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款猪液相芯片性能比较分析
1
作者 王俊戈 崔晟頔 +9 位作者 陈子旸 申琦 余杨 陈栋 赵真坚 王书杰 吴平先 郭宗义 王金勇 唐国庆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30K液相芯片和50K液相芯片的性能。方法:该研究收集共322头纯种大白猪和杜洛克猪的生长性能测定记录,使用30K液相芯片和50K液相芯片对其中177头进行基因组分型,用358头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的重测序数据作为填充参考群体... 目的:比较30K液相芯片和50K液相芯片的性能。方法:该研究收集共322头纯种大白猪和杜洛克猪的生长性能测定记录,使用30K液相芯片和50K液相芯片对其中177头进行基因组分型,用358头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的重测序数据作为填充参考群体进行填充,分析2款芯片的填充效果,利用2款芯片的原始和填充数据对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对比3个性状的GWAS结果。结果:30K液相芯片的参考填充准确率高于50K液相芯片,50K液相芯片的自填充GWAS分析结果优于30K液相芯片,而参考填充GWAS分析效果,50K液相芯片发现位点较多,但整体情况30K液相芯片较好。结论:30K液相芯片在分析过程中具有整体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 基因型填充 基因组关联分析
下载PDF
基因组和DNA甲基化组联合分析筛选猪肉质性状关键基因
2
作者 赵真坚 王凯 +9 位作者 陈栋 申琦 余杨 崔晟頔 王俊戈 陈子旸 禹世欣 陈佳苗 王翔枫 唐国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4-1406,共13页
【背景】猪的肉质性状是重要的经济性状。研究影响各类肉质性状的分子机制,发掘关键基因,从而指导猪的遗传改良,对改善猪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肉质相关的机制研究主要是基于DNA的基因组研究,而对肉质性状的DNA甲基化研究以及结合基... 【背景】猪的肉质性状是重要的经济性状。研究影响各类肉质性状的分子机制,发掘关键基因,从而指导猪的遗传改良,对改善猪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肉质相关的机制研究主要是基于DNA的基因组研究,而对肉质性状的DNA甲基化研究以及结合基因组和甲基化组的综合分析却鲜有报道。【目的】通过基因组和DNA甲基化组联合分析,筛选、鉴定了影响猪肉质的潜在关键基因。为猪肉品质的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测了140头大白猪背最长肌的28个肉质性状,通过表观基因组关联分析(EWAS)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筛选了各性状显著关联的CpG和SNP位点。随后以SNP为协变量对GWAS和EWAS重叠的显著关联位点进行条件关联分析,进一步筛选具有独立效应的CpG位点。然后以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为因变量,以SNP为自变量进行关联分析从而鉴定甲基化数量性状位点(meQTL)。最后使用顺式甲基化数量性状位点(cis-meQTL)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从而推断cis-meQTL与表型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对位点进行注释,鉴定潜在的关键基因。【结果】(1)在屠宰45 min黄度值(b_(45min))、滴水损失(DL)、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3个肉质性状上,EWAS和GWAS在相同基因组区域鉴定到显著关联位点。(2)b_(45min)的7个CpG位点在条件关联分析后仍保持显著,DL有1个CpG位点在条件关联分析后仍保持显著,而C22:6n-3的3个位点在使用SNP作为协变量分析后不再显著,表明EWAS鉴定的b_(45min)的7个CpG位点和DL的1个CpG位点的显著关联不受附近的显著SNP影响。(3)b_(45min)的7个CpG位点和DL的1个CpG位点共鉴定了10个meQTL,但绝大多数是trans-meQTL,只有一个CpG位点(SSC12:44254675 bp)鉴定到一个cis-meQTL,表明该位点可能受到近距离SNP调控。(4)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显示该CpG位点(SSC12:44254675 bp)与b_(45min)表型存在一定的因果关联。(5)对该位点注释发现,距离CpG位点(SSC12:44254675 bp)和其cis-meQTL最近的基因是NOS2,且CpG位点位于NOS2基因内。【结论】综合DNA甲基化组合基因组数据联合分析结果,可以推测NOS2基因是肉色性状关键候选基因,其DNA甲基化、SNP共同作用调控基因表达,进而影响肉色性状相关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基因组关联分析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肉质性状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数量性状位点
下载PDF
NOS2基因DNA甲基化编辑调节NO浓度影响肌肉发育通路基因的表达
3
作者 申琦 王凯 +7 位作者 赵真坚 陈栋 余杨 崔晟頔 王俊戈 陈子旸 吴平先 唐国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4-994,共11页
旨在探究对一氧化氮合成酶(NOS)2进行DNA甲基化编辑后对肌红蛋白的调控作用机制,并研究其对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水平是否有影响。本试验采用DNA甲基化编辑技术在猪肾细胞系PK-15细胞对基因NOS2... 旨在探究对一氧化氮合成酶(NOS)2进行DNA甲基化编辑后对肌红蛋白的调控作用机制,并研究其对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水平是否有影响。本试验采用DNA甲基化编辑技术在猪肾细胞系PK-15细胞对基因NOS2进行甲基化编辑,在猪肾细胞中检测NOS2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NOS2表达水平、细胞内一氧化氮浓度以及肌纤维和肌红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NOS2基因启动子前500 bp区域平均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而gRNA2结合位点附近的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增高。此外,对NOS2进行甲基化编辑后,NOS2基因表达量和其iNOS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降低。随着NOS2表达降低,nNOS和eNOS表达显著增加。MYHC-Ⅱb和MYHC-Ⅱx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Myoglobin蛋白表达也显著下降。综上,NOS2基因的异常表达能够影响细胞中的NO生成,同时也会影响NOS1和NOS3的表达,以及和肌肉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2 DNA甲基化 NO 肌纤维 肌红蛋白
下载PDF
基于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内江猪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真坚 王书杰 +7 位作者 陈栋 姬祥 申琦 余杨 崔晟頔 王俊戈 陈子旸 唐国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97-2307,共11页
