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4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混播草地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对轮牧的响应
1
作者 王媛 米扬 +7 位作者 郭蓉 张雨 田霞 王占军 蒋齐 俞鸿千 季波 马琨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43,共13页
为探究轮牧对人工混播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群落及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以宁夏盐池县人工混播草地为试验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T1(无芒雀麦+新麦草+紫羊茅+苜蓿+菊苣)、T2(垂穗披碱草+... 为探究轮牧对人工混播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群落及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以宁夏盐池县人工混播草地为试验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T1(无芒雀麦+新麦草+紫羊茅+苜蓿+菊苣)、T2(垂穗披碱草+新麦草+早熟禾+苜蓿+鹰嘴紫云英)、T3(扁穗冰草+新麦草+蒙古冰草+苜蓿)3种混播组合模式,并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开展轮牧影响下3种人工混播草地土壤AM真菌群落差异性研究,分析人工混播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土壤-AM真菌群落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连续2年轮牧对植被群落生物量产生了显著影响,与轮牧第1年相比,豆科植被群落的相对重要值降低,但禾本科植被群落的相对重要值分别增加了51.16%、81.25%和33.33%。土壤AM真菌中球囊霉属和类球囊霉属为优势属;与轮牧第1年相比,连续轮牧2年后,T1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Chao 1指数较第1年显著降低了12.35%,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Chao 1指数、香农-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数较第1年分别提升了20.73%、12.80%、7.69%和31.16%(P<0.05),说明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对轮牧的响应更加敏感。随轮牧年限增加,T1与T2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组成相似性增加,T1与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组成相似性差异较大。连续轮牧2年后,土壤养分对AM真菌群落丰富度的作用强度减弱,但植被群落多样性和植被群落生物量对AM真菌群落丰富度及其组成的作用强度增强;驱动AM真菌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由土壤有效磷(p=0.006)和碱解氮(p=0.016)转变为植被群落生物量(p=0.036)。综上所述,不同类型人工混播草地植被群落和土壤AM真菌群落对轮牧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特征,其中以T3混播组合处理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混播草地 草地生态系统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轮牧
下载PDF
欧李在宁夏盐池人工栽培的生长及饲用特性评价
2
作者 何建龙 王占军 +2 位作者 李小明 柳超超 田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5,共6页
研究旨在评价欧李栽培生长适应性和饲用潜力,为开展欧李在盐池地区种植及饲用开发提供参考。在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典型荒漠草原区撂荒地开展了引种8年的欧李(Prunus humilis Bunge)农大4号(N4)、农大5号(N5)、京欧1号(J1)的生长指标、... 研究旨在评价欧李栽培生长适应性和饲用潜力,为开展欧李在盐池地区种植及饲用开发提供参考。在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典型荒漠草原区撂荒地开展了引种8年的欧李(Prunus humilis Bunge)农大4号(N4)、农大5号(N5)、京欧1号(J1)的生长指标、饲用农艺性状、饲用品质、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光合特性和生理特性研究。结果显示:3个欧李品种在宁夏盐池栽培生长表现良好,茎叶折合鲜草产量9.51~10.90 t/hm^(2),干草产量5.15~5.74 t/hm^(2),平茬有利于欧李恢复生长,刈割后30~60 d为迅速生长期。3个欧李品种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为:J1>N5>N4,4个光合参数具体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欧李品种叶片的粗蛋白(CP)含量为8.40%~13.59%,J1的CP最高;粗脂肪(EE)含量为5.74%~6.52%,J1的EE最高;粗纤维(CF)的含量为6.52%~7.83%,N5显著高于J1(P<0.05);N5叶片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高于J1(P<0.05);N5的相对饲喂价值(RFV)显著高于J1(P<0.05)。研究表明,N4、N5、J1欧李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合在宁夏荒漠草原撂荒地人工引进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生长特性 饲用性状 适应性 饲用价值
原文传递
6个欧李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3
作者 何建龙 王占军 +3 位作者 柳超超 高嘉瑞 李小明 田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86-93,共8页
