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9a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及糖酵解的影响
1
作者 单彪 卞良 +4 位作者 李书君 王佩显 吴殿超 雷秋香 刘登湘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2期4278-4284,共7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9a(miR-19a)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侵袭和糖酵解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AGS细胞,采用脂质体进行转染分别将inhibitor NC、mimics NC、miR-19a inhibitor、miR-19... 目的:探究微小RNA-19a(miR-19a)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侵袭和糖酵解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AGS细胞,采用脂质体进行转染分别将inhibitor NC、mimics NC、miR-19a inhibitor、miR-19a mimics转染至人胃癌AGS细胞记为inhibitor NC组、mimics NC组、miR-19a inhibitor组和miR-19a mimics组,不做转染处理的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miR-19a的表达量,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发现敲低miR-19a可显著抑制胃癌AGS细胞活力。所以后续实验分为对照组、inhibitor NC组、miR-19a inhibitor组、抑制剂组(miR-19a inhibitor转染+10μmol/L TGF-β1/Smad通路抑制剂LY2109761)和激活剂组(miR-19a inhibitor转染+10μmol/L TGF-β1/Smad通路激活剂SRI-011381),采用RT-qPCR法、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Transwell小室、乳酸、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及蛋白免疫印迹(WB)法分别对细胞miR-19a的表达、增殖率、侵袭数、乳酸含量、葡萄糖消耗水平及糖酵解、TGF-β1/Smad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敲低miR-19a可显著抑制胃癌AGS细胞活力,所以选用转染miR-19a inhibitor进行后续通路验证实验。结果发现,对照组与inhibitor NC组在miR-19a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率、侵袭数、葡萄糖消耗及乳酸水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己糖激酶2(HK2)、乳酸脱氢酶A(LDH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TGF-β1、p-Smad3蛋白表达水平等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iR-19a inhibitor组细胞miR-19a的表达、增殖率、侵袭数、葡萄糖消耗及乳酸水平、PCNA、HK2、LDHA、GAPDH、TGF-β1、p-Smad3蛋白水平低于inhibitor NC组(P<0.05)。抑制剂组细胞miR-19a的表达、增殖率、侵袭数、葡萄糖消耗及乳酸水平、PCNA、HK2、LDHA、GAPDH、TGF-β1、p-Smad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miR-19a inhibitor组,而激活剂组这些指标高于miR-19a inhibitor组(P<0.05)。结论:下调miR-19a可抑制人胃癌AGS细胞增殖、侵袭和糖酵解,其作用机制与阻滞TGF-β1/Smad信号转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19a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 增殖 侵袭 糖酵解
下载PDF
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研究
2
作者 王佩显 单彪 +2 位作者 张倩倩 吴殿超 雷秋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727-1730,1738,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X型胶原α1链(COL10A1)、胸苷激酶1(TK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MIP-3α)水平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作为恶性组,其中有腹... 目的研究血清X型胶原α1链(COL10A1)、胸苷激酶1(TK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MIP-3α)水平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作为恶性组,其中有腹膜转移27例,无腹膜转移69例;选取同期收治的104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病变组,选取1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及不同病理特征、有无腹膜转移胃癌患者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OL10A1、TK1、MIP-3α对胃癌患者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血清COL10A1、MIP-3α、TK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良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血清COL10A1、MIP-3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未分化、有脉管浸润、肿瘤临床病理分期(TNM)分期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高于高/中分化、无脉管浸润、TNM分期Ⅰ~Ⅱ期患者(P<0.05)。有腹膜转移胃癌患者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高于无腹膜转移患者(P<0.05)。血清COL10A1、TK1、MIP-3α单项及3项联合检测诊断胃癌腹膜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2(95%CI:0.621~0.809)、0.749(95%CI:0.651~0.832)、0.736(95%CI:0.637~0.821)、0.853(95%CI:0.766~0.917),3项联合检测诊断的AUC大于3项单独检测(Z=1.990、3.617、2.986,P<0.001)。结论胃癌的发生导致患者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升高,同时随着胃癌患者病情的进展,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升高,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腹膜转移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X型胶原α1链 胸苷激酶1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 病理特征 腹膜转移 诊断
