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洪浩 陶向 +5 位作者 范中菡 陈庆华 王晓黎 胡建军 唐铭霞 王克秀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42-46,共5页
【目的】探明四川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程度,为马铃薯品种布局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四川省生产上15个主栽马铃薯品种[川芋10号、川芋117、川芋56、达芋2号、费乌瑞它(CK)、会-2、丽薯6号、凉薯97、陇薯1... 【目的】探明四川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程度,为马铃薯品种布局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四川省生产上15个主栽马铃薯品种[川芋10号、川芋117、川芋56、达芋2号、费乌瑞它(CK)、会-2、丽薯6号、凉薯97、陇薯10号、米拉、青薯9号、蓉紫芋5号、希森6号、夏波蒂和兴佳2号]为研究对象,以相对抗病指数为指标,利用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模型评价15个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程度。【结果】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侵染病程共8代,极重度侵染、重度侵染、中度侵染和轻度侵染分别发生18次、8次、4次和16次,发生比例分别为39.13%、17.39%、8.70%和34.78%;主要在马铃薯晚疫病第4~5代侵染病程出现中心病株;在15个品种中,无免疫品种,病情指数为9.82~82.65,费乌瑞它(CK)最高,达芋2号最低,达芋2号、丽薯6号、青薯9号、陇薯10号和凉薯97较CK表现为高抗,占供试品种的33.33%;米拉、川芋10号、川芋117和会-2较CK表现为中抗,占26.67%;兴佳2号和川芋56较CK表现为中感,占13.33%;夏波蒂、蓉紫芋5号和希森6号较CK表现为高感,占20.00%。【结论】达芋2号、丽薯6号、青薯9号、陇薯10号和凉薯97高抗晚疫病,在马铃薯晚疫病第5代侵染病程才出现中心病株,可在晚疫病常发区种植,但应加强监测预警防控,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抗性评价 四川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繁殖效率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克秀 何卫 +6 位作者 胡建军 陈萍萍 唐铭霞 牟文平 杨麟 白金达 卢跃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0-664,共5页
本文对脱毒马铃薯组培苗周年繁殖效率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周年实际繁殖总量较理论繁殖总量有较大差距,且随着快繁代数的增加这种差距成指数曲线迅速增加。在快繁过程中,快繁总代数较其他因素更能影响和决定一年的繁殖总量... 本文对脱毒马铃薯组培苗周年繁殖效率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周年实际繁殖总量较理论繁殖总量有较大差距,且随着快繁代数的增加这种差距成指数曲线迅速增加。在快繁过程中,快繁总代数较其他因素更能影响和决定一年的繁殖总量。因此,采用一些特殊的组培技术来增加快繁速度和快繁总代数,可显著增加周年的繁殖总量。可通过减少繁殖周期从而增加周年繁殖总代数对繁殖总量的提高产生作用。缩小这种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即提高一年的实际繁殖总量是可行的,且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此外,影响周年繁殖总量的重要因素还包括脱毒试管苗繁育技术和一些客观因素。本文通对脱毒试管苗一年的繁殖效率进行分析,从而寻求到周年生产最大量的有效途径,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繁殖效率 实际繁殖总量 理论繁殖总量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雾培马铃薯氮磷钾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克秀 汪翠存 +5 位作者 唐铭霞 胡建军 李洪浩 刘可心 杨雯婷 何卫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52-2861,共10页
【目的】为优化雾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为雾培原原种生产氮素营养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氮素水平对不同生育期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品种川芋117和米拉为试验材料,设5... 【目的】为优化雾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为雾培原原种生产氮素营养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氮素水平对不同生育期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品种川芋117和米拉为试验材料,设5个氮素水平(120、240、360、480、600 mg/L),在雾培不同生育期分别测定各器官干重和氮、磷、钾含量,分析其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及分配。