为了解6个欧李品种在宁夏苗期的抗旱性差异,为欧李品种引进及耐旱品种筛选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自然干旱胁迫处理15、30 d后测定株高,以正常浇水为对照;采用PEG-6000溶液模拟极度干旱环境,测定相同干旱胁迫下农大5号、农大7号、... 为了解6个欧李品种在宁夏苗期的抗旱性差异,为欧李品种引进及耐旱品种筛选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自然干旱胁迫处理15、30 d后测定株高,以正常浇水为对照;采用PEG-6000溶液模拟极度干旱环境,测定相同干旱胁迫下农大5号、农大7号、京欧1号、农大4号、宁欧2号、农大6号6个欧李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SPAD值及其他生理指标,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旱条件下,欧李品种的株高相比正常浇水的对照降幅明显。PEG-6000干旱胁迫下,不同欧李品种与清水对照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叶绿素SPAD值、SOD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而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均呈现上升趋势。利用欧李抗旱指标的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得出,欧李品种抗旱性由强到弱排序为农大5号、农大7号、京欧1号、农大4号、宁欧2号、农大6号。农大5号和农大7号的抗旱能力较强,适应性较好,可作为宁夏地区欧李的主要推广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干旱胁迫 抗旱评价 隶属函数法
下载PDF
图文快印行业如何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4
作者 王占军 《中国印刷》 2024年第1期48-50,共3页
图文快印行业实现跨界融合需要从多个方面人手,包括技术创新、业务拓展、合作联盟、服务质量、营销模式、人才培养和标准制定等。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图文快印行业也在... 图文快印行业实现跨界融合需要从多个方面人手,包括技术创新、业务拓展、合作联盟、服务质量、营销模式、人才培养和标准制定等。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图文快印行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模式 合作联盟 转型升级 跨界融合 数字化技术 技术创新 人才培养 业务拓展
下载PDF
高校有组织科研知识转移评价的重构
5
作者 谢静雨 王占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9,共9页
推动高校有组织科研发展的关键在于知识转移评价改革。在强调效率评价和线性创新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知识转移评价逐渐异化为对经济绩效和功用的追求,面临评价方式单一化、评价方法效率化、评价指标经济化的现实困境,其背后体... 推动高校有组织科研发展的关键在于知识转移评价改革。在强调效率评价和线性创新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知识转移评价逐渐异化为对经济绩效和功用的追求,面临评价方式单一化、评价方法效率化、评价指标经济化的现实困境,其背后体现的是以线性知识观为基础的知识内部生成观、知识单向线性转移观与知识工具化价值观。随着知识生成观从内生转向交互生成、知识转移观从单向线性转移转向互动过程转移、知识价值观从工具价值转向内在价值,以往的评价方式难以跨越现有的藩篱。重构高校有组织科研知识转移评价,要构建基于知识属性的分类评价模型、探索线性与互动性知识转移评价方法和开发促进社会贡献与价值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转型 有组织科研 知识转移 评价
下载PDF
科学史视角下初中生物学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以“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为例
6
作者 张晓倩 辛淑静 +1 位作者 王丽平 王占军 《理科考试研究》 2024年第4期61-63,共3页
生物科学史是人类社会对生物学研究的历史进程,将其融入初中生物学课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以“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为例,搜集相关生物科学史资料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其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价值,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一线教... 生物科学史是人类社会对生物学研究的历史进程,将其融入初中生物学课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以“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为例,搜集相关生物科学史资料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其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价值,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一线教师探索生物史融入初中生物学课堂提供新的教学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问题驱动式 初中生物学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建议
7
作者 辛淑静 李艳 +1 位作者 李璐璐 王占军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第6期96-98,108,共4页