下载PDF
白塞氏病及其心血管损害最新进展
3
作者 张美娟 王佩显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1期84-88,共5页
白塞氏病(BD)是一种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部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心脏受累是BD最具生命威胁的并发症之一,也被称为心脏BD,常因漏诊和误诊导致预后不佳。BD的治疗基于受累器官及其严重程度的不同,给予个体化治疗,以缓... 白塞氏病(BD)是一种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部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心脏受累是BD最具生命威胁的并发症之一,也被称为心脏BD,常因漏诊和误诊导致预后不佳。BD的治疗基于受累器官及其严重程度的不同,给予个体化治疗,以缓解症状并防止永久性器官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氏病 诊断 心脏 血管
下载PDF
室间隔老年性改变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佩显 周文 +4 位作者 李晓春 郭倩玉 黄灿亮 孙琪 赵向东 《天津医药》 CAS 1999年第8期457-459,共3页
观测室间隔的老年性改变,探讨其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取天津市高校健康教师263人,分成5个年龄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室间隔与主动脉根部夹角与年龄呈负相关( r=- 0. 304, P< 0. 01)。(2)室... 观测室间隔的老年性改变,探讨其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取天津市高校健康教师263人,分成5个年龄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室间隔与主动脉根部夹角与年龄呈负相关( r=- 0. 304, P< 0. 01)。(2)室间隔“乙状形”改变:主动脉与室间隔连接处至心尖的距离(D)随增龄缩短(r=- 0. 294, P< 0. 001);室间隔至D线的最大垂直距离与年龄呈正相关(r=0.19,P<0.01)。结论:此“乙状形”改变可能与室间隔被长期血流冲击及扩张和伸长的主动脉向下推压室间隔有关。此形变可延长并改变左室射血血流轨迹,增加内摩擦力和射血阻力,从而降低左室射血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间隔 室间隔 超声心动图 老年人
下载PDF
心房肽近年研究概况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佩显 姚翠红 《天津医药》 CAS 1992年第8期508-510,共3页
1956年Kisch报告了在豚鼠心房的许多细胞中含有颗粒。此后,在所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均有同样发现。因它不同于溶酶体和其它细胞器,故被称为“特殊颗粒”。这些颗粒位在发育极好的高尔基氏体的中央。它与分泌肽类激素细胞中的那些颗粒相... 1956年Kisch报告了在豚鼠心房的许多细胞中含有颗粒。此后,在所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均有同样发现。因它不同于溶酶体和其它细胞器,故被称为“特殊颗粒”。这些颗粒位在发育极好的高尔基氏体的中央。它与分泌肽类激素细胞中的那些颗粒相似,并已证明能结合标记的氨基酸。这些心房细胞被称为心脏细胞(Cardiocyte)。其中的颗粒,正如1976年Marie等指出的那样,随水钠平衡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肽 研究进展 激素 多肽激素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血管表现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佩显 姚翠红 《天津医药》 CAS 1993年第12期756-758,共3页
1845年Hebra以一种皮肤病描述了红斑狼疮(LE),1872年Kaposi指出本病是全身性和致死性疾病。1924年Libman和Sacks等观察4例多系统损害的病人,描述了一种特殊形式的非典型无菌性疣状心内膜炎(LSE),只是未将此种心脏损害归于全身性红斑狼疮... 1845年Hebra以一种皮肤病描述了红斑狼疮(LE),1872年Kaposi指出本病是全身性和致死性疾病。1924年Libman和Sacks等观察4例多系统损害的病人,描述了一种特殊形式的非典型无菌性疣状心内膜炎(LSE),只是未将此种心脏损害归于全身性红斑狼疮(SLE)。1940年Louis肯定了LSE和SLE间的关系,自此SLE心脏损害才逐渐被认识。随着超声心动图(U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型 心血管表现
下载PDF
三尖瓣心内膜炎(附2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佩显 张宝泉 +5 位作者 丛洪良 姚翠红 傅国舟 鄢盛尧 张鹏 杨春杰 《天津医药》 CAS 1991年第12期725-727,共3页
本文报告2例三尖瓣心内膜炎(TVE),均首先由超声心动图发现三尖瓣赘生物,后经手术证实。TVE 比较少见,特别是国人。其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与累及其他瓣膜的心内膜炎很不相同。本文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近年有关文献,对该病的病... 本文报告2例三尖瓣心内膜炎(TVE),均首先由超声心动图发现三尖瓣赘生物,后经手术证实。TVE 比较少见,特别是国人。其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与累及其他瓣膜的心内膜炎很不相同。本文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近年有关文献,对该病的病因、促发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做了系统而扼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 心内膜炎 赘生物
下载PDF
心脏大血管的衰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佩显 周文 +4 位作者 郭倩玉 李晓春 黄灿亮 孙琪 赵向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3期130-133,共4页
为观测心脏大血管的增龄性改变,分析其相关因素。随机选取天津市高校健康教师316名,分成五个年龄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主动脉径从50岁起开始增宽,增宽部位在窦管连接处及其以远的升主动脉(D_AAo)。主动脉径与年龄相关(r=0.443,... 为观测心脏大血管的增龄性改变,分析其相关因素。随机选取天津市高校健康教师316名,分成五个年龄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主动脉径从50岁起开始增宽,增宽部位在窦管连接处及其以远的升主动脉(D_AAo)。主动脉径与年龄相关(r=0.443,P<0.001),回归方程为:Y=24.55±0.085×Age(岁);(2)主动脉壁的运动幅度(A_Ao)随增龄而下降(r=0.379,P<0.001),回归方程为:Y=9.058—0.036×Aee(years);(3)肺动脉随增龄有增宽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因素分析:A_Ao吸烟组低于非吸烟组(P<0.01);A型性格组(0.90±0.16cm)低于B型组(1.01±0.18),P<0.05。内向型性格组与外向组比较,A_Ao趋向降低(O.79±0.17vs 1.03±0.19),D_AAo趋向增宽(3.29±0.36vs3.16±0.39),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本文提示出大血管衰老的一般规律,即随增龄D_AAo增宽及A_Ao下降;促衰老的相关因素有:吸烟、A型性格和内向型性格;推论大血管管径及管壁僵度的变化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肺动脉 超声心动图 衰老
