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结构化数据表征增强的术后风险预测模型
1
作者 王亚强 杨潇 +3 位作者 朱涛 郝学超 舒红平 陈果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准确的术后风险预测对临床资源的规划、应急方案的准备以及患者术后风险和死亡率的降低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术后风险预测主要基于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的实验室检查及术中的生命体征等结构化数据,蕴含着丰富语义信息的非结构化术前诊... 准确的术后风险预测对临床资源的规划、应急方案的准备以及患者术后风险和死亡率的降低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术后风险预测主要基于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的实验室检查及术中的生命体征等结构化数据,蕴含着丰富语义信息的非结构化术前诊断的价值尚待验证。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非结构化数据表征增强的术后风险预测模型,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将结构化数据与术前诊断进行信息加权融合。基于临床数据,该文将所提出的模型与术后风险预测常用的统计机器学习模型以及最新的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在肺部并发症风险预测、ICU入室风险预测和心血管不良风险预测任务上的F1值平均提升了9.533%,同时预测模型还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风险预测 自注意力机制 数据表征 信息融合
下载PDF
基于批数据过采样的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方法
2
作者 王亚强 李凯伦 +1 位作者 舒红平 蒋永光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该任务尚有待探索,类别分布不均衡是该任务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该文围绕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任务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中医临床四诊描述抽取语料库;... 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该任务尚有待探索,类别分布不均衡是该任务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该文围绕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任务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中医临床四诊描述抽取语料库;然后基于无标注的中医临床记录微调通用预训练语言模型实现该模型的领域适应;最后利用小规模标注数据,采用批数据过采样算法,完成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模型的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抽取方法的总体性能均优于对比方法,并且与对比方法的最优结果相比,该文方法将少见类别的抽取性能F1值平均提升了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记录 四诊描述抽取 类别分布不均衡 批数据过采样
下载PDF
一种通道自适应与局部增强的Transformer术中血压预测方法
3
作者 王尘 蔡晶晶 +4 位作者 郝学超 张伟义 舒红平 王亚强 陈果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1期43-50,98,共9页
准确预测术中患者的血压状态来预防术中低血压,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和降低术后并发症有积极作用,以往的低血压预测方法主要视为二分类任务,忽略了患者血压变化的过程,从而限制了干预策略的制定。因此提前预测血压的变化趋势,具有更重要的... 准确预测术中患者的血压状态来预防术中低血压,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和降低术后并发症有积极作用,以往的低血压预测方法主要视为二分类任务,忽略了患者血压变化的过程,从而限制了干预策略的制定。因此提前预测血压的变化趋势,具有更重要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针对以上问题,对通过监测的术中生理序列实时预测未来5min、10min、15min血压的连续值展开研究,并提出了一种通道自适应与局部增强Transformer模型,该模型采用卷积注意力机制捕捉血压序列的局部相似性,同时提出一种通道自适应模块嵌入模型来建模生理序列潜在交互关系。结果表明,该模型相比于基准模型在5min、10min、15min预测精度分别提升4.88%、8.2%和8.42%,预测的平均动脉压的MAE分别为2.997、3.393、3.743,且显著优于其余对比模型,为术中血压预测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血压预测 TRANSFORMER 生理序列 注意力机制 通道自适应
下载PDF
基于时空信息分段融合模型的术中低血压预测
4
作者 吴少峰 周瑞豪 +4 位作者 郝学超 张伟义 舒红平 王亚强 朱涛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准确提前预测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对术中选择紧急方案以及降低患者术后的不良风险和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术中低血压预测目前主要基于术中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数据,但现有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多指标间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 准确提前预测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对术中选择紧急方案以及降低患者术后的不良风险和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术中低血压预测目前主要基于术中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数据,但现有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多指标间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时空信息分段融合模型的术中低血压预测,先使用全卷积网络或残差网络提取局部空间信息,再使用门控循环单元提取时间信息并进行预测。通过对比术中低血压预测常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原始和填补的临床数据的术中低血压预测中,不仅提高了低血压事件的预测准确性,还在面对数据填补时表现出一定的容忍度,能够应对噪声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低血压 时空信息 信息融合
