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伐套种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干形形质和材种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书韧 郭利娜 +3 位作者 白彦锋 臧毅明 朱亚军 姜春前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7,共10页
[目的]分析间伐套种措施对杉木林木生长形质性状、空间利用能力和林分产量的影响,明确林分经营方向,为杉木人工纯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徽省青阳县23 a林龄的杉木人工林设置3种间伐强度(Ⅰ:47%;Ⅱ:56%;Ⅲ:65%),林下套种2种阔... [目的]分析间伐套种措施对杉木林木生长形质性状、空间利用能力和林分产量的影响,明确林分经营方向,为杉木人工纯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徽省青阳县23 a林龄的杉木人工林设置3种间伐强度(Ⅰ:47%;Ⅱ:56%;Ⅲ:65%),林下套种2种阔叶树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和檫木(Sassa-fras tzumu),并以未间伐套种的杉木人工纯林为对照(CK:0%间伐,保留密度1740株·hm^(-2)),探究不同间伐与阔叶树套种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间伐与阔叶树套种对杉木生长的影响。[结果](1)间伐与阔叶树套种促进了杉木生长,Ⅲ处理的胸径、树高、单木材积、用材出材率均为最大,分别比CK增加了32.07%、21.60%、83.33%、6.77%(P<0.05);但高径比和胸高形数、小条木、小径材、薪材和废材的出材率均低于CK,分别降低了8.64%、3.70%、90.88%、41.47%、54.50%、5.71%。(2)间伐与阔叶树套种改变了杉木的空间利用能力,冠幅、冠长、冠长率、冠形率、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均显著高于CK(P<0.05),分别提高了12.16%~31.00%、55.58%~61.24%、30.00%~40.00%、16.11%~44.94%、67.17%~95.86%、84.74%~146.63%。(3)间伐套种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特征,各处理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Ⅲ(1.186)>Ⅱ(1.092)>Ⅰ(0.671)>CK(-0.709)。[结论]杉木人工林经营若以快速提升杉木人工林生长特征为目的,本研究中Ⅲ处理(65%间伐+套种阔叶树)是最佳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经营 阔叶树套种 空间利用能力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密度调控对杉木人工林及套种阔叶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建中 曾素平 +7 位作者 王书韧 臧毅明 郭利娜 王辉 朱亚军 徐夏云 谢小艇 姜春前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3期71-77,共7页
合理改造杉木人工纯林,可提高林分的稳定性、维持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本研究以安徽省青阳县窑西林场内14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低密度(675株/hm^(2),KL)、中密度(825株/hm^(2),KM)、高密度(1050株/hm^(2),KH)和对照(1740株/hm^... 合理改造杉木人工纯林,可提高林分的稳定性、维持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本研究以安徽省青阳县窑西林场内14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低密度(675株/hm^(2),KL)、中密度(825株/hm^(2),KM)、高密度(1050株/hm^(2),KH)和对照(1740株/hm^(2),CK)共4种林分密度,抚育间伐后在林下套种阔叶树(浙江楠和檫木),测定密度调控后4年内乔木及林下植被的胸径、树高等因子,分析林分密度对杉木及林下阔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密度调控后同一时期,杉木林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随林分密度减小而增大,低密度林分生长指标显著大于其他林分;②相同密度杉木林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表现为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密度调控4年后林分生长指标与刚调整时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③适度的密度调控可促进杉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的增加,中密度林分生长量最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杉木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下降;④林下套种阔叶树地径和树高均表现为随林分密度减小而增大,低密度林分下阔叶树生长最佳。研究表明,减小林分密度可促进杉木及林下套种阔叶树的生长,低密度林分内杉木和套种阔叶树生长最佳。由此可见,适度降低林分密度是杉木纯林实现可持续经营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分密度 生长 套种 阔叶树
下载PDF
湘西青冈栎次生林林下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石朔蓉 齐梦娟 +4 位作者 王书韧 白彦峰 王辉 王景弟 姜春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61,共9页
【目的】研究植物的生态策略能了解植物在环境中利用资源的方式及生态系统功能,为生态恢复、森林经营及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植物筛选及应用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湘西天心阁青冈栎次生林13个25 m×40 m的固定样地植被调查数据... 【目的】研究植物的生态策略能了解植物在环境中利用资源的方式及生态系统功能,为生态恢复、森林经营及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植物筛选及应用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湘西天心阁青冈栎次生林13个25 m×40 m的固定样地植被调查数据为基础,以林下自然更新的主要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叶面积(LA)、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氮含量(LNC)及叶磷含量(LPC)5个叶功能性状进行测量及分析,并用CSR策略模型的方法分析植物生态策略。【结果】31种林下主要木本植物可分为8种生态策略类型,分别是C/CS、C/CSR、CS、CS/CSR、CSR、S、S/CS、S/CSR型策略,不同生态策略在C、S、R3种策略上的投资占比不同。其中,物种数较多有S/CS、CS/CSR、C/CSR型策略,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5.8%、19.4%及19.4%。叶功能性状分析显示,不同生态策略植物在LA、LDMC及SLA性状上差异显著(P<0.05),靠近R策略一端的植物倾向采取低LDMC、高SLA的快速投资收益型性状组合,而靠近S策略一端的植物倾向于高LDMC、低SLA的高构建成本型性状组合。31种林下主要木本植物的相对重要值与R及S策略显著相关(P<0.05),相对重要值高的物种在与胁迫忍耐能力相关的S策略上投资占比更高。【结论】湘西青冈栎次生林中存在多种生态策略类型,采取保守型资源策略、胁迫忍耐能力好的物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态策略 叶功能性状 CSR策略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青冈栎次生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对间伐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齐梦娟 石朔蓉 +3 位作者 姜春前 王书韧 王辉 王景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129,共8页
[目的]探索不同间伐强度对青冈栎次生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响应。[方法]以湖南省天心阁林场青冈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设置4种间伐强度(对照:0%;弱度间伐:15%;中度间伐:30%;强度间伐:50%),探讨不同间伐强度下4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土... [目的]探索不同间伐强度对青冈栎次生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响应。[方法]以湖南省天心阁林场青冈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设置4种间伐强度(对照:0%;弱度间伐:15%;中度间伐:30%;强度间伐:50%),探讨不同间伐强度下4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在总有机碳中的分配比例。[结果](1)与对照样地相比,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弱度间伐降低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2)间伐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不同间伐处理下的变化趋势与总有机碳一致;(3)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分别为:0.23%~0.54%、0.40%~0.78%、16.54%~47.30%和6.46%~14.29%,强度间伐显著提高了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降低了可溶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表明间伐提高了不稳定碳的比例,且颗粒有机碳对间伐处理更敏感;(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有机碳与各活性有机碳组分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活性有机碳与土壤含水量和总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活性组分碳间转化依赖于总有机碳量的变化,且在一定的水分和氮素条件下易发生分解转变。[结论]不同间伐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强度间伐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含量,加快土壤中的碳素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栎次生林 间伐强度 土壤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分配比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