下载PDF
乙醚心脏超声造影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佩显 万征 黄灿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85年第1期17-20,共4页
本文描述了乙醚心脏超声造影的实验和应用研究。我们用自行设计的简便方法测定出;①1ml20℃乙醚,在37℃和一个大气压条件下变成气态后所占容积为238ml,与理论计算值247ml相近。②20ml37℃人血,在3~5分钟内能溶解乙醚约0.3ml,与理论上... 本文描述了乙醚心脏超声造影的实验和应用研究。我们用自行设计的简便方法测定出;①1ml20℃乙醚,在37℃和一个大气压条件下变成气态后所占容积为238ml,与理论计算值247ml相近。②20ml37℃人血,在3~5分钟内能溶解乙醚约0.3ml,与理论上乙醚血/气分配系数大,易溶于血的性质相符。本实验室建立了闭胸犬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并进行了乙醚心脏超声造影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认为乙醚为一安全有效的心脏超声造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醚 超声心动图造影 犬的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左房自发性回声显影(附一例报告)
10
作者 王佩显 赵卫红 +2 位作者 丛洪良 黄灿亮 姚翠红 《天津医药》 CAS 1992年第3期181-182,F003,共3页
风湿性心肌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自发回声显影的发现率正日益增高;其临床意义——血栓栓塞的危险性——也日趋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报告7年中仅见的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简要讨论。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回声显影 左房
下载PDF
临终前心腔内自发性回声显影
11
作者 王佩显 姚翠红 +1 位作者 丛洪良 王小飞 《天津医药》 CAS 1995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犬15只,麻醉后以2mg/(min·kg)的速度静脉输入1%~2%氯化钾溶液,犬心率变慢直至停搏(平均约5小时)。随血钾浓度升高,各腔室逐渐扩大,血流逐渐迟缓。于心脏停搏前,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面可见右房、右室、左房及左室内出现缓慢活动... 犬15只,麻醉后以2mg/(min·kg)的速度静脉输入1%~2%氯化钾溶液,犬心率变慢直至停搏(平均约5小时)。随血钾浓度升高,各腔室逐渐扩大,血流逐渐迟缓。于心脏停搏前,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面可见右房、右室、左房及左室内出现缓慢活动的回声云团。如紧急抢救心脏及时复跳,则该回声云团便随之消失。尸检时,发现心腔内血液均呈液态。临终前心腔内自发回声显像是由于血流迟缓,促使红细胞叠加,超过超声显像力的最低阈值,为超声所探及而呈现密集回声。红细胞叠加,势必使气体交换的总有效面积减小,造成组织和器官的缺氧和酸中毒。提示心肺复苏的关键是心脏及时复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心动图 自发回声显象 红细胞叠加
下载PDF
贝赫切特(白塞氏)病的心血管表现
12
作者 王佩显 郭倩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贝赫切特(Behcet's disease,BD)为一病因不明的多系统炎性疾病综合征,血管炎为其主要特征.临床上病情呈恶化与缓解交替,后期逐渐趋于稳定[1].本病最早于1937年由Behcet描述,该作者报告的3例表现为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及前房积脓虹膜... 贝赫切特(Behcet's disease,BD)为一病因不明的多系统炎性疾病综合征,血管炎为其主要特征.临床上病情呈恶化与缓解交替,后期逐渐趋于稳定[1].本病最早于1937年由Behcet描述,该作者报告的3例表现为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及前房积脓虹膜炎[2].此后的研究发现,本病累及全身许多系统,临床表现呈多样化,统称之为贝赫切特病或综合征.1997年Gurler等[3]回顾性地分析了2 147例BD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9~87岁,平均38.3岁;男1 093例,女1 054例,男女之比为1.03;阳性家族史者占7.3%;阳性过敏反应者占56.8%.100%BD患者有皮肤黏膜损害,其他几乎所有系统均有受累,如:眼28.9%、骨骼肌肉16%、血管16.8%、胃肠2.8%、神经系统2.2%、肺1%,心脏及肾脏仅各见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心血管表现 多系统炎性疾病综合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心房连续起搏对血浆心房肽和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佩显 屠中恒 +3 位作者 陈元禄 王志毅 周金台 仉玉书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2期84-85,共2页
已知心房肽(ANP)是由心房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心房牵张和某些心律失常发作时其血浆水平升高。然而有关ANP对心脏的兴奋与传导是否有影响却罕有报道。本文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的方法快速起搏心房,观察心房连续起搏前后血浆ANP... 已知心房肽(ANP)是由心房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心房牵张和某些心律失常发作时其血浆水平升高。然而有关ANP对心脏的兴奋与传导是否有影响却罕有报道。本文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的方法快速起搏心房,观察心房连续起搏前后血浆ANP水平和心脏电生理的变化,并对心房肽与心脏电生理的关系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心房肽 血浆ANP 房室传导功能 心脏电生理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经食道心房调搏 窦房 心房起搏 基础状态 电生理参数
下载PDF
舒张性心力衰竭
14
作者 王佩显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8-42,共5页