【结果】(1)同一氮素水平下,相同生育期米拉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大于川芋117,不同品种和生育期,均在氮素水平为240 mg/L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高,在定植90 d时,川芋117和米拉分别达到2.86和4.23 g/plant;(2)氮素水平增加有利于2个品种各生育期植株各器官氮磷钾含量的提高,定植90 d,2个品种均在240 mg/L氮素处理植株的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最高,川芋117分别为0.306、0.070、0.544 g/plant,米拉分别为0.489、0.117、0.899 g/plant;(3)不同品种和生育期,中氮处理的叶、茎和根的氮、磷、钾分配比例大于低、高氮处理,而块茎则与之相反,生育前期,氮、磷和钾在叶、茎和根中比例大于块茎,生育后期,营养元素往块茎转移;(4)2个品种均在氮素水平240 mg/L单株结薯数、结薯产量达到最高,川芋117和米拉分别为24.78粒/株,53.78 g/株和29.31粒/株和82.23 g/株。【结论】适量增氮,可以促进植株对氮、磷和钾的吸收积累,有利于原原种产量的提高。在四川盆地弱光生态条件下雾培马铃薯,240 mg/L的氮素水平可以获得较高的原原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水平 雾培 马铃薯 氮含量 磷含量 钾含量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雾培马铃薯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克秀 唐铭霞 +4 位作者 胡建军 汪翠存 刘可心 杨雯婷 何卫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5,共8页
在雾化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主栽品种川芋117和米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马铃薯植株农艺性状、干物质含量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对川芋117和米拉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匍匐茎数、全株干物质含... 在雾化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主栽品种川芋117和米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马铃薯植株农艺性状、干物质含量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对川芋117和米拉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匍匐茎数、全株干物质含量、单株结薯数、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品种对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匍匐茎数、全株干物质含量、单株结薯数、产量和收获指数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除叶绿素含量外,植株的各农艺性状在氮素水平为240 mg/L处理最高,氮素过高,反而不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随氮素水平的增加,叶、茎、根和块茎的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均在240 mg/L氮素处理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值。氮素水平对川芋117和米拉的单株结薯数和结薯产量均影响显著,随氮素水平从120 mg/L增加至600 mg/L,单株结薯数和产量先增加后显著下降,氮素浓度为240 mg/L时,两个品种的单株结薯数及产量达到峰值,较高氮处理,增幅分别为71.6%和107.8%,91.7%和83.1%。600 mg/L氮素处理,0.5~1 g小薯比例显著高于240 mg/L氮素处理。总体来看,240 mg/L的氮素浓度为雾培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最佳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原原种 氮素水平 结薯数 结薯产量
下载PDF
四川省薯类产业发展概述
5
作者 崔阔澍 胡建军 +3 位作者 程明军 蒋艺 唐铭霞 王克秀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近年来,薯类在四川新增粮食比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和作为鲜食和全粉等方式的粮食贮备技术的完善,薯类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笔者从四川薯类产业生产... 近年来,薯类在四川新增粮食比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和作为鲜食和全粉等方式的粮食贮备技术的完善,薯类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笔者从四川薯类产业生产规模、种植模式、种薯种苗应用及加工贮藏等方面进行概述,分析产业发展特色,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了目前四川薯业发展模式,并为未来四川薯类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薯类 产业发展
下载PDF
番茄未成熟花粉离体成熟培养及花粉蛋白质检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克秀 崔维科 +2 位作者 赵小光 王胜华 陈放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3-167,共5页
初步研究了番茄未成熟花粉离体成熟培养的可能性.从番茄花中分离出的双核早期花粉用&液体培养基离体培养7~9d后,有1%的未成熟花粉培养成熟,并萌发出花粉管.同时,对不同时期花粉蛋白表达做了SDS-PAGE分析,结果:番茄花粉在单核... 初步研究了番茄未成熟花粉离体成熟培养的可能性.从番茄花中分离出的双核早期花粉用&液体培养基离体培养7~9d后,有1%的未成熟花粉培养成熟,并萌发出花粉管.同时,对不同时期花粉蛋白表达做了SDS-PAGE分析,结果:番茄花粉在单核期出现了分子量为21.2kD,26.0kD,33.4kD,69.1kD和97.1kD的5种特异蛋白,双核期出现了分子量为11.7kD,16.9kD,37.3kD,41.2kD和47.1kD的5种特异蛋白,萌发花粉管后出现了分子量为20.5kD,82.8kD和105.3kD的3种特异蛋白.随着花粉的发育,其蛋白质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单核期和双核期花粉中相对分子量小的蛋白质明显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花粉 离体培养 SDS-PAGE 特异蛋白
