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失血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占科 胡新勇 +4 位作者 柴长春 陈自力 潘小清 王白岚 许霖水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创伤失血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功能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创伤死亡不同血糖水平患者存活时间、感染率和MODS发生率病历调查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占科 柴长春 +3 位作者 何凤田 邓宏 许霖水 刘敏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研究创伤死亡不同血糖水平患者院前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 a score,RTC;glasgow com a scale,GCS)、3 d后死亡构成比、感染率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 ltip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 e,MODS)发生率的变化。方法随机抽查本院1... 目的研究创伤死亡不同血糖水平患者院前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 a score,RTC;glasgow com a scale,GCS)、3 d后死亡构成比、感染率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 ltip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 e,MODS)发生率的变化。方法随机抽查本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455份住院创伤死亡病历,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及正常参考范围分为创伤死亡正常血糖组57例和创伤死亡高血糖组298例。统计创伤死亡不同血糖水平组RTC、GCS、3 d后死亡构成比、感染率和MODS发生率及的变化,并计算创伤死亡患者血糖与MODS相关定量指标的相关系数。结果①创伤死亡高血糖组RTC为6.31±1.04,GCS为4.23±0.52;创伤死亡正常血糖组RTC为4.43±0.22,GCS为2.21±0.34。创伤死亡高血糖组院前创伤评分明显高于创伤死亡组正常血糖(P<0.01)。②创伤死亡高血糖组3 d后死亡构成比为67.34%,创伤死亡正常血糖组3 d后死亡构成比为17.54%。创伤死亡高血糖组3 d后死亡构成比明显高于创伤死亡正常血糖组(P<0.01)。③创伤死亡高血糖组感染率为83.92%,MODS发生率为71.86%;创伤死亡正常血糖组感染率为21.05%,MODS发生率为10.53%。创伤死亡高血糖组感染率和MOD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创伤死亡正常血糖组(P<0.01)。④455例创伤死亡患者血糖水平与血ALT、AST、BUN、CRE、PCO2、CK明显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创伤死亡高血糖患者院内存活时间长,感染率和MODS发生率高。创伤死亡正常血糖患者伤情重,存活时间短,感染率和MODS发生率低。创伤高血糖患者死亡因素以感染和MODS为主,创伤正常血糖患者死亡因素以非MODS因素(大出血和颅脑直接损伤等)为主。创伤血糖水平升高可作为创伤MODS预警指标,但血糖正常预后也不一定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死亡病历 血糖 创伤评分 感染 MODS
下载PDF
创伤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血浆sTNFR-P55和TNFα比值变化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占科 冯青青 +4 位作者 杨莉萍 熊晓平 胡新勇 柴长春 陈明生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 P55)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比值(sT NFR P55/TNFα)变化在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正常对照组、创伤 MODS生存组和MODS死亡组血浆sTNFR ...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 P55)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比值(sT NFR P55/TNFα)变化在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正常对照组、创伤 MODS生存组和MODS死亡组血浆sTNFR P55和TNFα的浓度,观察血浆sTNFR P55/TNFα比值变化及主要器 官功能受损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创伤MODS各组患者sTNFR P55/TNFα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且MODS死亡组低于MODS生存组(P<0.01)。创伤MODS患者sTNFR P55/TNFα与主要器官功能受 损指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创伤MODS患者血sTNFR P55浓度升高幅度不如TNFα。sTNFR P55/TNFα比值 可作为判断MODS患者器官功能不全程度及预后转归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R TNFΑ MODS 患者 创伤 血浆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负相关 生存 变化
下载PDF
严重创伤MODS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指数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占科 冯青青 +4 位作者 杨莉萍 熊小平 陈自立 许霖水 陈致怀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变化在创伤失血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创伤失血MODS患者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A - β)、空腹血糖、空腹乳酸、空腹乳酸和...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变化在创伤失血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创伤失血MODS患者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A - β)、空腹血糖、空腹乳酸、空腹乳酸和丙酮酸比值等的变化 ,并对MODS主要器官功能指标 ,细胞氧化水平指标与HOMA -IR指数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创伤失血MODS组HOMA -IR指数、乳酸、乳酸和丙酮酸比值 ,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等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HOMA - β指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创伤失血MODS严重程度与HOMA -IR指数明显正相关 (P <0 .0 1)。结论 测定HOMA -IR指数和HOMA - β指数可作为MODS患者转归 ,预后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 MODS 胰岛素抵抗 失代偿