下载PDF
术后风险预测任务的结构化数据生成方法
5
作者 罗晓辉 周瑞豪 +3 位作者 张伟义 舒红平 王亚强 郝学超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1期51-59,共9页
近年来,医学领域越来越重视使用多中心数据共享的方式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然而,共享医疗数据有隐私暴露的风险。类别不平衡也是使用术前结构化数据预测术后风险的一个挑战,它严重影响了模型的预测性能。这两个问题限制了术前数据的... 近年来,医学领域越来越重视使用多中心数据共享的方式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然而,共享医疗数据有隐私暴露的风险。类别不平衡也是使用术前结构化数据预测术后风险的一个挑战,它严重影响了模型的预测性能。这两个问题限制了术前数据的共享以及分类器在术后风险预测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使用生成对抗网络生成与真实数据相似的数据,用于训练分类模型和数据共享。实验证明生成对抗网络能生成高质量的数据。生成数据在特征分布上与真实数据高度相似,且用于术后风险预测后能有效提升术后风险预测的效果。此外,实验还验证了生成数据的隐私性,这为学术研究中的数据共享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不平衡 生成对抗网络 术后并发症预测 表格数据 数据共享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6
作者 王亚强 赵鹤伟 任艳艳 《微型计算机》 2024年第4期205-207,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教学信息化教学改革步伐加快,创新了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教师要立足教育信息化背景,构建一体化教...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教学信息化教学改革步伐加快,创新了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教师要立足教育信息化背景,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训课衔接,立足就业形势,开发理实一体化焊接数字化课程;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共建智能化实训基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聘请企业焊接技师参与教学,促进岗位技能与专业课教学的衔接;不断提升教师个人实践技能,成长为优秀“双师”,推进焊接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开设理实一体化实训模块,提升学生焊接实践操作能力,全面提升高职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高职焊接专业 一体化教学 现状与对策
下载PDF
金属/高熵合金纳米多层膜的制备、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7
作者 高瑞泽 王亚强 +3 位作者 张金钰 吴凯 刘刚 孙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3,11,共13页
通过表面防护涂层技术制备综合力学性能与摩擦性能优异的涂层材料,对降低构件因碰撞摩擦磨损所引起的损伤失效问题十分重要。相较于单层膜结构防护涂层,金属纳米多层膜涂层材料由于其微观组织结构的独特性与可控性,表现出优异的服役特性... 通过表面防护涂层技术制备综合力学性能与摩擦性能优异的涂层材料,对降低构件因碰撞摩擦磨损所引起的损伤失效问题十分重要。相较于单层膜结构防护涂层,金属纳米多层膜涂层材料由于其微观组织结构的独特性与可控性,表现出优异的服役特性,且其综合性能可通过结合新组元或界面调控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该类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新颖的成分设计理念使得高熵合金具有独特的四大效应,即高熵效应、晶格畸变效应、迟滞扩散效应和性能鸡尾酒效应,进而呈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在传统的双金属纳米多层膜结构材料中引入高熵合金组元,形成金属/高熵合金纳米多层膜,有望突破传统金属纳米多层膜的性能局限,极大地提高多层膜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从功能基元序构的视角,围绕近几年金属/高熵合金纳米多层膜的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其制备方法和工艺原理,针对功能基元微观结构特征,从晶粒形貌、界面结构、组元成分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其力学行为以及相应的内在机制,并提出了调控金属/高熵合金纳米多层膜力学性能的优化策略,最后对金属/高熵合金纳米多层膜的未来研究方向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多层膜 高熵合金 微观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硬度 摩擦性能
下载PDF
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废水中重金属及钙镁离子沉淀规律研究
8
作者 王志永 崔振 +7 位作者 赵德玉 勾宝亮 刘树弟 李兰廷 寇丽红 刘敏 张显学 王亚强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155-161,共7页