大概念不仅是核心素养具体化的锚点,更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抓手。大单元教学以大概念为核心,进而整合教学内容与目标、选择恰当的情境素材、设计并开展进阶式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高中... 大概念不仅是核心素养具体化的锚点,更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抓手。大单元教学以大概念为核心,进而整合教学内容与目标、选择恰当的情境素材、设计并开展进阶式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高中生物学教师为中心,针对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中生物学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大概念视角下高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现状,归因并提出实施建议,旨在为高中生物学教师实施基于大概念的大单元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大概念 大单元 教学现状
下载PDF
5种豆科牧草抗旱性研究与评价
8
作者 王占军 季波 +1 位作者 纪童 蒋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7-199,共13页
通过对牧草生长的水分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出适合干旱地区的优质抗旱牧草,本研究以5种多年生豆科牧草(草木樨状黄芪、牛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小冠花、鹰嘴紫云英)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水分、牧草农艺性状(绿叶数与株高),利用均方根偏差... 通过对牧草生长的水分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出适合干旱地区的优质抗旱牧草,本研究以5种多年生豆科牧草(草木樨状黄芪、牛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小冠花、鹰嘴紫云英)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水分、牧草农艺性状(绿叶数与株高),利用均方根偏差(RMSD)计算绿叶数和株高离散度与土壤水分离散度,并计算两者间的权衡关系,以土壤水分为自变量,权衡值为因变量,利用分位数模型界定维持植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土壤水分阈值,同时结合干旱胁迫下牧草生理指标,达到科学评价牧草抗旱性的目的,结果表明:1)胁迫前期牧草农艺性状优于对照,随胁迫时间延长,牧草农艺性状大体呈下降趋势;2)土壤水分阈值(绿叶数)分别为草木樨状黄芪(17%)、牛枝子(10%)、鹰嘴紫云英(5%),土壤水分阈值(株高)分别为草木樨状黄芪(16%)、牛枝子(14%)、鹰嘴紫云英(10%);3)以隶属函数法对7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5种多年生豆科牧草抗旱性强弱表现为:牛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小冠花>鹰嘴紫云英>草木樨状黄芪;4)综合牧草外部性状与内部生理评价,选出可耐受中度干旱地区的牧草为牛枝子,可作为中度干旱区的引种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牧草 干旱胁迫 水分阈值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PTX3,LXA4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莉芳 张麟 +1 位作者 张杰 王占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和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80例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已确诊收治的AR患者为AR组,其中轻度AR 27例、中度AR...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和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80例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已确诊收治的AR患者为AR组,其中轻度AR 27例、中度AR 23例和重度AR 30例。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9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PTX3和LXA4水平;用Pearson法分析AR患者血清PTX3与LXA4表达相关性,以及PTX3,LXA4与过敏性鼻炎评分量表(score for allergic rhinitis,SFAR)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PTX3,LXA4对AR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重度AR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AR组血清PTX3(22.62±2.57ng/ml)和LXA4(60.81±6.33n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7.81±2.56ng/ml,54.83±6.24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205,6.195,均P<0.001)。中度、重度AR组血清PTX3(21.13±1.78,26.42±3.57ng/ml)和LXA4水平(59.87±6.34,66.54±7.13nmol/L)明显高于轻度AR组(19.69±2.14ng/ml,55.23±5.42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6.181,22.762,均P<0.001)。