下载PDF
四川省马铃薯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唐铭霞 何卫 +4 位作者 胡建军 王克秀 陈萍萍 牟文平 杨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05-1808,共4页
简单重复序列(SSR)是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选用四川省现有及引进的马铃薯品系(种)42份,利用已发表的马铃薯SSR引物进行扩增,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1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6对多态性高、... 简单重复序列(SSR)是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选用四川省现有及引进的马铃薯品系(种)42份,利用已发表的马铃薯SSR引物进行扩增,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1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6对多态性高、扩增稳定、重复性好的引物,1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3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6,占总扩增位点的89.2%。利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栽培的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技术及其数量经济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建军 何卫 +5 位作者 王克秀 桑有顺 唐铭霞 陈涛 陈萍萍 谢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737-740,共4页
本文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和脱毒试管苗周期性繁殖总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后可以有地提高产量和品质。而脱毒微型薯的生产,特别是雾化栽培技术的应用,较之常规基质栽培大大提高了种薯繁育效率并显著降... 本文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和脱毒试管苗周期性繁殖总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后可以有地提高产量和品质。而脱毒微型薯的生产,特别是雾化栽培技术的应用,较之常规基质栽培大大提高了种薯繁育效率并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正规的马铃薯供种体系,可为种薯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种薯生产体系总的发展趋势是技术更加成熟稳定和简化、繁育年限更短、效益更高。选用脱毒马铃薯种薯较之一般种薯更能显著的提高经济效益。在脱毒试管苗快繁过程中,繁殖总代数比每代繁殖增大倍数更重要。所以,减少繁殖周期从而增加一年内繁殖总代数对增加繁殖总量更为有效。同样,起始脱毒苗量也很重要,是纯粹的总量繁殖系数,增加起始脱毒苗量同样对提高一年内脱毒苗产量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国内外马铃薯种薯供种体系的基础上具体测算了使用脱毒种薯所增加的效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是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的重要积累和高度概括,也是区域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和必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种薯 供种体系 繁殖周期 产量效益盈亏平衡点
下载PDF
水稻愈伤组织分化与不同激素配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兴春 牛蓓 +3 位作者 王克秀 廖毅 崔维科 陈放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227,共6页
由水稻中花11号成熟胚诱导而来的愈伤组织,通过三批不同激素不同配比的分化培养基培养,得到了最高为89.6%的出苗率.分化出苗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2.0mg/L ZT+0.02mg/L IAA+3%蔗糖+0.8%琼脂,细胞分裂素ZT和生长素IAA的比率为100∶1.
关键词 水稻 愈伤组织 激素 分化
下载PDF
坡位与坡向对岩石边坡人工土壤腐殖质组分及有机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高宏英 艾应伟 +4 位作者 王克秀 陈朝琼 潘丹丹 李传人 李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4-248,共5页