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废水中的重金属及钙镁等离子危害较大,开展其沉淀去除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废水中有用元素的资源化回收和废水的回用。采用碱液沉淀法对脱硫废水进行分级处理,对沉淀产物采用SEM-EDS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氢氧... 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废水中的重金属及钙镁等离子危害较大,开展其沉淀去除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废水中有用元素的资源化回收和废水的回用。采用碱液沉淀法对脱硫废水进行分级处理,对沉淀产物采用SEM-EDS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氢氧化钙作为沉淀剂可以实现去除重金属、回收镁资源及去除氟化物和降低废水硬度等多种目标。在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过程中,当脱硫废水pH值为9.0~9.5时,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得到有效去除且达到污水排放标准,镁离子几乎没有损失,钙增加率也较低,仅为4.6%以下;将废水pH值调整为9.5~9.7可有效回收废水中的镁元素,镁的回收率在62%以上,回收效果较好。在碱性条件下,向废水中投加Na_(2)CO_(3)可有效降低废水中的钙离子和残留的镁离子,实现废水降硬的目标。不同pH值下沉淀物的SEM-EDS能谱显示,对脱硫废水进行梯级pH处理可以达到分级去除重金属污染物和回收镁元素的目标。通过对脱硫废水中重金属及钙镁结垢离子的沉淀规律研究,实现了废水的分质分盐有用成分的资源化回用,避免了产生杂盐危废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达到了脱硫废水的零排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碱液沉淀 重金属离子 钙镁离子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国冬季气温影响因子分析及模型估算 被引量:1
9
作者 武玮辰 魏凤英 +1 位作者 王亚强 朱恩达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使用1951—2021年160个中国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冬季平均气温及多项大气环流及海温等指数,用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影响中国冬季气温异常的大气环流及海温等外强迫因子,并建立估算拟合模型,评价筛选出的影响因子组合对中国冬季气温异常分布的贡... 使用1951—2021年160个中国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冬季平均气温及多项大气环流及海温等指数,用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影响中国冬季气温异常的大气环流及海温等外强迫因子,并建立估算拟合模型,评价筛选出的影响因子组合对中国冬季气温异常分布的贡献。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提取与冬季气温异常相关的影响因子。为体现特征因子之间非线性关系,使用泰勒公式对筛选后的特征进行多项式增广。使用最小二乘梯度提升决策树(LS-GBDT)算法对筛选出的特征因子与冬季气温异常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估算拟合。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对影响冬季气温异常的特征因子进行合理筛选与重要性分析,建立的估算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气候系统特征因子与冬季气温距平的非线性联系。本研究为了解中国冬季气温异常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模拟与估算提供了新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冬季气温 机器学习 LASSO算法 LS-GBDT算法 气候预测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卫星数据的云图临近预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海霞 张峰 +2 位作者 王亚强 唐飞 郑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0-233,共14页
利用风云四号气象卫星A星(FY-4A)红外云图,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方法,提出了红外云图外推预报模型,实现了华东区域未来3 h的云图预报,预报的时空分辨率分别为1 h和4 km。结果表明:该外推模型预报的云图可较好描述云团移动、发展和减弱趋势,... 利用风云四号气象卫星A星(FY-4A)红外云图,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方法,提出了红外云图外推预报模型,实现了华东区域未来3 h的云图预报,预报的时空分辨率分别为1 h和4 km。结果表明:该外推模型预报的云图可较好描述云团移动、发展和减弱趋势,对研究区域内云团的强度、位置和形态得到较为理想的预报效果。为了验证提出的云图外推模型的有效性,将其与光流法和轨迹门控循环单元模型进行比较。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云图外推模型具有最优的预报效果,说明使用生成对抗网络进行云图外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能有效应用于气象业务中监测云团的生消和移动并提前预警灾害性天气的发生,为天气预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云图 临近预报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下载PDF
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焦化废水尾水的催化剂适配研究
11
作者 马栋 段超 +1 位作者 王亚强 梁江朋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5,共9页
为解决焦化废水尾水中有机物难降解问题,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负载活性金属氧化物的活性氧化铝型催化剂,通过臭氧催化氧化实验探索了载体和活性组分种类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去除效率最高效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BET分... 