PTX3和LXA4高表达组病情程度为中、重度,SFAR评分≥7分,IgE阳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病情程度为轻度、SFAR评分<7分,IgE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65,4.059,5.485,10.908,8.038,11.077,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R患者血清PTX3与LXA4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2,P<0.001),PTX3,LXA4与SFAR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17,0.843,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TX3诊断AR发生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16(95%CI=0.863~0.953),80.00%,90.00%;LXA4诊断AR发生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5(95%CI=0.630~0.772),86.25%,46.67%;两者联合诊断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38(95%CI=0.890~0.969)93.75%,90.0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FAR评分(OR=1.617,95%CI=1.256~2.082)、PTX3(OR=1.537,95%CI=1.152~2.050)和LXA4(OR=1.463,95%CI=1.125~1.902)均是中重度AR发生的影响因素(Waldχ^(2)=13.878,8.550,8.063,均P<0.05)。结论PTX3和LXA4在AR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两者与AR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同时其表达水平对AR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正五聚蛋白3 脂氧素A4
下载PDF
宁夏灌区青贮玉米/饲用高粱带状间作混收混贮技术
10
作者 杜建民 王占军 +3 位作者 汪威 马雪鹏 何建龙 俞鸿千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9期10-13,共4页
从播种前土地整理、种植品种选择、一体化播种、杂草防除、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混收混贮等关键管理环节详尽介绍了青贮玉米/饲用高粱带状间作技术。系统介绍宁夏灌区青贮玉米/饲用高粱带状间作混收混贮技术,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从播种前土地整理、种植品种选择、一体化播种、杂草防除、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混收混贮等关键管理环节详尽介绍了青贮玉米/饲用高粱带状间作技术。系统介绍宁夏灌区青贮玉米/饲用高粱带状间作混收混贮技术,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对青贮玉米/饲用高粱带状间作混收混贮技术适宜推广应用区域进行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饲用高粱 带状间作 混收混贮
下载PDF
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11
作者 王占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016-0019,共4页
学前教育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幼儿人格品质和认知品质的发展,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为每一个幼儿创造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教学机会,幼儿教师需要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高度,高屋建瓴地审视和思考幼儿教育发展问题,放眼幼儿未来,认识到学前教... 学前教育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幼儿人格品质和认知品质的发展,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为每一个幼儿创造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教学机会,幼儿教师需要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高度,高屋建瓴地审视和思考幼儿教育发展问题,放眼幼儿未来,认识到学前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本文总结了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对当前影响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时期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学质量 策略
下载PDF
宁夏银川平原沙化土地不同人工林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英 许喆 +2 位作者 王娅丽 何建龙 王占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5-1525,共11页
沙化土地土壤贫瘠、生产力低,人工植被恢复是重要的土壤改良措施。为研究宁夏银川平原沙地不同人工林栽植对土壤的影响,以银川腹部沙地银川植物园沙化土壤恢复区的2017年3月种植的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和欧李(Cerasus humil... 沙化土地土壤贫瘠、生产力低,人工植被恢复是重要的土壤改良措施。为研究宁夏银川平原沙地不同人工林栽植对土壤的影响,以银川腹部沙地银川植物园沙化土壤恢复区的2017年3月种植的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和欧李(Cerasus humilis)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以邻近的长期撂荒地为对照,对土壤质量进行了研究。2020年7—8月采集土样并测定了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等20个指标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总数据集,方差分析筛选出差异显著性的9个指标作为重要数据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Norm值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MDS),利用线性和非线性两种评分方法计算土壤质量指数(SQI)。结果表明:与长期撂荒地相比,银川平原沙化土壤恢复区人工文冠果、欧李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较好,土壤砂粒百分比减少、粉粒和黏粒百分比有所增加,pH降低;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主要养分指标提高,蔗糖酶、脲酶、纤维素酶等主要生物酶活性也高于撂荒地,筛选出的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MDS指标为土壤粉粒百分比和全磷。