下载PDF
357例创伤死亡患者空腹血糖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占科 胡新勇 +2 位作者 柴长春 杨莉萍 熊晓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5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死亡患者空腹血糖变化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和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查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4年 12月我院住院 3 5 7份创伤死亡患者病历 ,根据空腹血糖含量分为正常血糖组 (3 .5~ 6.1mmol/L)、... 目的 探讨创伤死亡患者空腹血糖变化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和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查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4年 12月我院住院 3 5 7份创伤死亡患者病历 ,根据空腹血糖含量分为正常血糖组 (3 .5~ 6.1mmol/L)、轻度高血糖组 (6.1~ 8.0mmol/L)、中度高血糖组 (8.0~ 11.0mmol/L)和重度高血糖组 (>11.0mmol/L)。统计不同水平血糖患者发生MODS例数和院内存活天数 ,并分别计算创伤MODS死亡患者空腹血糖与MODS定量指标的相关系数。结果  (1) 3 5 7例创伤死亡患者正常空腹血糖 3 1例 (8.68% ) ,轻度高血糖 76例 (2 1.2 9% )、中度高血糖 10 5例 (2 9.41% )、重度高血糖 14 5例 (4 0 .62 % ) ,创伤死亡患者高血糖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率 (P <0 .0 1)。 (2 )正常血糖组3 1例、轻度高血糖组 76例、中度高血糖组 10 5例和重度高血糖组 14 5例中 ,出现MODS例数分别为 5例 (16.13 % )、3 2例 (4 2 .11% )、82例 (78.10 % )和 117例 (80 .69% ) ,高血糖各组MOD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 (P <0 .0 1)。 (3 )正常血糖组 3 1例、轻度高血糖组 76例、中度高血糖组 10 5例和重度高血糖组 14 5例中 3天内死亡例数分别为 2 6例 (83 .87% )、3 3例 (4 3 .42 % )、3 8例 (3 6.2 0 % )和 43例 (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 死亡患者 创伤 正常 MODS 空腹血糖 轻度 存活时间 糖含量 百分率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血糖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和感染之间相关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占科 胡新勇 +2 位作者 柴长春 杨莉萍 熊晓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6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血糖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本院创伤ICU患者病历1156份,根据住院期间血糖最高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小于或等于6.1mmol/L)和血糖升高组(大于6.1mmol...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血糖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本院创伤ICU患者病历1156份,根据住院期间血糖最高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小于或等于6.1mmol/L)和血糖升高组(大于6.1mmol/L)。统计不同血糖水平组MODS发生率和感染率率变化。结果:(1)本院ICU创伤患者1156例血糖正常370例,占32.01%,血糖升高786例,占67.99%,严重创伤患者血糖升高百分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百分率(P<0.01)。(2)血糖正常组370例出现MODS22例,MODS发生率为5.95%;血糖升高组786例出现MODS254例,MODS发生率为32.32%,血糖升高组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3)血糖正常组370例发生感染56例,感染率为15.14%,血糖升高组786例发生感染463例,感染率为58.91%,血糖升高组感染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结论:严重创伤高血糖反应与MODS、感染明显相关,血糖升高可作为创伤后MODS早期诊断指标,改善糖代谢障碍对预防和治疗创伤后感染及MODS,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病历 ICU 血糖 MODS 感染
下载PDF
生物芯片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占科 雷万生 常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546,共2页
生物芯片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微加工技术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等多学科和领域。它针对DNA、RNA、蛋白质及其他生物分子,将不连续的、离散的分析过程集成在一起,完成样品预处理、亲和结合反应以及信号检测等过程,
关键词 微球荧光编码 微球阻抗编码 生物芯片 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葡萄糖钾盐体外协同增强胰岛素抗炎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占科 何凤田 +4 位作者 许霖水 汪仕良 雷万生 唐小平 熊晓平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60,164,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钾盐体外协同增强胰岛素抗炎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群(PBMCs),随机分为胰岛素葡萄糖钾盐组(GIK组),胰岛素组(INS组),葡萄糖钾盐组(GK)和基础对照组(C组),检测4组内毒素刺激后的PBMCs培养上清... 目的探讨葡萄糖钾盐体外协同增强胰岛素抗炎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群(PBMCs),随机分为胰岛素葡萄糖钾盐组(GIK组),胰岛素组(INS组),葡萄糖钾盐组(GK)和基础对照组(C组),检测4组内毒素刺激后的PBMCs培养上清液葡萄糖、乳酸、TNF-α、IL-6和IL-4、IL-10含量。结果GIK组和INS组TNF-α、IL-6含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1),IL-4和IL-10含量却均明显高于C组(P<0.01);GIK组IL-4和IL-10含量明显高于INS组(P<0.01);GIK组上清液葡萄糖和乳酸均明显低于GK组(P<0.01)。结论胰岛素葡萄糖钾盐和胰岛素均能直接抑制PBMCs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同时促进PBMCs分泌抗炎细胞因子。葡萄糖钾盐对胰岛素促进PBMCs分泌抗炎细胞因子有协同增强作用。葡萄糖钾盐和胰岛素联合抗炎效果优于单独胰岛素,可能与葡萄糖胰岛素钾盐为PBMCs提供能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葡萄糖钾盐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群 抗炎细胞因子 促炎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流式免疫微球技术定量检测人血清胰岛素方法学研究和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占科 何丹 +3 位作者 祝仲珍 胡晓璐 潘小清 常津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1-343,348,共4页