为解决焦化废水尾水中有机物难降解问题,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负载活性金属氧化物的活性氧化铝型催化剂,通过臭氧催化氧化实验探索了载体和活性组分种类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去除效率最高效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BET分析发现Mn-Ni/γ-Al_(2)O_(3)(n_(Mn)∶n_(Ni)=2∶1)保留了γ-Al_(2)O_(3)的介孔结构,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孔体积,但负载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都有所降低,孔径变大;XPS和XRD分析发现锰主要以α-MnO_(2)形式存在,镍主要以复合价态存在,且二者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煅烧温度为450℃,煅烧时间为4 h,活性氧化铝载体催化活性最高;单组分催化剂相比于多组分催化剂,催化活性较低,其中Mn-Ni/γ-Al_(2)O_(3)的催化活性最好,60 min COD的去除率能达到43.26%,且重复使用6次后,COD的去除率仍达35.65%,催化活性仅降低17.60%,且Mn和Ni溶出量较低,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Ni/γ-Al_(2)O_(3) 臭氧催化氧化 焦化废水尾水 适配 催化剂活性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降水临近预报方法及其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庄潇然 郑玉 +4 位作者 王亚强 康志明 闵锦忠 张文华 李杨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6-303,共18页
为了实现对中国东部地区极端强降水的临近预报、预警,基于具有物理约束功能的PhyDNet构建了融合雷达反射率因子和分钟级降水观测资料的融合降水临近预报模型PhyDNet-RP,预测江苏省及其上游地区未来3 h降水量,对比和探究了PhyDNet-RP、IN... 为了实现对中国东部地区极端强降水的临近预报、预警,基于具有物理约束功能的PhyDNet构建了融合雷达反射率因子和分钟级降水观测资料的融合降水临近预报模型PhyDNet-RP,预测江苏省及其上游地区未来3 h降水量,对比和探究了PhyDNet-RP、INCA(交叉相关外推+中尺度模式融合)、PhyDNet-P(仅包含降水资料)和UNet-RP(融合因子与PhyDNet-RP相同,但采用UNet模型)4种临近预报方法及对强降水增强过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1)与INCA相比,深度学习方法能更好地体现强降水增强过程的发展和演变,(2)对比PhyDNet-P和PhyDNet-RP模拟结果发现,在深度学习模型输入资料中增加雷达反射率因子可以更好地再现强降水区的形状和移动特征,(3)UNet-RP能够再现降水区的形状和移动,但不能定量降水强度。4种方法中,PhyDNet-RP预报效果最优,说明在模型输入资料中叠加具有不同功能属性的通道因子对预测效果具有正贡献,为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提供了一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临近预报 深度学习 天气雷达 雨量站 物理约束模型
下载PDF
台风“利奇马”远距离暴雨的关键动力因子和水汽来源
13
作者 刘希 曾明剑 +2 位作者 王亚强 张雪蓉 魏娜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6-789,共14页
基于地面加密观测、ERA5再分析、ECMWF全球集合预报等多源资料,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涡度收支诊断方法以及拉格朗日水汽追踪方法,探讨1909号台风“利奇马”造成远距离暴雨的关键动力因子和水汽来源。结果表明,对流层低层短波槽的加深有... 基于地面加密观测、ERA5再分析、ECMWF全球集合预报等多源资料,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涡度收支诊断方法以及拉格朗日水汽追踪方法,探讨1909号台风“利奇马”造成远距离暴雨的关键动力因子和水汽来源。结果表明,对流层低层短波槽的加深有利于台风远距离降水(Tropical cyclone Remote Precipitation,TRP)区南北两侧的气流共同增强TRP区域内的低层相对涡度,从而增强TRP。尤其相对涡度的散度项是影响TRP增强或减弱的关键作用项。在TRP增强阶段,有利于暴雨增强的正涡度主要由散度项贡献。负的散度项贡献导致相对涡度减小,TRP雨强也随即减弱。在水汽方面,TRP雨强和区域内的水汽含量密切相关。500 hPa上TRP区域内的水汽由局地和台风“利奇马”共同贡献;700 hPa的水汽主要由“利奇马”台风贡献;850 hPa的水汽则由局地和两个台风共同输送,其中台风“罗莎”的贡献更大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利奇马” 远距离暴雨 敏感性分析 水汽追踪
下载PDF
利用钼尾矿及粉煤灰制备无机矿物聚合物材料
14
作者 李建涛 王亚强 雷朱璇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6-50,90,共6页
钼尾矿和粉煤灰属大宗固体废弃物,长期大量堆存对生态环境危害巨大。为解决此问题,以钼尾矿和粉煤灰为原料,偏高岭土为调节剂,碱激发制备无机矿物聚合物材料,旨在实现这两种固体废弃物的高附加值利用,并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钼尾矿和粉煤灰属大宗固体废弃物,长期大量堆存对生态环境危害巨大。为解决此问题,以钼尾矿和粉煤灰为原料,偏高岭土为调节剂,碱激发制备无机矿物聚合物材料,旨在实现这两种固体废弃物的高附加值利用,并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无机矿物聚合物的最佳配比和制备工艺,所制备的无机矿物聚合物材料的7 d抗压强度为27.79 MPa,吸水率为2.18%,密度为2.34 g/cm^(3)。XRD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聚合物材料中,无机矿物聚合物占一定比例。聚合物材料在免烧砖、人造石装饰材料、基材修补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矿物聚合物 钼尾矿 粉煤灰 抗压强度 碱激发
下载PDF
化工项目罐区土建技术策划与实施
15
作者 胡科 王亚强 +2 位作者 陈邝 马一戈 罗锡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1期162-168,共7页
近年来,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迅速,石化项目建设数量增加。罐区作为石化项目不可缺少的部分,因其技术复杂,在建设过程中易受技术制约。如何降低技术制约同时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就成了项目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文章以项目建设者在充分... 近年来,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迅速,石化项目建设数量增加。罐区作为石化项目不可缺少的部分,因其技术复杂,在建设过程中易受技术制约。如何降低技术制约同时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就成了项目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文章以项目建设者在充分熟悉图纸、找出罐区土建工程技术重难点并建立清单后,针对清单中土建工程存在的不同技术难题,通过查阅资料、联系设计和安装单位等寻找最优方案来一一破解,确保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安全及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罐区 土建工程技术 重难点清单 过程管理 化工项目
