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亭煤地下气化与固定床气化指标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作棠 王建华 +3 位作者 张朋 黄温钢 辛林 段天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1,104,共4页
对比分析了空气蒸汽连续法气化工艺条件下华亭煤现场实测所得的地下气化指标与采用综合计算法模拟得到的固定床气化指标。结果表明,固定床气化所得到的高热值气体量(如CH4、CO)大于地下气化所得量,固定床气化碳进入煤气的转化效率要高... 对比分析了空气蒸汽连续法气化工艺条件下华亭煤现场实测所得的地下气化指标与采用综合计算法模拟得到的固定床气化指标。结果表明,固定床气化所得到的高热值气体量(如CH4、CO)大于地下气化所得量,固定床气化碳进入煤气的转化效率要高于地下气碳转化效率。推测地下气化过程中,地下水参与了气化的反应,并导致地下气化所得的氢气量大于固定床气化所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亭煤 地下气化 固定床气化 气化指标 综合计算法
下载PDF
地下气化火焰工作面位置微地震探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作棠 付振坤 +2 位作者 焦景立 李德华 霍礼文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399,共6页
在原有矿山微地震监测技术基础上,首次采用微地震技术对重庆中梁山北矿煤炭地下气化火焰工作面进行实时探测试验.利用井下三维布置的8个传感器,并通过专门定位软件来对微地震事件进行时空定位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得火焰工作面的结构... 在原有矿山微地震监测技术基础上,首次采用微地震技术对重庆中梁山北矿煤炭地下气化火焰工作面进行实时探测试验.利用井下三维布置的8个传感器,并通过专门定位软件来对微地震事件进行时空定位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得火焰工作面的结构和燃烧波的位态.结果表明,地下气化炉中火焰工作面为“S型事件云”,长为25~32m,厚为2.2~3.6m;燃烧波的平均传播速度0.3m/d,火焰工作面向上推进距离累计为25.6m.现场实测效果表明,矿山微地震火区探测系统比现有其它物探方法更具有性能稳定、干扰噪音低、时空定位性能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气化 火焰工作面 燃烧波 微地震弹性波 实时探测
下载PDF
较坚硬火成岩老顶损伤垮落步距的计算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作棠 辛林 +2 位作者 付振坤 杜艳德 吴俊一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60,共3页
结合淮北矿务局杨庄煤矿Ⅲ532综采工作面坚硬难放火成岩顶板特征,分析计算了不同荷载下损伤前后老顶初次垮落步距值,得出工作面强放失败的原因,损伤后计算值与现场测试结果较为一致,为后续工作面放顶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该方... 结合淮北矿务局杨庄煤矿Ⅲ532综采工作面坚硬难放火成岩顶板特征,分析计算了不同荷载下损伤前后老顶初次垮落步距值,得出工作面强放失败的原因,损伤后计算值与现场测试结果较为一致,为后续工作面放顶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该方法对于类似条件下的老顶垮落研究具有理论和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老顶 初次垮落步距 综采工作面
下载PDF
华亭煤地下导控气化现场试验的产气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作棠 王建华 +1 位作者 张朋 段天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1-74,共4页
本文提出了煤气指标时间加权的计算方法,对华亭煤地下导控气化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化剂中氧浓度的上升,煤气热值呈上升趋势,富氧蒸汽法气化工艺中气化剂中较佳的氧浓度范围为30%~40%;最大热值10.72MJ/Nm3出现在空气... 本文提出了煤气指标时间加权的计算方法,对华亭煤地下导控气化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化剂中氧浓度的上升,煤气热值呈上升趋势,富氧蒸汽法气化工艺中气化剂中较佳的氧浓度范围为30%~40%;最大热值10.72MJ/Nm3出现在空气蒸汽两阶段法的第二阶段,但空气蒸汽两阶段法的产气波动性较大,同时水煤气产率较低,生产规模较小,无法连续生产高热值煤气,用于商业化生产需要多炉同时运行。随着氧浓度的升高,各工艺的产气稳定性逐渐增强,从低温工艺向高温工艺切换的调控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效果 产气稳定性 调控时间
下载PDF
采场覆岩悬跨稳定性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作棠 谢如谦 +1 位作者 刘清辉 刘茂福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997年第3期4-7,共4页
本文在原有现场实测资料基础上,建立了将采场上覆坚硬岩层组视为多层组合含跨弹性基础岩梁的计算模型,并编制了专门计算分析程序。运用该计算模型着重分析了坚硬岩层组的各层挠度增减交叉特征、层间离层条件、层间作用力分布和岩梁载... 本文在原有现场实测资料基础上,建立了将采场上覆坚硬岩层组视为多层组合含跨弹性基础岩梁的计算模型,并编制了专门计算分析程序。运用该计算模型着重分析了坚硬岩层组的各层挠度增减交叉特征、层间离层条件、层间作用力分布和岩梁载荷计算的新方法,使得顶板覆岩的极限跨距和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的计算预测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 稳定性 层间作用力 计算模型 采场