针对遂渝铁路遂宁站附近的典型岩石边坡,以临近的自然边坡为对照,就坡位与坡向对岩石边坡人工土壤腐殖质组分及有机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石边坡人工土壤富啡酸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为坡中>坡上>坡下,胡敏酸含量表现为坡中&... 针对遂渝铁路遂宁站附近的典型岩石边坡,以临近的自然边坡为对照,就坡位与坡向对岩石边坡人工土壤腐殖质组分及有机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石边坡人工土壤富啡酸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为坡中>坡上>坡下,胡敏酸含量表现为坡中>坡下>坡上,腐殖酸比表现为坡中=坡下>坡上。在同一坡位,岩石边坡人工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低于自然边坡。岩石边坡与自然边坡土壤中富啡酸含量均以坡中最高。在岩石边坡坡向上,西坡的人工土壤胡敏酸含量显著低于东坡、南坡、北坡,但东坡、南坡、北坡之间的人工土壤胡敏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坡向之间的人工土壤富啡酸含量差异不明显,腐殖酸比表现为南坡=北坡>东坡>西坡。岩石边坡富啡酸、胡敏酸与土壤理化性质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边坡 人工土壤 腐殖质 坡位 坡向 有机质
下载PDF
马铃薯种薯质量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Ⅰ.种薯大小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何卫 Paul C.Struik +5 位作者 胡建军 张颙 张志勇 卢学兰 蒋馨 王克秀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458-461,共4页
对影响马铃薯的几个主要因素及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播种密度一定时,种薯大小无一例外地显著影响产量,即种薯越大产量越高,而其他因素包括品种、来源、季节和海拔不同程度地影响生长和产量。播种时,单位面积的种薯出芽数调整为... 对影响马铃薯的几个主要因素及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播种密度一定时,种薯大小无一例外地显著影响产量,即种薯越大产量越高,而其他因素包括品种、来源、季节和海拔不同程度地影响生长和产量。播种时,单位面积的种薯出芽数调整为相同时,种薯大小对单位面积产量不产生影响。证明了种薯单位面积产生的主茎数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单株结薯较少的品种和秋冬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薯大小 结薯数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氮素形态比对雾培马铃薯生长和原原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铭霞 王克秀 +2 位作者 胡建军 贾巍巍 何卫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5,共6页
通过雾培试验研究4种不同比例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对马铃薯品种米拉和川芋802植株生长及原原种生产的影响,为种薯生产的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定植60 d,全硝态氮处理(0∶4)的植株干物质积累、匍匐茎数量... 通过雾培试验研究4种不同比例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对马铃薯品种米拉和川芋802植株生长及原原种生产的影响,为种薯生产的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定植60 d,全硝态氮处理(0∶4)的植株干物质积累、匍匐茎数量及叶面积指数最高;而增铵营养更利于植株定植60 d后的生长发育,其中铵硝比(2∶2)处理下植株干物质积累、匍匐茎数量、叶面积指数增幅最大,表明块茎形成期全硝态氮更利于植株生长。铵硝比(2∶2)处理下,两个品种的氮积累最高,表明增加一定的铵态氮能增强马铃薯氮素利用率。产量上,全硝态氮处理(0∶4)单株结薯数最高(米拉115.5粒/株,川芋802为42.5粒/株),随铵硝比增大,单株结薯数降低,但大薯比例随之提高,最高为铵硝比(3∶1)处理(米拉64%,川芋802 76%)。因此,全硝态氮能增加结薯数量,增铵能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素形态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curcin)的化学修饰与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维科 赵琦 +6 位作者 陈兴春 王克秀 徐莺 唐琳 王胜华 白洁 陈放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9-333,共5页
通过无细胞体系蛋白合成抑制活性的测定,结合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技术,对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cur-c in)部分氨基酸残基进行特异性化学修饰,探讨维持curc in活性的必需氨基酸基团及修饰对curc in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组氨酸和半胱氨酸... 通过无细胞体系蛋白合成抑制活性的测定,结合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技术,对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cur-c in)部分氨基酸残基进行特异性化学修饰,探讨维持curc in活性的必需氨基酸基团及修饰对curc in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组氨酸和半胱氨酸的修饰对活性没有影响.色氨酸和赖氨酸的修饰使curc in的活性分别下降了50%和100%,表明色氨酸和赖氨酸是维持curc in活性的重要残基.精氨酸修饰导致curc in的抑制活性完全丧失,内源荧光强度下降,最大发射波长发生红移,CD谱发生显著变化;表明精氨酸也是维持curc in活性的必需残基,并且对空间结构影响较大,推测对精氨酸的修饰破坏了精氨酸与其它基团的连接,导致curc in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失去和底物结合的能力,因而活性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curcin) 化学修饰 无细胞体系蛋白合成抑制活性 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
