Al2O3含量为12.94%~15.23%,平均为14.44%,铝饱和指数A/CNK为1.06~8.59,平均为2.61,大部分大于1.1,为高钾钙碱性过铝-强过铝花岗岩。岩石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稀土总量198.2×10-6~359.2×10-6,平均为252.5×10-6,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La/Yb)N为7.87~17.62,平均11.19,δEu为0.34~0.57,平均0.48,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显示明显的负Eu异常。两件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19.19±0.99Ma和219.69±0.67Ma,属晚三叠世。SiO2-P2O5、SiO2-Zr判别图、K2O-Na2O判别图、ACF图解等花岗岩成因类型判别图指示临沧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其物质来源为贫粘土的砂屑岩。微量元素Rb-Y+Nd判别图中,临沧花岗岩体投影点全部落入后碰撞花岗岩区。在Sr-Yb判别图中,投影点大部分落入低Sr高Yb型花岗岩区,与我国东南沿海花岗岩特征一致,应形成于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后碰撞阶段。锆石Hf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εHf(t)均为负值(集中于-14~-11之间),Hf地壳模式年龄集中于1.95~2.15Ga,推断其为古老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锆石定年结果及岩体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我们认为临沧花岗岩形成于缅泰马陆块与思茅地块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的后碰撞阶段,应形成于晚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临沧花岗岩 滇西三江
下载PDF
雄安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55
6
作者 郭志娟 周亚龙 +5 位作者 王乔林 王成文 宋云涛 刘飞 杨峥 孔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1-441,共11页
为了解雄安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状况,系统采集和分析测试区内土壤样品600件,采用富集因子、地累积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评... 为了解雄安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状况,系统采集和分析测试区内土壤样品600件,采用富集因子、地累积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各项重金属富集因子(EF)均值小于2,从高至低顺序为Hg>Cd>Cu>Pb>Ni>Zn>Cr>As,78.67%的土壤样品各项重金属富集因子处于无~弱污染水平.土壤样品中15.67%的Hg和4.33%的Cd富集因子处于中污染.土壤中As、Cr、Zn、Ni和Pb地累积指数呈无污染状态的样品占比84.5%以上;Hg和Cd污染相对严重,其地累积指数处于污染状态的样品数占比分别为51.83%和22.83%,以轻污染为主,无重~极重以上污染样品;Cu、Hg和Pb存在少量样品地累积指数呈中污染状态.95.17%的土壤样品综合污染指数(IPIN)处于安全无污染等级,总体环境相对安全,15件处于污染状态的样品主要污染元素为Cd.土壤以轻微和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69.67%和27.33%;仅2.67%的样品为强潜在生态风险等级,其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南部,受周边企业生产活动影响.土壤重金属成人非致癌健康风险危害和致癌健康风险危害均在可接受范围内,As、Cr、Pb是研究区土壤重金属主要非致癌因子;仅研究区西南部1件土壤样品重金属对儿童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 雄安新区
下载PDF
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与中国西南土壤中化学元素分布模式的驱动机制 被引量:40
7
作者 成杭新 彭敏 +16 位作者 赵传冬 韩伟 王惠艳 王乔林 杨帆 张富贵 王成文 刘飞 周亚龙 唐世琪 李括 杨柯 杨峥 成晓梦 陈子万 张华 莫春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9-191,共33页
地球表层是由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构成的互动和互馈的复杂系统,这些要素中化学元素的互动和互馈过程均可驱动化学元素分布模式的变化。本文以系统的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讨论了中国西南地区土壤中常量元素、亲生物元... 地球表层是由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构成的互动和互馈的复杂系统,这些要素中化学元素的互动和互馈过程均可驱动化学元素分布模式的变化。本文以系统的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讨论了中国西南地区土壤中常量元素、亲生物元素、卤族元素、重金属元素分布模式的驱动机制和互动过程。结果发现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地资源中化学元素的自然状况,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过程重塑了表层土壤中元素分布模式,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驱动了土地质量的演化趋势,强烈的人类活动(如矿业活动)破坏了元素分布的自然演化规律。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理论的提出将引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知识体系构建和土地资源地球化学综合调查技术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 驱动机制 土壤中元素分布模式 中国西南
下载PDF