2种评价方法下,文冠果和欧李人工恢复林地的SQI高于撂荒地,但提高不显著(P>0.05),人工种植4 a的欧李林地SQI高于人工种植4 a的文冠果林地,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与撂荒地相比,文冠果和欧李可以作为该地区土壤改良的生态恢复灌木进行栽培利用。基于不同数据集指标计算的SQI之间相关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最小数据集非线性(SQI-NLM)与重要数据集非线性(SQI-NLS)评价的土壤质量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基于MDS的非线性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比较准确地代表土壤质量状态。该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对银川平原沙化土地利用质量评价,以及深入开展文冠果、欧李等人工林栽培管理及该地区人工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土地 人工林 最小数据集 评价指标 土壤质量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13
作者 米扬 郭蓉 +4 位作者 王媛 王占军 蒋齐 俞鸿千 马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92,共12页
细菌和真菌作为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在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随自然降水梯度变化的响应是否一致仍不清楚。为揭示自然降水变化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选取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31(T_(0)),154(T_(1)),137(T_(2))和114 mm(T_(3))的4个... 细菌和真菌作为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在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随自然降水梯度变化的响应是否一致仍不清楚。为揭示自然降水变化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选取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31(T_(0)),154(T_(1)),137(T_(2))和114 mm(T_(3))的4个宁夏荒漠草原国家监测点作为观测样地。基于IonS5^(TM)XL高通量测序方法,开展了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土壤细菌总OTUs、真菌总OTUs总体上表现为随降水梯度的下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类群的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土壤真菌类群的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降水变化对细菌优势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部分非优势菌门[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影响显著(P<0.05);真菌优势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相对丰度受降水变化影响不显著,但非优势菌门[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的相对丰度受降水变化影响显著(P<0.05)。与T_(0)处理相比,T_(1)、T_(2)和T_(3)处理下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显著升高,细菌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显著升高,但真菌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变化。驱动细菌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为土壤全氮和速效磷,驱动真菌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为土壤全磷和有机质。植被因子(生物量)和土壤因子(土壤养分)共同参与解释了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的调控过程,其中土壤因子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变化有不同的响应机制,反映了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应对降水变化具有不同的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降水变化 微生物群落 适应策略
下载PDF
降水对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
14
作者 吴旭东 蒋齐 +2 位作者 王占军 季波 任小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39,共10页
基于2019-2021年的野外降水控制试验,研究了增水(+50%)、自然降水量(CK)和减水(-50%)不同降水量对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冰草通过对不同降水量的适应性决定了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达乌里胡枝子抗旱性能最佳,... 基于2019-2021年的野外降水控制试验,研究了增水(+50%)、自然降水量(CK)和减水(-50%)不同降水量对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冰草通过对不同降水量的适应性决定了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达乌里胡枝子抗旱性能最佳,极端干旱导致猪毛蒿和短花针茅优势地位显著下降,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对降水量响应更敏感;增水显著提高了群落、多年生豆科植物、一、二年生植物或多年生杂草、达乌里胡枝子和猪毛蒿地上生物量稳定性(P<0.001),极端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多年生禾本科植物、蒙古冰草和短花针茅地上生物量的稳定性(P<0.001),群落稳定性依赖不同功能群间的补偿作用来维持;群落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响应机制决定了荒漠草原对极端干旱的反应,异步性和群落抵抗力,并非物种丰富度,通过降低干旱条件下地上生物量的时间变异性,以及不同响应功能群间的补偿作用来促进和维持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异步性 抵抗力 功能群 降水 荒漠草原