下载PDF
诸因素基质栽培对马铃薯种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白金达 何卫 +4 位作者 李天 王克秀 胡建军 陈萍萍 高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9-474,共6页
试验采用L16(2×43)正交设计安排试验,研究三因素四水平和一因素两水平(即:定植密度4种、不同KH2PO4用量4水平、不同多效唑浓度4水平、不同品种2个)对秋季马铃薯原原种(小薯)生长和产量及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有显著降... 试验采用L16(2×43)正交设计安排试验,研究三因素四水平和一因素两水平(即:定植密度4种、不同KH2PO4用量4水平、不同多效唑浓度4水平、不同品种2个)对秋季马铃薯原原种(小薯)生长和产量及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有显著降低株高的作用,除CK外,不同浓度对植株的矮化效果差异不显著。产量通径分析表明,基质栽培中的株高对产量、主茎粗对产量的正效应均较小;不同密度之间的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不同KH2PO4用量存在不同水平的显著性差异;不同多效唑浓度之间的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E4F3G2无论是平均产量和结薯个数来说都是较好的处理组合,平均薯重最低的为2.92 g,最高的达4.39 g,大于3 g的小薯的比例占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正交 多效唑 KH2PO4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恢复年限对裸露边坡土壤团聚体颗粒和碳、氮、磷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冯春晓 艾应伟 +2 位作者 王克秀 郭雪姣 肖敬尧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6-161,共6页
研究了不同恢复年限下裸露边坡土壤团聚体颗粒的分布以及土壤团聚体颗粒碳、氮、磷元素的含量。研究选取切挖后恢复43a和切挖后恢复3a的裸露边坡为研究对象,以农田为对照,分别采集上述边坡土壤样本,通过一组土壤筛将土壤样品筛分,计算... 研究了不同恢复年限下裸露边坡土壤团聚体颗粒的分布以及土壤团聚体颗粒碳、氮、磷元素的含量。研究选取切挖后恢复43a和切挖后恢复3a的裸露边坡为研究对象,以农田为对照,分别采集上述边坡土壤样本,通过一组土壤筛将土壤样品筛分,计算各粒级(〈0.25mm,0.25~0.5mm,0.5~1mm,1~2mm,2~3mm,3~5mm和〉5mm共7个粒级)土壤团聚体百分含量,而后将土壤各粒级团聚体分别研磨用于化学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边坡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颗粒向大团聚体聚集,〉5mm粒级团聚体含量表现为切挖43a边坡〉切挖3a边坡〉农田。切挖后恢复43a的裸露边坡〉2mm粒级团聚体占全土的82.85%,切挖后恢复3a的裸露边坡〉2mm粒级团聚体占77.48%。土壤有机碳和氮含量在对应各粒级团聚体中均表现为切挖43a边坡〉农田〉切挖3a边坡。切挖后恢复43a的裸露边坡粒径〉5mm团聚体中有机碳占全土有机碳含量的46.24%,切挖后恢复3a的裸露边坡为35.48%。切挖后恢复43a的边坡粒径〉5mm团聚体氮含量占全土氮含量的比例为56.62%,切挖后恢复3a的边坡为43.61%。各粒级团聚体的C/N研究结果显示,切挖后恢复43a的裸露边坡土壤团聚体C/N高于切挖后恢复3a的裸露边坡的C/N。而土壤团聚体磷含量表现为农田〉切挖43a边坡〉切挖3a边坡,其中切挖后恢复43a的边坡和切挖后恢复3a的边坡土壤各粒级团聚体磷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认为,随着边坡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结构逐渐恢复,土壤大团聚体(粒径〉5mm)所能提供的碳、氮和磷元素也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边坡 团聚体颗粒 土壤养分 恢复年限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速相关性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6
作者 殷金其 陈步学 +1 位作者 王克秀 任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31-38,共8页
本文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燃速相关性研究中的统计回归分析相关法、理论模型相关性、热辐射相关法和性能预示相关法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指出了燃速相关性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固体火箭 燃速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赤霉素与硫脲对马铃薯原原种休眠及芽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汪翠存 胡建军 +5 位作者 贾巍巍 王克秀 王西瑶 唐铭霞 黄雪丽 何卫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5-104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处理下赤霉素(GA3)与硫脲对马铃薯原原种休眠及芽形态的影响。【方法】以费乌瑞它与川芋117的原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结果】结果表明:马铃薯原原种的休眠期与休眠幅度在4℃(7 d)→25℃处理下...