下载PDF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压力监控“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作棠 钱鸣高 许家林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991年第2期3-9,72-73,共7页
介绍了一种以第一排支柱初撑力为支护质量监控指标,末前排支柱阻力为顶板动态质量监控指标的单体支柱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阻力监控法。该法在淮北朱仙庄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液压支柱 工作面压力 支护质量
下载PDF
生态工业园区企业链接规划的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作棠 张朋 +4 位作者 卢学峰 段天宏 辛林 黄温钢 王建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0-123,127,共5页
现行的循环经济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庞杂,导致在新建企业选址时缺乏一个综合的环境效益指标而无法进行各选址方案的综合的环境效益对比分析;对企业或群落之间链接之后因向环境获取同种资源的增加而导致的环境压力增大以及对环境自身的... 现行的循环经济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庞杂,导致在新建企业选址时缺乏一个综合的环境效益指标而无法进行各选址方案的综合的环境效益对比分析;对企业或群落之间链接之后因向环境获取同种资源的增加而导致的环境压力增大以及对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的大小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导致无从知道新建企业后园区所在地是否具有足够的环境承载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两个企业或群落之间链接的定性快速判断方法并提出了环境压力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期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环境效益评价 环境压力指数 生态工业园区
下载PDF
国外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41
8
作者 朱铭 徐道一 +3 位作者 孙文鹏 王作棠 韩孟 余学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15,共7页
目前煤炭地下气化(UCG)试验项目已有50多个,前苏联实践表明,UCG技术是成熟的,可使煤成为较清洁、廉价的能源,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气化站供发电已达半个世纪,无论在经济成本、改善环境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近10年来,澳大利亚、英国、欧盟... 目前煤炭地下气化(UCG)试验项目已有50多个,前苏联实践表明,UCG技术是成熟的,可使煤成为较清洁、廉价的能源,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气化站供发电已达半个世纪,无论在经济成本、改善环境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近10年来,澳大利亚、英国、欧盟等政府与地区机构都在大力推动和支持UCG项目。澳大利亚已有12个以上的UCG商业化项目。英国在煤炭地下气化、碳俘获和储存,以及碱性燃料电池的结合方面,在全球具有引领作用,英国从2009年起至今已批准了沿海四周18个UCG项目。欧盟组织的UCG制氢项目和带有CO2俘获、储存的UCG项目也都在有计划地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气体液化 整体蒸汽联合循环 碱性燃料电池 CO2俘获 CO2储存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中的地质问题 被引量:36
9
作者 秦勇 王作棠 韩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16-2530,共15页
煤炭地下气化是弥补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的多元化途径之一。然而,该项技术历经80余年现场试验目前仍未产业化应用。煤炭地下气化炉的载体为地质体,煤矿床地质禀赋约束了特定地下气化项目的可行性,推进这一过程必须跨越地质风险瓶颈。立... 煤炭地下气化是弥补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的多元化途径之一。然而,该项技术历经80余年现场试验目前仍未产业化应用。煤炭地下气化炉的载体为地质体,煤矿床地质禀赋约束了特定地下气化项目的可行性,推进这一过程必须跨越地质风险瓶颈。立足于这一战略需求和基本认识,简要回顾历史并提出问题,从资源禀赋、选址评价、环境安全3个方面评述了国内外关于煤炭地下气化地质因素的认识与进展,提出了推进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的地质工作建议。分析认为,煤炭地下气化地质工作贯穿于规划布局、炉址选择、气化生产、燃后处理整个过程,系统性地质工作尚不到位是煤炭地下气化长期未能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原因,需要从战略高度上充分理解我国煤炭资源禀赋对当前地下气化技术的适应性,国外严格的选址“标准”启示我们加大对难采、劣质、零散煤炭资源原位规模性气化技术研究探索的力度,高温因素与静态地质体叠加所潜在环境地质安全问题需要正视并积极应对。基于上述地质思考,建议对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应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不宜保守,更不宜盲目,鼓励选择适宜地质条件开展工业性试验探索。将煤炭地下气化作为一项保障国家长远能源安全的战略措施,围绕煤炭地下气化资源评价选区与战略规划、气化炉勘查与选址评价技术、高安全广适性地下气化工艺技术、生产地质动态监测预警技术、地下气化地质保障系列规范5个方面,推进并组织论证和实施“煤炭地下气化地质风险评价与预测关键技术”计划。其中,煤炭地下气化资源评价选区与战略规划是打破目前“难以产业化”僵局的基础,需要立足于我国煤炭资源特性及赋存条件实际,总结国内外地下气化工业性试验经验,建立全国统一的煤炭地下气化资源评价技术准则,评价全国或大区煤炭资源对当前地下气化技术的适应性程度。然后,提出可供分步实施的典型地质条件国家级先导性试验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产业化 资源禀赋 选址评价 环境安全 战略建议