适合地球化学勘查的景观划分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郭志娟 孔牧 +6 位作者 张华 杨帆 徐仁廷 王成文 王乔林 宋云涛 韩伟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2-15,共4页
依据我国地球化学勘查的特点和需要,结合我国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等特征,对全国地球化学景观进行了划分和总结,编制了全国地球化学景观图。本项工作不仅为全国地球化学勘查资料的应用和成果解释提供景观划分方面的参考资料,同时为在不... 依据我国地球化学勘查的特点和需要,结合我国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等特征,对全国地球化学景观进行了划分和总结,编制了全国地球化学景观图。本项工作不仅为全国地球化学勘查资料的应用和成果解释提供景观划分方面的参考资料,同时为在不同景观区选择适宜的方法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查 地球化学景观 地球化学景观图 景观划分
下载PDF
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物化探技术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喻劲松 荆磊 +3 位作者 王乔林 韩伟 刘华忠 郜晓亮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3-906,共14页
基于物化探技术方法在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中的应用实验,介绍从区域物化探数据提取地质填图信息的方法,指出重磁与氡-汞气测联合应用是覆盖区探测隐伏岩体、断裂的高效低成本物化探技术组合。运用基于地球化学理论方法的元素地球化学判... 基于物化探技术方法在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中的应用实验,介绍从区域物化探数据提取地质填图信息的方法,指出重磁与氡-汞气测联合应用是覆盖区探测隐伏岩体、断裂的高效低成本物化探技术组合。运用基于地球化学理论方法的元素地球化学判别技术,在强烈风化区定量划分风化等级为:基岩—弱风化—中度风化—强风化—全风化—残积土等;指出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对原生矿物分解、次生矿物形成具有示踪效应;不同风化层稀土元素富集分异显著,强烈富集于全风化层(岩土界面或风化岩石顶界)中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可作为界定风化壳分层的重要地球化学判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填图 物化探技术 元素地球化学 判别 应用
下载PDF
雄安新区富硒土地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亚龙 郭志娟 +3 位作者 王乔林 王成文 宋云涛 刘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913-3921,共9页
采集雄安新区表层土壤样品(0~20cm)、大宗农作物(小麦籽实)及根系土样品,利用GIS空间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土壤硒含量分布、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生态位适宜性评价理论模型开展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 采集雄安新区表层土壤样品(0~20cm)、大宗农作物(小麦籽实)及根系土样品,利用GIS空间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土壤硒含量分布、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生态位适宜性评价理论模型开展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新区表层富硒土地16993hm^(2),土壤中硒赋存形态以强有机结合态为主,其次为残渣态和腐殖酸结合态,三者占土壤硒总量的87%以上,生物可利用态硒含量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水溶态硒占比4.44%、离子交换态硒占比3.43%).小麦籽实样品富硒率28.45%,籽实中硒含量与根系土壤中硒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r=0.77,P<0.01).土壤硒富集主要受第四纪沉积地貌环境的影响,此外灌溉水、化肥和大气干湿沉降(燃煤降尘)等外源输入也影响贫化富集.土壤硒含量与沉积地貌环境“标志性”土壤指标Al_(2)O_(3)、Fe_(2)O_(3)、MgO和K_(2)O含量,土壤有机碳(Corg.)、阳离子交换量(CEC)、黏粒和粉粒含量等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SiO_(2)、Na_(2)O含量和土壤砂粒含量等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基于生态位评价理论模型,新区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高适宜区(Ⅰ级)和中适宜区(Ⅱ级)主要位于新区西北容城县南张镇和小里镇、安新县寨里乡和老河头镇等地,土地面积为14397.35hm^(2),占新区规划总面积的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根系土 农作物 适宜性评价 雄安新区
下载PDF
四川省沐川县北部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韩伟 王乔林 +2 位作者 宋云涛 彭敏 王成文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5-222,共8页
