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的残留消解及储藏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吕燕 付岩 +3 位作者 凌淑萍 王全胜 张亮 吴银良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2期49-54,61,共7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探究了依维菌素和乙螨唑在草莓中的储藏稳定性和残留消解情况。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多壁碳纳米管净化稀释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以多反应监测方式...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探究了依维菌素和乙螨唑在草莓中的储藏稳定性和残留消解情况。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多壁碳纳米管净化稀释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以多反应监测方式采集数据,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两种农药在0.0002~0.05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0);在4个不同浓度加标水平下,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103%和86%~10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7%~10.0%和1.1%~4.7%,方法的定量限为0.010 mg/kg。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两种药物的同时检测。残留消解试验结果显示,乙螨唑半衰期为6.4~8.7 d。储藏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8℃冷冻条件下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储藏稳定期至少为18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依维菌素 乙螨唑 储藏稳定性 残留消解
下载PDF
高糖通过SGK_1通路促进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全胜 张阿丽 +4 位作者 李仁康 刘建国 谢纪文 冯玉锡 邓安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产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中的作用,探讨SGK1在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HMC分为低糖组(5·5mmol·L-1D-葡萄糖)、高糖组(2... 目的研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产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中的作用,探讨SGK1在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HMC分为低糖组(5·5mmol·L-1D-葡萄糖)、高糖组(25mmol·L-1D-葡萄糖)和甘露醇对照组(19·5mmol·L-1甘露醇和5·5mmol·L-1D-葡萄糖),刺激24、72h后,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CTGFmRNA及蛋白的表达;将带有SGK1显性激活型突变体质粒(pIRES2-EGFP-S422DhSGK1,SD)和带有SGK1显性失活型突变体质粒(pIRES2-EGFP-K127NhSGK1,KN)分别瞬时转染HMC;同时,设空质粒(PIRES2-EGFP,FP)转染组和未转染组(NT)为对照。分别用低糖(LG,5·5mmol·L-1D-葡萄糖)和高糖(HG,25mmol·L-1D-葡萄糖)刺激24、72h后,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T-GF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低糖组和甘露醇组相比较,在高糖刺激下,HMC中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低糖环境下,转染SD的HMC与转染FP、NT组比较,其CTGF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转染KN的HMC与转染FP、NT组比较,其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高糖环境下转染SD的HMC与转染KN、转染FP、NT组比较,其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转染KN的HMC与转染FP、NT组比较,其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在DN中,高糖能促进HMC的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且可以通过SGK1介导的信号通路来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加合成CTGF,这种新发现的信号通路,表明SGK1可能通过促进CTGF的合成来参与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纳米Al_2O_3-13%TiO_2涂层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全胜 王富耻 +2 位作者 柳彦博 李轶昳 马壮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530-532,共3页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纳米结构Al_2O_3-13%TiO_2(质量分数,下同)涂层,进行了SRV滑动磨损试验,通过扫描电镜对涂层的断口显微组织及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并测定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该纳米涂层具有独特的显微组织结构...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纳米结构Al_2O_3-13%TiO_2(质量分数,下同)涂层,进行了SRV滑动磨损试验,通过扫描电镜对涂层的断口显微组织及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并测定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该纳米涂层具有独特的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层片间具有冶金结合特征的界面较多,界面结合得到明显改善,其显微硬度明显高于微米涂层,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其磨损面积仅为常规微米涂层的1/5,界面结合改善是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13% TIO2涂层 滑动磨损 断口组织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UPLC-ESI-MS/MS分析吡蚜酮和异丙威SC在稻田中的残留特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全胜 曹梦超 +3 位作者 刘雅楠 魏鹏 朱国念 王蒙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1-437,共7页