下载PDF
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与碳氧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亚强 曹军骥 +2 位作者 张小曳 沈振兴 梅凡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在中国的主要沙漠和戈壁等粉尘源区采集了地表沙或土壤(统称为表土)样品,分析了样品的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在空间上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大致呈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 在中国的主要沙漠和戈壁等粉尘源区采集了地表沙或土壤(统称为表土)样品,分析了样品的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在空间上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大致呈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碳酸盐δ13C值在空间上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偏负,δ18O值缺乏规律性;塔克拉玛干沙漠细颗粒物质中碳酸盐含量相对偏高,但不同粒级颗粒中碳酸盐的δ13C值基本一致,表明风蚀时粒度的分选并不影响源区的同位素组成特征;由于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和δ13C值均具有区域特征,因此利用大气粉尘的碳酸盐含量和δ13C值示踪不同的源区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源区 表土 碳酸盐含量 碳氧同位素组成 源区示踪
下载PDF
超细二氧化硅改性及其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亚强 李玉平 +2 位作者 郑廷秀 卢君 肖汉宁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19,共2页
根据超细二氧化硅的特征 ,讨论了对其改性并用其制备建筑涂料的方法及过程。以所制备的建筑涂料性能为考察指标 ,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对超细二氧化硅改性的影响以及改性后超细二氧化硅的添加量对建筑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 根据超细二氧化硅的特征 ,讨论了对其改性并用其制备建筑涂料的方法及过程。以所制备的建筑涂料性能为考察指标 ,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对超细二氧化硅改性的影响以及改性后超细二氧化硅的添加量对建筑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硅烷偶联剂KH 5 60是较好的超细二氧化硅改性剂 ,改性超细二氧化硅的理想加入量为 2 .5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二氧化硅 改性 建筑涂料 加入量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黄土高原地震滑坡区划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王亚强 王兰民 张小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0-176,共7页
分析了影响黄土滑坡的各项影响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在GIS支持下,建立包括各因子图的空间数据库,对各因子进行分级赋值,然后进行因子加权叠加分析,完成三种超越概率下(50年超越概率2%、10%和63.5%)黄土高原... 分析了影响黄土滑坡的各项影响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在GIS支持下,建立包括各因子图的空间数据库,对各因子进行分级赋值,然后进行因子加权叠加分析,完成三种超越概率下(50年超越概率2%、10%和63.5%)黄土高原地震滑坡区划图。黄土地震滑坡灾害最严重地区一个是宁夏南部及与其相邻的甘肃白银地区,另一个是甘肃天水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AHP GIS
下载PDF
纳米SiO_2复合涂料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亚强 胡智荣 +2 位作者 郑廷秀 卢君 肖汉宁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5-17,共3页
介绍了纳米SiO2 的特性 ,分析了影响纳米SiO2 复合涂料稳定性的因素 ,对纳米SiO2 进行改性 ,将涂料粒径。
关键词 纳米SIO2 改性 纳米涂料 复合材料 贮存 稳定性
下载PDF
纳米SiO_2/聚丙烯酸酯复合涂层的热降解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亚强 李玉平 +2 位作者 张润阳 陈智巧 颜炳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27-1331,共5页
以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的纳米S iO2为种子,制备了纳米S 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涂层;FT-IR分析表明,纳米S iO2/聚丙烯酸酯复合涂层兼具纳米S iO2和聚丙烯酸酯涂层的特征吸收峰;热分析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纳米S iO2后热... 以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的纳米S iO2为种子,制备了纳米S 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涂层;FT-IR分析表明,纳米S iO2/聚丙烯酸酯复合涂层兼具纳米S iO2和聚丙烯酸酯涂层的特征吸收峰;热分析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纳米S iO2后热分解速率最大的温度(413℃)比聚丙烯酸酯(350℃)提高了60℃以上;通过计算得到S iO2质量分数为3%样品的热降解活化能为298.40 kJ/mol,比纯聚丙烯酸酯增加了90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丙烯酸酯 复合涂层 热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