目的建立流式免疫微球定量检测人血清胰岛素的方法并对其重复性实验和线性实验以及最低检测限进行评价。方法将兔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标记在微球表面制备免疫诊断微球,与血清中胰岛素结合后,加入荧光标记的鼠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使... 目的建立流式免疫微球定量检测人血清胰岛素的方法并对其重复性实验和线性实验以及最低检测限进行评价。方法将兔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标记在微球表面制备免疫诊断微球,与血清中胰岛素结合后,加入荧光标记的鼠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使微球表面呈现荧光,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t intensity,MFI)并记录。结果微球表面MFI与人血清胰岛素浓度呈正比,流式免疫微球技术检测同一标本的重复性实验变异系数以及最低检测限均低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式免疫微球技术线性范围大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论流式免疫诊断微球技术可用于人血清胰岛素定量检测,其测定重复性,线性范围和灵敏度均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免疫微球技术 平均荧光强度 定量测定 胰岛素
原文传递
不同高血糖和体重的创伤患者极化液个体化治疗方案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占科 陈自力 +2 位作者 陈范昶 刘振玉 黄强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730-732,共3页
目的制订不同空腹高血糖和体重的创伤患者极化液(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制订极化液个体化配方理论和经验指导公式。观察极化液个体化配方和极化液常规配方3d空腹高血糖控制率的变化。结果极化液... 目的制订不同空腹高血糖和体重的创伤患者极化液(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制订极化液个体化配方理论和经验指导公式。观察极化液个体化配方和极化液常规配方3d空腹高血糖控制率的变化。结果极化液个体化治疗空腹高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极化液常规治疗。结论不同空腹高血糖和体重的创伤患者极化液个体化治疗方案,既可补充葡萄糖又能控制高血糖,为创伤临床应用推广极化液提供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高血糖 极化液 个体化治疗 效果
下载PDF
量子点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占科 宋涛 +2 位作者 胡晓璐 宫晓群 常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5期489-492,共4页
量子点技术为医学检验提供新型的检测标志物。量子点激发光谱宽,而发射光谱窄,并且通过调节粒径大小,可获得不同荧光颜色的量子点。制备量子点的方法很多,追求量子点粒径大小一致性和可控制条件合成不同粒径的量子点,是量子点制备研究... 量子点技术为医学检验提供新型的检测标志物。量子点激发光谱宽,而发射光谱窄,并且通过调节粒径大小,可获得不同荧光颜色的量子点。制备量子点的方法很多,追求量子点粒径大小一致性和可控制条件合成不同粒径的量子点,是量子点制备研究重点和难点。目前国内外技术主要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量子点技术在微生物、免疫、基因诊断领域应用进展,并就存在的问题做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技术 医学检验 应用
原文传递
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的创伤性MODS的实验诊断方案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占科 雷万生 +5 位作者 刘学广 汪仕良 李光伟 熊晓平 许霖水 王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8期901-903,共3页
目的制订涉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的创伤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诊断方案,早期诊断和发现创伤MODS。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重症监护室(ICU)创伤、包括大手术后2565例患者,包括198例创伤死亡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创伤MODS常规诊断方... 目的制订涉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的创伤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诊断方案,早期诊断和发现创伤MODS。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重症监护室(ICU)创伤、包括大手术后2565例患者,包括198例创伤死亡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创伤MODS常规诊断方案基础上,补充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指标(空腹血糖、HOMAβ、ΔINS30/ΔGLU30,等),制定涉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的创伤后MODS改良诊断方案。结果创伤或大手术后患者改良方案MODS诊断阳性率(12.51%)明显高于常规方案(8.85%),P<0.05。创伤死亡患者改良方案最终MODS诊断阳性率(87.37%)与常规方案(74.75%)无显著差别,P>0.05。创伤死亡患者改良方案死亡3天前MODS诊断阳性率(81.82%)明显高于常规方案(64.65%),P<0.01。结论将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相关指标作为创伤后MODS诊断指标之一,可提高创伤MODS早期诊断率,但不会过度不合理扩大诊断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 诊断方案
下载PDF