下载PDF
放牧与舍饲模式对滩羊肉品质、瘤胃环境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15
作者 郭帅 杨慧超 +4 位作者 李瑞国 高巧仙 张亮亮 王占军 辛国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98-1807,共10页
【目的】旨在研究放牧与舍饲2种饲养模式对滩羊肉品质、瘤胃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健康、体况接近[(20.20±2.10)kg]的盐池滩羊公羔32只,随机分为舍饲组(C组,饲喂全混合日粮)和放牧组(G组,采食放牧草地),每组16只。饲喂87 d... 【目的】旨在研究放牧与舍饲2种饲养模式对滩羊肉品质、瘤胃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健康、体况接近[(20.20±2.10)kg]的盐池滩羊公羔32只,随机分为舍饲组(C组,饲喂全混合日粮)和放牧组(G组,采食放牧草地),每组16只。饲喂87 d后屠宰,测定其背最长肌肉品质,同时采集新鲜瘤胃液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放牧与舍饲对滩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80 d。【结果】舍饲滩羊肌内脂肪、熟肉率、pH(45 min)、背最长肌肉色L与肉色b显著高于放牧滩羊(P<0.05),而放牧羊肉pH(24 h)和肉色a显著高于舍饲羊肉(P<0.05)。瘤胃发酵参数分析发现,放牧滩羊瘤胃pH、异丁酸、异戊酸、乙酸/丙酸显著高于舍饲滩羊(P<0.05),而2组的氨态氮、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无显著差异(P>0.05)。2组检测到OTU总数为2106个,其中放牧组和舍饲组分别为1869和1445个,特有OTU数分别为661和237个,分别占OTU总数的31.38%和11.25%。放牧组瘤胃菌群中观测到的物种数、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均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而2组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2组滩羊瘤胃中优势菌门主要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在舍饲滩羊样本中的相对丰度为81.38%,高于放牧组的52.96%(P<0.05),而厚壁菌门在舍饲组中相对丰度为15.88%,低于放牧组的37.42%(P<0.05);舍饲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为1.14%,低于放牧组的5.56%(P<0.05)。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主要为未鉴定的普雷沃氏菌科(unidentified_Prevotellaceae)、未鉴定的拟杆菌科目(unidentified_Bacteroidales)、未鉴定的瘤胃菌科(unidentified_Ruminococcaceae),其中未鉴定的普雷沃氏菌科占比最高,放牧组相对丰度为14.74%,高于舍饲组的4.35%(P<0.05)。放牧组中未鉴定的拟杆菌科目相对丰度为3.63%,稍高于舍饲组的3.32%(P>0.05)。放牧组中未鉴定的瘤胃菌科相对丰度为6.49%,高于舍饲组的2.11%(P<0.05)。【结论】饲养方式可影响滩羊肉品质及瘤胃内环境,其中舍饲有利于脂肪沉积,改善羊肉嫩度,而放牧可提高瘤胃菌群多样性,有利于瘤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方式 宁夏滩羊 肌内脂肪 瘤胃pH 多样性
下载PDF
欧李多功能PGPR菌株筛选、鉴定及促生防病特性研究
16
作者 白洁 姚拓 +3 位作者 雷杨 王辛有 王占军 马亚春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0-28,共9页
【目的】从荒漠草原灌木欧李(Cerasus humilis)根际筛选具有优良促生防病特性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欧李根表面及根际土中细菌。通过乙炔还原法、Salkowski法、... 【目的】从荒漠草原灌木欧李(Cerasus humilis)根际筛选具有优良促生防病特性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欧李根表面及根际土中细菌。通过乙炔还原法、Salkowski法、钼锑抗比色法和平板对峙法分别测定菌株固氮酶活性、分泌IAA、溶磷和拮抗病原菌的能力。并利用形态学、革兰氏染色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10株优良根际促生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分离出的31株细菌,固氮酶活性在16.22~328.35 nmol C2H4/(h·mL);分泌IAA量在3.85~60.19μg/mL;解有机磷量在10.66~118.76μg/mL;溶无机磷量在1.42~289.93μg/mL;菌株WGB2对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尖突赤霉菌(Gibberella acuminata)、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串珠赤霉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均具拮抗作用,抑菌率分别为11.85%、39.91%、27.64%、59.84%和26.22%。初步鉴定10株优良根际促生菌菌株分属于Chryseomicrobium、动性球菌属(Planomicrob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和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结论】欧李PGPR菌株数量表现出根表面显著高于根际土,且菌株具有丰富的促生防病特性,可为后期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优质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PGPR 促生 防病