采用改良Qu ECh 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建立了吡蚜酮和异丙威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吡蚜酮和异丙威悬浮剂(SC)在稻田中的残留沉积及持留特性。于稻田空白样品中添加... 采用改良Qu ECh 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建立了吡蚜酮和异丙威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吡蚜酮和异丙威悬浮剂(SC)在稻田中的残留沉积及持留特性。于稻田空白样品中添加吡蚜酮和异丙威至0.001~1 mg·kg-1的浓度进行添加回收率试验,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和盐析净化,UPLC-MS/MS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5.2%~115.9%,相对标准偏差为2.6%~19.1%,两者在田水和植株(土壤)最低检测浓度(LOQ)分别达到0.001 mg·kg-1和0.005 mg·kg-1,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检测稻田中痕量水平的吡蚜酮和异丙威。田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吡蚜酮·异丙威SC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吡蚜酮的半衰期为0.7~12.6 d,异丙威的半衰期为0.4~5.2 d,表明两者在环境中均属于易降解化合物。此外,与WG剂型相比,SC剂型的吡蚜酮·异丙威在植株上表现出更高的消解速率,而在土壤中则较低,显示剂型对农药的持留性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蚜酮 异丙威 稻田 残留沉积 持留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下载PDF
沉淀氧化法制备Fe_3O_4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全胜 刘颖 +1 位作者 王建华 张先武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00-205,共6页
以制备形态、粒度、磁性等性能满足复印机显影剂要求的高性能磁粉为目标,研究了减法合成超细Fe3O4磁粉的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对微粉性能的影响,包括原材料、碱比、温度、气量、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将采用优化工艺制备的磁... 以制备形态、粒度、磁性等性能满足复印机显影剂要求的高性能磁粉为目标,研究了减法合成超细Fe3O4磁粉的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对微粉性能的影响,包括原材料、碱比、温度、气量、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将采用优化工艺制备的磁粉与国产粉、日本粉进行了比较,各项参数均能达到井超过国产粉的性能指标,与进口的日本粉的水平不相上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 四氧化三铁 沉淀 氧化 磁粉
下载PDF
在线购物环境下的信任与风险:理论回顾与概念模型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全胜 姚砚清 吴少微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44,共5页
在线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匿名性、缺乏控制和机会主义等特征,使得风险和信任成为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信任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但对在线信任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还不是十分明晰,甚至很矛盾。在对信任和风险的概念及其内涵作了分... 在线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匿名性、缺乏控制和机会主义等特征,使得风险和信任成为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信任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但对在线信任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还不是十分明晰,甚至很矛盾。在对信任和风险的概念及其内涵作了分析和阐述后,着重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并且信任是通过认知风险来具体影响消费者的行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购物 信任 环境风险 交易风险
下载PDF
B2C网站设计因素与初始信任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全胜 郑称德 周耿 《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4期495-501,共7页
通过实证探索并验证了网站结构、网站内容和视觉效果对消费者初始信任的影响,同时还验证了社会存在感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网站结构和网站内容对消费者初始信任有着直接的积极影响,社会存在感在其中承担着部分中介作用;... 通过实证探索并验证了网站结构、网站内容和视觉效果对消费者初始信任的影响,同时还验证了社会存在感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网站结构和网站内容对消费者初始信任有着直接的积极影响,社会存在感在其中承担着部分中介作用;网站视觉效果对消费者初始信任的影响虽不显著,但却对社会存在感有着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C 网站设计因素 初始信任 社会存在感
下载PDF
西方消费者渠道选择行为研究评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全胜 韩顺平 陈传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2-36,共5页