胰岛素葡萄糖钾盐与胰岛素体外抗炎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占科 何凤田 +4 位作者 许霖水 汪仕良 雷万生 唐小平 熊晓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钾盐是否具有协同增强胰岛素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群(PBMCs)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用Ficoll-Hypaque液分离10例健康人PBMC,随机分为胰岛素葡萄糖钾盐(GIK)组、胰岛素(INS)组、葡萄糖钾盐(GK)组和基... 目的:观察葡萄糖钾盐是否具有协同增强胰岛素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群(PBMCs)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用Ficoll-Hypaque液分离10例健康人PBMC,随机分为胰岛素葡萄糖钾盐(GIK)组、胰岛素(INS)组、葡萄糖钾盐(GK)组和基础对照(C)组。四组PBMC培养24 h后,加脂多糖继续培养48 h后,离心收集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和IL-4,IL-10含量。结果:GIK组和INS组TNF-α,IL-6含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1),IL-4和IL-10含量却均明显高于C组(P<0.01);GIK组IL-4和IL-10含量明显高于INS组(P<0.01),但GIK组TNF-α和IL-6含量降低,与IN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葡萄糖钾盐和胰岛素均能直接抑制内毒素刺激的PBMCs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同时提高内毒素刺激的PBMC分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葡萄糖钾盐对胰岛素促进PBMCs分泌抗炎细胞因子有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葡萄糖钾盐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极化液个体化治疗对创伤后高血糖病人促/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占科 雷万生 +7 位作者 汪仕良 陈范昶 于永洲 李光伟 许霖水 陈自力 钱锁开 刘庆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极化液个体化治疗对创伤后高血糖病人促/抗炎细胞因子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影响,为极化液辅助治疗创伤后MODS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创伤后高血糖病人,随机分为极化液个体化治疗组(G IK组)和... 目的:探讨极化液个体化治疗对创伤后高血糖病人促/抗炎细胞因子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影响,为极化液辅助治疗创伤后MODS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创伤后高血糖病人,随机分为极化液个体化治疗组(G IK组)和基础治疗组(C组)。观察不同治疗组治疗3 d后创伤病人空腹血糖、乳酸、促炎细胞因子(CRP、TNF-α和IL-1β)和抗炎细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变化以及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GIK组治疗3 d后,空腹血糖、乳酸、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血IL-4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C组。GIK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MODS病死率虽略有下降,但与C组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极化液个体化治疗创伤后病人可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和升高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对控制创伤后病人的高血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个体化治疗 促炎细胞因子 抗炎细胞因子
下载PDF
创伤性MODS患者血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与内毒素比值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占科 柴长春 +1 位作者 何凤田 郭宝珠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77,81,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患者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与内毒素比值(sCD14/LPS)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创伤MODS生存组和MODS死亡组血浆sCD14和LPS的摩尔浓度含量,并计算sCD14和LPS比值。观察创伤MOD... 目的探讨创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患者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与内毒素比值(sCD14/LPS)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创伤MODS生存组和MODS死亡组血浆sCD14和LPS的摩尔浓度含量,并计算sCD14和LPS比值。观察创伤MODS患者血浆sCD14/LPS变化及其与主要器官功能受损指标的关系。结果创伤性MODS各组血浆sCD14,LPS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创伤MODS死亡组LPS明显高于创伤MODS生存组(P<0.01),但sCD14与创伤MODS生存组没有显著差别。创伤MODS生存组sCD14/LPS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MODS死亡组sCD14/LPS明显低于MODS生存组(P<0.01)。创伤MODS患者血sCD和LPS水平均与血谷丙转氨酶、肌酐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正相关(P<0.01),但sCD14/LPS与血谷丙转氨酶、肌酐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负相关(P<0.01)。sCD14/LPS与血谷丙转氨酶、肌酐和二氧化碳分压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结论创伤性MODS患者血sCD14浓度升高幅度不如LPS。sCD14/LPS比值可能作为判断MODS患者器官功能不全程度及预后转归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MODS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 内毒素
下载PDF