舒张性心力衰竭王佩显多年来对心力衰竭(心衰)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处理主要集中在收缩功能紊乱方面;实际上,部分心衰患者的收缩功能尚可,主要为舒张功能异常。舒张性心衰(Diastolicheartfailure)的确切发病率... 舒张性心力衰竭王佩显多年来对心力衰竭(心衰)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处理主要集中在收缩功能紊乱方面;实际上,部分心衰患者的收缩功能尚可,主要为舒张功能异常。舒张性心衰(Diastolicheartfailure)的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据报告它构成因心衰转入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性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肺血栓栓塞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琦 陈永利 +2 位作者 张敬霞 王佩显 袁志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t鄄PA)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定量测定了44例PTE患者和56例正常对照者血浆t鄄PA含量,并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了血浆t鄄PA活性。结果:PTE组的t鄄PA...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t鄄PA)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定量测定了44例PTE患者和56例正常对照者血浆t鄄PA含量,并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了血浆t鄄PA活性。结果:PTE组的t鄄PA含量和活性分别为33.88(20.91~48.74)μg/mL和(0.31±0.15)AU/mL,对照组分别为11.05(33.88~48.74)μg/mL和(0.40±0.21)AU/mL,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PTE患者的t鄄PA活性显著减低。结论:多项临床、生化因素都可对t鄄PA活性产生重要影响;PTE患者的t鄄PA活性降低,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 PTE 纤溶酶原激活物 患者 发病机制 肺血栓栓塞症 活性 并用 组分 降低
下载PDF
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许振坤 姚朱华 +2 位作者 王佩显 曹月娟 李永斌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ACS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1次/晚;B组给予氟伐他汀80mg,1次/晚;C组给予氟伐...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ACS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1次/晚;B组给予氟伐他汀80mg,1次/晚;C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1次/晚,并加用普罗布考250mg,2次/d。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清晨空腹取血,测定hs-CRP和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治疗前3组间各项血脂指标及hs-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血脂指标和hs-CRP水平较A组均降低(P<0.05),TC及HDL-C水平较B组均低(P<0.05),而TG及LDL-C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中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各组hs-CR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或大剂量氟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ACS患者血脂及hs-CPR水平,尤以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反应蛋白质 胆固醇 HDL 胆固醇 LDL 甘油三酯类 氟伐他汀 普罗布考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防治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曹月娟 许静 +2 位作者 王佩显 付乃宽 卢凤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防治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接受PCI的老年患者800例,随机分为PPI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2组PCI术前、术后常规双联抗血小板,PPI干预组在PCI术前即服用埃索美拉唑镁... 目的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防治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接受PCI的老年患者800例,随机分为PPI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2组PCI术前、术后常规双联抗血小板,PPI干预组在PCI术前即服用埃索美拉唑镁40 mg/d,连续4周,随后改为40 mg/2d,直至氯吡格雷停用。随访1 8个月,观察2组患者服药期间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监测血小板聚集率;观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 PPI干预组无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仅11例出现轻微消化道症状;对照组79例出现不同程度消化道症状,便隐血强阳性39例,其中7例为严重上消化道出血,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小扳聚集率和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PCI术后加用PPI可有效防治消化道不良反应,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且对血小板聚集率无明显影响,未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质子泵抑制剂 胃肠出血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红雨 王佩显 +2 位作者 曹艳君 吴志国 刘汉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53-2255,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心内...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心内科收住的AMI行PCI术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MI患者行PCI术中出现无复流后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的患者46例为替罗非班组;AMI患者行PCI术中出现无复流后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维拉帕米为患者49例为对照组。