因特网作为新型销售渠道,使得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在多渠道环境下出现新的变化,很多消费者在不同的购物阶段穿梭于不同的渠道。本文通过梳理国外相关文献发现,基于购物过程的消费者渠道选择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可... 因特网作为新型销售渠道,使得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在多渠道环境下出现新的变化,很多消费者在不同的购物阶段穿梭于不同的渠道。本文通过梳理国外相关文献发现,基于购物过程的消费者渠道选择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对消费者渠道选择行为的基本认识。本文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渠道选择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目前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在我国开展该领域研究的若干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选择 多渠道消费者 离散选择模型
下载PDF
铝基厚梯度热障涂层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全胜 王富耻 +1 位作者 马壮 吕广庶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37,41,共4页
采用单一等离子喷涂法和超音速火焰喷涂与等离子喷涂复合喷涂法在铝质LY12基体上制备了总厚度分别为0.6 mm、1.0 mm和2.0 mm的梯度热障涂层,并对基体界面处的涂层显微结构特征进行了金相组织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 采用单一等离子喷涂法和超音速火焰喷涂与等离子喷涂复合喷涂法在铝质LY12基体上制备了总厚度分别为0.6 mm、1.0 mm和2.0 mm的梯度热障涂层,并对基体界面处的涂层显微结构特征进行了金相组织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喷涂法制备的2 mm厚梯度热障涂层其抗拉强度得到显著提高,达到36 MPa,其主要原因是采用JP5000喷涂粘结底层很好的改善了铝基体与涂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基体界面结合强度高低与两者的紧密接触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喷涂 铝基体 厚梯度热障涂层 界面特征
下载PDF
血竭素高氯酸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全胜 张丽晓 +1 位作者 刘建国 汪永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竭素高氯酸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150mg·kg-1单次腹腔注射C57BL/6小鼠,建立小鼠早期糖尿病肾病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胰岛素对照组及血竭素高氯酸... 目的探讨血竭素高氯酸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150mg·kg-1单次腹腔注射C57BL/6小鼠,建立小鼠早期糖尿病肾病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胰岛素对照组及血竭素高氯酸盐5、10、20mg·kg-1.d-13种剂量治疗组(血竭素高氯酸盐溶于生理盐水中灌胃)。治疗4wk后检测各组小鼠肾重指数、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24h尿蛋白含量、肌酐清除率,用RT-PCR方法检测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N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比较,血竭素高氯酸盐治疗组的肌酐清除率及尿蛋白均降低(P<0.05);各治疗组均能减少肾皮质中肾小球ECM的积聚(P<0.05)、FN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血竭素高氯酸盐能保护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糖尿病肾病 纤连蛋白 肾损伤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纳米氧化锆涂层韧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全胜 王富耻 +2 位作者 吴旭 柳彦博 马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5-18,共4页
通过三点弯曲法比较了纳米氧化锆涂层和微米氧化锆涂层的韧性,通过断口分析法比较了两种涂层的断口组织特征,并对两种涂层弯曲前后的孔隙率及孔隙大小与分布进行了统计测量。结果表明,微米氧化锆涂层在较小弯曲角时即与粘结底层发生较... 通过三点弯曲法比较了纳米氧化锆涂层和微米氧化锆涂层的韧性,通过断口分析法比较了两种涂层的断口组织特征,并对两种涂层弯曲前后的孔隙率及孔隙大小与分布进行了统计测量。结果表明,微米氧化锆涂层在较小弯曲角时即与粘结底层发生较大面积分离,而纳米氧化锆涂层即使弯曲至180(°)也不会发生与粘结底层发生分离的现象;两种氧化锆涂层所具有的内部组织结构特征是导致其弯曲性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锆 韧性 孔隙 弯曲性能
下载PDF
全风化花岗岩钻杆水平后退式注浆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全胜 肖红渠 李治国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78,共5页
研究目的:由于富水全风化花岗岩易遇水软化、崩解、甚至流淌,造成钻孔塌孔、成孔困难,导致采用常规的前进式分段注浆工艺孔底注浆效果不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现场试验了钻杆水平后退式注浆技术。研究结论:采用钻杆水平后退式注浆可获... 研究目的:由于富水全风化花岗岩易遇水软化、崩解、甚至流淌,造成钻孔塌孔、成孔困难,导致采用常规的前进式分段注浆工艺孔底注浆效果不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现场试验了钻杆水平后退式注浆技术。研究结论:采用钻杆水平后退式注浆可获得较好的注浆效果,但在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艺和技术参数,为获得更理想止水的效果,建议采用部分超细水泥或溶液型浆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风化花岗岩 单管钻杆 后退式注浆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血糖控制应个体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全胜 李骏 +4 位作者 刘晓丽 倪卫慧 吴静 邵晓丽 祝保艳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9期758-760,共3页