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处理下赤霉素(GA3)与硫脲对马铃薯原原种休眠及芽形态的影响。【方法】以费乌瑞它与川芋117的原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结果】结果表明:马铃薯原原种的休眠期与休眠幅度在4℃(7 d)→25℃处理下最长,在25℃与室温处理下差异不显著。浓度为1.0%与1.5%的硫脲在降低原原种腐烂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川芋117芽的生长速度快于费乌瑞它,相较CK,GA3与硫脲均能使芽生长加速,其中10 mg/L GA3处理下的芽最长;顶芽直径只受温度影响,费乌瑞它均表现为25℃芽最粗。【结论】贮藏温度、化学试剂和温度对原原种的休眠期、休眠幅度、芽形态具有显著影响,且存在互作效应。实际应用中,应针对品种特性进行特定温度下的不同化学处理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原原种 休眠 赤霉素 硫脲 温度
下载PDF
呈正、负压强指数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稳态燃烧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温干 吴心平 +5 位作者 李葆萱 谢蔚民 殷金其 王克秀 陈步学 李君励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9-48,38,共11页
通过X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对推进剂和过氯酸铵-粘合剂的多层夹心件之熄火样品的观察,研究了在复合推进剂的燃烧中,压强和添加剂CaCO_3对过氯酸铵被熔化粘合剂覆盖的面积分数(γ)和过氯酸铵的凝相反应分数(G)的影响。在作者已提出的“... 通过X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对推进剂和过氯酸铵-粘合剂的多层夹心件之熄火样品的观察,研究了在复合推进剂的燃烧中,压强和添加剂CaCO_3对过氯酸铵被熔化粘合剂覆盖的面积分数(γ)和过氯酸铵的凝相反应分数(G)的影响。在作者已提出的“两区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新的“统一模型”(UM)。该“统一模型”是一个进一步考虑了熔化粘合剂的覆盖,在覆盖下存在反向气化和受燃速调节剂(例如CaCO_3)控制的凝相反应的理论模型。为了计及过氯酸铵颗粒尺寸的分布,像PEM模型一样,统计的方法也被引入了本模型。本模型不仅能用来分析初温、过氯酸铵颗粒尺寸及其分布对燃烧特性的影响,而且可以用来解释平台、麦撤和常规的燃烧特性。同时,本模型还能够成为研究包括负压力指数在内之固体复合推进剂的侵蚀燃烧与燃烧不稳定性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燃烧 性能 光谱学
下载PDF
不同年限铁路边坡人工土壤团聚体中碳氮磷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雪姣 艾应伟 +2 位作者 王克秀 陈娇 冯春晓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7-211,217,共6页
选取四川盆地中部遂渝铁路遂宁站附近的岩石边坡为研究对象,以临近自然边坡为对照,就不同年限铁路边坡和自然边坡土壤团聚体中碳、氮、磷分布特征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在4种边坡土壤团聚体中整体表现为自然边坡〉2003年... 选取四川盆地中部遂渝铁路遂宁站附近的岩石边坡为研究对象,以临近自然边坡为对照,就不同年限铁路边坡和自然边坡土壤团聚体中碳、氮、磷分布特征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在4种边坡土壤团聚体中整体表现为自然边坡〉2003年边坡〉1996年边坡〉2007年边坡;土壤氮含量在4种边坡土壤团聚体中表现为自然边坡〉2003年边坡〉2007年边坡〉1996年边坡。土壤有机碳、氮主要分布在〉5mm,5-3mm,〈0.25mm 3个团聚体粒级。不同粒级中碳、氮和磷的含量分布都表现为随着土壤团聚体粒级的减小而逐渐增加。4种铁路边坡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C/N随着土壤团聚体粒级的减小而逐渐减小。磷在不同粒级中的含量差异与土壤质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边坡 人工土壤 恢复年限 碳氮磷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催化剂及加入方法对HTPB复合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葆萱 江兴宏 +2 位作者 王克秀 涂永珍 王朝珍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2-49,共8页
通过热重分析(TG),差热分析(DTA)、高压差热分析(HPDTA),对三种催化剂(亚铬酸铜C,C、铜的有机络合物TP和铜、铬、铅盐的混合物TX)、催化剂和胶的混合物、催化剂和高氯酸铵(AP)的混合物、催化剂与AP的共同结晶物(简称共晶)的热解特性进... 通过热重分析(TG),差热分析(DTA)、高压差热分析(HPDTA),对三种催化剂(亚铬酸铜C,C、铜的有机络合物TP和铜、铬、铅盐的混合物TX)、催化剂和胶的混合物、催化剂和高氯酸铵(AP)的混合物、催化剂与AP的共同结晶物(简称共晶)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还对配方相同,仅催化剂加入方法不同的HTPB推进剂及不同部位、不同方法加入催化剂的AP-HTPB夹心件作了燃速测试.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对AP的凝相放热反应均有加速催化作用:在AP结晶中加入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于以混合方法加入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进而对其机理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聚丁二烯 合成 推进剂 催化剂 燃烧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