评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矫正的TIMI帧数(cTFC)、PCI术后7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和PCI术后60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冠状动脉内注射药物后首次及PCI术结束前末次冠状动脉造影均显示:替罗非班组TIMI3级血流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TMPG3级血流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cTFC帧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替罗非班组术后7dLVEF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期间和PCI术后60d内MACE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增加AMI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改善预后,是AMI患者PCI术中出现无复流后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成形术 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无复流现象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抑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夏大胜 王佩显 +4 位作者 曹燕然 张菁 蔡林 汪丽 杨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53-55,共3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epression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and short 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Methods:120 AMI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with Zung’s self-rati...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epression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and short 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Methods:120 AMI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with Zung’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within 24 hours after admission.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depressive group(45 cases) and non-depressive group(75 cases) according to depressive index.Post-infarction angina pectoris,reinfarction,heart failure an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s well as cardiac death were observed during 4 weeks.HRV analysis with 24-hour holter of survivals was perfomed in 1 week after infarction.Results:The prevalence of post-infarction angina pectoris,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nd cardiac death in depressive group was remarkably elevated compared with non-depressive group(40.0% vs 22.7%,20.0% vs 6.7%,17.8% vs 4.0%,respectively. P <0.05).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epression was independently a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post-infarction angina pectoris,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nd cardiac death.SDNN,SDANN,RMNN and PNN50 as well as HF in depressive group were obviously reduced,whereas VLF,LF and LF/HF were remarked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non-depressive group( P <0.01 or 0.05).Correlation analysis found that depressive index wa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SDNN,SDANN,RMNN,PNN50 and HF(P<0.01),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VLF,LF and LF/HF( P <0.01).Conclusion:Depression impacts adversely HRV,and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the short term prognosis of AMI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急性心肌梗死 心率变异性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广明 孙雯 +5 位作者 冯淑芝 曹丽 罗洁 张佚 王佩显 任晓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9-29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EH)患者脉压差(P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横截面积(CSA)的关系。方法:在接受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EH患者中,按PP 75 mmHg为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IMT和CSA。结果:PP≥75mmHg组PP与IMT... 目的:探讨高血压(EH)患者脉压差(P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横截面积(CSA)的关系。方法:在接受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EH患者中,按PP 75 mmHg为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IMT和CSA。结果:PP≥75mmHg组PP与IMT、CSA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352,0.439(P<0.01)。PP≥75mmHg组IMT、CSA与PP<75mmHg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H患者PP增宽是IMT、CSA的重要血流动力学因素,可能是EH并发症的最佳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压差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压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