下载PDF
空气间隔装药孔壁初始冲击压力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楼晓明 王振昌 +2 位作者 陈必港 王作棠 俞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75-2884,共10页
为分析空气间隔装药时孔壁的初始冲击压力,引入Starfield迭加法,将柱状药包等效为有限个单元球形药包,考虑压力沿炮孔轴向的衰减及叠加作用,分析得到上部空气间隔装药及中部空气间隔装药条件下的孔壁初始冲击压力计算表达式。利用ANSYS/... 为分析空气间隔装药时孔壁的初始冲击压力,引入Starfield迭加法,将柱状药包等效为有限个单元球形药包,考虑压力沿炮孔轴向的衰减及叠加作用,分析得到上部空气间隔装药及中部空气间隔装药条件下的孔壁初始冲击压力计算表达式。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监测点进行应力监测;同时,浇筑混凝土模型,并借助高速多路动态应力测试系统测量炮孔周围爆炸应力场,将2种方式的监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上部空气间隔装药,装药段处压力达到最大,随着与装药段距离的增大,压力明显呈先急剧减小、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中部空气间隔装药,压力最小值出现在空气柱约1/2处,整体呈两端大、中间小的下凹型分布特征。在2种装药结构下,空气柱中指定点初始冲击压力的理论值与模拟值相对误差均较小。上述结果充分表明:空气间隔装药孔内压力沿炮孔轴向呈不均匀分布,2种装药结构压力分布特征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间隔装药 初始冲击压力 数值模拟 混凝土模型
下载PDF
再论采场矿山压力理论 被引量:65
11
作者 钱鸣高 何富连 +1 位作者 王作棠 高存宝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简述了采场上覆岩层的结构模型及其形成的“给定变形”概念以及原有采场支架受载大小的计算原则、实际测定结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另外,根据近年来对直接顶及放顶煤矿山压力显现的研究,本文提出了较为完整的采场矿山压力力学模型,... 本文简述了采场上覆岩层的结构模型及其形成的“给定变形”概念以及原有采场支架受载大小的计算原则、实际测定结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另外,根据近年来对直接顶及放顶煤矿山压力显现的研究,本文提出了较为完整的采场矿山压力力学模型,并详细分析了“直接顶(顶煤)—支架—底板”支撑体系的系统刚度及各自刚度变化时对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给出了支架存在给定变形工作状态的条件,修正了支架受力与采高成正比的传统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体系 采场支护 矿山压力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炉选址的地质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2
作者 韩磊 秦勇 王作棠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50,共7页
煤炭地下气化是对传统采煤技术的变革,气化炉选址是煤炭地下气化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基于煤炭地下气化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煤炭地下气化原理和气化炉选址的地质影响因素,重点分析煤级、煤层、地下水、围岩、构造等地质条件。... 煤炭地下气化是对传统采煤技术的变革,气化炉选址是煤炭地下气化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基于煤炭地下气化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煤炭地下气化原理和气化炉选址的地质影响因素,重点分析煤级、煤层、地下水、围岩、构造等地质条件。结果表明:褐煤最适合地下气化;地下气化煤厚度应大于2 m、煤层倾角小于70°、埋深300~2 000 m适宜。同时,煤炭地下气化过程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地下水涌入气化盘区也会导致气化失败;煤炭地下气化容易引起围岩破裂,造成地下水贯入气化区以及地表沉降;煤炭地下气化炉选址应避开构造复杂区域;地下气化可能会影响附近含水层微生物的活性,破坏地下生态环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选址 地质因素
下载PDF
华亭煤炭地下气化产气与发电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辛林 王作棠 +3 位作者 黄温钢 李兴泉 张朋 王建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34,共7页