旨在更好的了解内江猪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内江猪遗传资源。本研究基于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检测了133头(12头公猪,121头母猪)内江猪的SNP,按照SNP检出率大于90%和95%获得两组SNP数据,分别编号为NJ90和NJ95。针对两组... 旨在更好的了解内江猪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内江猪遗传资源。本研究基于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检测了133头(12头公猪,121头母猪)内江猪的SNP,按照SNP检出率大于90%和95%获得两组SNP数据,分别编号为NJ90和NJ95。针对两组数据,通过群体分层、遗传距离、亲缘关系、家系划分等方法分析了内江猪群体结构,通过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性标记比、杂合度等指标估计了群体遗传多样性,最后利用不同方法评估了群体近交系数。结果显示:(1)NJ90共包含135760个SNPs位点,其等位基因频率为0.8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7,多态性标记比为0.76,观测杂合度为0.15,期望杂合度为0.21;NJ95包含32266个SNPs位点,其等位基因频率为0.7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4,多态性标记比为0.74,观测杂合度为0.30,期望杂合度为0.31。(2)NJ90结果显示群体平均遗传距离为0.20,平均亲缘系数为0.9%;NJ95结果显示群体平均遗传距离为0.25,平均亲缘系数为0.7%。(3)根据NJ90公猪和群体聚类以及亲缘关系,可将群体分为6个家系。(4)根据SNP纯合性评估群体近交系数,NJ90和NJ95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0.27和0.01;根据连续性纯合片段估计群体近交系数,NJ90和NJ95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6.65%和0.02%。综上所述,内江猪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较远,近交程度较低,根据公猪聚类和亲缘关系可以分为6个家系,具有较好的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基础。同时低深度重测序对比SNP芯片能够更大范围覆盖基因组信息,对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结构分析更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 内江猪 群体结构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猪生长性状基因组预测
5
作者 陈栋 王书杰 +10 位作者 赵真坚 姬祥 申琦 余杨 崔晟頔 王俊戈 陈子旸 王金勇 郭宗义 吴平先 唐国庆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2-932,共11页
为了比较自动机器学习下不同机器学习模型预测部分猪生长性状与全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的性能,并寻找适合的机器学习模型,以优化生猪育种的全基因组评估方法,本研究利用来自多个公司9968头猪的基因... 为了比较自动机器学习下不同机器学习模型预测部分猪生长性状与全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的性能,并寻找适合的机器学习模型,以优化生猪育种的全基因组评估方法,本研究利用来自多个公司9968头猪的基因组信息、系谱矩阵、固定效应及表型信息通过自动机器学习方法获取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GBM)和极致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4种机器学习最佳模型。采用10折交叉验证分别对猪达100 kg校正背膘(correcting backfat to 100 kg,B100)、达115 kg校正背膘(correcting backfat to 115 kg,B115)、达100 kg校正日龄(correcting days to 100 kg,D100)、达115 kg校正日龄(correcting days to 100 kg,D115)的GEBV及其表型进行预测,比较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应用于猪基因组评估的性能。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对GEBV的估计准确性高于性状表型;在GEBV预测中,GBM在B100、B115、D100、D115的预测准确性分别为0.683、0.710、0.866、0.871,略高于其他方法;在表型预测中,对猪B100、B115、D100、D115预测性能最好的模型依次为GBM(0.547)、DL(0.547)、XGB(0.672、0.670);在模型训练所需时间上,RF远高于其他3种模型,GBM与DL居中,XGB所需时间最少。综上所述,通过自动机器学习获取的机器学习模型对GEBV预测的准确性高于表型;GBM模型总体上表现出最高的预测准确性与较短训练时间;XGB能够利用最短的时间训练准确性较高的预测模型;RF模型的训练时间远超其他3种模型,且准确性不足,不适用猪生长性状表型与GEBV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估计育种值 生长性状 自动机器学习 性能比较
下载PDF
利用GWAS和DNA甲基化共定位鉴定猪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
6
作者 崔晟頔 王凯 +9 位作者 赵真坚 陈栋 申琦 余杨 王俊戈 陈子旸 禹世欣 陈佳苗 王翔枫 唐国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945-1957,共13页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肉质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使用基于基因型填充的测序数据进行了GWAS分析并与之前的发表的EWAS结果进行共定位分析。该研究发现了515个全基因组水平显著的SNPs位点和4 134个达建议显著阈值的SNPs位点,这些位点共涉及40...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肉质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使用基于基因型填充的测序数据进行了GWAS分析并与之前的发表的EWAS结果进行共定位分析。该研究发现了515个全基因组水平显著的SNPs位点和4 134个达建议显著阈值的SNPs位点,这些位点共涉及406个基因,其中包括26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最终确定了6个可能与肉质性状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同时,与EWAS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有12个显著的CpG位点与显著SNP位点存在重叠。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改善猪肉品质的育种工作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s 肉质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