通过对四川省沐川县北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工作区土壤Se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区土壤Se含量范围为0.06×10-6~1.49×10-6,平均值为0.41×10-6,主要以富硒土壤为主,满足富硒土... 通过对四川省沐川县北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工作区土壤Se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区土壤Se含量范围为0.06×10-6~1.49×10-6,平均值为0.41×10-6,主要以富硒土壤为主,满足富硒土壤条件的土壤面积占工作区总面积的60%。不同成土母岩中土壤Se含量差异较大,趋于表层富集,成土母岩为香溪群的土壤中Se含量较高,且重金属含量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土壤Se含量最高;不同土壤类型中Se含量差异较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Se含量与有机质、Pb、As、Cd等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成土母岩对Se含量与pH值的相关性影响较大,表明成土母岩、有机质、重金属元素是影响该区土壤中Se含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Se含量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分析 香溪群 沐川县
下载PDF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集区稀散元素铟的分布富集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志娟 宋云涛 +6 位作者 徐仁廷 王成文 杨帆 王乔林 韩伟 刘华忠 孔牧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8-916,共9页
以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集区不同类型岩矿石为研究对象,应用等离子体质谱、岩矿鉴定及高精度电子探针等分析手段,研究稀散元素铟(In)在花岗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在矿石矿物中的富集规律。结果显示,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In与S... 以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集区不同类型岩矿石为研究对象,应用等离子体质谱、岩矿鉴定及高精度电子探针等分析手段,研究稀散元素铟(In)在花岗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在矿石矿物中的富集规律。结果显示,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In与Sn存在明显的同消共长关系,In主要分布在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岩体中;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In的富集系数最大,沉积岩中In主要富集在个旧组赋矿地层的矽卡岩中,变质岩中In无明显富集;矿区层间氧化物矿石中In高度富集,而原生硫化物矿石中In仅微弱富集;矿石中元素In与Sn、Zn具有正相关关系,电子探针分析矿石矿物锡石中未检测到In,但在闪锌矿中检测到大量In的存在,表明沉淀成矿过程中,In并不进入锡石中,而是主要进入到闪锌矿等硫化物矿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散元素 分布特征 富集规律 个旧
下载PDF
小西弓金矿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对比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帆 刘华忠 +8 位作者 宋云涛 王成文 喻劲松 徐仁廷 韩伟 王乔林 郭志娟 孔牧 张华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小西弓金矿是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北山区段重要的金矿床。选择具干旱荒漠景观区典型特征的小西弓金矿床及其外围开展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的对比,系统研究了土壤测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中风积物的干扰特点、测量的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 小西弓金矿是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北山区段重要的金矿床。选择具干旱荒漠景观区典型特征的小西弓金矿床及其外围开展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的对比,系统研究了土壤测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中风积物的干扰特点、测量的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小西弓金矿区及与其相似的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开展地球化学勘查应首选土壤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西弓金矿 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 地球化学勘查 土壤测量 水系沉积物测量
下载PDF
沙泉子铜镍矿壤中汞气和二氧化硫气体地球化学测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伟 刘华忠 +3 位作者 王成文 孔牧 宋云涛 王乔林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077-1081,共5页
为研究壤中汞气与二氧化硫气体地球化学测量在干旱戈壁荒漠区隐伏铜镍矿的找矿效果,设计了对沙泉子隐伏铜镍矿壤中汞气与二氧化硫气体的地球化学剖面测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壤中汞气与二氧化硫气体在隐伏矿化体上方出现不同程度的... 为研究壤中汞气与二氧化硫气体地球化学测量在干旱戈壁荒漠区隐伏铜镍矿的找矿效果,设计了对沙泉子隐伏铜镍矿壤中汞气与二氧化硫气体的地球化学剖面测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壤中汞气与二氧化硫气体在隐伏矿化体上方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特征,说明这两种方法在试验区对寻找隐伏铜镍矿有一定效果,为在干旱戈壁荒漠区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戈壁荒漠区 隐伏铜镍矿 二氧化硫气体 壤中汞气
下载PDF