为回收华亭原安口煤矿残留煤资源,采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对残留煤进行二次开采和发电利用,通过空气连续法、空气蒸汽连续法、空气蒸汽两阶段、富氧和纯氧蒸汽连续法等不同注气工艺对残留煤进行了地下气化试验,研究了残留煤在不同气化工... 为回收华亭原安口煤矿残留煤资源,采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对残留煤进行二次开采和发电利用,通过空气连续法、空气蒸汽连续法、空气蒸汽两阶段、富氧和纯氧蒸汽连续法等不同注气工艺对残留煤进行了地下气化试验,研究了残留煤在不同气化工艺时的产气和发电特性。结果表明:添加蒸汽和氧气均可提高煤气中有效组分含量和煤气热值;采用连续法和两阶段气化工艺,能够获得热值4.07~10.69 MJ/Nm3的煤气,可作为2×500 kW燃气发电机组的燃料气。通过气化指标对比分析和现场发电对比试验,确定了低富氧蒸汽连续法(O2体积分数32%)为匹配该燃气发电机组的合理气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气化工艺 煤气 燃气发电
下载PDF
华亭煤空气、富氧及纯氧地下气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温钢 王作棠 +1 位作者 段天宏 辛林 《洁净煤技术》 CAS 2011年第3期71-74,78,共5页
对比研究了气化剂中氧气体积分数分别为21%,32%,42%和100%条件下的主要产气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气化剂中氧气体积分数的上升,煤气有效组分和煤气热值呈上升趋势;氧气消耗随之增加,空气消耗相应降低,煤耗量增加,水蒸汽消耗量增加,而水蒸... 对比研究了气化剂中氧气体积分数分别为21%,32%,42%和100%条件下的主要产气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气化剂中氧气体积分数的上升,煤气有效组分和煤气热值呈上升趋势;氧气消耗随之增加,空气消耗相应降低,煤耗量增加,水蒸汽消耗量增加,而水蒸汽分解率下降;煤气产率呈下降趋势,而气化效率呈上升趋势;煤气产量和气化剂体积比由1.31降至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亭煤 氧气体积分数 地下气化 产气指标
下载PDF
极端高温下风力机叶片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田虎楠 王作棠 +3 位作者 孙文磊 王春耀 辛林 黄温钢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7-39,15,共4页
随着我国的气候的变化,初步探讨极端天气下风力机叶片的性能变化对提高风力机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选取750kW风力机叶片为研究对象,叶片材料选用碳纤维,在ANASYS Workbench中模拟极端高温下风力机叶片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我国的气候的变化,初步探讨极端天气下风力机叶片的性能变化对提高风力机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选取750kW风力机叶片为研究对象,叶片材料选用碳纤维,在ANASYS Workbench中模拟极端高温下风力机叶片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叶片极端高温下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位移和8月份平均最高温度下的相比分别增加了175%、180.7%和125.6%。这一结论将使在以后的叶片设计和生产中,积极考虑极端高温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 风力机叶片 性能变化 碳纤维材料 ANASYS WORKBENCH
下载PDF
林南仓矿软岩巷道底鼓综合治理技术实践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建庄 王作棠 +1 位作者 宫平阳 黄温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52,共3页
开滦林南仓矿-650暗立井是二水平延深的关键工程,下井口马头门进车侧操车基础段掘出120d后,产生强烈底鼓与两帮内挤变形,7个月巷道无法使用,严重影响了矿井生产的正常衔接和安全。文章深入分析了该段底鼓的发生机理,提出反底拱锚喷、钢... 开滦林南仓矿-650暗立井是二水平延深的关键工程,下井口马头门进车侧操车基础段掘出120d后,产生强烈底鼓与两帮内挤变形,7个月巷道无法使用,严重影响了矿井生产的正常衔接和安全。文章深入分析了该段底鼓的发生机理,提出反底拱锚喷、钢筋混凝土与注浆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对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工程监测与使用效果表明,综合治理技术能有效控制巷道底鼓变形,为相似工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底鼓 反底拱锚喷 注浆 马头门
下载PDF
面向地下煤火热场模型的遥感技术体系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谭海樵 王作棠 季景贤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2年第3期54-57,共4页
鉴于地下煤火的特殊性 ,传统的卫星、航空乃至地面遥感手段在对其热场的探测研究应用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分析地下煤火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建立面向地下煤火热场模型遥感技术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基于遥感技术的地... 鉴于地下煤火的特殊性 ,传统的卫星、航空乃至地面遥感手段在对其热场的探测研究应用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分析地下煤火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建立面向地下煤火热场模型遥感技术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基于遥感技术的地下煤火热场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工作流程 ,特别强调了对地下煤火时空演变趋势的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煤火 热场模型 遥感 构建方法 地下自燃 人工气化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21