目的探讨我院近3年来20例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针对我院急诊收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降糖药物选用方式、发病时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年龄分成两组:≥6... 目的探讨我院近3年来20例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针对我院急诊收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降糖药物选用方式、发病时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年龄分成两组:≥65岁组(13例)和<65岁组(7例),从中找到引起低血糖昏迷的常见原因,由此探讨预防的措施。结果我院低血糖昏迷主要发生在高龄糖尿病患者中;与口服磺脲类长效降糖药物和注射预混胰岛素有关;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昏迷发作时间以夜间为主,且与HbA1c较低有关;与<65岁组相比,≥65岁组患者有更低的HbA1c(5.4±1.2)%vs(7.3±1.6)%(P<0.01),发作时更低血糖(1.58±0.59)mmol/L vs(2.39±0.67)mmol/L(P<0.05)和更长的病程(10.7±3.2)年vs(6.2±2.4)年(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血糖控制宜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症 危险因素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下载PDF
圆梁山隧道全断面注浆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全胜 李治国 +1 位作者 邹翀 刘泽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5-48,共4页
圆梁山隧道是渝怀线上最长的铁路隧道 ,隧道出口掘进至PDK35 5 +0 2 0时遭遇岩溶涌水突泥 ,导致开挖面被淹 ,严重影响了正常施工 ,通过地质钻探等综合预测预报手段并结合涌出物分析 ,决定采用全断面预注浆技术进行封堵 ,有效地堵住了地... 圆梁山隧道是渝怀线上最长的铁路隧道 ,隧道出口掘进至PDK35 5 +0 2 0时遭遇岩溶涌水突泥 ,导致开挖面被淹 ,严重影响了正常施工 ,通过地质钻探等综合预测预报手段并结合涌出物分析 ,决定采用全断面预注浆技术进行封堵 ,有效地堵住了地下水 ,并对围岩进行了加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岩溶 涌水突泥 全断面注浆
下载PDF
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SGK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全胜 张晓丽 +4 位作者 张阿丽 王玉梅 邓安国 朱忠华 冯玉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 研究高糖环境中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 HMC) 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激酶(serum and glucocorticoid inducible kinase, SGK) 3种亚型SGK1、SGK2和SGK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培养的HMC分为正常组(5 5 mmol... 目的 研究高糖环境中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 HMC) 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激酶(serum and glucocorticoid inducible kinase, SGK) 3种亚型SGK1、SGK2和SGK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培养的HMC分为正常组(5 5 mmol/L D 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 D -葡萄糖) 和甘露醇对照组(19. 5 mmol/L甘露醇和5. 5 mmol/L D 葡萄糖)。采用RT PCR 方法检测SGK1、SGK2 和SGK3 mRNA 的表达,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SGK1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高糖及甘露醇刺激下, HMC中SGK1、SGK2和SGK3 mRNA及SGK1 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 05); 其中高糖上调SGK的表达明显高于甘露醇(P<0 .05)。结论 高糖能促进HMC的SGK1、SGK2 和SGK3mRNA及SGK1蛋白的表达, SGK1可能是高糖作用于HMC的细胞内信号通路中靶分子之一, 由它介导的高糖信号转导途径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糖皮质激素 诱导 激酶 SGK 高糖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下载PDF
滋肾清热活血方治疗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全胜 张阿丽 +2 位作者 李仁康 王平 邓安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6-658,共3页
观察滋肾清热活血方对系膜增生性肾炎 (Ms PGN)的疗效 ,并探讨其机制。采用 SD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 ,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 ,治疗组对比研究。观察肾小球系膜区情况及各组大鼠肾小球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 - 1(IL- 1)的活... 观察滋肾清热活血方对系膜增生性肾炎 (Ms PGN)的疗效 ,并探讨其机制。采用 SD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 ,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 ,治疗组对比研究。观察肾小球系膜区情况及各组大鼠肾小球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 - 1(IL- 1)的活性等。结果 :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肾小球系膜细胞 (MC)的增生和系膜基质的积聚明显受到抑制 ,系膜区致密电子物沉积显著减轻 ;肾小球培养上清中 IL- 1活性显著降低。