哈密天宇铜镍矿地气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伟 刘华忠 +3 位作者 王成文 宋云涛 王乔林 孔牧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2-508,共7页
天宇铜镍矿位于干旱戈壁荒漠区。通过对研究区2 km^2范围内1∶1万地气测量,统计分析了地气中Ni、Co、Fe、Mg、Cu等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各元素对矿化体及物化探异常的指示效果,划分出了5处地气综合异常,得出Ni、Co、Cu、Fe、V地气指标... 天宇铜镍矿位于干旱戈壁荒漠区。通过对研究区2 km^2范围内1∶1万地气测量,统计分析了地气中Ni、Co、Fe、Mg、Cu等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各元素对矿化体及物化探异常的指示效果,划分出了5处地气综合异常,得出Ni、Co、Cu、Fe、V地气指标能有效指示矿体位置,对天宇铜镍矿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该结论为在干旱戈壁荒漠区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戈壁荒漠区 隐伏铜镍矿 地气测量
下载PDF
云南省盐津县峨眉山玄武岩区土壤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云涛 吕许朋 +4 位作者 杨志斌 王成文 韩伟 王乔林 杨帆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1年第4期501-512,共12页
针对峨眉山玄武岩区土壤常见铜元素异常,利用云南省盐津县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资料,开展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铜元素异常带与峨眉山玄武岩组空间位置十分吻合,虽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 针对峨眉山玄武岩区土壤常见铜元素异常,利用云南省盐津县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资料,开展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铜元素异常带与峨眉山玄武岩组空间位置十分吻合,虽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的土壤铜环境等级为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但区内灌溉水水质清洁,水稻、玉米和茶叶等农作物样品中铜元素含量均不超标。研究区表层土壤铜元素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和地质背景影响,暂无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成土母质 环境风险评价
下载PDF
川东巨型“双弧构造”的动力学机制探讨
17
作者 杨帆 郝志红 +4 位作者 齐小兵 韩伟 卢发均 徐仁廷 王乔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81-283 299,共4页
本文梳理了川东巨型"双弧构造"的动力学机制的相关文献,支持"双弧构造"是同一应力场作用的结果的观点。并试图从力学分析、数字模拟和物理模拟3个方面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显示,"双弧构造"应是同一应力... 本文梳理了川东巨型"双弧构造"的动力学机制的相关文献,支持"双弧构造"是同一应力场作用的结果的观点。并试图从力学分析、数字模拟和物理模拟3个方面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显示,"双弧构造"应是同一应力场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先存构造格局这一特定边界条件下,南北向挤压应力场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弧构造 动力学 应力场 模拟
下载PDF
R型聚类分析在区域化探元素分组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35
18
作者 于俊博 宋云涛 +3 位作者 郭志娟 徐仁廷 王乔林 韩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6期771-776,共6页
在处理化探数据方面,R型聚类分析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R型聚类分析的结果并非总是对元素分组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这里对大石寨地区的二叠纪地层、白垩纪地层、黑云母花岗岩以及研究区全区进行39种元... 在处理化探数据方面,R型聚类分析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R型聚类分析的结果并非总是对元素分组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这里对大石寨地区的二叠纪地层、白垩纪地层、黑云母花岗岩以及研究区全区进行39种元素R型聚类分析,得到地层、岩体以及全区的元素组合,但是分组的结果表明,通过R型聚类分析得到的各元素组合均不能明确反映地层、岩体以及全区的地质特征,因此对于R型聚类分析的使用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型聚类分析 化探数据 元素分组 地层 黑云母花岗岩
下载PDF
创新:教师继续教育的灵魂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乔林 《湖南教育(综合版)》 2001年第4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教师继续教育 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探究式教学 学员 创新教育 培养学 联想式教学 认知结构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金属菱形网联网方式的改造研究
20
作者 王乔林 《煤矿支护》 2013年第2期51-51,17,共2页
煤矿井下巷道多采用锚杆、锚索、钢带配合金属网联合支护。针对原有金属菱形网联网方式存在的问题,对联网方式进行改造。改造后的联网方式施工工艺大大简化,节约了材料成本,加快了掘进速度,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支护 金属菱形网 改造 成本 快速掘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