18
作者 黄温钢 王作棠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0-507,共8页
为研究煤炭地下气化项目的综合评价机制,构建客观、全面、定量的可行性评价体系,指导地下气化项目决策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变权等数学方法,从资源、技术、经济、环境和能耗等6方面考虑,选取89个评价指... 为研究煤炭地下气化项目的综合评价机制,构建客观、全面、定量的可行性评价体系,指导地下气化项目决策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变权等数学方法,从资源、技术、经济、环境和能耗等6方面考虑,选取89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多层次模型,对指标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建立了隶属函数,创建了煤炭地下气化可行性常权-模糊层次和变权-模糊层次等2个综合评价模型。将2个综合评价模型分别应用于贵州某矿煤炭地下气化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常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相比,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可通过权重变化来反映各等级的指标状态,避免了部分极值指标的影响因权重太小而被"淹没",评价结果中各级隶属度表现出更强的离散性,可信度更高。通过综合评价,可直观地反映出对象项目在资源、技术、经济、环境和能耗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变权 模糊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模型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贺盛 王作棠 +3 位作者 段天宏 辛林 黄温钢 张朋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煤炭地下气化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具有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的优点。在华亭试验的基础上,计算了地下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在作为自备电厂时的经济参数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其内部收益率为16.8%、净现值为3 948.16万元、动态投资回收... 煤炭地下气化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具有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的优点。在华亭试验的基础上,计算了地下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在作为自备电厂时的经济参数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其内部收益率为16.8%、净现值为3 948.16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为8.93 a,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行的。敏感性分析得出销售电价对项目的影响较大。在目前情况下,在我国东部地区有较好的商业化前景。从长期看来,地下气化要加快发展,也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技术经济分析 敏感性分析 销售电价
原文传递
改进的两阶段法及其在煤炭地下气化制天然气项目选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段天宏 周丽敏 +3 位作者 王作棠 贺盛 王春俊 吴福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共4页
为了促使煤炭地下气化制天然气产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两阶段法选址方法:首先用重心法确定项目选址的大致位置,然后在详细分析项目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模糊AHP法建立模型解决选址问题。在用模... 为了促使煤炭地下气化制天然气产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两阶段法选址方法:首先用重心法确定项目选址的大致位置,然后在详细分析项目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模糊AHP法建立模型解决选址问题。在用模糊AHP法计算的过程中,采用GIS方法得到曲线距离,从而计算运输费用。最后,运用建立的模型对山东省煤炭地下气化制天然气项目的选址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优化的项目选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两阶段法 煤炭地下气化制天然气 模糊层次分析法 项目选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