提示 :滋肾清热活血方能抑制 Ms PGN系膜区 MC的增殖及基质的积聚 ,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肾小球分泌的 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系膜增生性肾炎 滋肾清热活血方 白细胞介素-1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层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全胜 王富耻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9-50,59,共3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制备了纯陶瓷 (8%Y2 O3稳定的ZrO2 )、陶瓷与金属 (NiCrAl)的质量分数为 90 %、80 %及镍包氧化锆 (氧化锆含量 80 % )的涂层样品 ,测定了涂层的力学性能 ,包括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 ,并探讨了喷涂粉末对涂层力学性能... 采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制备了纯陶瓷 (8%Y2 O3稳定的ZrO2 )、陶瓷与金属 (NiCrAl)的质量分数为 90 %、80 %及镍包氧化锆 (氧化锆含量 80 % )的涂层样品 ,测定了涂层的力学性能 ,包括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 ,并探讨了喷涂粉末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为等离子喷涂法制备隔热型梯度功能材料奠定了基础。测试结果表明 :涂层的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随金属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当金属相以包覆氧化锆的形式存在时 ,涂层的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有大幅度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涂层 力学性能 梯度功能材料
下载PDF
铁峰山隧道塌方处理技术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全胜 张家林 孙国庆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74,共2页
介绍了铁峰山隧道塌方的过程和状况,分析了塌方的原因,着重对塌方处理的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隧道塌方 处理技术
下载PDF
梯度热障涂层热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全胜 王江波 +1 位作者 王富耻 吕广庶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9-21,共3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 分别获得了2m m 厚的ZrO2 -NiCrAl和ZrO2 -Ni/Al系梯度热障涂层。热冲击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涂层具有不同的失效机理。ZrO2 -NiCrAl系的失效是由于基体氧化引起的涂层整体... 采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 分别获得了2m m 厚的ZrO2 -NiCrAl和ZrO2 -Ni/Al系梯度热障涂层。热冲击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涂层具有不同的失效机理。ZrO2 -NiCrAl系的失效是由于基体氧化引起的涂层整体脱落; 而Zr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热障涂层 热冲击性能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降低内质网应激改善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全胜 艾热提 路菲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通过降低内质网应激改善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6只,Sham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组(6只,I/R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右美托咪定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通过降低内质网应激改善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6只,Sham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组(6只,I/R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6只,I/R+Dex预处理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μg/kg)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右美托咪定后处理组(6只,I/R+Dex后处理组)(于再灌注后30 min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μg/kg)。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夹闭肝门30 min后,恢复灌注6 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指标(P-PERK、P-IRE1α、CHOP)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R+Dex预处理组和I/R+Dex后处理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肝组织MDA活性明显升高,而SOD活性显著降低,同时伴肝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与I/R组比较,I/R+Dex预处理组和I/R+Dex后处理组MDA活性和肝组织病理学评分下降,而SOD活性升高(P<0.05);I/R组肝组织P-PERK、P-IRE1α及CHOP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而I/R+Dex预处理组和I/R+Dex后处理组可显著降低上述指标的表达(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显著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可能与降低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肝脏 内质网应激 缺血再灌注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