疼痛对创伤患者血浆TNF-α及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占科 梁尚栋 +4 位作者 雷万生 胡扬涛 周媛 刘世国 朱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6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对创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对象为我院住院部创伤后疼痛患者40例(疼痛组)和镇痛患者40例(镇痛组),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TNF-α、空... 目的探讨疼痛对创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对象为我院住院部创伤后疼痛患者40例(疼痛组)和镇痛患者40例(镇痛组),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TNF-α、空腹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水平,并观察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变化。结果(1)疼痛组空腹血浆TNF-α、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高于镇痛组(P均<0.01),镇痛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疼痛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2)疼痛组HOMA-IR明显高于镇痛组(P<0.01),镇痛组HOMA-I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疼痛组HOMA-I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3)疼痛组HOMA-β明显低于镇痛组(P<0.01),镇痛组HOMA-β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疼痛组HOMA-β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疼痛应激促进血浆TNF-α升高,并在创伤患者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不全中发挥重要作用,控制疼痛有助于改善创伤后高血糖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创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烫伤增强大鼠TNF-α基因表达对内毒素刺激的敏感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占科 胡新勇 +3 位作者 许霖水 柴长春 詹志荣 王白岚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2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证实严重烫伤大鼠TNF α基因表达对内毒素 (LPS)刺激敏感性增强 ,阐明创伤机体无明显感染条件下血清TNF α升高的机理。方法 给予同剂量LPS体内注射 ,观察烫伤组 ,烫伤休克组及其正常对照组血清TNF α及肝脏TNF αmRNA的变化。... 目的 证实严重烫伤大鼠TNF α基因表达对内毒素 (LPS)刺激敏感性增强 ,阐明创伤机体无明显感染条件下血清TNF α升高的机理。方法 给予同剂量LPS体内注射 ,观察烫伤组 ,烫伤休克组及其正常对照组血清TNF α及肝脏TNF αmRNA的变化。结果 同剂量的LPS刺激后 ,正常对照组血清TNF α及肝脏TNF αmRNA升高不显著 ,而烫伤组 ,烫伤休克组血清TNF α及肝脏TNF αmRNA明显升高。结论 TNF α基因表达对LPS敏感性增强 ,导致创伤患者TNF α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防治创伤患者轻微感染在临床治疗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内毒素 敏感性 烫伤 TNF-α LPS 血清
下载PDF
严重创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大鼠模型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占科 杨莉萍 +4 位作者 褚芳 张玉珍 刘龙燕 余文 胡扬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218-220,232,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接近人类特征的严重创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创伤MODS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雌雄各半,每组30只。创伤MODS模型组大鼠30%体表面积III度烫伤6 h后,腹腔注射大剂量内毒素(LPS)。正常... 目的建立一种接近人类特征的严重创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创伤MODS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雌雄各半,每组30只。创伤MODS模型组大鼠30%体表面积III度烫伤6 h后,腹腔注射大剂量内毒素(LPS)。正常对照组除不进行烫伤和腹腔注射内毒素外,其他处理方式与创伤MODS模型组相同。观察创伤MODS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伤后各时相点死亡例数和7 d内死亡率、以及伤后各时相点MODS相关指标[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GLU)等]和促炎症细胞因子(血TNFα,NO和IL-6)水平动态变化。结果创伤MODS模型组大鼠死亡主要发生在烫伤1 d后,7 d内死亡率为53.33%,烫伤1 d后死亡占总死亡例数的87.5%,正常对照组无死亡。创伤 MODS模型组伤后各时相点血ALT,CK,BUN,FGLU等MODS相关指标以及血TNFα,NO和 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1)。结论严重创伤后腹腔注射大剂量内毒素,可成功复制创伤MODS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烫伤 内毒素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下载PDF
严重烫伤小鼠TNF-α表达及其在胰岛素抵抗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占科 许霖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阐明TNF-α超表达在烧伤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全层体表面积30%(30%TBSA)烫伤小鼠肝脏TNF-α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和肝脏及肌肉部分纯化的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Insulinrece... 目的:阐明TNF-α超表达在烧伤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全层体表面积30%(30%TBSA)烫伤小鼠肝脏TNF-α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和肝脏及肌肉部分纯化的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Insulinreceptortyrosineproteinkinase,InsR-TPK)活性变化以及注射TNF-McAb后InsR-TPK活性恢复情况。结果:①严重烫伤小鼠肝脏TNF-α-mRNA表达,伤后3h开始升高,24h略有下降,随后又升高,一直持续到第5天。②严重烫伤小鼠肝脏和肌肉InsR-TPK活性降低。注射TNF-McAb,烫伤小鼠肌肉InsR-TPK活性恢复而肝脏InsR-TPK活性变化不明显。结论:严重烫伤后TNF-αmRNA表达增强,血中TNF-α水平升高,抑制InsR-TPK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TNF-α-mRNA 酪氨酸蛋白激酶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免疫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占科 常津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免疫生物传感是基于抗原抗体结合免疫反应原理基础上的生物传感器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免疫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免疫生物传感器 应用 医学检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