下载PDF
间接蒸发制冷高效集成冷站应用及分析
17
作者 张帅 程序 +2 位作者 王占军 王凯 丁昊 《邮电设计技术》 2023年第12期46-49,共4页
通过对某机房应用的间接蒸发制冷高效集成冷站系统进行详细介绍,阐述了该冷源系统在数据中心、通信机房应用的安全性及节能性,并通过对应用数据的实测分析,证明了间接蒸发制冷高效集成冷站可提供比传统冷却塔低5~8℃的冷水,延长自然冷... 通过对某机房应用的间接蒸发制冷高效集成冷站系统进行详细介绍,阐述了该冷源系统在数据中心、通信机房应用的安全性及节能性,并通过对应用数据的实测分析,证明了间接蒸发制冷高效集成冷站可提供比传统冷却塔低5~8℃的冷水,延长自然冷却的应用时间,相较于机房原风冷精密空调,实现50%以上节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间接蒸发 集成冷站 节能
下载PDF
宁夏环香山地区压砂地土壤肥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42
18
作者 王占军 蒋齐 +2 位作者 何建龙 马琨 胡景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04,共4页
以宁夏环香山地区农田压砂地为研究对象,对压砂不同种植年限(CK,1a,3a,5a,15a,25a)下的土壤肥力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压砂后能显著提高土壤贮水量,压砂不同种植年限下的土壤贮水量分别比农田CK提高了68.5%,50.12%,40.4... 以宁夏环香山地区农田压砂地为研究对象,对压砂不同种植年限(CK,1a,3a,5a,15a,25a)下的土壤肥力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压砂后能显著提高土壤贮水量,压砂不同种植年限下的土壤贮水量分别比农田CK提高了68.5%,50.12%,40.42%,60.03%,44.39%。受季节降雨的影响,压砂不同种植年限土壤贮水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农田压砂种植初期(1~5a)显著降低了pH值,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PH值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农田压砂后明显降低了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碱解氮、速磷、速钾的含量,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西瓜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农田压砂种植5~8a,10a,15a,20a分别比压砂种植1~3a产量下降了33.33%,38.89%,55.56%,7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砂田 土壤贮水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宁夏毛乌素沙地不同恢复措施对物种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占军 王顺霞 +2 位作者 潘占兵 郭永忠 陈云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4-466,共3页
以宁夏毛乌素沙地退化草原区为研究对象,对荒地(对照)和种植不同密度的柠条林的恢复措施条件下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柠条林对退化草原的植被恢复有积极的作用,随着柠条林带间距的增加群落结构更趋稳定。由对照的不... 以宁夏毛乌素沙地退化草原区为研究对象,对荒地(对照)和种植不同密度的柠条林的恢复措施条件下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柠条林对退化草原的植被恢复有积极的作用,随着柠条林带间距的增加群落结构更趋稳定。由对照的不稳定一年生植物虫实、猪毛菜逐步向稳定的多年生植物白草、赖草、草木犀状黄芪演替。植物群落盖度表现为柠条10m带间距>7m带间距>对照>4m带间距。群落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柠条10m带间距>4m带间距>对照>7m带间距。群落的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与群落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恢复措施 物种多样性 物种结构
下载PDF
宁夏毛乌素沙地不同密度柠条林对土壤结构及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占军 蒋齐 +2 位作者 潘占兵 王顺霞 张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32,35,共3页
通过对种植不同密度的柠条对退化草原恢复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柠条带间距的增加,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极大的改善,容重逐渐减小,土壤的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透气性、排水能力、则呈增加的趋势,其中10 m带距的增幅最大。植被恢复后... 通过对种植不同密度的柠条对退化草原恢复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柠条带间距的增加,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极大的改善,容重逐渐减小,土壤的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透气性、排水能力、则呈增加的趋势,其中10 m带距的增幅最大。植被恢复后柠条带间土壤水分呈现10 m>7 m>对照>4 m的趋势。建立柠条林后随着植物种类的增加,个体重要值相对下降,各项生态指数不断升高。说明随着带间距的增加,群落结构在逐渐发生变化,使原来的荒漠化群落结构变得相对复杂并逐渐向稳定阶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柠条 土壤特性 群落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